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酸化酚钠生产粗酚的过程控制研究
1
作者 熊耀 徐娟娟 +2 位作者 许高洁 韦凤密 徐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53-256,共4页
CO_(2)酸化工艺是酚钠酸化的主流工艺,通过在小型酚钠酸化塔中模拟实际工业生产过程,重点考察反应温度、通气量对酸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反应终点的判断依据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堵塞问题和应对方法。实验表明,温度变化与酸化反应速率... CO_(2)酸化工艺是酚钠酸化的主流工艺,通过在小型酚钠酸化塔中模拟实际工业生产过程,重点考察反应温度、通气量对酸化过程的影响,研究反应终点的判断依据以及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堵塞问题和应对方法。实验表明,温度变化与酸化反应速率成正比,90℃时能更快达到反应终点;在CO_(2)通气量为理论值150%时基本上能达到较好的反应效果,过量的CO_(2)并不能明显提高反应效率;酚钠酸化过程伴随着pH值的下降,当pH接近9.5时即可作为反应终点,pH低于9.3开始出现结晶堵塔现象,不利于塔器正常运行。控制反应的pH值和提高CO_(2)进气口温度有利于降低塔体的堵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钠 CO_(2) 酸化 粗酚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炭废水全过程零排放处理技术与应用
2
作者 韦凤密 王立媛 +3 位作者 张务滨 马星辰 徐峰 熊耀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4-228,234,共6页
为解决兰炭废水处理难度大、废水中毒性污染物脱除率低、处理费用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低成本、高稳定性全流程零排放处理技术。通过预处理除油去除废水中油类,强化脱酚蒸氨处理实现高效酚氨资源的回收,处理出水COD稳定达到≤6000 mg/... 为解决兰炭废水处理难度大、废水中毒性污染物脱除率低、处理费用高等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低成本、高稳定性全流程零排放处理技术。通过预处理除油去除废水中油类,强化脱酚蒸氨处理实现高效酚氨资源的回收,处理出水COD稳定达到≤6000 mg/L、氨氮达到50~100 mg/L。通过强化生化处理技术,废水中的COD、氨氮、总氰可稳定达到120~150 mg/L、5 mg/L、0.2 mg/L以下。采用高效臭氧催化氧化+MBR处理工艺,处理出水COD可稳定达到≤40 mg/L。强化脱盐预处理、多级别梯度脱盐及分盐处理集成,实现废水产水率≥90%。浓水经过纳滤分盐,纳滤淡水经过浓缩进行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实现10%~15%酸溶液、碱溶液的回收。纳滤浓水通过短程复分解与结晶处理工艺,在加入碳酸氢铵的条件下,制取高品质的硫酸铵(氮含量≥21%)和碳酸钠(纯度约97%)盐品,高效回收废水中有价资源,真正实现废水低成本零排放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炭废水 脱酚蒸氨预处理 生化及深度处理 膜脱盐及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钽铌冶炼“三废”治理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培培 陶莉 +1 位作者 刘晨明 林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99,共7页
我国钽铌工业迅猛发展,随之产生的"三废"污染不容小觑,研发针对钽铌冶炼"三废"的新型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经济意义。从废水、废气及废渣方面分析了钽铌冶炼污染物的来源与性质。汇总并剖析了钽铌冶炼"三... 我国钽铌工业迅猛发展,随之产生的"三废"污染不容小觑,研发针对钽铌冶炼"三废"的新型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实际和经济意义。从废水、废气及废渣方面分析了钽铌冶炼污染物的来源与性质。汇总并剖析了钽铌冶炼"三废"治理技术现状,对其未来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 “三废”污染 治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锂电池电解液高效热解气化与选择性提锂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米雪 许海青 +5 位作者 刘春力 刘鹏飞 王忠兵 曾桂生 罗旭彪 罗丰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94-701,共8页
