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口腔数字成像系统诊断牙齿及牙周疾病的研究
1
作者 马良 田慧颖 +3 位作者 姚军 冯超 晋江丰 马丹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研究应用数字化成像系统检查牙齿和牙周的不同病变。材料和方法:应用国产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检查347颗牙齿的牙体和牙周病变。结果: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操作简便,放射剂量明显减少,获得的不同牙位和各种病变的图像质量基本优良... 目的:研究应用数字化成像系统检查牙齿和牙周的不同病变。材料和方法:应用国产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检查347颗牙齿的牙体和牙周病变。结果:口腔数字成像系统操作简便,放射剂量明显减少,获得的不同牙位和各种病变的图像质量基本优良,但影像覆盖范围小于常规X线牙片。结论:应用口腔数字成像系统可以满足临床诊断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成像 X线 牙病 牙周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颞下颌关节CT三维重建及其有限元实体建模 被引量:20
2
作者 胡凯 荣起国 +2 位作者 方竞 叶惠义 刘洪臣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37-139,共3页
目的: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 目的:由活体直接获得人颞下颌关节(包括下颌骨、关节盘及关节结节)的三维影像,以建立其三维有限元模型。材料与方法:利用AutoCAD软件及螺旋CT扫描技术与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实体建模的数字图像。结果: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比较,几何相似性与还原性良好,材料构造合理,并由此建立了理想的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借助于螺旋CT扫描及Auto-CAD软件在活体建立人颞下颌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是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CT 三维重建 实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1和MDX4-4210硅橡胶拉伸性能、邵氏硬度的测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邵龙泉 赵铱民 赵信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测定SY 1和MDX4 42 10硅橡胶的拉伸性能和邵氏硬度。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对 2种硅橡胶进行了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及永久变形率 ( 3min后 )、撕裂强度、邵氏硬度测定 ,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2种硅橡胶材料的扯断强度、永... 目的 :测定SY 1和MDX4 42 10硅橡胶的拉伸性能和邵氏硬度。方法 :在相同条件下对 2种硅橡胶进行了扯断强度、扯断伸长率及永久变形率 ( 3min后 )、撕裂强度、邵氏硬度测定 ,并对结果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2种硅橡胶材料的扯断强度、永久变形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SY 1硅橡胶的扯断伸长率、邵氏硬度优于MDX4 42 10硅橡胶 (P <0 .0 1)。结论 :SY 1在拉伸性能和邵氏硬度上具有与MDX4 42 10同样的或更为良好的性能指标 ,可以满足作为面部软组织缺损赝复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1 MDX4-4210 硅橡胶拉伸性能 邵氏硬度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自加载牵张器重建兔下颌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宏志 胡敏 +2 位作者 刘洪臣 姚军 胡东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 :探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支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以成年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 ,手术切除下颌骨一侧部分升支及髁状突 ,造成 1.5cm的节段性骨缺损 ,骨断端”L”形截骨形成传送盘 ,安置可完全埋置于组织内的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 ,术后 2... 目的 :探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支缺损的新方法。方法 :以成年新西兰兔为实验动物 ,手术切除下颌骨一侧部分升支及髁状突 ,造成 1.5cm的节段性骨缺损 ,骨断端”L”形截骨形成传送盘 ,安置可完全埋置于组织内的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 ,术后 2个月时处死实验动物 ,取下颌骨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 :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能自动完成牵张成骨 ,初步重建了缺损的下颌支 ,组织学检查可见牵张区有良好的新骨再生。结论 :内置镍钛记忆合金牵张器可自动持续弹性加载牵张成骨 ,可望成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简便实用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置自加载牵张器 重建 下颌支 实验研究 镍钛记忆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立区与齿槽嵴顶关系的深入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王海鹰 王秀芳 +1 位作者 谢玮 阎黎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3-165,共3页
