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卫星通信网的综合仿真集成技术研究
1
作者 邵富杰 李文屏 +1 位作者 肖双爱 王志浩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9-147,共9页
以支撑构建通用、开放、高可信度的卫星通信网仿真系统为应用目的,研究卫星通信网综合仿真集成技术。针对卫星通信网多层次仿真需求,设计了基于软总线的卫星通信网仿真集成架构,用于支撑实现卫星通信网各层级粒度模型软件的灵活交互集... 以支撑构建通用、开放、高可信度的卫星通信网仿真系统为应用目的,研究卫星通信网综合仿真集成技术。针对卫星通信网多层次仿真需求,设计了基于软总线的卫星通信网仿真集成架构,用于支撑实现卫星通信网各层级粒度模型软件的灵活交互集成。面向卫星通信网及其建模仿真工具特点,设计数据+模型+软件的综合集成方式,用于支持松耦合卫星通信网仿真系统的集成构建。针对卫星通信网组成系统设备特点,从物理链路、网络协议、运行控制3个层面设计虚实结合的仿真集成方法,为开展卫星通信网虚实结合仿真验证提供支撑。最后,结合具体项目进行了应用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网 多层次仿真 仿真集成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轨迹规划与测控中继通信在月背采样返回任务中的协同设计
2
作者 国志磊 王琼 +3 位作者 王建明 黄磊 孙骥 尚海滨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32-1344,共13页
以返回舱携带1935.3 g月背样品成功返回地球为标志,执行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嫦娥六号任务按预定程序圆满完成了各阶段飞行使命。作为之前嫦娥五号月球正面任务的备份,在主要技术状态基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涉及... 以返回舱携带1935.3 g月背样品成功返回地球为标志,执行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的嫦娥六号任务按预定程序圆满完成了各阶段飞行使命。作为之前嫦娥五号月球正面任务的备份,在主要技术状态基线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涉及的系统间飞行规划和测控通信更为复杂:如环月轨道由顺行改为逆行,飞行周期和约束增加;月背通信需要先导发射的中继星支持;有限测控资源需要在不同任务和系统间统筹分配等。围绕这些系统间的任务协同设计,对轨迹联合规划与测控中继分析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为后续深空探测任务开展提供有益的技术和方法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背采样返回 弹道/轨道拼接 逆行轨道 测控中继通信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跳波束卫星上行链路多维资源分配建模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宁 武磊磊 +3 位作者 孙文宇 孙晨华 赵毅 班亚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在相控阵天线跳波束对大范围潜在区域进行捷变覆盖的问题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仅针对单一资源分配优化达到局部最优并未有统筹考虑,从空域、频域、时域、调制编码域等多个维度全面建立了相控阵跳波束下的资源联合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一... 在相控阵天线跳波束对大范围潜在区域进行捷变覆盖的问题中,当前资源分配方法仅针对单一资源分配优化达到局部最优并未有统筹考虑,从空域、频域、时域、调制编码域等多个维度全面建立了相控阵跳波束下的资源联合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和动态规划的模型求解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考虑了多维资源进行联合分配的方法,可有效降低卫星通信网络中各终端的缓存队列长度,从而提高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及网络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相控阵天线 跳波束 多维资源分配 遗传算法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参数对等离子体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特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郑直 周思引 +3 位作者 陈琪 袁姝蕙 吴刚强 聂万胜 《推进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8-146,共9页
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特性关乎液体空天动力装置工作性能,为掌握不同环境参数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的影响,建立了等离子体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燃烧模型,采用松耦合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燃烧特性影响... 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特性关乎液体空天动力装置工作性能,为掌握不同环境参数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着火的影响,建立了等离子体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燃烧模型,采用松耦合方法研究了不同环境温度和压力下等离子体对煤油液滴蒸发燃烧特性影响。结果表明:借助等离子体化学动力学效应,反应释热发生变化,使得当地液滴蒸发速率有所提升,缩短液滴进入转换区的时间,显著缩短火焰温度上升时间及火焰高温区持续时间,但其本身不改变液滴着火火焰温度各阶段变化特点。温度越低,等离子体缩短液滴点火延迟时间、液滴生存时间效果越显著。随着压力的升高,液滴燃烧过程初期相对直径峰值增大,使得液滴所溶解环境气体增加,两者对液滴直径的增大作用大于液滴蒸发对液滴直径的减小作用,从而造成液滴初期直径的增加;液滴点火延迟时间、生存时间均随环境压力的提升而降低;等离子体缩短液滴转换时间与表面温度上升时间的效果则随着环境压力升高而减弱。总之,等离子体在较低温度、压力条件下强化煤油液滴蒸发着火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油液滴 蒸发 着火 非平衡等离子体 环境参数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波束通信卫星动态波位规划方法
5
作者 马宁 赵毅 +1 位作者 王松考 孙晨华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8-697,共10页