提出一种退役锂电池电解液高效热解气化和热解气还原正极材料-水浸提取锂的新方法,考察热解温度、氮气流速对电解液气化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电解液/正极材料质量比对锂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650℃、氮气流速为35 mL... 提出一种退役锂电池电解液高效热解气化和热解气还原正极材料-水浸提取锂的新方法,考察热解温度、氮气流速对电解液气化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电解液/正极材料质量比对锂的提取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解温度为650℃、氮气流速为35 mL/min、保温时间为30 min条件下,电解液热解气化率高达96.38%,电解液主要转化为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在质量比为1:0.1、还原温度为650℃、氮气流速为35 mL/min、还原时间为30 min条件下,仅锂元素被高效提取,提取率达到98.93%。本工作同步实现了电解液高效资源转化和正极材料中锂的高效选择性提取,为退役锂电池资源循环利用开辟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役锂电池 电解液 热解 还原 选择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浸出氧化锰矿和碳酸锰矿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雷作敏 明宪权 +3 位作者 卢国贤 刘亚丽 王雨红 粟海锋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14,共5页
对氧化锰矿与碳酸锰矿浸出相结合的分段浸出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硫酸浓度、葡萄糖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液固比等对两段锰浸出率及浸出液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浸出氧化锰矿阶段,采用葡萄糖占氧化锰矿的质量比6.33%、硫酸浓度4.37... 对氧化锰矿与碳酸锰矿浸出相结合的分段浸出工艺进行研究。考察硫酸浓度、葡萄糖用量、反应温度、时间和液固比等对两段锰浸出率及浸出液余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还原浸出氧化锰矿阶段,采用葡萄糖占氧化锰矿的质量比6.33%、硫酸浓度4.37 mol/L、液固比1.5、90℃反应3h,锰浸出率为93.7%;在第二浸出阶段,加入剩余阳极液及1.5倍氧化锰矿质量的碳酸锰矿,在液固比6、90℃继续反应3h时,总锰浸出率达96.1%,浸出液余酸值降为9.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矿 碳酸锰矿 葡萄糖 分段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除氟工艺处理煤化工尾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靖宇 高源 +2 位作者 盛宇星 魏学勇 韦凤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0-554,共5页
采用混凝沉淀、活性氧化铝吸附、树脂吸附等三种深度除氟技术对煤化工尾水处理。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法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最佳条件为初始pH为6~8,投加量为600 mg/L;活性氧化铝吸附最佳进水流量为4 BV/h,工作吸附容量为0.816 mg/mL,... 采用混凝沉淀、活性氧化铝吸附、树脂吸附等三种深度除氟技术对煤化工尾水处理。结果表明,混凝沉淀法最佳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最佳条件为初始pH为6~8,投加量为600 mg/L;活性氧化铝吸附最佳进水流量为4 BV/h,工作吸附容量为0.816 mg/mL,再生时间为90 min,再生率为96.1%;树脂吸附法最佳进水流量为8 BV/h,工作吸附容量为1.958 mg/mL,再生时间为120 min,再生率为97.7%。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三种深度除氟技术处理煤化工尾水F-均能达到<1 mg/L的出水要求。并从除氟效果、投资、处理成本、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对这三种深度除氟工艺进行比较,确定出活性氧化铝吸附为最适宜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氟 混凝 活性氧化铝 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树脂除废水中Ni技术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雅 张盈 +1 位作者 王美娇 刘晨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1-125,共5页
对比7种镍回收树脂,筛选出KLNi-01为最优。其最佳操作pH为4~7,连续三轮吸附再生效果稳定,30g/L以内氯化铵对镍的去除效果无影响,对氯化铵体系的镍具有很好的选择性。KLNi-01对镍的吸附容量为27.6g/L,并提供了离子交换柱等参数计算依据,... 对比7种镍回收树脂,筛选出KLNi-01为最优。其最佳操作pH为4~7,连续三轮吸附再生效果稳定,30g/L以内氯化铵对镍的去除效果无影响,对氯化铵体系的镍具有很好的选择性。KLNi-01对镍的吸附容量为27.6g/L,并提供了离子交换柱等参数计算依据,其每吨水的运行成本约为2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树脂 KLNi-01 回收 离子交换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水中不同重金属离子去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8
