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水平考试中的语段测试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宝林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7,共7页
汉语成段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汉语水平的高低,因此通过语段测试来考查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汉语水平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理想方法。本文通过对汉语水平考试的考察分析认为,汉语水平考试对考生的语段运用能力的考查是很重视的,但这种... 汉语成段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汉语水平的高低,因此通过语段测试来考查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汉语水平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理想方法。本文通过对汉语水平考试的考察分析认为,汉语水平考试对考生的语段运用能力的考查是很重视的,但这种重视又是不全面、不充分的,考试中对语段的处理也是不够自觉的。在总结汉语语段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5种语义方面的语段测试方法和11种衔接方面的语段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水平考试 语段 语义中心 连接手段 测试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检验和提高汉语测试的效度——以HSK(汉语水平考试)为例
2
作者 朱宏一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7,共4页
汉语测试是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测试效度的检验和提高则是保证汉语测试有效性的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HSK(汉语水平考试)为例,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五种检验效度的方法:测试内容的检验、试卷内部结构的检验、与效标相关的... 汉语测试是大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测试效度的检验和提高则是保证汉语测试有效性的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以HSK(汉语水平考试)为例,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五种检验效度的方法:测试内容的检验、试卷内部结构的检验、与效标相关的检验、组间比较分析检验、问卷调查检验。并从试卷的质量、阅卷评分的质量、考生的情绪、测试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提高效度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测试 效度 效标 相关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初学者口语能力结构初探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佶旻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8,共6页
根据口语表达及汉语初学者口语能力的发展特点,拟构了初学者口语能力模型。该模型从语言的成分、情景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定义构想,把口语表达分为听-说模式和独白模式两种表达模式,并分别从短语、句子和语段三个层面来考查口... 根据口语表达及汉语初学者口语能力的发展特点,拟构了初学者口语能力模型。该模型从语言的成分、情景特征以及它们相互作用的角度来定义构想,把口语表达分为听-说模式和独白模式两种表达模式,并分别从短语、句子和语段三个层面来考查口语能力。以来华学习汉语半年至一年的留学生共275人为样本,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了初学者口语能力模型与实测数据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拟合程度良好,模型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能力 口语表达模式 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语体的计量特征在文本聚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7
4
作者 黄伟 刘海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25-27,33,共4页
提出了将语言计量研究成果应用于文本聚类研究的方法。通过两个50万词的语料样本发现了在现代汉语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中具有显著分布差异的16个语言结构特征;以其中7个作为文本表示特征准确地将实验文本聚类为口语体(相似度89.84%)和书面... 提出了将语言计量研究成果应用于文本聚类研究的方法。通过两个50万词的语料样本发现了在现代汉语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中具有显著分布差异的16个语言结构特征;以其中7个作为文本表示特征准确地将实验文本聚类为口语体(相似度89.84%)和书面语体(相似度86.93%)两类。以语言结构的计量特征表示文本的方法加强了聚类/分类研究的可解释性,具有较高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以语料库和统计方法进行语体特征计量研究是汉语语体描写研究的重要方法,阐述了其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本聚类 语体特征 语言结构 汉语口语 汉语书面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人称代词类话语标记系统的主观性差异 被引量:55
5
作者 张旺熹 姚京晶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1,共9页
本文从人称的角度对"人称代词+看/说/想"类结构的话语标记用法进行考察。依据人称代词的不同,本文对该类结构的话语标记能力和话语标记功能所表现出的系统性的不对称性进行描写,并从主观性、交互主观性以及对话框架的角度对... 本文从人称的角度对"人称代词+看/说/想"类结构的话语标记用法进行考察。依据人称代词的不同,本文对该类结构的话语标记能力和话语标记功能所表现出的系统性的不对称性进行描写,并从主观性、交互主观性以及对话框架的角度对这种不对称性进行理论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话框架 话语标记 主观性 交互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语料库研究方法 被引量:16
6
作者 邢红兵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7-85,共9页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词汇习得研究中存在的对频率、偏误、习得过程、句法语义关系、目的语和母语的关系等方面认识的局限,提出建立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词汇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词汇知识习得研究。我们建议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应该围... 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词汇习得研究中存在的对频率、偏误、习得过程、句法语义关系、目的语和母语的关系等方面认识的局限,提出建立用于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词汇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词汇知识习得研究。我们建议第二语言词汇习得应该围绕词汇知识系统性、发展性的原则,采用因素分析思路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词汇知识 词汇习得 语料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 被引量:22
7
作者 郭风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1-77,共7页