使用相控阵跳波束对通信卫星视场进行大范围捷变前,需要对跳波束的波位进行规划,目前的通用做法是依据地表经纬度或等分卫星方位俯仰角等方式实施静态规划。提出了一种可直接基于卫星终端的地理位置,综合运用空间坐标变换、最小集合覆... 使用相控阵跳波束对通信卫星视场进行大范围捷变前,需要对跳波束的波位进行规划,目前的通用做法是依据地表经纬度或等分卫星方位俯仰角等方式实施静态规划。提出了一种可直接基于卫星终端的地理位置,综合运用空间坐标变换、最小集合覆盖、最小圆覆盖等算法,动态生成相控阵跳波束的波位数量和指向中心的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针对同等用户规模、相同位置分布,该方法较传统方法能够在不显著增加运算时间的前提下大幅节省相控阵波束的所需波位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通信 跳波束 空间坐标变换 最小几何圆覆盖 最小集合覆盖 最小圆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连续波跟踪雷达的测速定轨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易东云 朱炬波 +1 位作者 王正明 郭军海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9-24,共6页
连续波跟踪测量系统中,测距元通道通常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并且有时出现个别测元数据质量较差,不能应用的情况,而其变化率及其多站测速系统提供的测速数据,精度较高,且测元多,是否可以利用测速元数据直接定轨,精度如何,在实际... 连续波跟踪测量系统中,测距元通道通常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并且有时出现个别测元数据质量较差,不能应用的情况,而其变化率及其多站测速系统提供的测速数据,精度较高,且测元多,是否可以利用测速元数据直接定轨,精度如何,在实际数据处理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利用测速元进行航天飞行器定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大量的计算,获得了相应的理论和计算结果,通过比较,提出了利用样条函数非线性估计轨道的方法,并提供了具体的算法和相应的误差估计公式。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轨道估计精度高,成功地解决了测速定轨问题,在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雷达 测速雷达 跟踪测量系统 测速 定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郝玉涛 刘保国 +2 位作者 王瑞军 李塘 万鹏 《载人航天》 CSCD 2014年第2期165-172,共8页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 测控通信系统是国际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靠的测控通信系统是确保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的基础。对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介绍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的组成,梳理了国际空间站中继S系统、中继Ku系统、空空通信系统的链路特性与工作方式,并总结归纳了国际空间站测控通信系统多手段备份、采用高性能编码等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能够为我国测控通信系统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空间站 测控通信系统 跟踪与数据中继卫星系统 空空通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通信DTN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叶建设 宋世杰 沈荣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1-949,共9页
容延迟网络(DTN)体系结构依靠一种新的严格的框架,能够集成深空环境异构网络技术,为解决深空通信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分析了未来深空通信网络面临的难题;阐述了深空通信网络协议的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DTN体系结构,... 容延迟网络(DTN)体系结构依靠一种新的严格的框架,能够集成深空环境异构网络技术,为解决深空通信面临的许多重要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分析了未来深空通信网络面临的难题;阐述了深空通信网络协议的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DTN体系结构,并从研究和项目两个层面详细介绍了深空通信DTN研究进展;讨论了深空通信中应用DTN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并分析了DTN在我国未来深空测控通信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通信 容延迟网络 包裹层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月通信链路传输协议的研究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叶建设 万鹏 宋世杰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5-16,19,共3页
从传输层和应用层2个角度对空间信息传输中地月通信链路可靠传输协议进行研究,基于OPNET软件开发CCSDS协议进程级模块。针对地月骨干链路场景配置TCP、SCPS-TP、CFDP/UDP和MDP/UDP 4种可靠传输方式,并进行协议仿真与性能分析。实验结果... 从传输层和应用层2个角度对空间信息传输中地月通信链路可靠传输协议进行研究,基于OPNET软件开发CCSDS协议进程级模块。针对地月骨干链路场景配置TCP、SCPS-TP、CFDP/UDP和MDP/UDP 4种可靠传输方式,并进行协议仿真与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长传播延迟、高误码率和高度不对称性前/返向信道速率的链路上,SCPS-TP协议失去了TCP增强优势,MDP协议也表现一般,而CFDP协议的可靠传输模式能较好地适应于这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通信 SCPS-TP协议 CFDP协议 MD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虚拟现实的网络架构和通信协议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尚慧萍 张丽娜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4699-4703,共5页
