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研究 |
李继
李文
|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
2022 |
0 |
|
2
|
从空语类看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法特点 |
高明乐
郭献庭
|
《外语研究》
|
2003 |
30
|
|
3
|
法译全本《红楼梦》的成书过程 |
段江丽
冀可平
|
《曹雪芹研究》
|
2014 |
5
|
|
4
|
语用学:人类调适性交际学——J.Mey语用行为理论述评 |
王欣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5
|
马拉默德与美国神话 |
傅勇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6
|
21世纪的英语专业语法教学回顾与展望 |
王欣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26
|
|
7
|
论中文、法文中“谁”(qui)的三种功能:疑问、泛指、整合 |
王秀丽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10 |
0 |
|
8
|
论笛福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劳动创造主题 |
张菊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9
|
语法歧义及其语用效果 |
王欣
|
《外国语文》
|
1999 |
4
|
|
10
|
语音手段对辖域歧义句的歧义分化作用 |
安玉青
史宝辉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1
|
属于世界的巴尔扎克 |
伊夫.卡涅
朱莉.佩里金
石金华
陈晶
|
《曹雪芹研究》
|
2014 |
0 |
|
12
|
英语文学作品中的典故及其翻译方法 |
辜山山
|
《海外英语》
|
2014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