作者 李雅 刘飞飞 +1 位作者 刘晨明 李志强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8-443,共6页
介绍了几类常见重金属离子(As、Cr、Se、Pb、Cu、Zn等)污染废水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指出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宜采用组合工艺治理,提出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重金属废水 处理 技术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钼铼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太彪 刘飞飞 +3 位作者 罗敏 任青青 刘晨明 林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1-94,共4页
钼铼生产废水具有高氨氮、含油和重金属的特点,采用"气浮-芬顿法-沉淀-脱氨-电絮凝"工艺处理钼铼生产废水,原水氨氮20~40g/L,COD 500~1 000 mg/L,出水氨氮<10 mg/L,COD<100mg/L,重金属<0.5mg/L,达到GB 8978-1996一... 钼铼生产废水具有高氨氮、含油和重金属的特点,采用"气浮-芬顿法-沉淀-脱氨-电絮凝"工艺处理钼铼生产废水,原水氨氮20~40g/L,COD 500~1 000 mg/L,出水氨氮<10 mg/L,COD<100mg/L,重金属<0.5mg/L,达到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本工程具有处理效果好和运行稳定的优势,具有较好的社会与环境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COD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池综合放电废水脱氰除COD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启伟 李雅 +2 位作者 王美娇 赵宇婧 刘晨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05-208,共4页
针对放电废水中的高有机物和氰化物,利用钙法除草酸根+ORZ除有机物+硫酸亚铁脱氰联用技术进行处理。在氯化钙质量浓度为30 g/L时结合ORZ处理技术,可将废水中COD降低至1465 mg/L,COD去除率为98.42%;继续使用硫酸亚铁脱氰,在pH=1.9、反应... 针对放电废水中的高有机物和氰化物,利用钙法除草酸根+ORZ除有机物+硫酸亚铁脱氰联用技术进行处理。在氯化钙质量浓度为30 g/L时结合ORZ处理技术,可将废水中COD降低至1465 mg/L,COD去除率为98.42%;继续使用硫酸亚铁脱氰,在pH=1.9、反应时间为60 min、硫酸亚铁投加质量浓度为理论量的5倍时,可使出水总氰质量浓度<0.5 mg/L、COD<10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电废水 COD 总氰 脱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含盐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强 王靖宇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9-73,共5页
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模拟冶金废水,考察了树脂种类、废水含盐量、无机盐种类对废水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400mL废水,盐质量浓度为15g/L时,D113(Na型)树脂的软化出水总硬度达7.45mg/L,优于001×7树脂的软化效果;对... 研究了用离子交换树脂软化处理模拟冶金废水,考察了树脂种类、废水含盐量、无机盐种类对废水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400mL废水,盐质量浓度为15g/L时,D113(Na型)树脂的软化出水总硬度达7.45mg/L,优于001×7树脂的软化效果;对于盐度为15g/L的硫酸钠体系模拟废液,陶氏IRC83树脂的实际处理废水量大幅度降低,穿透点提前;实际处理量为氯化钠体系的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废水 离子交换树脂 硬度 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去除钨冶炼废水中的砷 被引量:8
12
作者 潘尹银 徐双 +1 位作者 刘晨明 何艺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6-201,共6页
