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有量化名词词组的及物性结构的语义分析及其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实现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平 《语言科学》 2004年第1期95-104,共10页
本文旨在从意义的组合性原则出发,对含有量化名词词组的及物性结构进行语义分析。重点是讨论和评价对这一结构从形式语义学角度所做的四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前三种是通过类提升的方式来实现的,最后一种则是通过类重设的方式来实现... 本文旨在从意义的组合性原则出发,对含有量化名词词组的及物性结构进行语义分析。重点是讨论和评价对这一结构从形式语义学角度所做的四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其中,前三种是通过类提升的方式来实现的,最后一种则是通过类重设的方式来实现的。基于计算复杂性的考虑,本文选取其中的一种方法作为解决自然语言处理中语义问题的理论依据,并且详细地介绍和说明如何以这种方法为基础编写出适用于Prolog语言环境的计算机可执行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名词词组 及物性结构 形式语义学 自然语言处理 Prolog语言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空语类看英语和汉语的不同语法特点 被引量:30
2
作者 高明乐 郭献庭 《外语研究》 2003年第3期28-32,共5页
英语空语类和汉语空语类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汉语有语用因素造成的主、宾语空位 ,英语则没有 ;同属于管辖与约束 (GB)理论框架内的句法空语类 ,英、汉语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特征 ,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英、汉语空语类... 英语空语类和汉语空语类之间存在着不对称现象。汉语有语用因素造成的主、宾语空位 ,英语则没有 ;同属于管辖与约束 (GB)理论框架内的句法空语类 ,英、汉语之间存在着许多共性特征 ,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通过对英、汉语空语类的比较 ,一方面可以发现汉语隐性的语言共性特征 ,另一方面可以认识汉语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语类 约束 照应 题元角色 指称 英语 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罪行·救赎·男子气概——莫里森新作《家》中的叙事判断与伦理归旨 被引量:10
3
作者 彭杰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3-78,共6页
本文从修辞性叙事层面解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2012年推出的新作《家》,重点讨论小说中人物、叙述者与读者对主人公弗兰克·莫尼(Frank Money)"坦白罪行,重埋尸骨"重要事件所做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三... 本文从修辞性叙事层面解读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里森2012年推出的新作《家》,重点讨论小说中人物、叙述者与读者对主人公弗兰克·莫尼(Frank Money)"坦白罪行,重埋尸骨"重要事件所做出的阐释判断、伦理判断和审美判断。三种叙事判断相互作用,推动故事进程,不仅展现了主人公男子气概形象的重建,还实现了莫里森叙事的伦理归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 莫里森 弗兰克 叙事判断 男子气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声传译认知加工分析 工作记忆能力与同声传译效果的关系——一项基于中国英语口译人员的实证研究报告 被引量:9
4
作者 张威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28-134,共7页
工作记忆能力是影响同声传译的一项重要认知素质。通过实验研究程序,本项研究证实,工作记忆能力与同传效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等条件下,工作记忆能力越强,同传效果也越好。同时,记忆资源的协调效率要比有限的记忆容量能够更好地解释... 工作记忆能力是影响同声传译的一项重要认知素质。通过实验研究程序,本项研究证实,工作记忆能力与同传效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同等条件下,工作记忆能力越强,同传效果也越好。同时,记忆资源的协调效率要比有限的记忆容量能够更好地解释同传效果,而且这一特点随着口译水平不断提高而日趋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记忆能力 记忆协调 记忆容量 同声传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主宾不对称现象考察 被引量:5
5
作者 司富珍 《语言科学》 2004年第1期43-49,共7页
本文主要考察汉语中的主宾不对称现象,涉及的主要方面有一般复合词的构造特点,离合词的构造特点,和一些方言语法现象诸如关中方言晋语交城话中“VX着”语法结构特征及“人”的变调现象等,以此来验证主宾不对称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法规律。
关键词 汉语 主语 宾语 复合词 离合词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外语教学中合作型翻译活动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杨峻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6-159,共4页
翻译练习活动是高校外语学习中经常使用的课堂练习活动之一。针对外语课堂中翻译练习过于机械及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的现状,文章倡导通过合作学习来改变现状并在日语课堂中导入了小组翻译活动,从学生评价的角度对该活动在课堂上实施的可能... 翻译练习活动是高校外语学习中经常使用的课堂练习活动之一。针对外语课堂中翻译练习过于机械及学生学习过于被动的现状,文章倡导通过合作学习来改变现状并在日语课堂中导入了小组翻译活动,从学生评价的角度对该活动在课堂上实施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该活动抱有肯定性印象;小组讨论的形式和段落翻译的课题有利于语言知识的运用和巩固;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参与活动态度进行指导;在小组活动结束后需要给教师讲评留下充分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组活动 合作学习 段落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满洲历史地理》的学术特征及观点倾向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文静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2-128,共7页