通过测量10名上下无牙颌患者(双颌组)和10名上颌无牙颌患者(单颌组)的齿槽弓和中立区堤弓的宽度,以及堤平面与堤长轴的夹角,深入研究中立区与齿槽嵴顶的关系。结果发现,单颌组尖牙及前磨牙区齿槽弓明显窄于双颌组;单... 通过测量10名上下无牙颌患者(双颌组)和10名上颌无牙颌患者(单颌组)的齿槽弓和中立区堤弓的宽度,以及堤平面与堤长轴的夹角,深入研究中立区与齿槽嵴顶的关系。结果发现,单颌组尖牙及前磨牙区齿槽弓明显窄于双颌组;单颌组中立区较双颌组接近齿槽嵴顶;中立区位置与齿槽嵴顶在尖牙区差异较大,在磨牙区差异较小,在前磨牙区基本一致。该结果可为双颌和单颌总义齿排牙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中立区 齿槽嵴 无牙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动态力测试仪的研制及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鸿波 徐明龙 +1 位作者 姚月玲 张少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0,共3页
目的 :研制出适用于测量单个天然牙动态牙合力的测试仪 ,并进行标定及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以PVDF压电薄膜为传感元件 ,采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二级放大技术 ,建立与传感器相配套的动态牙合力的采集及处理系统 ,用MTS 85 8双向加载... 目的 :研制出适用于测量单个天然牙动态牙合力的测试仪 ,并进行标定及临床初步应用。方法 :以PVDF压电薄膜为传感元件 ,采用电荷放大器、低通滤波、二级放大技术 ,建立与传感器相配套的动态牙合力的采集及处理系统 ,用MTS 85 8双向加载材料试验系统进行标定 ,并用其对侧牙合运动中正常牙动态牙合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研究。结论 :仪器性能稳定 ,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数据可靠 ,测试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动态he力 测试仪 研制 应用 压电传感器 侧he运动 义齿 修复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对颞下颌关节血流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燕一 尹大一 +3 位作者 胡敏 姚军 刘洪臣 周继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髁状突纵形骨折后及夹板治疗时双侧颞下颌关节区的血流情况。探讨夹板治疗机制。材料和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4头,分为髁状突纵形骨折未治疗组、夹板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于髁状突纵形骨折后2、3、4、12... 目的:观察髁状突纵形骨折后及夹板治疗时双侧颞下颌关节区的血流情况。探讨夹板治疗机制。材料和方法:中国实验用小型猪14头,分为髁状突纵形骨折未治疗组、夹板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于髁状突纵形骨折后2、3、4、12周做核素三相骨扫描检查。结果:髁状突纵形骨折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血流相的时间-放射性强度曲线改变大,峰值升高,峰时后延,以2周时最为明显,夹板治疗组各时间点均较未治疗组的a/β比值高。骨折侧血池相及延迟相计数比值升高,骨折后2周最高,然后逐渐下降。延迟相计数比值在夹板治疗组较未治疗组高。结论:夹板治疗髁状突纵形骨折有利于骨折后的血供,可能的作用机制是夹板减轻关节内及骨内压力,减轻静脉瘀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骨折 血流 髁状突纵形骨折 He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玻璃对牙科CAD/CAM用氧化铝玻璃复合体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伊元夫 温宁 +1 位作者 王忠义 田杰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测定牙科CAD/CAM用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系统的颜色,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自行研制的CAD/CAM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的AG1、AG2、AG3、AG4色系及Vita In-Ceram AL1、AL2、AL3、AL4色系的渗透玻璃粉,对牙科CAD/CAM用氧化铝块进行渗透... 目的:测定牙科CAD/CAM用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系统的颜色,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用自行研制的CAD/CAM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的AG1、AG2、AG3、AG4色系及Vita In-Ceram AL1、AL2、AL3、AL4色系的渗透玻璃粉,对牙科CAD/CAM用氧化铝块进行渗透,制作10 mm×10 mm,厚度分别为0.5、1、1.5 mm的颜色测量试样,采用分光测色计对颜色进行测定.结果:以1 mm厚度样本为标准,Vita In-Ceram Alumina 范围为L*:69.39~78.41,a*:1.82~4.02,b*:18.35~24.42;CAD/CAM用氧化铝玻璃复合体系统的颜色范围为L* :68.80~78.44,a*:1.32~4.75,b*:16.86~21.86.不同的是AG3铝瓷的b*值和饱和度较AL3铝瓷低,a*值较高;AG1和AG2铝瓷的b*值和饱和度较AL1和AL2铝瓷偏低.2 种体系的可见光谱反射率相近.结论: CAD/CAM氧化铝玻璃复合体色系与Vita In-Ceram Alumina 材料色系的颜色范围近似,可以满足与表面饰瓷颜色匹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D/CAM 牙科陶瓷 氧化铝 玻璃 颜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静脉与颅底骨三维空间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海钟 步荣发 +2 位作者 赵红 赵绍宏 黄大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 :显示对比正常侧和病变侧颈内动静脉与周围骨结构的解剖关系 ,以完善术前准备。