采用一种自主研制的新型吸附剂KL-As01及其专用活化剂KL-AsH1深度去除某钨冶炼企业焙烧尾气碱洗废水和外排混合废水中的砷。在小试、中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400 m^3/d外排混合废水的处理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废水经KL-As01吸附剂... 采用一种自主研制的新型吸附剂KL-As01及其专用活化剂KL-AsH1深度去除某钨冶炼企业焙烧尾气碱洗废水和外排混合废水中的砷。在小试、中试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400 m^3/d外排混合废水的处理工艺路线。结果表明,废水经KL-As01吸附剂和KL-AsH1活化剂协同处理后,出水中砷质量浓度小于0.1 mg/L,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砷的排放指标,估算运行成本为5.86元/t。该方法具有处理工艺简单、处理结果稳定、设备占地面积小、易操作、处理成本较低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钨酸铵 钨冶炼 废水处理 吸附剂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冶金工艺中的除油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吴青谚 向波 +1 位作者 夏仙满 李志强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1-256,共6页
分析了湿法冶金萃取工艺中水相夹带油分的组成及形成原因,介绍了几种常用除油方法的优势和不足。针对萃取工艺特点指出湿法冶金中的除油技术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湿法冶金 溶剂萃取 去除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氧化工艺处理煤化工反渗透浓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靖宇 李书震 +1 位作者 魏学勇 韦凤密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68-371,共4页
对比分析了Fenton氧化、O3/H2O2氧化和电化学氧化对煤化工反渗透浓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m(H2O2)∶m(COD)=1.5,n(Fe^2+)∶n(H2O2)=0.4,反应时间为60 min;O3/H2O2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臭氧气体流量为200 mL/mi... 对比分析了Fenton氧化、O3/H2O2氧化和电化学氧化对煤化工反渗透浓水的处理特性。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m(H2O2)∶m(COD)=1.5,n(Fe^2+)∶n(H2O2)=0.4,反应时间为60 min;O3/H2O2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臭氧气体流量为200 mL/min,m(H2O2)∶m(COD)=2,反应时间为80 min;电化学氧化最佳反应条件为:电流强度1 A,反应时间60 min。在上述反应条件下,Fenton氧化、O3/H2O2氧化和电化学氧化对煤化工反渗透浓水的COD去除率分别为46.2%,63.5%和66.4%,并从处理效果、处理成本、投资、操作难易、有无二次污染等方面对这3种高级氧化技术进行比较,确定出O3/H2O2氧化为最适宜的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FENTON O3/H2O2 电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工业钴萃余液、反萃取液中吸附除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凤梅 李志强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研究了用ORZ复合材料从工业钴萃余液和反萃取液中除油,并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ORZ材料可将钴萃余液、反萃取液中的油去除至1mg/L以下;ORZ吸油微球易解吸再生,无固废产生;脱除的油可回收,无二次污染;反萃取液除油... 研究了用ORZ复合材料从工业钴萃余液和反萃取液中除油,并进行了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活性炭相比,ORZ材料可将钴萃余液、反萃取液中的油去除至1mg/L以下;ORZ吸油微球易解吸再生,无固废产生;脱除的油可回收,无二次污染;反萃取液除油后无金属损失;ORZ除油技术可节省成本超过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剂萃取 硫酸钴 萃余液 反萃取液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疏水膜处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志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72,共4页
通过实验考察了聚丙烯疏水膜对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单级氨氮脱除率,研究了废水中的盐、钙离子和有机物等对疏水膜脱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疏水膜对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单级氨氮脱除率为50%~60%,废水中的盐分会对疏水膜的脱氨效... 通过实验考察了聚丙烯疏水膜对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单级氨氮脱除率,研究了废水中的盐、钙离子和有机物等对疏水膜脱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疏水膜对低浓度氨氮废水的单级氨氮脱除率为50%~60%,废水中的盐分会对疏水膜的脱氨效率产生不利影响,钙离子和有机物短期内对疏水膜的脱氨效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膜 单级氨氮脱除 冶金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生产过程中的含氨废液治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志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9-81,86,共4页
