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固耦合与多智能体的堤防决口应急响应仿真研究
1
作者 田冉冉 张辉 +5 位作者 闫小丽 陈涛 许文哲 张彦博 肖瑶 王巍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2,共8页
为克服堤防决口模拟中静态或单一灾害演化、多因素动态交互影响缺失以及灾害演化、应急决策响应与救援力量调度综合模拟等方面的不足,提出1种基于流固耦合模型和多智能体系统的堤防决口救援联动仿真框架。该框架采用浅水方程模型模拟决... 为克服堤防决口模拟中静态或单一灾害演化、多因素动态交互影响缺失以及灾害演化、应急决策响应与救援力量调度综合模拟等方面的不足,提出1种基于流固耦合模型和多智能体系统的堤防决口救援联动仿真框架。该框架采用浅水方程模型模拟决口洪水动态漫延过程,耦合泥沙悬浮搬运模型定量解析水流对堤坝的侵蚀与沉积机制,同时引入多智能体系统构建“灾害演化—救援调度—应急决策”动态交互模型,实现多因素耦合下的应急决策推演,并以2024年洞庭湖团洲垸堤防决口事件为案例进行实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框架能够有效模拟决口扩展及救援过程,预测灾害演化趋势,生成救援处置建议,可为堤防决口应急响应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防决口 流固耦合 多智能体系统 动态灾害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近20年森林火灾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苏彦尹 张立凡 李洋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5期6-12,共7页
森林火灾模型作为森林火灾防治的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Bibliometrix软件包,分析了2002—2022年森林火灾模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 森林火灾模型作为森林火灾防治的重要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Bibliometrix软件包,分析了2002—2022年森林火灾模型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研究表明,近20年来,森林火灾模型的相关研究发文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模型在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与预测、火势蔓延模拟和火灾影响评估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森林火灾风险预测模型向大规模、高精度演化,蔓延模拟模型向智能化、立体化发展,环境影响模型朝长期性、整体性方向拓宽。未来研究和实践中应注重强化模型的数据支撑、提高模型的有效性和专业化水平,以及提升模型的系统化和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模型 文献计量 Bibliometri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商圈安全评价体系及案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卢嵩 栗健 +4 位作者 黄梦瑶 张慧 白硕 陈涛 陈冲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155,共7页
为整体评价大型商圈的安全性,结合公共安全科技三角形理论,从突发事件的危险性、承灾载体的脆弱性、应急能力3方面构建大型商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网络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间权重系数,对大型商圈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 为整体评价大型商圈的安全性,结合公共安全科技三角形理论,从突发事件的危险性、承灾载体的脆弱性、应急能力3方面构建大型商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网络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指标间权重系数,对大型商圈进行安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体系全面考虑了大型商圈安全风险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可为大型商圈安全评价体系构建和定量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商圈 公共安全科技三角形 安全风险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FCE) 网络分析法(A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峰对话: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安全文化教育和创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从玉 李德明 +3 位作者 汪明 梁光华 彭辉 宋畅(整理)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3期36-37,共2页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国家安全战略 统筹发展 安全屏障 总体国家安全观 治国理政 防范和化解 更高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北京冬奥会的态势感知与指挥体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周鹏飞 黄丽达 +1 位作者 陈涛 王晓萌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22,共6页
