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磁共振成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叶慧义 綦向 +3 位作者 高元桂 梁燕 纪小龙 赵海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FNH的MRI表现、术前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所见对照。结果:7例诊断为FNH,3例误诊为恶性肿...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FNH的MRI表现、术前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所见对照。结果:7例诊断为FNH,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8例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为等或稍高信号。7例信号均匀,病变中心或偏心见瘢痕;6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均显著增强、门脉期明显或轻度增强、延迟期瘢痕轻度增强。3例病变邻近的肝被膜皱缩,可见瘢痕中的纤维组织延伸至肝被膜。3例病变内见异常流空血管影。瘢痕的信号与小血管和纤维组织的结构有关。结论:大多数FNH的MRI显示有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结节性增生 肝脏 NMNR 成像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附1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叶平 韦立新 王士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14-16,共3页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AA)为心血管急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临床上因其发生部位、器官受压和组织穿破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常被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78年以来经尸检(8例)和主动脉造影(2例)证实为DAA的10例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DAA)为心血管急症之一,起病急,变化快,死亡率高。临床上因其发生部位、器官受压和组织穿破程度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常被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自1978年以来经尸检(8例)和主动脉造影(2例)证实为DAA的10例分析报告如下,并重点提及本病在老年人中的某些特点。临床资料分析本文10例,年龄28~90岁,男女各5例,60岁以上者6例,女性占5例。10例中8例死亡,均做尸检;2例存活,其诊断由主动脉造影证实,DeBakeyⅡ、Ⅲ型各1例。一、致病因素有高血压或高血压史者9例(90%),马凡氏综合征2例。严重主动脉粥样硬化(Ⅲ~Ⅳ级)6例。二、临床表现特点 1.疼痛:除2例猝死者外,3例呈胸骨后撕裂样疼痛,向背、腹部放射,其中2例于发病后第3、6天出现腹部剧痛。其他3例分别为一般性胸痛、胸闷或剑下疼痛。疼痛呈持续性,用硝酸甘油和止痛剂不能缓解。2例无疼痛者为老年人,伴休克和全身衰竭。2。血压:疼痛发作时3例血压异常升高。3例发病初期血压下降或测不出,24小时内异常升高,最高达40/13.3 kPa,其中2例后期血压再度下降,需用升压药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夹层动脉瘤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yclinD1、p21^(WAF1)、p53及Ki-67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玉兰 杜经丽 +3 位作者 石怀银 郭爱桃 韦立新 赵景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cyclin D1、p2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0例HC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法进行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免疫组化染...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cyclin D1、p21、p53及Ki-67蛋白的表达及其与HCC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5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手术切除的80例HCC患者的肝组织标本,采用EliVision法进行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其表达水平与HCC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8%、40.5%、65.4%及80.0%,均明显高于癌旁肝组织(分别为19.0%、11.5%、0.0%、6.3%,P<0.005)。相关分析显示,cyclin D1阳性表达与核分级呈正相关(P=0.041),p21WAF1及p53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32、P=0.031)和血管浸润(P=0.036、P=0.011)呈正相关,Ki-67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P=0.004)、核分级(P=0.045)和血管浸润(P=0.001)呈正相关。生存分析显示,cyclin D1及Ki-67高表达者预后较差。Ki-67阳性表达与p53(P=0.000)及p21WAF1(P=0.047)阳性表达有明显相关性,其他各蛋白之间表达无明显相关。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42)、肿瘤数目(P=0.004)及血管浸润(P=0.000)为H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Cyclin D1、p21WAF1、p53及Ki-67可能参与了HCC的生物学进程;cyclin D1及Ki-67阳性表达对HCC预后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细胞周期蛋白D1 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p21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KI-67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INK4A及Ki-67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爽 李亚里 +2 位作者 刘爱军 姜淑芳 张艾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P16INK4A及Ki-67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1例宫颈腺癌(宫颈腺癌组)及34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P16INK4A及Ki-67蛋白的表达,并对61例浸润性宫颈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 目的探讨P16INK4A及Ki-67蛋白在宫颈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61例宫颈腺癌(宫颈腺癌组)及34例正常宫颈组织(对照组)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P16INK4A及Ki-67蛋白的表达,并对61例浸润性宫颈腺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照组正常宫颈腺上皮P16INK4A及Ki-67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3.53%、20.59%,而宫颈腺癌组分别为80.33%、81.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INK4A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临床分期、宫颈间质浸润深度、肿瘤直径有关(P<0.05),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型、肿瘤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Ki-67的表达与宫颈腺癌的病理分化程度、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子宫颈腺癌组织中P16INK4A与Ki-67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联合检测P16INK4A及Ki-67蛋白表达可作为宫颈腺癌的辅助诊断方法,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INK4A蛋白 KI-67蛋白 宫颈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肝腺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兵 叶慧义 +3 位作者 蔡守旺 段伟东 王殿军 于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15-418,共4页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腺瘤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8例肝腺瘤的MRI表现和术前或活检前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并考虑到肝腺瘤的可能性,2例误诊为肝癌。8例共11个病灶,T1WI 8个呈高信号、3个呈...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腺瘤的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8例肝腺瘤的MRI表现和术前或活检前诊断,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6例诊断为良性肿瘤并考虑到肝腺瘤的可能性,2例误诊为肝癌。8例共11个病灶,T1WI 8个呈高信号、3个呈低信号;T2WI 10个呈高信号,1个呈低信号;6个病灶有假包膜,3个病灶含脂质或脂肪。注射Gd-DTPA行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动脉期中度至明显不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增强。