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CT骨密度测量预测椎体压缩骨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肖越勇 张金山 +2 位作者 华伯勋 李传福 刘亚群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25-627,共3页
目的 探讨QCT骨密度测量与椎体骨力学强度的相关性 ,以明确QCT预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①对 3 2个椎体 (T7~L4〕进行了三种方法的QCT骨密度测量 (椎体中部 5mm测量 ;椎体中部 10mm测量 ;椎体 5mm层厚容积测量〕。②对 3 2... 目的 探讨QCT骨密度测量与椎体骨力学强度的相关性 ,以明确QCT预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可行性。方法 ①对 3 2个椎体 (T7~L4〕进行了三种方法的QCT骨密度测量 (椎体中部 5mm测量 ;椎体中部 10mm测量 ;椎体 5mm层厚容积测量〕。②对 3 2个椎体做了单轴压缩负荷试验并计算椎体压缩强度。③对三种QCT测量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做了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种QCT测量法所得BMD值与椎体压强均成正比 ,相关性显著 (P <0 .0 1)。椎体中部 10mm层厚测量与椎体压强相关性最显著 (r =0 .777) ,椎体压强随BMD的增加有递增趋势 ,椎体压强与BMD之间存在平方回归关系 ,其最佳方程为y =2 2 2 .15 1-2 .3 5 4x + 0 .0 17x2 。结论 QCT测量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方法以其高度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以估计椎体的压强从而预测骨折的危险性 ,其中以椎体中部 10mm测量最敏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CT骨密度测量 椎体压缩骨折 实验研究 椎体骨力学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肝癌介入栓塞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3
2
作者 郭丽萍 许秀芳 +1 位作者 王文娟 李敏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99-1102,共4页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49例和循证护理组49例,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49例和循证护理组49例,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循证护理措施实施前,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并发症预防有积极意义,能够对护理工作进行积极指导,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个人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介入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策略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颞下颌关节CT三维重建及其有限元实体建模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凯 荣起国 +2 位作者 方竞 叶惠义 刘洪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 目的: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体建模的数字图像。结果: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比较,几何相似性与还原性良好,材料构造合理,并由此建立了理想的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借助于螺旋CT扫描及Auto-CAD软件在活体建立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CT 三维重建 实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患者认知损害和磁共振弥散张量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湘庆 郎森阳 +2 位作者 毛燕玲 陆虹 马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225,共4页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认知功能及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显示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对1999年6月-2007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癫痫门诊就诊的175例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患者,将其分为有明确病灶组和无明确病灶组,并对其...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认知功能及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显示脑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对1999年6月-2007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癫痫门诊就诊的175例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患者,将其分为有明确病灶组和无明确病灶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再取其中37例癫痫患者作为癫痫组,39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对癫痫组和正常对照组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并对癫痫组患者中的13例进行磁共振弥散张量(DTI)检查。结果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患者中有明确病灶组和无明确病灶组患者单纯部分发作或复杂部分发作的发作频率均显著高于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比较两组间各发作类型的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组患者VIQ、PIQ、FIQ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癫痫组1min之内说出的蔬菜、动物、水果及总均数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数字广度、数字符号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癫痫组较对照组Stroop试验反应时明显延长(P<0.01)。