为全面掌控北京冬奥会运行情况,结合冬奥会概况构建具有全局全过程态势感知能力与指挥体系的运行保障系统。系统阐述冬奥会指挥体系构建的出发点、特点和要求,分析冬奥会态势感知构建基础框架,包括所需数据类型、层级体系和态势汇总共... 为全面掌控北京冬奥会运行情况,结合冬奥会概况构建具有全局全过程态势感知能力与指挥体系的运行保障系统。系统阐述冬奥会指挥体系构建的出发点、特点和要求,分析冬奥会态势感知构建基础框架,包括所需数据类型、层级体系和态势汇总共享技术要求。研究表明:体系充分考虑冬奥会及城市运行特点,是冬奥会顺利举办的重要保障,可为冬奥会提供系统构建指导,并为未来大型活动与城市运行态势感知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奥会 态势感知 指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灾减灾信息化顶层设计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晓翔 毕微微 +1 位作者 袁宏永 李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9-164,共6页
为解决目前我国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中出现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足等全局性问题和提高防灾减灾综合业务能力,研究防灾减灾信息化顶层设计问题。总结现有防灾减灾功能业务,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原则和自下而上的... 为解决目前我国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中出现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足等全局性问题和提高防灾减灾综合业务能力,研究防灾减灾信息化顶层设计问题。总结现有防灾减灾功能业务,用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原则和自下而上的实施步骤,将信息化顶层设计内容划分为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技术规划、环境保障规划。最后,建立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架构。各防灾减灾相关部门可在此基础上根据业务横向整合的原则,划分防灾减灾信息系统的各个子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灾减灾 灾害评估 预测预警 顶层设计 系统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挡板鼓泡床内气泡特性的CFD模拟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石孝刚 赵国静 +3 位作者 吴迎亚 王溢萍 高金森 蓝兴英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0,共8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挡板鼓泡床内气-固流动进行模拟计算,基于模拟结果建立了识别和分析气泡特性的方法,分析有、无挡板的鼓泡床中气泡运动特性的差异,揭示挡板对鼓泡床内气泡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挡板的存在可以强化气泡...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挡板鼓泡床内气-固流动进行模拟计算,基于模拟结果建立了识别和分析气泡特性的方法,分析有、无挡板的鼓泡床中气泡运动特性的差异,揭示挡板对鼓泡床内气泡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挡板的存在可以强化气泡破碎作用,大气泡经过挡板时,破碎成多个小气泡。挡板只在一定区域内对气泡存在作用,如需在整个床层内调控气泡行为,需设置多层挡板。在挡板的作用区域内,气泡平均尺寸明显减小、气泡数量增多。在较低气速下,挡板对鼓泡床内气泡的影响较小;随着气速的提高,挡板对气泡的作用逐渐加强,气-固接触更加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挡板 气-固流动 气泡 计算流体力学(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熵权-云模型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子勇 石浩宇 +1 位作者 董毓良 凡伟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2-1761,共10页
城市道路塌陷灾害频发,有效的塌陷风险评价对于塌陷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道路塌陷成因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复杂性等特点,为尽可能保证其评价过程的客观有效,通过识别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要素,构建城市道路塌陷的风险评价体系,使用层次熵... 城市道路塌陷灾害频发,有效的塌陷风险评价对于塌陷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道路塌陷成因具有模糊性、随机性、复杂性等特点,为尽可能保证其评价过程的客观有效,通过识别城市道路塌陷风险要素,构建城市道路塌陷的风险评价体系,使用层次熵权云模型进行组合评价,建立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宝安区部分道路塌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6条主干道基于道路塌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结果与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实测风险评价结果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该模型为城市道路塌陷的防治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为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起到了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道路塌陷 风险评价 熵权 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艺术中心消防性能化火灾场景设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晓翔 袁宏永 +1 位作者 施洪福 王瑞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22-724,共3页