《满洲历史地理》是日本历史学家白鸟库吉于1908-1914年间主持编纂的著作。该书重视历史地理与疆域范围的考证,重视实地调查,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原王朝设置的行政机构的疆域做了细致考证,并梳理出基本的疆域演变... 《满洲历史地理》是日本历史学家白鸟库吉于1908-1914年间主持编纂的著作。该书重视历史地理与疆域范围的考证,重视实地调查,对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东北的少数民族政权和中原王朝设置的行政机构的疆域做了细致考证,并梳理出基本的疆域演变脉络。但在该书的叙事框架上,白鸟库吉立足于将"满洲"与朝鲜的历史合并为"满鲜史",并提出"间空地"理论与"南北二元对抗"理论,试图诠释中国东北和朝鲜地区是"无主之地",在历史上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并突出历史上汉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对抗性关系,从而使其研究结论无法脱离为即将开始的侵略战争服务的政治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鲜历史地理调查部” “满洲史”研究 日本东洋学派 白鸟库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双宾语句语义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英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2-157,共6页
双宾结构的分析涉及到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而题元角色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从语义到句法之间的映射问题。Larson采用的是派生的方法,但由于他所运用的X’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其派生论的解释力明显下降。从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 双宾结构的分析涉及到句法与语义的接口问题,而题元角色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其从语义到句法之间的映射问题。Larson采用的是派生的方法,但由于他所运用的X’理论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使其派生论的解释力明显下降。从双宾结构和与格结构的词汇概念结构、谓词论元结构及表层结构来看,与格结构强调的是动作,而双宾结构强调的是动作所产生的结果,二者之间的转换受词汇语义的限制,因为双宾语句中的动词蕴涵与之相对应的与格结构中的动词。因此,二者的语义可以通过词汇语义学的词汇蕴涵来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元角色 题元栅格 双宾语句 与格结构 词义蕴涵 嵌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蓝的眼睛》中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俊 《山东外语教学》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不可能对她同族人的命运无动于衷,因为一直以来,非裔美国人都在受着种族问题的困扰。但是在她的作品《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个问题。她并没有聚焦于黑人和白人... 作为一个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不可能对她同族人的命运无动于衷,因为一直以来,非裔美国人都在受着种族问题的困扰。但是在她的作品《最蓝的眼睛》中,莫里森采取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对待这个问题。她并没有聚焦于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直接冲交,让她更感兴趣的是黑人团体内部的问题——通过呈现某些非裔美国人的自我憎恨心理,莫里森试图证明。对白人价值标准的内化以及对黑人身份的放弃。是白人种族主义对非裔美国人造成的最大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妮·莫里森 《最蓝的眼睛》 非裔美国人 自我憎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类型逻辑语法对蒙太古语法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欣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6-150,共5页
蒙太古语法和类型逻辑语法的内部构造和运行方式大致相同,类型逻辑语法最重要的发展在于更严格地贯彻了组合性原则,原因是它采用的范畴语法达到了兰贝克演算的生成能力,高阶内涵逻辑增加了多形态并列组合器等手段。对名词短语的处理凸... 蒙太古语法和类型逻辑语法的内部构造和运行方式大致相同,类型逻辑语法最重要的发展在于更严格地贯彻了组合性原则,原因是它采用的范畴语法达到了兰贝克演算的生成能力,高阶内涵逻辑增加了多形态并列组合器等手段。对名词短语的处理凸显了二者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古语法 类型逻辑语法 组合性原则 兰贝克演算 多形态并列组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句子可接受性的若干因素 被引量:3
11
作者 司富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5-31,共7页
本文主要讨论影响句子可接受性的若干要素,造成句子不可接受的原因既有语言内部的原因,也有语言之外使用上的原因,而合语法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关系则错综复杂。语义表达的含混可能造成合语法句子的不可接受,而结构层次的复杂性程度的高... 本文主要讨论影响句子可接受性的若干要素,造成句子不可接受的原因既有语言内部的原因,也有语言之外使用上的原因,而合语法性和可接受性之间的关系则错综复杂。语义表达的含混可能造成合语法句子的不可接受,而结构层次的复杂性程度的高低也会影响到句子的可接受性;此外,韵律的影响也是造成一些句子合乎语法但不可接受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接受性 合语法性 语言能力 语言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伯语方位词教学的文化导入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林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3-127,共5页
中国文化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着很大差异,中国学生学习阿拉伯语,面临着文化语境的缺失,如果再不了解相应的地理、人文和宗教知识,那么,他们在课堂里所学到的仅仅是这种语言的形式和规则,而忽略了它的内涵和精髓。
关键词 阿拉伯语 方位词 文化导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史研究方法的深化与创新——兼评王晓元博士《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修文乔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6-9,18,共5页
