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肪乳作为溶剂行胰腺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强 王茂强 +2 位作者 段留新 宋鹏 敖国昆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以脂肪乳作为溶剂,行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6例中晚期胰腺癌选择性动脉插管于胰腺癌的供血动脉,灌注吉西他滨、20%脂肪乳混合液。观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患者的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等。结果6例... 目的探讨以脂肪乳作为溶剂,行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6例中晚期胰腺癌选择性动脉插管于胰腺癌的供血动脉,灌注吉西他滨、20%脂肪乳混合液。观察疗效、临床受益反应、患者的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等。结果6例均获临床受益,2例均获临床缓解,Kaplan-Meier法计算6、9和12个月的分别生存6例、5例和4例。结论以脂肪乳作为溶剂,行胰腺癌区域性动脉灌注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患者耐受良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胰腺肿瘤 脂肪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介入治疗
2
作者 敖国昆 李虎城 《放射学实践》 2007年第11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T型管及其窦道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5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的26例患者分别行胆道气囊扩张术、胆道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果:3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 目的:探讨经T型管及其窦道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对252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狭窄的26例患者分别行胆道气囊扩张术、胆道引流术和胆道支架置入术。结果:3例胆道狭窄合并胆瘘患者和3例单纯吻合口狭窄患者,经气囊扩张术和胆道引流后痊愈。6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患者,气囊反复扩张胆道狭窄段后,5例狭窄纠正而获得痊愈;1例气囊扩张治疗后出现肝内血肿,再次行肝移植。12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狭窄合并胆泥的患者,经反复球囊导管扩张后,10例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1例置入胆道支架,后因支架管阻塞而再次肝移植;1例治疗后狭窄仍存在,黄疸无缓解而再次肝移植。2例T型管引流口段狭窄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后,狭窄明显减轻,黄疸缓解。结论:经T型管及其窦道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 介入性 胆道疾病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