选取某结构较复杂的艺术中心进行消防性能化危险源辨识和火灾场景设定。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选取13个可能发生火灾的位置,介绍火灾发展基本理论及两种常见的火灾。根据特定场景确定火灾种类及最大功率。
关键词 消防 性能化设计 危险源辨识 火灾场景 火灾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事件下多路径行人通行行为模型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伟 王亚飞 +1 位作者 张鹏 林天埜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1-156,共6页
为研究突发事件下人员密集场所中行人通行行为,提出一个2层网络模型模拟人员密集场所多条路径的情景,模型设置密集层和稀疏层,其中稀疏层通行成本较低,用以模拟实际中通行时间较短的路径,密集层通行成本较高,模拟实际通行时间较长的路... 为研究突发事件下人员密集场所中行人通行行为,提出一个2层网络模型模拟人员密集场所多条路径的情景,模型设置密集层和稀疏层,其中稀疏层通行成本较低,用以模拟实际中通行时间较短的路径,密集层通行成本较高,模拟实际通行时间较长的路径。研究表明:系统临界容量随着智能体增加而增加,对稀疏层智能体数量的敏感性更高,且更多的行人倾向于选择稀疏层通行;突发事件的发生将导致系统临界容量的降低,同时在稀疏层发生的中断和降级事故更容易引起整体拥堵;将进入人员密集场所的人数控制在临界值以下,并尽量避免较短路径发生事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拥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多路径 通行行为 人员密集场所 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水平井压裂分布式光纤邻井微振动监测及震源位置成像 被引量:14
11
作者 武绍江 王一博 +5 位作者 梁兴 姚艺 梁恩茂 梅珏 刘臣 史树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756-2765,共10页
水力压裂是进行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提高单井产量的必备技术.为了实现安全、高效压裂,通常使用地震检波器进行微地震监测和压裂效果评估.一般情况下,井中检波器数量较少且采集方位角较窄,难以获得准确的微地震震源位置,导致无法准确评... 水力压裂是进行非常规油气储层改造,提高单井产量的必备技术.为了实现安全、高效压裂,通常使用地震检波器进行微地震监测和压裂效果评估.一般情况下,井中检波器数量较少且采集方位角较窄,难以获得准确的微地震震源位置,导致无法准确评估储层改造情况.通过将光纤永置式布设于页岩气储层水平井的套管外,我们实现了基于水平井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ing,DAS)的全井段、宽方位、高密度水力压裂过程微振动实时监测,并进一步使用震源扫描算法对监测到的微地震有效事件进行震源位置成像.合成数据算例表明,与常规检波器技术相比,DAS技术具有以下两点优势:(1)DAS技术实现了水平井全井段监测,显著增加了监测数据的采集方位角,可以有效提升震源位置成像的空间分辨率;(2)DAS技术显著增加了监测数据的空间采样密度,可以有效提高低信噪比监测数据的震源位置成像精度.昭通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监测数据算例进一步验证了DAS技术的有效性,表明了宽方位、高密度的DAS数据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震源位置成像结果,有助于提高储层改造效果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水力压裂监测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 微振动 震源位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孪生网络的人工震源分布式光纤传感数据噪声压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邵婕 王一博 +3 位作者 梁兴 薛清峰 梁恩茂 史树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599-3609,共11页
受耦合效应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野外实际采集的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Distributed Fiber-optic Acoustic Sensing,DAS)数据的信噪比通常较低.因此,在后续处理之前,需要首先对DAS数据进行去噪处理.传统的基于人工智能监督学习的去噪方法... 受耦合效应和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野外实际采集的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Distributed Fiber-optic Acoustic Sensing,DAS)数据的信噪比通常较低.因此,在后续处理之前,需要首先对DAS数据进行去噪处理.传统的基于人工智能监督学习的去噪方法能够对DAS数据中的噪声进行压制,但它需要大量含噪声和无噪声数据进行成组标记,人工标记工作量巨大.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自监督学习孪生网络的DAS地震数据去噪方法.该方法基于自监督学习中的孪生网络结构,采用U-Net网络建立深度学习框架.所提框架通过对输入的含噪声数据进行数据自我特征学习,迭代获取去噪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从而实现自监督高精度深度学习去噪网络构建.合成数据和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有效抑制人工震源DAS采集数据中的随机噪声,显著提高去噪结果的信噪比和同相轴的连续性.此外,本文方法能够避免常规监督学习方法需要进行数据标记的人工工作量,有效提高实际地震数据去噪处理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孪生网络 自监督深度学习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 随机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元件耐受性的电网关键元件辨识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涛 杨秀中 +2 位作者 陈冲 王磊 张杰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70,共9页