DTI研究可见在T2加权像病灶中心部位呈长T2信号,MD值明显增高、FA值明显减低。病灶周边T2加权像看似正常的白质(NAWM),其MD值高于、FA值低于对侧相应白质区域(P<0.05)。结论颅脑外伤后晚发型癫痫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DTI成像能发现脑白质早期病变,尤其是能够显示T2加权像看似正常白质的细微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脑损伤 认知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在骨骼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家开 肖越勇 +3 位作者 张金山 杨立 赵红 于淼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10期603-606,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骨骼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7月-2005年1月,48例患者接受CT引导下骨穿刺活检,其中34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扫描定位,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采用11~14 G骨穿针或18 G弹枪式活检针,局麻后将穿刺...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骨骼病变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7月-2005年1月,48例患者接受CT引导下骨穿刺活检,其中34例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患者经扫描定位,选择最佳进针层面与路径,采用11~14 G骨穿针或18 G弹枪式活检针,局麻后将穿刺针刺入病灶,再次扫描确定穿刺针位置后,钻取标本,10%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结果整个操作过程耗时20~40 min,所有病例均取得了符合病理诊断要求的标本量,肯定病理诊断者30例,准确度91.2%,无操作相关并发症。结论CT引导骨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骨骼病变的诊断手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穿刺活检 骨骼病变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纵裂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家德 陈巨坤 +2 位作者 刘汝萍 蔡世峰 蒋建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7期497-498,共2页
大脑纵裂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李家德①陈巨坤②刘汝萍③蔡世峰①蒋建章③在颅脑外伤中,硬膜下血肿约占20%。本文报告位于大脑纵裂和小脑幕的硬膜下血肿11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1材料与方法11例中... 大脑纵裂和小脑幕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李家德①陈巨坤②刘汝萍③蔡世峰①蒋建章③在颅脑外伤中,硬膜下血肿约占20%。本文报告位于大脑纵裂和小脑幕的硬膜下血肿11例,分析其CT表现特点。1材料与方法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2天至6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纵裂 小脑幕 硬膜下血肿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面螺旋CT技术在椎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爱莲 杨立 +3 位作者 方婕 杨铁 李宏军 吴南洲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技术在椎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采用GELightspeed 16螺旋CT扫描机 ,对3 0例患者做MSCTVA检查。扫描参数 :12 0kV ,2 5 0mA ,0 .8s/r ,层厚 16× 1.2 5mm ,床速 2 7.5mm/s ,螺距为 1.3 75 :1,用高压... 目的 :探讨多层面螺旋CT技术在椎动脉成像中的应用。材料和方法 :采用GELightspeed 16螺旋CT扫描机 ,对3 0例患者做MSCTVA检查。扫描参数 :12 0kV ,2 5 0mA ,0 .8s/r ,层厚 16× 1.2 5mm ,床速 2 7.5mm/s ,螺距为 1.3 75 :1,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 80~ 90ml,注射速度 3 .5ml/s ,扫描延迟时间平均 2 0s。重叠 5 0 %重建横轴位图像并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采用VRT、AVA分别重建双侧椎动脉。结果 :除 1支椎动脉未显示外 ,成功重建 5 9支 ,包括 3 1支正常 ,16支走行异常 ,5支局部狭窄 ,4支局部动脉壁钙化 ,2支椎动脉较对侧明显细 ,1支椎动脉动脉瘤。AVA全程满意显示各支椎动脉 ,VRT除 7支寰椎段椎动脉显示不满意外 ,其余各段均满意显示。结论 :多层面螺旋CT扫描技术与后处理技术相结合 ,能很好地显示正常与异常椎动脉及其病因和邻近解剖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面螺旋CT 椎动脉成像 椎动脉血管造影 MSCTVA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张金山 王艳萍 徐亚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8期634-636,共3页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与治疗张金山①王艳萍徐亚峰综述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其应用在... 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机制与治疗张金山①王艳萍徐亚峰综述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是在经皮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治疗技术,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 支架植入术 PTA 再狭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支气管肺泡癌的影像学 被引量:82
9
作者 蔡祖龙 赵绍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24-29,共6页