本文以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特点与现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进行了重新描写与讨论。本文认为:(1)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 本文以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特点与现状,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分层与陈述进行了重新描写与讨论。本文认为:(1)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因此其总目标应明确定位为培养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定位不仅符合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与实际,而且对贯彻第二语言教学中的"语言—语用—文化"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具有重要意义;(2)对外汉语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下层目标与上层目标层层衔接,共同构成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系统;(3)对外汉语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特别关注陈述的有效性,总目标层的目标陈述应是纲领性、方向性的,分目标层的目标陈述应既具指导性、示范性,又具可操作性,而底层的目标陈述则应完全是具体、明确、规范、可操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目标分层 目标陈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口语测试的信度研究与教学启示 被引量:10
8
作者 赵琪凤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9-94,共6页
本文运用现代测量理论,对高等汉语口语测试的三类题目及其不同组合形式的评分信度进行了考察。概化理论的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被试在三类题目上的表现给出的口试分数最为可靠;只评被试在议论性题目上的口语表达,同样具有很高的测试信度。... 本文运用现代测量理论,对高等汉语口语测试的三类题目及其不同组合形式的评分信度进行了考察。概化理论的分析结果显示,综合被试在三类题目上的表现给出的口试分数最为可靠;只评被试在议论性题目上的口语表达,同样具有很高的测试信度。基于以上的研究结果,本文探讨这三类题目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在提高效率的需求下,可以考虑选择议论性问题作为口语测试的试卷组成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测试 信度 概化理论 口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口语能力的测与练 被引量:3
9
作者 聂丹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3-145,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开放,口语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日趋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外国人使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旨在评价口语能力的汉语口语测试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口语能力的汉语口语教学规模也在不...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开放,口语能力在生活和工作中日趋重要。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外国人使用汉语进行口语交际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旨在评价口语能力的汉语口语测试应运而生,旨在培养口语能力的汉语口语教学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那么,口语能力究竟是什么,口语能力如何评测,口语能力怎样在测试中展现,口语能力应该如何训练,这环环相扣的系列问题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师、测试者与学习者普遍关心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师 口语能力 口语测试 现代社会 教学领域 口语交际 教学规模 汉语口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水平测试体裁难度层级探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聂丹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6,共4页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体裁是影响被试表现和测试效度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 在命题说话式的口语测试中,体裁是影响被试表现和测试效度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研究非常缺乏。在四类体裁中,叙述体最容易,描述体其次,说明体再次,议论体最难;在六种体裁认知类型中,叙述过去、描述静态、叙述现在相对最容易,说明居中,而描述心理与议论最难。根据这一体裁难度层级关系,我们可以对口语测试题目的体裁难度进行描述和评价,并为口语测试题目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裁 难度 普通话水平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语言能力的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小庆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语言能力 中学 语文教学 考试质量 能力考查 语言考试 语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试型汉语口语测试的可理解性输入探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聂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5-82,共8页
在口语测试中,输入的可理解性直接影响任务的整体难度和被试的口语表现。本文基于C.TEST汉语口语面试实测话语,对可理解性输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着重探讨影响输入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及增强输入理解性的手段。研究发现,语言形式... 在口语测试中,输入的可理解性直接影响任务的整体难度和被试的口语表现。本文基于C.TEST汉语口语面试实测话语,对可理解性输入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着重探讨影响输入可理解性的主要因素及增强输入理解性的手段。研究发现,语言形式、信息内容等是影响输入可理解性的重要因素,对此可采用"简化"与"繁化"、"规范化"与"非规范化"等相应手段进行输入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语言 口语测试 可理解输入 输入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出型语言教学与测试的话题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聂丹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88,共8页
本文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与测试的话题的应用实际出发,对产出型语言教学与测试的话题设计进行调查分析和理论探讨,旨在探索话题设计的一般原则。研究表明,话题设计应该着重考虑话题的类型、话题关联性、话题感染力、话题熟悉度、话题抽... 本文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与测试的话题的应用实际出发,对产出型语言教学与测试的话题设计进行调查分析和理论探讨,旨在探索话题设计的一般原则。研究表明,话题设计应该着重考虑话题的类型、话题关联性、话题感染力、话题熟悉度、话题抽象度和话题认知量这6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本文构拟了一个针对不同水平学习者话题设计的参考框架,希望能为产出型语言教学和测试的话题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型语言运用 第二语言教学 话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裁的类型和难度及其在口语考试中的应用