在历次大停电事故过程中,电网中存在少量元件对事故的演化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元件耐受性与重要性的电网元件关键性评估方法。从电网元件对电网电能传输影响的角度来衡量电网元件的重要性,分别定义了输电线路的... 在历次大停电事故过程中,电网中存在少量元件对事故的演化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一种综合元件耐受性与重要性的电网元件关键性评估方法。从电网元件对电网电能传输影响的角度来衡量电网元件的重要性,分别定义了输电线路的潮流分布影响熵和节点电压影响熵;从引发电网元件失效的主导因素出发来衡量电网元件的耐受性,分别定义了输电线路在N-1准则下和节点在负荷波动下电网元件的耐受性指标;将耐受性指标与重要性指标综合来进行电网元件的关键性评估。最后,利用IEEE 39节点系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分布影响熵 电压影响熵 N-1开断 负荷波动 静态能量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泄漏条件下输油管道泄漏事故后果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梅苑 帅健 +1 位作者 李云涛 刘敏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27-133,共7页
为了减轻输油管道泄漏燃烧时带来的破坏与损失,基于FERC模型与固体火焰模型对输油管道泄漏后流淌火及池火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点火时间的延长及泄漏孔径的增大会加剧油品泄漏区域的发展,从而增强火灾时辐射热流密度的输出强度,扩大危... 为了减轻输油管道泄漏燃烧时带来的破坏与损失,基于FERC模型与固体火焰模型对输油管道泄漏后流淌火及池火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点火时间的延长及泄漏孔径的增大会加剧油品泄漏区域的发展,从而增强火灾时辐射热流密度的输出强度,扩大危险区域范围。泄漏孔径会改变流淌火中点火时间对辐射热流密度的影响效果。当辐射热流密度为12.5kW/m^(2),点火时间为1000s与3600s时,中孔泄漏危险距离相差12.39m,而大孔泄漏则为60.86m。泄漏时间对流淌火的影响受流淌火稳定燃烧时间的限制,而池火则会持续受泄漏时间的影响,危险区域范围不断扩大。在相同泄漏条件下,池火的危害程度远高于流淌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油管道 池火 流淌火 FER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B-IoT的消火栓状态实时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津津 毛家润 +1 位作者 袁宏永 疏学明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61-1564,共4页
为了实现对消火栓状态的实时监测,掌握其水压、流量、温度的数据信息,研制了消火栓监测仪,对数据传输信号强度与消火栓状态实时监测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消火栓监测仪在多种空间情形下的信号强度。对市政消火栓... 为了实现对消火栓状态的实时监测,掌握其水压、流量、温度的数据信息,研制了消火栓监测仪,对数据传输信号强度与消火栓状态实时监测方法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基于NBIoT网络传输的消火栓监测仪在多种空间情形下的信号强度。对市政消火栓进行实时监测,从动压与静压两方面分析其水压变化趋势。分析阀门状态、探测周期对流量监测的影响。结合当地气温验证供水管网内水源温度监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消火栓监测仪数据传输可靠,压力在0~400 kPa范围内监测准确、流量在0.2~25 L/s范围内测量灵敏、温度监测数据与当地气温相符,满足消火栓状态实时监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防 消火栓 无线通信 实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频分析的人群密集场所客流监控预警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冲 白硕 +2 位作者 黄丽达 王晓萌 刘春慧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3-148,共6页
为实现人群密集场所客流安全隐患早发现,辅助管理人员早决策,人群聚集风险区早疏散,提升对灾难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国内外人群异常聚集监测预警现状分析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监控视频分析技术是解决人群密集场所精准预警难题较为理想的... 为实现人群密集场所客流安全隐患早发现,辅助管理人员早决策,人群聚集风险区早疏散,提升对灾难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在国内外人群异常聚集监测预警现状分析基础上,对比分析得出监控视频分析技术是解决人群密集场所精准预警难题较为理想的解决方案;构建以视频智能分析的人群计数、密度估计、行人追踪、活动烈度识别为核心技术的人群密集场所风险预警技术框架;将该技术框架应用到某大型商圈的商业街区,获得监控区域内的人群总数、密度分布、行人轨迹和异常活动等特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视频分析的人群密集场所风险预警技术框架可为城市大型商圈、交通枢纽、大型活动场所等城市公共场所的安全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密集场所 人群计数 人群密度 异常行为 监控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孔道结构Beta沸石分子筛的制备及正庚烷加氢异构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荔 石志远 +4 位作者 朱明远 刘英明 赵元首 刘庆华 徐成国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0-174,共5页