细支气管肺泡癌(BAC)具有许多与其他类型肺癌包括非BAC腺癌显著不同的特征。近年来 ,其发生率逐渐上升。BAC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 ,很容易误诊。本文着重复习BAC的病理、临床表现、X线与CT征象 ,以及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关键词 细支气管肺泡癌 影像学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磁共振成像与病理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叶慧义 綦向 +3 位作者 高元桂 梁燕 纪小龙 赵海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FNH的MRI表现、术前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所见对照。结果:7例诊断为FNH,3例误诊为恶性肿... 目的:研究肝脏局灶结节性增生(FNH)的MRI表现与病理基础,探讨MRI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FNH的MRI表现、术前诊断并与病理组织学所见对照。结果:7例诊断为FNH,3例误诊为恶性肿瘤。8例T1加权像呈等或稍低信号,T2加权像为等或稍高信号。7例信号均匀,病变中心或偏心见瘢痕;6例行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动脉期均显著增强、门脉期明显或轻度增强、延迟期瘢痕轻度增强。3例病变邻近的肝被膜皱缩,可见瘢痕中的纤维组织延伸至肝被膜。3例病变内见异常流空血管影。瘢痕的信号与小血管和纤维组织的结构有关。结论:大多数FNH的MRI显示有特征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结节性增生 肝脏 NMNR 成像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管内神经源肿瘤的低场MRI诊断 被引量:7
11
作者 邹其源 邓新源 +3 位作者 梁菊香 梁汉欢 李艳 陈巨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79-181,共3页
目的 :评价低场MRI对椎管内神经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肿瘤 (神经鞘瘤 16例 ,神经纤维瘤 10例 )的低场MRI表现。结果 :2 6例中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17例、长条形 1例、哑铃状 8例... 目的 :评价低场MRI对椎管内神经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椎管内神经源肿瘤 (神经鞘瘤 16例 ,神经纤维瘤 10例 )的低场MRI表现。结果 :2 6例中肿瘤呈圆形或卵圆形 17例、长条形 1例、哑铃状 8例。神经鞘瘤 16例中T1WI呈等信号 4例 ,略低信号 4例 ,等、略低信号 8例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 ;增强扫描均匀增强 2例 ,不均匀增强 14例 ,其中多灶样不增强 6例。神经纤维瘤 10例中T1WI呈等信号 6例 ,略低信号 4例 ,T2WI呈较均匀高信号 ;增强扫描均呈均匀增强。结论 :低场MRI检查能诊断椎管内神经源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摄影与传统鼻骨摄影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杨杰 巩悦勤 +1 位作者 赵文前 张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z2期132-133,共2页
目的 探讨鼻骨骨折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方法 对 60例患者同时作了DR摄影和传统摄影的鼻骨侧位像 ,比较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DR摄影效果最好。
关键词 直接数字X线摄影术 鼻骨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进展及规范化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家开 张金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5-180,共6页
射频消融(RFA)是利用热能导致肿瘤组织凝固坏死。经皮途径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成功,促进了射频消融在肺等其他软组织肿瘤的应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RFA是原发性肺癌和有限的肺转移瘤的安全有价值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也逐渐增多。... 射频消融(RFA)是利用热能导致肿瘤组织凝固坏死。经皮途径RFA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成功,促进了射频消融在肺等其他软组织肿瘤的应用。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了RFA是原发性肺癌和有限的肺转移瘤的安全有价值的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也逐渐增多。理论上,RFA更适合于肺肿瘤的治疗,因为肿瘤周围正常肺实质内的气体能起到一种所谓的绝缘效应,提高能量在肿瘤内的沉积。然而,和其他器官相比,肺消融存在很多不同。本文对肺肿瘤RFA的一些关键问题,包括适应证、围手术期准备、技术要求、并发症防治、影像学随访、以及疗效评价等进行讨论。目前,不能手术治疗的早期肺癌和有限的周围肺组织的转移瘤是RFA的最佳适应证。肺组织的特异性要求使用不同的能量。电极针的准确释放和消融过程的细心操作是提高疗效和避免非靶点重要结构损伤的关键。PET/CT是最准确的术后影像学随访方法,但是术后早期判断肿瘤局部进展仍需进一步验证。对于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和有限的肺转移瘤,RFA术后生存率比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射频消融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丽萍 张晓玲 王莉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方法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HIFU治疗,总结术前、术后的护理。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出现重症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正确的护理有利防止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肝细胞癌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高强度聚焦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选择性肾动脉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术治疗肾肿瘤 被引量:3
15
