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伦理道德价值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泽璇 樊子琪 李宏亮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49-52,共4页
加强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农村建设步调逐步加快,但农村伦理道德风貌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乡风文明”目标却存在很大差距,农村伦理道德暴露出家风没落、信仰迷失等一系列问题。... 加强农村伦理道德建设、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农村建设步调逐步加快,但农村伦理道德风貌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的“乡风文明”目标却存在很大差距,农村伦理道德暴露出家风没落、信仰迷失等一系列问题。大学生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积极投身“三农”,成为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实践者,通过带领农民致富、提升农村法制水平、实现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化等途径,提升农村伦理道德建设的水平,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充分的思想文化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大学生创新创业 伦理道德 乡风文明 思想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征程出版科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引领新作为
2
作者 范军 王珺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23,共4页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应展现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和怎样的担当作为,是出版科学研究的必答题。为此,提出拓展新视野,回应好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把握新引领,解决好自觉认同、学理支撑、贯穿融入;展现新作为,提供... 面向新时代新征程,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应展现什么样的精神风貌和怎样的担当作为,是出版科学研究的必答题。为此,提出拓展新视野,回应好时代之问、世界之问、历史之问;把握新引领,解决好自觉认同、学理支撑、贯穿融入;展现新作为,提供好理论支持、学科撑持、话语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 科学研究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中外之智:汉学家传媒角色赋能助力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价值阐释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佳 徐宝锋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7-62,共6页
汉学家群体的加入极大促进了中国出版的国际化发展与本土化建设。由中国主导的诸多国际出版合作机制激发汉学家的传播主动性与传媒角色赋能,促使该群体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在中国主题图书的选题策划、内容编辑... 汉学家群体的加入极大促进了中国出版的国际化发展与本土化建设。由中国主导的诸多国际出版合作机制激发汉学家的传播主动性与传媒角色赋能,促使该群体在中国出版国际传播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突出,在中国主题图书的选题策划、内容编辑、专业化出版,以及中国主题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全面阐释这一群体独特的、多元化的国际传媒角色,对中国出版“走出去”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出版“走出去” 中国主题图书 国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播时代文化数字藏品的发展导向、生产逻辑与传播战略 被引量:3
4
作者 邹开元 范军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57-62,共6页
数字藏品技术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数字藏品产业应当把握好如下几点: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发展导向,助力中华文化的承续;以融合智能技术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生产逻... 数字藏品技术在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数字藏品产业应当把握好如下几点: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发展导向,助力中华文化的承续;以融合智能技术推动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生产逻辑,在保持文化原真性基础上促进文化创新,面向具身智能理念增强文化体验,立足数实融思路合实现虚实文化产业互补;以增强中华文明影响力感召力为传播战略,传递中华文化的独特精神内核,探索游戏化的互动叙事机制,提升中华文化对全球Z世代群体的吸引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藏品 习近平文化思想 智能传播 具身智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下汉学家如何写好中国故事 被引量:3
5
作者 范军 李金蔓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5-28,共4页
在我国出版走出去的进程中,不管是承担译介角色,还是书写中国故事,汉学家都发挥着独特作用。但由于部分汉学家对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中国文化缺乏及时、必要、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一些汉学著作尤其是部分西方汉学家所撰写的一些书籍对中... 在我国出版走出去的进程中,不管是承担译介角色,还是书写中国故事,汉学家都发挥着独特作用。但由于部分汉学家对中国道路、中国发展、中国文化缺乏及时、必要、足够的了解和认知,一些汉学著作尤其是部分西方汉学家所撰写的一些书籍对中国还存在这样那样的误解、误写。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对我国出版走出去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也迫切需要更广泛地引导广大汉学家,消除误读、误解,增进了解、理解,用好手中的笔,写好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家 中国故事 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生态批评的兴起及其中国启示 被引量:1
6
作者 胡燕春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5-204,共10页
作为人文社科前沿性学术范畴之一的比较生态批评,由美国学界于21世纪初首倡提出,当下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未来延拓空间可期。比较生态批评贯穿于美国生态批评研究的延拓历程,历经了由自发呈现至自觉推进的发展进程,相关研究实绩体现出对... 作为人文社科前沿性学术范畴之一的比较生态批评,由美国学界于21世纪初首倡提出,当下呈现方兴未艾之势,未来延拓空间可期。比较生态批评贯穿于美国生态批评研究的延拓历程,历经了由自发呈现至自觉推进的发展进程,相关研究实绩体现出对比较文学本体研究的深拓,且呈现出超越冲突的文化价值理念与交叉学科范式。与此同时,依据中国对比较生态批评的引介与研究状况来看,相关研究在范围、数量与影响力等方面尚待发力。比较生态批评在美国的发展态势,对于中国在时代语境中提升比较生态批评意识、自觉推动比较生态批评理论建设、拓展比较生态美学与推动比较生态教学而言,深具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生态批评 美国发展沿革 中国借鉴及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文艺对外交流的内涵、挑战与策略
7
作者 胡燕春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3-109,共7页
习近平总书记从认识论、思想论、方法论三个维度对文艺交流工作所作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中外人文交流思想,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由此,中国文艺以更积极的姿态全面走向世界,促进了各国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增进对中国的理解。与此同时,... 习近平总书记从认识论、思想论、方法论三个维度对文艺交流工作所作的重要论述,丰富了中外人文交流思想,为相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由此,中国文艺以更积极的姿态全面走向世界,促进了各国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增进对中国的理解。与此同时,世界文化秩序中的不平等对待、西方意识形态化的文艺陷阱设置以及中国文艺高质量供给整体仍显不足等困难挑战,仍制约着中国文艺对外交流的深入开展。为此,推动中国文艺对外交流向纵深发展的基本策略和路径包括:协调发挥“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综合调动社会、资本、海外等多方力量的积极性;以更大力度全方位推动高质量的文艺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对外交流 文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