方法 :10例颌颈部肿瘤患者 ,术前行颈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 (CTA) ,同步注射造影剂 ,螺旋CT对病变区血管段进行重点薄层螺旋扫描 ,由EasyVision工作站三... 目的 :显示对比正常侧和病变侧颈内动静脉与周围骨结构的解剖关系 ,以完善术前准备。方法 :10例颌颈部肿瘤患者 ,术前行颈动脉三维CT血管成像 (CTA) ,同步注射造影剂 ,螺旋CT对病变区血管段进行重点薄层螺旋扫描 ,由EasyVision工作站三维重建。结果 :5例颈外动脉和颈内静脉受压狭窄 ,其中 3例出现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向内侧移位 ,另 1例左侧颈内动脉动脉瘤清晰定位。CTA能够显示病变区血管段 (包括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颈内静脉 )与下颌骨、舌骨、颈椎、颅底骨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 ,进行旋转、放大 ,三维测量 ,多视角观察 ,无重叠干扰。结论 :对颌颈、口咽部肿瘤患者术前CTA检查 ,能够判断颈部大血管的情况及颈部巨大肿瘤造成颈内动脉移位 ,CTA可显示血管性肿瘤的三维形状和与颅底骨空间关系 ,为手术入路及术式提供参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血管成像 颈内动脉 颅底骨 颈内静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和偏侧咀嚼者颞下颌关节核素骨显像的比较胡 被引量:7
10
作者 胡敏 姚军 +1 位作者 田嘉禾 尹大一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比较放射性同位素骨三相显像技术对正常人及偏侧咀嚼者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的差异。材料和方法 :正常男性志愿者 15名和偏侧咀嚼者 2 0名 ,接受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检查 ,以分析、比较不同咀嚼方式对颞下颌关节及骨的血流和骨代... 目的 :比较放射性同位素骨三相显像技术对正常人及偏侧咀嚼者颞下颌关节影像检查的差异。材料和方法 :正常男性志愿者 15名和偏侧咀嚼者 2 0名 ,接受放射性核素骨三相显像检查 ,以分析、比较不同咀嚼方式对颞下颌关节及骨的血流和骨代谢的影响。结果 :正常人及偏侧咀嚼者两侧颞下颌关节形态对称 ,偏侧咀嚼者两侧髁状突运动不一致。正常人下颌骨不同部位的骨血流和骨代谢有特定差异。偏侧咀嚼者骨扫描示上述部位差异改变 ,非咀嚼侧关节区放射性强度稍高于咀嚼侧。结论 :放射性同位素骨三相显像可以准确显示颞下颌关节的功能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骨扫描 三相骨显像 放射性核素 骨代谢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CT与MR图像的配准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凯 王卫东 +3 位作者 邱本胜 余立锋 熊春阳 方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实现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材料和方法 :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法 (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 IterativeClosestPoint ,SVD ICP)。结果 :该配准操作简便、图像满意、可靠性好 ,尚可以用于任意维度向量集... 目的 :实现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材料和方法 :基于轮廓特征的奇异值分解 迭代最近点法 (SingularValueDecomposition IterativeClosestPoint ,SVD ICP)。结果 :该配准操作简便、图像满意、可靠性好 ,尚可以用于任意维度向量集合的匹配。结论 :在临床实践中颅颌面CT MR医学图像的配准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 奇异值分解-迭代最近点方法 影像学诊断 颅颌面CT-MR医学图像 配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侧后牙缺失对髁状突和关节盘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敏 周继林 +1 位作者 洪民 王东胜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5年第2期102-104,共3页
本研究对一侧后牙缺失后小型猪髁状突和关节盘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一侧后牙缺失1个月后,失牙侧髁状突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至3个月时仍呈上升趋势;非拔牙侧髁状突和两侧关节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失牙后1个月... 本研究对一侧后牙缺失后小型猪髁状突和关节盘碱性磷酸酶活性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一侧后牙缺失1个月后,失牙侧髁状突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至3个月时仍呈上升趋势;非拔牙侧髁状突和两侧关节盘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失牙后1个月时升高,而至3个月时则趋于回归。这表明两侧髁状突和关节盘的骨和软骨细胞在一侧后牙缺失后代谢活性均有变化但趋势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He因素 形态定量学 酶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创伤性强直颞下颌关节的血流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军 尹大一 +1 位作者 周继林 胡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后儿童颞颌关节血流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三相骨扫描方法检查7名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儿,观察其颞颌关节区血流变化。