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合适的网络架构和有效的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对网络虚拟现实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对目前典型的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特性、通信架构和协议以及应用领域做一概述,对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 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合适的网络架构和有效的通信协议的设计和实现对网络虚拟现实系统是至关重要的。对目前典型的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特性、通信架构和协议以及应用领域做一概述,对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网络结构和通信协议进行了研究,最后给出了一个基于Web的、用于远程工业控制的网络虚拟现实系统的原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拟环境 网络虚拟现实 网络架构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FA的卫星相干光通信开环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云祥 吴斌 +1 位作者 汪勃 赵亿军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7-340,共4页
零差探测是卫星相干光通信的主流探测方式,其主要采用光学锁相环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和激光线宽造成的频率偏移的影响。但即使在今天,光锁相环的实现依然有难度,而且存在捕获时间过长等现象。本文将光纤通信中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偏、相... 零差探测是卫星相干光通信的主流探测方式,其主要采用光学锁相环来消除多普勒频移和激光线宽造成的频率偏移的影响。但即使在今天,光锁相环的实现依然有难度,而且存在捕获时间过长等现象。本文将光纤通信中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频偏、相偏开环补偿技术应用于卫星相干光通信背景中,实现星间光通信中存在500 MHz量级频偏时的信息解调。同时,结合EDFA和相干探测的特点,利用EDFA对接收光信号进行预先放大,提高了接收机的灵敏度。仿真结果表明当信噪比高于7 d B时,频率估计的标准差小于8 MHz;在添加预先放大器后,当信号光功率高于-57 d Bm时,误码率优于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开环补偿 频率估计 光纤放大器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焦平面器件对常规弹丸的跟踪测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昕 苏增立 +1 位作者 邢强林 苏建刚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61-361,365,共2页
文中探讨了利用红外跟踪测量技术对常规快速弹丸目标的跟踪与测量。对靶场试验中常用弹丸目标的光谱辐射特性、背景辐射特性以及大气透过率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合试验结果 ,指出响应工作波段为 3~ 5 μm的红外器件最适于作该类目标的成... 文中探讨了利用红外跟踪测量技术对常规快速弹丸目标的跟踪与测量。对靶场试验中常用弹丸目标的光谱辐射特性、背景辐射特性以及大气透过率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合试验结果 ,指出响应工作波段为 3~ 5 μm的红外器件最适于作该类目标的成像探测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利用3~ 5 μm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对 12 2mm火箭弹进行探测的作用距离 ,以及红外两站交汇测量系统对12 2mm火箭弹的交汇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焦平面器件 光学测量 测量精度 跟踪测量 弹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入式红外捕获跟踪仿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党东妮 高卫 孙奕帆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16-919,共4页
阐述了注入式红外捕获跟踪仿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分析了制约仿真体系构建的关键技术,针对目标在图像中位置的仿真精度要求,提出了直接采集红外捕获跟踪设备编码盘角度信息来进行目标位置仿真计算的方法;针对红外图像生成实时性要求... 阐述了注入式红外捕获跟踪仿真系统的组成及工作流程;分析了制约仿真体系构建的关键技术,针对目标在图像中位置的仿真精度要求,提出了直接采集红外捕获跟踪设备编码盘角度信息来进行目标位置仿真计算的方法;针对红外图像生成实时性要求,提出了预先生成目标、背景图像数据,在仿真进程中将之实时合成的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最后提出了仿真体系构建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捕获跟踪设备 注入式仿真 实时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测控通信新体制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钱卫平 《载人航天》 CSCD 2009年第1期1-8,共8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航天测控通信体制—激光统一系统的概念,分析了该体制的优劣势,介绍了国外发展现状,给出了激光统一系统的技术实现方法、应用方案构想和研究发展建议。
关键词 激光统一系统 激光通信 激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跟踪精轨卫星的雷达角度标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健 孙斌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35,共7页
基于中大型雷达设备可以方便地跟踪中低轨空间目标的特点,提出了通过跟踪精轨卫星标校雷达设备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相比传统雷达角度标校方法的优点,给出了方位/俯仰型雷达天线利用跟踪精轨卫星进行角度标校的误差修正模型、数据... 基于中大型雷达设备可以方便地跟踪中低轨空间目标的特点,提出了通过跟踪精轨卫星标校雷达设备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相比传统雷达角度标校方法的优点,给出了方位/俯仰型雷达天线利用跟踪精轨卫星进行角度标校的误差修正模型、数据采集方法、标校参数的最小二乘拟合算法,并结合某雷达的实际标校结果,验证了该标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径天线雷达 雷达角度标校 精轨卫星 最小二乘拟合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探测器轨道计算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宏 鄢建国 +1 位作者 樊敏 李海涛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1-118,共8页