14
作者 聂丹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4-128,共5页
体裁是影响口语考试效度和题目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裁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尤以"四分法"最常见。口语考试题目的体裁也可分为描述、叙述、说明、议论四大类型,各类体裁之下又可细分为多种认知类型。认知活动的复杂度是决定... 体裁是影响口语考试效度和题目难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裁的分类方法多种多样,尤以"四分法"最常见。口语考试题目的体裁也可分为描述、叙述、说明、议论四大类型,各类体裁之下又可细分为多种认知类型。认知活动的复杂度是决定体裁难度的关键因素,同时影响着体裁外部结构的复杂度以及语言的难度。口语考试题目设计应该有意识地运用体裁类型及难度分析理论,尽量选择与测试目标相符的难度适宜的体裁认知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裁类型 体裁难度 口语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存结构树的计数 被引量:2
15
作者 胡凤国 黄伟 刘海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22-24,共3页
树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结构,依存结构树是一种特定的树,在语言信息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研究了依存结构树的计数问题。首先给出了依存结构树的形式描述,给出了其5条性质;然后利用n个有序元素的分隔方案和分隔序列给出了依存森林和依存结构... 树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结构,依存结构树是一种特定的树,在语言信息处理领域应用广泛。研究了依存结构树的计数问题。首先给出了依存结构树的形式描述,给出了其5条性质;然后利用n个有序元素的分隔方案和分隔序列给出了依存森林和依存结构树的计数公式;最后给出了8个词语以内的依存结构树的计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存结构树 依存结构森林 分隔方案 分隔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K作文客观化评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清源 赵刚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3-107,共5页
作文是语言能力测试中一项重要的主观考试,是HSK高等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观考试可以弥补标准化试题的不足,但又存在评分依赖于评分员主观印象的问题,从而导致评分员自身的不稳定性和评分员之间的差异,它们统称为评分员效应。本文分... 作文是语言能力测试中一项重要的主观考试,是HSK高等考试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观考试可以弥补标准化试题的不足,但又存在评分依赖于评分员主观印象的问题,从而导致评分员自身的不稳定性和评分员之间的差异,它们统称为评分员效应。本文分析了评分员效应的来源,提出了使用专家系统利用计算机辅助评分以消除评分员效应的方案,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考试 作文 评分员效应 专家系统 汉语水平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评分中多面Rasch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田清源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主观评分中存在的不一致性导致主观评分的信度降低。多面Rasch模型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可以应用于评分员效应的识别和消除,从而提高主观评分的信度。该文介绍多面Rasch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介绍了国外相关的典型应用,并且讨论了该模型的... 主观评分中存在的不一致性导致主观评分的信度降低。多面Rasch模型基于项目反应理论,可以应用于评分员效应的识别和消除,从而提高主观评分的信度。该文介绍多面Rasch模型的理论和应用框架,介绍了国外相关的典型应用,并且讨论了该模型的应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反应理论 多面Raseh模型 心理测量 主观评分 考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阶段留学生个体背景因素与口语测验表现的关系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佶旻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91,共9页
本研究以223名初级阶段留学生为研究样本,以自编的汉语初学者口语能力测验为研究工具,探讨了留学生个体背景因素与口语测验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国别和华裔家庭背景对口语能力有显著影响,而性别、职业、母语背景、受教育程... 本研究以223名初级阶段留学生为研究样本,以自编的汉语初学者口语能力测验为研究工具,探讨了留学生个体背景因素与口语测验表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国别和华裔家庭背景对口语能力有显著影响,而性别、职业、母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学习动机类型等因素对口语能力没有显著影响。其中,青年初学者的口语能力好于中年初学者;欧美国家的初学者口语水平相对较高,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次之,其他国家的初学者口语水平相对较弱;华裔初学者口语水平明显好于非华裔初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学习者 口语测验 个体背景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格宾语构式“VN的O”探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桂梅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3-69,共7页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本文认为领格宾语构式的基本意义是"S以VO的方式对N施加影响",派生意义是"N致使VO这一动作或行为发生,S是其直接受影响者"。能构成领格宾语的动词要符合领格宾语构式整体高及物性的特征,并且N与O... 基于构式语法理论,本文认为领格宾语构式的基本意义是"S以VO的方式对N施加影响",派生意义是"N致使VO这一动作或行为发生,S是其直接受影响者"。能构成领格宾语的动词要符合领格宾语构式整体高及物性的特征,并且N与O之间不存在领属关系。领格宾语构式具有主观处置性、信息完备性、简洁性的表达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格宾语 构式 及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K(四级)“听后写”题型设计理念及实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桂梅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9-72,共4页
MHK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简称。MHK(四级)在题型设计上采用了“听后写”这种半主观性试题,其主要考虑有丰富考试题型、更真实地反映考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体现语言测试由分立式向综合式发展的方向、降低题目猜测度等。... MHK是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的简称。MHK(四级)在题型设计上采用了“听后写”这种半主观性试题,其主要考虑有丰富考试题型、更真实地反映考生的汉语实际应用能力、体现语言测试由分立式向综合式发展的方向、降低题目猜测度等。对预测卷和正式卷的统计分析表明,“听后写”的平均难度与区分度均优于四选一的听力理解及阅读理解,与总分及其他分测验也有较高的相关,是汉语测试的较为理想的题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后写 MHK(四级) 题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