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造纸工业碳排放核算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杨本晓
姜涛
刘夏青
-
机构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服务型制造研究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环境与绿色发展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
出处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0-125,共6页
-
文摘
建立了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对我国2020年造纸工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造纸工业具有一定碳排放影响力,直接碳排放强度在非传统高耗能制造业中位居第2,创造单位产值所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对较高;间接碳排放占比在非传统高耗能制造业中列倒数第2位,对电力供应业的碳排放拉动量最高,对化学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的拉动系数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出口贸易中,越南的碳排放拉动影响力最显著。提出了应强化政策引导,优化产业布局,实施能源结构转型,重视中间投入的降碳,鼓励碳排放量低、附加值高的纸制品出口等多项举措。
-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造纸工业
碳排放
核算
-
Keywords
input-output analyses
paper industry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ing
-
分类号
TS7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X79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食品工业碳排放核算分析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杨本晓
刘夏青
梁思哲
-
机构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服务型制造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
出处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8-115,共8页
-
文摘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加速,食品工业作为总产出最高的制造业,其碳排放影响力引起各方关注。本文通过建立一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对我国2020年食品工业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评估。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工业碳排放影响力显著,直接碳排放量位居制造业第六,是传统高耗能行业外碳排放量最高的产业;间接碳排放量占比超90%,对电力供应业、石油及煤炭加工业的碳排放拉动量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均超过2亿吨;出口贸易中,亚洲国家对我国食品工业的碳排放拉动作用明显。基于食品行业碳排放特点,可通过提高食品制造过程的能源利用率、综合利用二氧化碳、优化贸易结构等方式降低食品工业的直接碳排放量和间接碳排放量。本文对我国食品等传统制造业,科学有效核算碳排放量,识别行业间碳排放拉动影响程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食品工业
碳排放
核算
-
Keywords
input-output method
food industry
carbon emission
account
-
分类号
TS20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印染企业节能诊断案例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杨本晓
董廷尉
王加永
-
机构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
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58,共4页
-
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2年委托课题项目“工业节能诊断典型案例分析”(项目编号:MIB2320217710)。
-
文摘
在国家“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开展节能诊断已成为印染行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诊断工作要求,以某染色纱生产企业实施节能诊断为实例,分析印染企业能源利用特点,通过实施节能诊断建议,使企业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满足能效规定要求,为行业推行节能诊断、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实践参考。
-
关键词
印染企业
节能诊断
案例分析
色纱
-
Keywords
printing and dyeing enterprises
energy-saving diagnosis
case analysis
dyed yarn
-
分类号
TS19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制革企业节能诊断实例研究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本晓
梁思哲
张建华
-
机构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服务型制造研究院
-
出处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4-98,共5页
-
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委托研究课题项目“工业节能诊断数据分析”(项目编号:MIB2277540)。
-
文摘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实施企业节能诊断已成为皮革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以某牛皮革生产企业开展节能诊断为实例,重点分析了企业的生产工艺、能源利用、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状况,提出冷凝水余热利用、配电系统改造、更换高效用能设备、节能管理优化等诊断建议。通过梳理制革企业节能诊断实践中的经验做法,为该行业推行节能诊断、解决行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共性难题和企业个性发展需求,提供可参考的技术实践。
-
关键词
制革
节能诊断
实例研究
-
Keywords
leather enterprise
energy-saving diagnosis
case study
-
分类号
TS5
[轻工技术与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
F40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核算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刘夏青
董廷尉
杨本晓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服务型制造研究院
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57-60,共4页
-
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专项课题“工业节能诊断数据分析”项目(MIB2277540)。
-
文摘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建立了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隐含碳核算模型。结果显示,我国纺织服装进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特点鲜明,出口隐含碳并未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而持续走高,而是呈倒U型发展态势。受纺织服装产业出口拉动作用影响最大的行业为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其次为石油和其他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降低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水平也将显著降低纺织服装产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为此,需进一步优化我国纺织服装贸易结构,减少附加值低、碳排量高的产品出口,鼓励高能效、低碳排产品的出口,不断提升我国纺织服装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产业的引导作用,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生产效能,有效降低各行业的直接碳排放系数,率先从外贸方面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绿色低碳发展。
-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纺织服装
进出口贸易
隐含碳
-
Keywords
input-output analyses
textile and apparel
foreign trade
embodied carbon
-
分类号
TS199
[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
题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碳排放核算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杨本晓
刘夏青
侯锋
-
机构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
-
出处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0-135,共6页
-
文摘
为研究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碳排放影响力,基于投入产出建立了一种碳排放核算模型,依据2002、2007、2012、2017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和相应年份的能源统计数据,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和评估。结果显示,纺织服装产业碳排放特点鲜明,直接碳排放量变化趋势与总产出接近,呈逐年增长态势,2012—2017年增速放缓,低于总产出。间接碳排放量占关联碳排放量的比例保持在94%左右,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等关联行业碳排放拉动作用明显。文章提出,应不断优化能源结构,降低高碳纺织品的用量,进而降低纺织服装业的间接碳排放量、关联碳排放系数和碳拉动系数,减轻纺织服装业对全行业碳排放的影响。
-
关键词
投入产出法
纺织服装产业
碳排放
核算
-
Keywords
input-output analyses
textile and apparel industry
carbon emissions
account
-
分类号
TS941
[轻工技术与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
F426.8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钢铁产品碳足迹:概念内涵、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4
- 7
-
-
作者
刘夏青
张建华
梁思哲
杨本晓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应用经济学院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服务型制造研究院
北京赛宝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出处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共6页
-
基金
工业和信息化部课题项目“工业节能诊断数据分析”(MIB2277540)。
-
文摘
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深入,产品碳足迹已成为全球贸易供应链的重要竞争力指标,钢铁单位产品碳足迹高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钢铁产品碳足迹研究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及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在解析产品碳足迹概念的基础上,基于钢铁产品碳足迹指标数据,分析了钢铁产品碳足迹的主要影响因素,即产品类型、用能结构、工艺流程和减碳技术应用等,并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钢铁产品碳足迹的对策建议:加强钢铁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深度融合,根据下游产业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要求,推动上游产业的产品迭代升级;优化钢铁冶炼的入炉原料及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根据国内废钢资源量,有计划开展短流程工艺推广,最大化体现短流程炼钢的减碳优势;加快推广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烧结大烟道烟气余热回收及高效发电技术、高炉TRT高效发电技术等绿色低碳技术,同时要积极探索碳捕集利用技术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
关键词
钢铁产品
碳足迹
“双碳”目标
降碳技术
产业链融合
全生命周期碳排放
能源结构
碳捕集利用技术
-
Keywords
steel products
carbon footprint
“carbon peaking and carbon neutrality”
carbon reduc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chain integration
life cycle carbon emissions
energy structure
carbon capture and utilization technology
-
分类号
TF4
[冶金工程—钢铁冶金]
X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