通过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处理Beta微孔沸石制备多级孔道结构Beta沸石分子筛,并应用于正庚烷异构化反应。利用XRD、FT-IR、低温氮气吸脱附和NH_3-TPD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对异构化反应转化率和选... 通过0.2 mol/L氢氧化钠溶液处理Beta微孔沸石制备多级孔道结构Beta沸石分子筛,并应用于正庚烷异构化反应。利用XRD、FT-IR、低温氮气吸脱附和NH_3-TPD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速对异构化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并得出最佳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240℃、反应压力为101.3 kPa、质量空速为2.46 h^(-1)。在该反应条件下对催化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以多级孔道结构Beta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优于微孔Beta分子筛,这归结于多级孔道结构Beta分子筛集合了介孔结构优越的扩散性能和Beta沸石微孔材料优良的酸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庚烷 加氢异构 多级孔道结构 Beta分子筛 PT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辐射应急监测调度平台软件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8
作者 黎岢 梁漫春 +11 位作者 岳峰 林权益 张淼 张彦 岳会国 杨洁 陈结合 袁宏永 程建平 杨丹丹 沈红敏 刘芳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7-496,共10页
辐射应急监测是发生核或辐射事故时必须及时开展的重要工作。在事故或者演习时,国家辐射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可以制定应急监测方案,调度各省应急监测力量,与各级部门在线会商,汇总全国辐射应急监测数据,进行监测数据分析与展示,应急监测决... 辐射应急监测是发生核或辐射事故时必须及时开展的重要工作。在事故或者演习时,国家辐射应急监测调度平台可以制定应急监测方案,调度各省应急监测力量,与各级部门在线会商,汇总全国辐射应急监测数据,进行监测数据分析与展示,应急监测决策和指挥。本文主要介绍目前国家辐射应急监测调度平台软件方案设计,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事故应急 应急监测 应急软件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饮用水源地水体辐射环境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海山 陈璞 +4 位作者 梁漫春 张宏飞 杨丹丹 杨洁 金锦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2-67,共6页
以甘肃省辐射监测网络建设为契机,在我国首次建立了覆盖全省重要饮用水源地的在线监测系统,对水中总α、总β、^(3)H及^(90)Sr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创新水体在线辐射监测技术和应用理念,配合合理的站点布局、网络规划和软件设计,... 以甘肃省辐射监测网络建设为契机,在我国首次建立了覆盖全省重要饮用水源地的在线监测系统,对水中总α、总β、^(3)H及^(90)Sr进行实时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创新水体在线辐射监测技术和应用理念,配合合理的站点布局、网络规划和软件设计,实现了对甘肃全省水体辐射安全数据的全面掌握,保障饮用水安全,为未来水体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提供可参考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 水体辐射 自动监测站 总α、总β在线监测 水体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运行与应急管理技术架构与应用模式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陈涛 阮杨志 +1 位作者 孙雪萍 杨广平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1,共7页
在当前社会加速转型、超大城市不断发展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变革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的发展与运行安全是当前应急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首先提出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融... 在当前社会加速转型、超大城市不断发展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变革的背景下,如何保障城市,尤其是超大城市的发展与运行安全是当前应急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应用现状分析基础上,首先提出城市运行和应急管理融合的技术框架;其次,在城市运行与应急管理这2个重要领域之间的融合方式方法方面进行探讨;最后,以北京市为例,提出北京市城市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大融合的具体思路,并进一步阐明了相关的核心支撑技术,提出了技术平台的专题应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城市运行与应急管理技术架构和应用模式可为相关城市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应急管理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运行 应急管理 大融合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