为了治理甘氨酸生产过程中的含氨废液,研究了其中氨氮和乌洛托品的脱除和分解规律。基于这些规律,用"抑制乌洛托品分解+精馏脱氨"工艺对含氨废液进行处理。在废液p H=12,精馏塔釜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塔顶获得质量分数为22%... 为了治理甘氨酸生产过程中的含氨废液,研究了其中氨氮和乌洛托品的脱除和分解规律。基于这些规律,用"抑制乌洛托品分解+精馏脱氨"工艺对含氨废液进行处理。在废液p H=12,精馏塔釜温度为100℃的条件下,塔顶获得质量分数为22%的氨水;塔釜出水氨氮小于15 mg/L,乌洛托品分解率低于2%,可作为乌洛托品水溶液回用于甘氨酸合成工艺。氨氮综合回收率超过99.9%,乌洛托品回收率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乌洛托品 脱除 分解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废水汽提精馏与MVR联用技术设计计算
18
作者 李雅 赵宇婧 +1 位作者 李志强 刘晨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27-230,共4页
针对氨氮含量为14 g/L、进料流量为100 m^(3)/h、出水氨氮浓度<10 mg/L、回收浓氨水15%以上的体系进行了理论物料衡算,发现汽提精馏与MVR联用技术脱氨与直接蒸汽加热相比,吨废水处理的水蒸汽耗量降低了101.5 kg(不计首次开车时通入... 针对氨氮含量为14 g/L、进料流量为100 m^(3)/h、出水氨氮浓度<10 mg/L、回收浓氨水15%以上的体系进行了理论物料衡算,发现汽提精馏与MVR联用技术脱氨与直接蒸汽加热相比,吨废水处理的水蒸汽耗量降低了101.5 kg(不计首次开车时通入的蒸汽量),塔釜废水减量119.8 kg,回收15%浓氨水增量18.3 kg;并计算获得压缩机实际功率W_(0)=2.10×10^(6) W。理论验证了汽提精馏与MVR联用技术节能降耗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馏 MVR 汽提脱氨 物料衡算 压缩机功率 节能降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锰在氨氮废水中的存在形态及去除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志强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8-413,共6页
研究了废水中镍、钴、锰的存在形态及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镍-氨、钴-氨配合物可在碱性氨氮废水中稳定存在,锰-氨配合物则会迅速形成Mn(OH)_2沉淀;氨氮浓度远高于镍或钴的浓度,碱性废水中,由于镍、钴水合离子比例较小,不会形成Ni(OH)_2或... 研究了废水中镍、钴、锰的存在形态及去除机制。结果表明:镍-氨、钴-氨配合物可在碱性氨氮废水中稳定存在,锰-氨配合物则会迅速形成Mn(OH)_2沉淀;氨氮浓度远高于镍或钴的浓度,碱性废水中,由于镍、钴水合离子比例较小,不会形成Ni(OH)_2或Co(OH)_3沉淀;强碱性条件下加热可使废水中的镍-氨或钴-氨配合物分解,并可实现出水氨氮、镍、钴和锰浓度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存在形态 解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NH_3-H_2O-SO_4^(2-)体系的热力学平衡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太彪 李少龙 +1 位作者 潘尹银 何艺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共4页
根据热力学数据,考虑到活度的影响,对Ni-NH_3-H_2O-SO_4^(2-)体系的[Ni^(2+)]T进行理论计算,得到[Ni^(2+)]T与a(OH-)、[NH3]和[SO_4^(2-)]的关系式,并采用MATLAB由[Ni^(2+)]T试验值求出系数。结果表明:Ni-NH_3-H_2O-SO_4^(2-)体系中,[Ni... 根据热力学数据,考虑到活度的影响,对Ni-NH_3-H_2O-SO_4^(2-)体系的[Ni^(2+)]T进行理论计算,得到[Ni^(2+)]T与a(OH-)、[NH3]和[SO_4^(2-)]的关系式,并采用MATLAB由[Ni^(2+)]T试验值求出系数。结果表明:Ni-NH_3-H_2O-SO_4^(2-)体系中,[Ni^(2+)]T随pH增大而减小;低浓度NH3对[Ni^(2+)]T几乎无影响,高浓度SO_4^(2-)使[Ni^(2+)]T增大。了解这些关系对含镍废水的处理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氨废水 Ni-NH3-H2 O-SO4^2-体系 热力学 活度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