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颈细胞学ASC-US并高危型HPV检查阳性病例组织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丽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34-337,337+33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t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4例患者行子宫...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检测在子宫颈细胞学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t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4例患者行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liquid cytology test,LCT),为ASC-US患者进行HR-HPV检测提供方便,其中69例HR-HPV检测阳性的患者在阴道镜下进行子宫颈多点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4例ASC-US患者行HR-HPV检测,阳性者78例,占38.2%;69例ASC-US并HR-HPV检查阳性患者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炎症28例(占40.6%),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41例(占59.4%),其中CIN2/3共11例(占15.9%)。结论子宫颈细胞学为ASC-US并HR-HPV检测阳性的患者中CIN2/3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无显著性,对各年龄组子宫颈细胞学为ASC-US患者均应进行HR-HPV检测,阳性者应行子宫颈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HR HPV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泥沙样钙化病灶53例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春杰 顾岳山 +3 位作者 王晓晶 张晓君 胡晓春 王金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4-366,370,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提示泥沙样钙化病灶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5例乳腺临床触诊阴性钼靶X线提示乳腺阳性病灶行定位切除活检,并对其中53例泥沙样钙化病灶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合相应钼靶片结果探讨两者相... 目的探讨乳腺临床触诊阴性而钼靶X线提示泥沙样钙化病灶的病理组织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05例乳腺临床触诊阴性钼靶X线提示乳腺阳性病灶行定位切除活检,并对其中53例泥沙样钙化病灶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合相应钼靶片结果探讨两者相关性。结果105例中原位癌及浸润癌23例,非典型增生病变22例,良性病变60例;其中钼靶X线有泥沙样钙化53例,包括原位癌及浸润癌17例(32%)、非典型增生8例(15%)、良性病变28例(53%)。泥沙样钙化病例占总病例数50.5%,其中原位癌及浸润癌占总原位癌及浸润癌73.9%。结论泥沙样钙化在原位癌、浸润癌及良性病变中各有特点,表明钙化灶的不同特点与病变的不同性质有关。对那些钼靶——病理对照表现具原位癌、浸润癌倾向的泥沙样钙化病例应及时做定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钼靶X线 泥沙样钙化 定位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倍体分析联合HPV-DNA 23分型检测对ASC-US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3
作者 孙春杰 余小蒙 +3 位作者 张欣荣 岳欣 刘明依 任雨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HPV-DNA 23分型检测(HPV检测)对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liquid-based preparation,LBP)报告的“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诊断价值。方... 目的探讨DNA倍体分析联合HPV-DNA 23分型检测(HPV检测)对子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liquid-based preparation,LBP)报告的“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4例ASC-US子宫颈细胞样本,制成LBP薄片2张,1张用于巴氏染色进行LBP TBS分级诊断,1张用于Feulgen染色进行DNA倍体分析,同样方法进行HPV检测;检测结果经子宫颈组织活检验证。结果64例ASC-US经活检验证,其中22例阴性,为正常或炎症;42例阳性,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21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HSIL)+癌(鳞状细胞癌1例)21例,阳性率为65.63%。在42例病理结果阳性中:DNA倍体分析和HPV检测共阳性22例,占比34.38%(22/64);DNA倍体分析或HPV检测阳性20例,占比31.25%(20/64);在21例HSIL+癌中,DNA倍体分析或HPV检测阳性6例,占比9.38%(6/64)。在22例病理结果阴性中:DNA倍体分析+HPV检测共阳性4例,占比6.25%(4/64);DNA倍体分析或HPV检测阳性15例,占比23.44%(15/64);DNA倍体分析+HPV检测共阴性3例,占比4.69%(3/64)。结论在LBP诊断ASC-US病例中,其DNA倍体分析和(或)HPV检测阳性时建议转诊阴道镜;而DNA倍体分析和HPV检测共阴性时建议采用常规LBP复查。DNA倍体分析联合HPV检测对子宫颈LBP筛查报告中的ASC-US病例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不能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 DNA倍体分析 HPV-DNA 23分型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CK5/6和p63的意义 被引量:10
4
作者 朱丽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10-1012,共3页
目的探讨CK5/6和p63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2例乳腺浸润癌分别行CK5/6、p63和CK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CK5/6在57例普通性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中,54例... 目的探讨CK5/6和p63在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100例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和2例乳腺浸润癌分别行CK5/6、p63和CK8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1)CK5/6在57例普通性导管增生(usual ductal hyperplasia,UDH)中,54例呈镶嵌状阳性,3例呈弥漫阳性;在平坦型上皮不典型增生(flat epithelial atypia,FEA)、非典型性导管增生(atypical ductal hyperplasia,ADH)、27例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和乳腺浸润癌中增生细胞均呈阴性,仅1例DCIS的增生细胞CK5/6呈阳性。(2)p63和CK5/6在UDH、FEA、ADH和27例DCIS中的肌上皮呈阳性,1例DCIS的肌上皮仅表达CK5/6,p63和CK5/6在乳腺浸润癌中呈阴性。(3)CK8在UDH中呈分散或簇状阳性,在FEA、ADH、DCIS和乳腺浸润癌中呈片状阳性。结论乳腺导管上皮从良性增生到恶性转化的过程中CK5/6表达逐渐降低,甚至完全丧失,而CK8表达逐渐增高;联合检测CK5/6、p63和CK8有助于乳腺导管内增生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内增生性病变 CK5 6 P63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基底(细胞)样导管原位癌1例
5
作者 朱丽娜 王晓晶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68-1269,共2页
患者59岁,自觉乳腺疼痛6年余,无乳头红肿及乳头溢液。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乳腺增生”,患者末予重视,末正规治疗。近3天自觉乳腺疼痛加重,伴针刺感,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基底(细胞)样导管原位癌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