针对中国即将开展的小行星探测活动中面临的轨道计算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小行星探测器轨道计算的需求,并对小行星轨道计算中涉及的时空参考系进行了描述,然后对轨道计算所需考虑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各类摄动加速度... 针对中国即将开展的小行星探测活动中面临的轨道计算动力学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小行星探测器轨道计算的需求,并对小行星轨道计算中涉及的时空参考系进行了描述,然后对轨道计算所需考虑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各类摄动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最大的是太阳引力加速度,约为10^(-6)km/s^(2);最小的是小行星本体摄动加速度,约为10^(-12)~10^(-13)km/s^(2)。利用欧空局Rosetta探测器的实测数据对动力学模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4天弧段位置互差约15 m,速度互差约0.44 mm/s,动力学模型精度可靠。本研究可以为中国小行星探测活动轨道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时空参考系 轨道计算 动力学模型 引力场 轨道摄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跟踪系统的实时数据融合技术研究
17
作者 高昕 苏海冰 景乐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共9页
光电成像跟踪系统需要保证不同目标的自适应识别,同时严格按照时间序列执行的图像处理又是一个强实时性过程。实时融合跟踪技术提出并行执行多个算法组以适应不同类型目标的识别,并通过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的同时融合处理保证了系统... 光电成像跟踪系统需要保证不同目标的自适应识别,同时严格按照时间序列执行的图像处理又是一个强实时性过程。实时融合跟踪技术提出并行执行多个算法组以适应不同类型目标的识别,并通过像素级、特征级和决策级的同时融合处理保证了系统跟踪的稳定性,最后在嵌入式并行处理硬件平台上有效解决了对运动目标的自适应跟踪。文中详细阐述了实时融合跟踪技术的技术思想和技术路线,在剖析其并行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光电成像跟踪系统的嵌入式硬件并行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取得了显著的工程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嵌入式并行结构 实时系统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大气进入下降着陆段测控通信关键技术研究
18
作者 郝万宏 董光亮 +4 位作者 李海涛 王宏 樊敏 周欢 徐得珍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5期426-434,共9页
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 着眼于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器EDL(Entry Descent and Landing)飞行段高风险特性,结合火星大气和地表环境分析了这一飞行阶段的主要特点和难点,系统地回顾了国外历次火星着陆任务的基本概况和任务失败的经验教训,并以美国"好奇号"着陆任务为例介绍了EDL期间可采用的主要通信手段,详细梳理了火星大气黑障段通信策略、调制体制选择以及高动态弱信号检测处理方案等测控通信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关键技术攻关,任务准备和实施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L 高动态 黑障 对地通信 信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信息通信系统发展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丽红 张谦 +1 位作者 梅强 张兵山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7年第3期13-20,共8页
美军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国防通信系统(DCS)、全球信息栅格(GIG)和基于国防部信息网络(DODIN)构建联合信息环境(JIE)。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伴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导致的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融合发展的趋势... 美军信息通信系统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3个主要阶段:国防通信系统(DCS)、全球信息栅格(GIG)和基于国防部信息网络(DODIN)构建联合信息环境(JIE)。这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伴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导致的通信系统与信息系统融合发展的趋势,也是通信系统或信息系统内涵扩大的过程。从通信系统到全球信息栅格,再到国防部信息网络和联合信息环境,狭义的通信系统逐渐成为广义信息系统不可分解的构成部分。回顾了美军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展望其发展方向,分析其发展脉络和发展特点,供相关研究人员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防通信系统 国防信息系统网 全球信息栅格 联合信息环境 国防部信息网络 国防信息系统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空测控通信中GMSK体制非相干解调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伟仁 节德刚 +1 位作者 丁兴文 李海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7-1443,共7页
针对深空测控通信中GMSK体制非相干解调损失较大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MSK信号非相干维特比解调算法。通过分析相位状态网格图中相位转移规律,建立理论仿真模型。通过原理样机的研制和测试,实测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解调损失低、实现... 针对深空测控通信中GMSK体制非相干解调损失较大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GMSK信号非相干维特比解调算法。通过分析相位状态网格图中相位转移规律,建立理论仿真模型。通过原理样机的研制和测试,实测数据表明:该算法具有解调损失低、实现复杂度适中的优点;相比于理论的最佳相干解调算法,在误码率1×10-4量级下,实测仅损失0.6 d B。目前该算法已应用于国内某深空测控通信系统GMSK体制基带设备中,并成功解调出欧空局Herschel–Planck卫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相干解调 相位状态网格图 维特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