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汉语方言地理底图和坐标编号系统的设想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维佳 《语言科学》 2006年第3期72-79,共8页
近年来,随着汉语方言调查的不断深入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普及,汉语方言地理学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因此,建立相关标准,就成了汉语方言地理学健康发展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就方言地理底图及地理坐标编号系统的标准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方言地理学 方言地图 坐标编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材中练习的目标与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聂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71,共10页
本文从语言测试的视角出发,以国内部分对外汉语教材的练习设计为例,重点讨论汉语教材中练习设计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练什么",分别从课型、语言点或技能、对象等三个方面阐述练习的目标;二是"怎么练",依次从练习数... 本文从语言测试的视角出发,以国内部分对外汉语教材的练习设计为例,重点讨论汉语教材中练习设计的两大核心问题:一是"练什么",分别从课型、语言点或技能、对象等三个方面阐述练习的目标;二是"怎么练",依次从练习数量、题型种类、题型选择、练习顺序、题目编写等五个方面探究练习的方法。希望本研究能够引发对外汉语教材编写者对练习目标和方法的系列思考,增强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 练习 测试 题型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词类划分应重视“排他法”
3
作者 周韧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9,共11页
本文首先回顾学界对汉语词类划分中关于"排他法"的一些观点,并以汉语名词定义为例,说明在语法功能上,汉语词类常常难以从正面找到简单准确的充分必要条件来直接定义。"排他法"是注重词类划分必要条件的方法,它的重... 本文首先回顾学界对汉语词类划分中关于"排他法"的一些观点,并以汉语名词定义为例,说明在语法功能上,汉语词类常常难以从正面找到简单准确的充分必要条件来直接定义。"排他法"是注重词类划分必要条件的方法,它的重要性是由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并非一一对应关系"这个特点所决定的。接着讨论了"排他法"的两种表述及其在汉语词类划分中的作用,进而通过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概念组织的"样例理论"说明"排他法"的实用性。本文认为,无论是在理论探求还是在实际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汉语词类划分都应该充分重视和提倡"排他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划分 排他法 必要条件 名词 样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字法意识和语音意识在留学生汉字学习初期的相对重要性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志敬 郝美玲 汪凤娇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3期55-60,共6页
本研究以学习汉语3个月左右(零起点)和6个月左右(初级)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为对象,探究了正字法意识和语音意识在其汉字学习中的相对作用。结果发现,正字法意识对零起点学习者的汉字阅读成绩具有显著贡献,而语音意识对初级学习者的汉... 本研究以学习汉语3个月左右(零起点)和6个月左右(初级)的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为对象,探究了正字法意识和语音意识在其汉字学习中的相对作用。结果发现,正字法意识对零起点学习者的汉字阅读成绩具有显著贡献,而语音意识对初级学习者的汉字阅读成绩具有显著贡献。结果表明正字法意识和语音意识在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汉字学习的不同阶段起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在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元语言意识,并帮助他们建立汉字字形、字音和字义之间的稳定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字法意识 语音意识 汉字阅读 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社科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5
作者 曹晓兵 刘志敬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S1期88-90,共3页
结合北京语言大学社科统计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论述了规范和完善社科统计工作的策略、方式和方法。要规范和完善高校的社科统计工作,各教育教学机构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加强统计队伍、信息系统、审核制度、统计业务、工作态度和方式... 结合北京语言大学社科统计工作的实践和经验,论述了规范和完善社科统计工作的策略、方式和方法。要规范和完善高校的社科统计工作,各教育教学机构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同时加强统计队伍、信息系统、审核制度、统计业务、工作态度和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工作。高校社科统计工作只有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才能更好地为高校的科研决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社科统计 规范化 科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