作者 于淼 李家开 +1 位作者 孙明鲁 王惠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862-864,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动脉内碘油-无水乙醇混合物栓塞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肾脏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采用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插管,以容积比为2∶1的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肾肿瘤供血血管各分支,术后4周复查肾动脉造影,酌情重复治... 目的探讨肾动脉内碘油-无水乙醇混合物栓塞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20例肾脏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采用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插管,以容积比为2∶1的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肾肿瘤供血血管各分支,术后4周复查肾动脉造影,酌情重复治疗,定期随访。结果18例经一次栓塞肿瘤坏死彻底,栓塞后4周,肿瘤供血中断。其中肾癌及肾转移癌体积减小在50%以上13例,占81.3%,碘油聚集良好;2例重复治疗1次,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超选择性肾动脉碘油-无水乙醇乳化液栓塞术,可以在最大限度保护肾功能的前提下,在毛细血管水平栓塞肿瘤所有供血血管,达到永久性栓塞的效果,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超选择 碘化油 无水乙醇 微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胰动脉的DSA研究及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家开 张金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 研究肝 胰动脉的DSA解剖学特征 ,探讨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10 0 0例肝动脉DSA造影片。将发自肝固有动脉以远的各级肝动脉分支的供应胰腺的变异血管命名为肝 胰动脉 ,分析其起源、走行、分支... 目的 研究肝 胰动脉的DSA解剖学特征 ,探讨其在肝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10 0 0例肝动脉DSA造影片。将发自肝固有动脉以远的各级肝动脉分支的供应胰腺的变异血管命名为肝 胰动脉 ,分析其起源、走行、分支、分布等解剖学特征 ,并统计其发生率。结果 共发现 16例存在肝 胰动脉 ,占 1.6 % ,其中 1例可见 2支 ,共显示 17支肝 胰动脉。其中起源于肝固有动脉 7支 ,占 41.2 % (7/ 17) ;起源于肝右动脉 6支 ,占 35 .3 % (6 / 17) ;起源于肝左动脉 4支 ,占 2 3.5 %(4/ 17)。结论 肝 胰动脉是一种少见的血管变异 ,TACE时避免将其误栓对有效地预防术后胰腺受损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胰动脉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线血管解剖 胰腺 并发症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附2例报告) 被引量:14
17
作者 应逸凤 杨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78-379,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浸润性肺真菌感染 CT表现 诊断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CT与MR图像的配准 被引量:3
18
作者 胡凯 王卫东 +3 位作者 邱本胜 余立锋 熊春阳 方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实现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材料和方法 :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法 (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 IterativeClosestPoint ,SVD ICP)。结果 :该配准操作简便、图像满意、可靠性好 ,尚可以用于任意维度向量集... 目的 :实现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材料和方法 :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法 (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 IterativeClosestPoint ,SVD ICP)。结果 :该配准操作简便、图像满意、可靠性好 ,尚可以用于任意维度向量集合的匹配。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奇异值分解-迭代最近点方法 影像学诊断 颅颌面CT-MR医学图像 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C6胶质瘤VEGF表达与MRI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印弘 李复 +3 位作者 高元桂 章翔 高大宽 李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200-202,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鼠C6胶质瘤的病理、VEGF表达的免疫组化及MRI表现 ,探讨肿瘤侵袭性生长的MRI基础及特点。材料和方法 :对 40只SD大鼠用立体定向法接种C6胶质瘤细胞 ,对成功模型进行MR扫描 ,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6... 目的 :研究大鼠C6胶质瘤的病理、VEGF表达的免疫组化及MRI表现 ,探讨肿瘤侵袭性生长的MRI基础及特点。材料和方法 :对 40只SD大鼠用立体定向法接种C6胶质瘤细胞 ,对成功模型进行MR扫描 ,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 ,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6胶质瘤为实质性肿瘤 ,早期周围脑组织无明显水肿 ,晚期水肿明显 ,瘤体中等增强 ,病理见瘤组织内有大量新生血管、血窦生成 ,瘤体周围可见新生的扩大血管腔 ,肿瘤组织内可见大量VEGF表达的血管内皮细胞 ,呈树根样深入周围组织。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胶质瘤 大鼠 VEGF 血管生成 MRI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的介入治疗及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谢启约 王本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647-648,共2页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介入疗法 影像学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