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机器人微创外科修补术和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汪成 杨明 +4 位作者 肖苍松 王刚 王加利 申磊磊 高长青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07-411,共5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SD)的术后早期及近期随访结果,评估两种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机器人心脏不停跳ASD修补术的30例成年患... 目的比较机器人微创外科手术与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缺损(ASD)的术后早期及近期随访结果,评估两种微创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接受机器人心脏不停跳ASD修补术的30例成年患者作为机器人组(TEASD-R),并采取1:1配对原则,选取同期接受经导管介入封堵术的30例成年患者作为介入组(TIASD-O)。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住院相关情况、术后近期随访结果、术后30d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TEASD-R组无术后早期及近期并发症(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外周血管栓塞及新发心律失常等),而TIASD-O组存在相应并发症,其中两组术后新发心律失常、术后早期右心房大小、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及住院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术后30d躯体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微创ASD修补术后近期无三尖瓣关闭不全及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安全性及有效性较好,适应证较广,但也存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微创手术 介入封堵术 房间隔缺损 继发孔型 手术后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MMPs和TIMPs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房颤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2
作者 盛炜 李力兵 陆江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14-617,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房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房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二尖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患者39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窦性心律患者15例(窦性心律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阵发性房颤患者10例(阵发房颤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14例(慢性房颤组)。术中取患者左心耳心肌标本,采用Masson染色观察心房肌组织纤维化程度,RT-PCR检测心房心肌组织TGF-β1、MMP-2、MMP-9和TIMP-2 mRNA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房颤组和阵发房颤组的胶原容积分数(CVF)明显大于窦性心律组(P<0.01),且慢性房颤组CVF明显大于阵发房颤组(P<0.01)。慢性房颤组和阵发房颤组的TGF-β1、MMP-2、MMP-9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P<0.01),且慢性房颤组显著高于阵发房颤组(P<0.05,P<0.01)。慢性房颤组和阵发房颤组的TIMP-2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P<0.01),且慢性房颤组显著低于阵发性房颤组(P<0.05,P<0.01)。结论 TGF-β1、MMP-2、MMP-9和TIMP-2可能参与了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的心肌纤维化过程,在房颤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