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建立汉语方言地理底图和坐标编号系统的设想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张维佳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
出处
《语言科学》
2006年第3期72-79,共8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度规划基金项目<陕西方言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批准号:05JA740005)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近年来,随着汉语方言调查的不断深入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普及,汉语方言地理学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此,建立相关标准,就成了汉语方言地理学健康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方言地理底图及地理坐标编号系统的标准做一些探讨。
-
关键词
方言地理学
方言地图
坐标编号
-
Keywords
dialect geography dialect base map serial number of coordinates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目标与方法
被引量:6
- 2
-
-
作者
聂丹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71,共10页
-
基金
国家语委项目"汉语考试的历史
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项目编号:YB125-138)资助
-
文摘
本文从语言测试的视角出发,以国内部分对外汉语教材的练习设计为例,重点讨论汉语教材中练习设计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练什么",分别从课型、语言点或技能、对象等三个方面阐述练习的目标;二是"怎么练",依次从练习数量、题型种类、题型选择、练习顺序、题目编写等五个方面探究练习的方法。希望本研究能够引发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对练习目标和方法的系列思考,增强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
关键词
教材
练习
测试
题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
Keywords
text book
exercise
test
item types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分类号
H195.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从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居峰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
出处
《成人教育》
2012年第11期18-20,共3页
-
文摘
终身教育思想自上个世纪60年代被提出以后,便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终身学习"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应做进一步的思考,在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政府的职责。
-
关键词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教师教育
-
Keywords
lifelong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teacher education
-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终身学习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居峰
袁阳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
出处
《成人教育》
2013年第2期8-9,共2页
-
文摘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和特点出发,学习应该贯穿人的一生。文章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身的素质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也应该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终身学习的保障制度的意识。
-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终身学习
-
Keywords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life - long learning
-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把握机遇 应对挑战 促进高校成人教育发展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居峰
-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
出处
《成人教育》
2012年第10期4-6,共3页
-
文摘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来,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教育遇到了新的挑战。文章认为,在挑战面前,高校应明确思路、正确定位、发挥优势,积极应对挑战,继续为我国的成人高等教育做出贡献。
-
关键词
成人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
机遇与优势
-
分类号
G724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汉语词类划分应重视“排他法”
- 6
-
-
作者
周韧
-
机构
北京语言大学科研处
-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面向网络文本的多视角语义分析方法
语言知识库及平台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2&ZD227)
教育部2011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的资助
-
文摘
本文首先回顾学界对汉语词类划分中关于"排他法"的一些观点,并以汉语名词定义为例,说明在语法功能上,汉语词类常常难以从正面找到简单准确的充分必要条件来直接定义。"排他法"是注重词类划分必要条件的方法,它的重要性是由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这个特点所决定的。接着讨论了"排他法"的两种表述及其在汉语词类划分中的作用,进而通过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概念组织的"样例理论"说明"排他法"的实用性。本文认为,无论是在理论探求还是在实际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汉语词类划分都应该充分重视和提倡"排他法"的作用。
-
关键词
词类划分
排他法
必要条件
名词
样例理论
-
Keywords
word class dividing
exclusion method
necessary condition
noun
exemplar-based view
-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