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蝮蛇蛇毒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颖 马骉 +2 位作者 刘利新 邹毅 罗云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6-418,共3页
目的:从蛇毒中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技术进行纯化。结果:从江浙蝮蛇毒中提取出了一种高纯度的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不需活化即可水解激肽原,释放激肽,并具有精氨酸酯酶... 目的:从蛇毒中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方法:采用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技术进行纯化。结果:从江浙蝮蛇毒中提取出了一种高纯度的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不需活化即可水解激肽原,释放激肽,并具有精氨酸酯酶活性。粗毒经提纯,比活可达800U/mg以上,远远高于哺乳动物来源的激肽原酶,纯度可达95%以上。对其性质考察,Mr为38000,N-末端的15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酶与蛇毒丝氨酸蛋白酶及胰蛋白酶——激肽释放酶同源。结论:这种方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浙蝮蛇 蛇毒 激肽原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毒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研究
2
作者 张颖 马骉 +1 位作者 林永齐 罗云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56-1758,共3页
用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色谱法从白眉蝮蛇毒中提取出了一种高纯度的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称为蛇毒激肽原酶,该酶不需活化即可水解激肽原,释放激肽。粗毒经提纯,比活可达800U/mg以上,远远高于哺乳动物来源的激肽原酶,纯度可达95%... 用离子交换和亲和层析色谱法从白眉蝮蛇毒中提取出了一种高纯度的具有激肽原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称为蛇毒激肽原酶,该酶不需活化即可水解激肽原,释放激肽。粗毒经提纯,比活可达800U/mg以上,远远高于哺乳动物来源的激肽原酶,纯度可达95%以上。对其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进行研究,最大耐受剂量达人体最大给药剂量的15万倍,长期以人体给药剂量50倍给药,实验组动物的体质量、生存状态、肝功能、肾功能、血常规等无明显变化,证明蛇毒类激肽原酶毒性极低,可开发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 激肽原酶 急性毒 长期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蛇毒类激肽释放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茜 许文涛 +2 位作者 黄昆仑 罗云波 马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2期73-76,81,共5页
蛇毒丝氨酸蛋白酶是蛇毒中一类丰富的蛋白水解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类激肽释放酶,作用于激肽原释放激肽,引起血管舒张,改善微循环,从而逐渐受到关注。对蛇毒中类激肽释放酶的分布、分离制备、生化性质、结... 蛇毒丝氨酸蛋白酶是蛇毒中一类丰富的蛋白水解酶,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中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类激肽释放酶,作用于激肽原释放激肽,引起血管舒张,改善微循环,从而逐渐受到关注。对蛇毒中类激肽释放酶的分布、分离制备、生化性质、结构研究和药效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类激肽释放酶 性质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和骨碎补联用对大鼠慢性骨关节炎的干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艳丽 陈世杰 +2 位作者 劳文艳 朱杨雄 赵晓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3-221,共9页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U)和骨碎补(drynaria rhizome,DR)联合用药对大鼠慢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关节腔注射白陶土-鹿角菜胶诱发大鼠急性骨关节损伤,结合跑步运动,建立大鼠慢性OA模型。造... 目的:探讨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U)和骨碎补(drynaria rhizome,DR)联合用药对大鼠慢性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关节腔注射白陶土-鹿角菜胶诱发大鼠急性骨关节损伤,结合跑步运动,建立大鼠慢性OA模型。造模前开始灌胃,分别为750 mg/kg GLU(GLU单独作用组)、150 mg/kg DR(DR单独作用组)、125 mg/kg GLU+25 mg/kg DR(低剂量联合组)、250 mg/kg GLU+50 mg/kg DR(中剂量联合组)、750 mg/kg GLU+150 mg/kg DR(高剂量联合组)、无菌水(空白组、模型组)和2 mg/kg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DS;阳性对照组),直至6周跑台运动后结束。测量大鼠骨关节肿胀度;取膝关节制作石蜡组织切片,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和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关节软骨组织学病理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 I M P-1)、诱导型N O合成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 O S)、白介素-1β(i n t e r l e u k i 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和滑膜组织中NO浓度,免疫组化检测关节软骨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肿胀,软骨破坏;血清中MMP-3、TIMP-1质量浓度和MMP-3/TIMP-1质量浓度比值显著升高(P<0.05);i NOS活力、IL-1β、NO和TNF-α质量浓度显著增加(P<0.05);SOD活力和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GLU和DR单独作用及中、高剂量联合作用均能减轻关节肿胀,改善膝关节组织病理学异常现象;明显抑制血清MMP-3、TIMP-1、NO、IL-1β、TNF-α质量浓度和i NOS活力的增加(P<0.05);抑制SOD活力的降低(P<0.05);抑制关节软骨Ⅱ型胶原含量的降低(P<0.05)。其中,高剂量联合组效果最好,然后依次是GLU、DR、中剂量联合组、低剂量联合组。结论:GLU和DR单独和联合作用都能够减轻骨关节损伤,联合作用需要达到有效作用剂量才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调节MMP-3/TIMP-1平衡,增加SOD活力和Ⅱ型胶原含量,降低i NOS活力和IL-1β、TNF-α、NO水平有关。这些研究为预防和治疗OA的功能性食品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骨碎补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