中国翻译史特别是文学翻译史著述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研究方法上尚存在不足。本文以翻译断代史专题研究专著《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为例,从史料考辨、文本分析和史论互动3个方面探讨翻译史... 中国翻译史特别是文学翻译史著述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研究方法上尚存在不足。本文以翻译断代史专题研究专著《翻译话语与意识形态——中国1895~1911年文学翻译研究》为例,从史料考辨、文本分析和史论互动3个方面探讨翻译史研究方法的深化与创新途径,希望能引发学界对于翻译史研究方法更多的思索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史 研究方法 史料 文本 描写 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朝鲜语“pota”语法化的共时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英明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9-145,共7页
从共时的角度对朝鲜语视觉动词"pota"的语法化路径进行分析可以看到:"pota"的补助动词、补助形容词、与格助词、差比标记助词等用法均由实词"pota"语法化而来,而副词"pota"是在"差比标记... 从共时的角度对朝鲜语视觉动词"pota"的语法化路径进行分析可以看到:"pota"的补助动词、补助形容词、与格助词、差比标记助词等用法均由实词"pota"语法化而来,而副词"pota"是在"差比标记助词""pota"的基础上进一步语法化而来的。"pota"语法化的动因及机制主要是句法位置的改变、认知隐喻及重新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语 pota 语法化 动因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用学:人类调适性交际学——J.Mey语用行为理论述评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欣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7-101,共5页
语用行为理论是当代著名语用学家J.Mey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宏观语用学理论,体现了欧洲大陆语用学研究的鲜明特色。围绕什么是语用行为,语用行为理论包含哪些重要概念,语用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有哪些异同这三个问题,对语用行为理论进行... 语用行为理论是当代著名语用学家J.Mey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宏观语用学理论,体现了欧洲大陆语用学研究的鲜明特色。围绕什么是语用行为,语用行为理论包含哪些重要概念,语用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有哪些异同这三个问题,对语用行为理论进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行为 言语行为 情景 交际自由 交际制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对“尧舜禹”传说的价值判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静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1-77,共7页
作为"抹杀论"与"古史辨"的创始人,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在评判尧舜禹传说的价值时,都严格区分传说与史实,重视传说的历史性、宗教性价值,将传说视为考察民族宗教历史的重要依据,且都认为时间越晚,传说的体系越丰富。然... 作为"抹杀论"与"古史辨"的创始人,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在评判尧舜禹传说的价值时,都严格区分传说与史实,重视传说的历史性、宗教性价值,将传说视为考察民族宗教历史的重要依据,且都认为时间越晚,传说的体系越丰富。然而,在对待尧舜禹传说传递出的时代性与历史性信息以及传说背后反映出的宗教性和政治性特征上,二者的观点存在明显区别。对于《禹贡》是否存在地理学价值,二者亦提出截然相反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鸟库吉 顾颉刚 尧舜禹的传说 《禹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西班牙文学中的阿拉伯渊源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钦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中世纪的阿拉伯文化在伊比利亚半岛将近8个世纪的存在,为西班牙注入了浓重的东方色彩。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奠定了西班牙文学的多元与繁复,并于16、17世纪形成了"黄金世纪",从而对欧洲乃至拉丁美洲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西班牙文学 阿拉伯渊源 文学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翻译的异化 被引量:23
18
作者 张宝钧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在梳理中西翻译史上有关异化的概念和分歧的基础上,论证在全球化和跨文化背景下异化翻译在处理文化差异时所具有的优势,指出异化将成为当代翻译的必然选择,并就"异化尺度"的把握原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翻译 文化 异化 异化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新理解翻译等值 被引量:24
19
作者 张宝钧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1-104,共4页
翻译等值作为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自提出起就受到诸多质疑,认为其作为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没有可操作性,认为等值作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应是所有译者追求的目标。但等值概念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等值是有层次的,译语不可能在所有层次上实现... 翻译等值作为翻译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自提出起就受到诸多质疑,认为其作为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没有可操作性,认为等值作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应是所有译者追求的目标。但等值概念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等值是有层次的,译语不可能在所有层次上实现等值,应在追求语义等值的基础上,去追求文化和文体的等值;其次,等值是相对的;第三,等值具有动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值 层次 相对 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默德与美国神话 被引量:1
20
作者 傅勇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共6页
美国犹太作家将犹太文化与美国神话高度融合,演绎了一部又一部追寻美国神话的故事。作为一名犹太作家,马拉默德始终站在人类终极关怀的乐观主义立场上,刻画主人公探寻人类精神价值的生活轨迹。
关键词 美国神话 追寻 马拉默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