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视角与儿童视角的对照:《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关于种族歧视的双重叙事进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生珍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3-209,共7页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了因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导致的司法不公,无辜的黑人汤姆被判入狱,展现了白人主导的社会中个人意志与法律不公正的共谋,以及由此导致的种族歧视合法化、体制化。书中的显性叙事聚焦美国法律系统在内...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讲述了因白人至上的种族歧视导致的司法不公,无辜的黑人汤姆被判入狱,展现了白人主导的社会中个人意志与法律不公正的共谋,以及由此导致的种族歧视合法化、体制化。书中的显性叙事聚焦美国法律系统在内的整个社会体制,从成人世界的视角对种族话语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重新审视和批判。在情节发展的背后,还存在一股叙事暗流,聚焦于儿童与种族歧视的关联。在此隐性叙事中,辩护律师的儿女杰姆和斯科特等儿童成为整个事件的参与者、见证人,被赋予改变现状、重建新秩序的希望和力量。当双重叙事在小说中交汇,成人与儿童间的价值观和行动力在碰撞中可能相辅相成,也可能互为颠覆,书中的隐性叙事也暗示了成人世界对儿童行动力的潜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叙事进程 种族歧视 法律正义 成人与儿童世界 《杀死一只知更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利普·普尔曼《黑暗物质》三部曲中的双重叙事进程
2
作者 刘江 张生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儿童文学中“隐藏的成人”构成的双重叙述声音,形成了与生俱来的双重叙事动力。传统儿童文学中,成人叙述声音所主导的隐性叙事进程往往压迫和颠覆了面向儿童的故事情节发展。但在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之中,成人叙述声音更为隐蔽,甚至... 儿童文学中“隐藏的成人”构成的双重叙述声音,形成了与生俱来的双重叙事动力。传统儿童文学中,成人叙述声音所主导的隐性叙事进程往往压迫和颠覆了面向儿童的故事情节发展。但在世纪之交以来的儿童文学之中,成人叙述声音更为隐蔽,甚至呈现完全隐退的态势,成人叙述声音所形成的隐蔽的表意轨道引导故事中的儿童成长,同时也引导儿童读者与儿童主人公作出相同选择。双重叙事进程形成相互补充的动力关系。本研究借助申丹的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以菲利普·普尔曼的《黑暗物质》三部曲为范例,考察儿童文学中互为补充的双重叙事动力,以此揭示儿童文学不同于成人文学的独特叙事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菲利普·普尔曼 双重叙事进程 隐性叙事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美国儿童文学:批评与探索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生珍 霍盛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2-57,共6页
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清教徒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它们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移民文化,它在儿童文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学者进入儿童文学领域,推动了欧... 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包括两方面:一是清教徒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它们对美国儿童文学的兴起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二是移民文化,它在儿童文学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20世纪70年代,文学研究学者进入儿童文学领域,推动了欧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发展。欧美学者普遍认为儿童文学是“真正”的文学,因此所有的文学批评方法都可用于阐释儿童文学。文学批评理论如心理批评分析、读者反应论、新历史主义和文化研究被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文学研究。学术界借文学批评理论及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推动儿童文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美国学界重视心理学,并利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儿童文学进行研究。儿童文学作品的改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逐渐成为美国儿童文学研究的热点,获奖儿童文学作品及其作者也往往成为学界持续关注的研究对象。儿童文学多样性也成为美国出版商和研究者最近几年重点发展的领域。教育发展不均衡对儿童文学的影响以及儿童整体阅读量下降引发儿童文学危机等问题近年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美国的儿童文学研究不少已经相当成熟,进入到心理学、教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深层融合阶段。反观我国,在创作实践以及理论研究上都相对薄弱。在新时代,系统借鉴外国儿童文学理论与实践,建构中国自己的儿童文学理论并指导中国儿童文学写作实践,是中国学者当下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批评 跨学科研究 心理批评分析 文学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e New Development of Marxist Literary Criticism Today: An Interview with Barbara Foley
4
作者 张生珍 芭芭拉·福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7-105,共9页
本访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教学法等领域的批评方法和当下挑战。福莱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元理论",一种"特权"立场,对研究文学、政治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及其内部关系... 本访谈考察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马克思主义教学法等领域的批评方法和当下挑战。福莱教授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一种"元理论",一种"特权"立场,对研究文学、政治和历史之间的联系及其内部关系而言极为有利。在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如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和意识形态批评等的基础上,福莱教授阐释了长期以来有关文学本质的争论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基本话语范式。本访谈也探讨了自古典时期迄今、兼具保守性和革新性气质的诸多文学文本,力图表明马克思主义在阐释抽象的社会力量及其文学表现形式之间多样式、多层次的交往和呼应等领域仍发挥着持续的功能。福莱教授《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以方便教学为目标,能够为21世纪那些对新颖突出的文本、体裁和文化争论与唯物主义研究的传统原则之关联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马克思主义教学法 无产阶级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