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的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奇异值分析法及指标计算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杰康 秦砺寒 +1 位作者 胡文霞 宁琳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1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混合模型,推导了电力系统中加入SSSC模型后的潮流方程。在潮流计算和奇异值分解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SSC混合模型和奇异值分解的电压稳定性弱节点判别指标及... 提出了一种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tatic synchronous series compensator,SSSC)混合模型,推导了电力系统中加入SSSC模型后的潮流方程。在潮流计算和奇异值分解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SSSC混合模型和奇异值分解的电压稳定性弱节点判别指标及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指标。利用奇异值分析法,深入分析了在负荷平均增长和最灵敏节点负荷增长2种情况下,SSSC对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了采用弱节点判别指标和最危险负荷增长方式指标确定系统最薄弱节点和负荷增长最快节点的方式。证明了在系统最薄弱节点和负荷增长最灵敏节点线路中加入SSSC后能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性。对IEEE14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构建的SSSC混合模型以及2个电源稳定性分析指标的可行性、有效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稳定性 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混合模型 最小奇异值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库能的水电站发电模型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杰康 郭壮志 +2 位作者 祝宇楠 秦砺寒 宁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9-156,164,共9页
首次对水电站大型水库水体进行分级处理,采用数学微元分析思想,揭示压力引水管入水口处水体微元的能量形成机理,建立水库水体的水能综合利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能量转换守恒定律,建立水电站系统的详细水机电耦合模型。探索电能形成... 首次对水电站大型水库水体进行分级处理,采用数学微元分析思想,揭示压力引水管入水口处水体微元的能量形成机理,建立水库水体的水能综合利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能量转换守恒定律,建立水电站系统的详细水机电耦合模型。探索电能形成与水体微元动能、势能、压能和水库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压力引水管倾斜角度、发电机组分布位置、水库调节能力和水库水体的最大利用小时数等因素对瞬时发电量的影响规律。通过仿真分析与比较,验证了所建详细水机电耦合模型的正确性和实用化水机电耦合模型在确定水电站装机容量及其发电规划时的相对保守性,为水电站建设和经济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对实现水能到电能的高效转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水库水体分级 水库能 水机电耦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