结论:大多数肝腺瘤在术前或活检前MRI正确诊断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腺瘤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学形态及Ki-67、p53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磊 洪宝发 +3 位作者 徐阿祥 王晓雄 叶林阳 石怀银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4-806,共3页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学形态以及Ki67、p53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将54例浅表性膀胱癌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复习肿瘤组织学形态并根据1998年WHO/ISUP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p53的表达并比较复发组与无复... 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癌组织学形态以及Ki67、p53表达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将54例浅表性膀胱癌分为复发组和无复发组。复习肿瘤组织学形态并根据1998年WHO/ISUP分类标准进行重新分类。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和p53的表达并比较复发组与无复发组的差异。结果在平均32个月的随访中,28例复发,占52%,其中5例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瘤,14例为低级别乳头状瘤,9例为高级别乳头状瘤。而26例无复发肿瘤中4例为乳头状瘤,12例为低度恶性潜能的乳头状移行细胞瘤,8例为低别乳头状瘤,2例为高级别乳头状瘤。低度恶性潜能肿瘤复发率为29.4%(5/17),低级别和高级别乳头状瘤术后复发率分别为63.6%(14/22)和81.8%(9/11),而乳头状瘤无一例复发。Ki67和p53阳性率在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别,复发组均明显高于无复发组(P<0.05)。在乳头状瘤病例中,Ki67和p53联合表达的病例复发率明显高于无联合表达者(P<0.01)。结论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与组织学有关,Ki67、p53阳性表达尤其是联合阳性表达对判断膀胱癌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KI-67抗原 基因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细胞核P^(53)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石怀银 祝庆孚 陈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80-482,共3页
用p53的单克隆抗体pAb1801对73例原发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观察p5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极,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73例中17例癌细胞核P53呈阳性表... 用p53的单克隆抗体pAb1801对73例原发乳腺癌进行免疫组化研究,并观察p53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极,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表明:73例中17例癌细胞核P53呈阳性表达,占23%。p53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ER等因素明显相关。在组织学分级S级,临床分期Ⅳ期以及ER阴性病例中,p53阳性率最高,差异显著(P<0.01)。而与肿瘤大小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无密切关系(P>0.05)。对34例病人的术后回顾性随访也表明:P53阳性病人存活期明显低于阴性病人(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后 细胞核 P53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维华 纪小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40-242,共3页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histiocytosis,MH)简称恶组,是指全身性进行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弥漫性浸润的恶性疾病[1]。由于其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液学方面)等表现多样,因而成为临床上常被误诊的疾... 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Malignanthistiocytosis,MH)简称恶组,是指全身性进行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织细胞及其前身细胞弥漫性浸润的恶性疾病[1]。由于其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主要是血液学方面)等表现多样,因而成为临床上常被误诊的疾病之一。长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组织细胞 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
9
作者 钟梅 吕亚利 +1 位作者 张杰 陈乐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5-25,共1页
荧光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钟梅,吕亚利,张杰,陈乐真(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荧光标记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idization,FISH),国外曾多用于染色体异常的研... 荧光标记探针原位杂交技术钟梅,吕亚利,张杰,陈乐真(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荧光标记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insituhybidization,FISH),国外曾多用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近年来开始应用于实体肿瘤基因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标记探针 原位杂交技术 实体肿瘤 染色体异常 乳腺癌标本 间期细胞 亚利 陈乐 生物素标记 杂交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瘤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
10
作者 侯宁 纪小龙 李维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2-13,共2页
毛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瘤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侯宁,纪小龙,李维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在电镜下观察毛细胞白血病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是诊断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并且,可以了解细胞的进一步分型,... 毛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瘤细胞的电镜样品制备侯宁,纪小龙,李维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在电镜下观察毛细胞白血病瘤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特点,是诊断毛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并且,可以了解细胞的进一步分型,为临床治疗提供有益的依据。文献中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胞白血病 瘤细胞 样品制备 李维华 超微结构 形态特点 外周静脉血 细胞团 骨髓活检 侯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反复多灶脑叶出血为表现的原发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病1例报告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灿东 郎森阳 +4 位作者 夏程 桂秋萍 李雪梅 田成林 于生元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2-313,共2页
关键词 反复多灶脑叶出血 原发神经系统血管内淋巴瘤病 诊断 脑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诊断肝脏多发局灶结节性增生的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杜静波 张爱莲 +3 位作者 叶慧义 张静 蔡幼铨 于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脏多发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病理和MRI特异性对比剂证实的9例多发FNH的MRI表现与诊断。结果:8例诊断正确,1例定性困难。9例共34个病灶,T1WI 1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 目的:评估MRI诊断肝脏多发局灶结节性增生(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FNH)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分析经病理和MRI特异性对比剂证实的9例多发FNH的MRI表现与诊断。结果:8例诊断正确,1例定性困难。9例共34个病灶,T1WI 15个病灶呈稍低信号,16个呈等信号,3个呈高信号;T2WI 4个病灶呈稍低信号,9个呈等信号,21个呈稍高信号。注射Gd-DTPA后,动脉期7个病灶明显不均匀增强、27个病灶显著均匀增强,门静脉期和延迟期13个病灶呈稍高信号,21个病灶呈等稍低信号。7个病灶出现瘢痕。结论:MRI能显示多发FNH的特征性表现并正确诊断大部分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局灶结节性增生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