结果:强直侧颞颌关节区三相骨扫描血流相曲线明显低于非强直侧... 目的:探讨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后儿童颞颌关节血流的变化。材料与方法:应用放射性同位素三相骨扫描方法检查7名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患儿,观察其颞颌关节区血流变化。结果:强直侧颞颌关节区三相骨扫描血流相曲线明显低于非强直侧,强直侧颞下颌关节区延迟相和血池相的放射计数比值比健侧大。结论:创伤性颞颌关节强直可使颞颌关节区血流灌注受到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强直 儿童 创伤性 放射性同位素 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加速度生理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振宇 胡敏 +3 位作者 尹音 侯军 李传兵 李冬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9-531,共3页
目的 :建立颞下颌关节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Gz)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和D组 4个不同处理条件的实验组 ,每组 12只。A组为空白对照 ;B组地面固定 5min ;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 ,俯卧位 ,头向轴心 ,+ 1Gz离... 目的 :建立颞下颌关节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Gz)生理的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A、B、C和D组 4个不同处理条件的实验组 ,每组 12只。A组为空白对照 ;B组地面固定 5min ;C组固定于离心机转臂上 ,俯卧位 ,头向轴心 ,+ 1Gz离心 5min ;D组体位同C组 ,+ 10Gz离心 30s ,间隔时 + 1Gz离心 60s ,连续每天 5次 ,每周 4d ,共 3周。观察颞下颌关节、咬肌、颞肌和翼外肌的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 :观察了大鼠实验中的表现 ,A组、B组和C组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未见异常 ,D组髁状突和关节盘凝胶状物质缺失 ,胶原纤维暴露、紊乱和断裂 ,伴部分软骨细胞脱落。D组咬肌、颞肌、翼外肌血管扩张充血 ,部分肌纤维扭曲、断裂、横纹消失 ,甚至出现肌纤维溶解。结论 :所建立动物模型重复性好 ,不同实验条件下发生相应的病理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加速度 动物模型 航空医学 持续性高正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与正常的下颌运动轨迹研究
15
作者 李锐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61-663,共3页
目的观测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者与正常者的下颌运动轨迹,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2例骨性前牙反者和19例正常者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结果在空载... 目的观测替牙列早期骨性前牙反者与正常者的下颌运动轨迹,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方法采用下颌运动轨迹超声波记录系统(ARCUSdigma系统),对处于替牙列早期的32例骨性前牙反者和19例正常者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进行比较。结果在空载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平坦,在运动的初始阶段出现向上位移,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开口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为先垂直下降,然后前移一段距离后再垂直下降,与正常组存在差异,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与正常组存在显著差异。在空载前伸运动中,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组运动中心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垂直向及水平向最大位移均小于正常组,但差异不显著;在空载前伸运动中,骨性前牙反组切点的典型运动轨迹较正常组平坦,在矢状位上的水平向最大位移显著小于正常组。结论处于替牙列早期的骨性前牙反与正常研究对象运动中心及切点的空载开口和前伸运动轨迹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研究对象牙颌前部不同的咬合状态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前牙反[牙合] ARCUSdigma系统 开口运动 前伸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性干呕患者阻生牙拔除1例
16
作者 东红岗 陈金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07,共1页
关键词 中枢性干呕 患者 阻生牙拔除 病例报告 前庭功能 口腔科 障碍性 颊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义颌再制
17
作者 田得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0-121,共2页
上颌骨因外伤、肿瘤切除等造成的单侧或双侧缺损,一般都采用中空式或开顶式义颌修复。我科从1980年起开展的颧颊翼义颌、颧颊翼咽鼻突义颌,在义颌上增加了新的固位和承力装置,可提高义颌的功能。但制作方法较复杂,要经过多次工序反复修... 上颌骨因外伤、肿瘤切除等造成的单侧或双侧缺损,一般都采用中空式或开顶式义颌修复。我科从1980年起开展的颧颊翼义颌、颧颊翼咽鼻突义颌,在义颌上增加了新的固位和承力装置,可提高义颌的功能。但制作方法较复杂,要经过多次工序反复修改才能完成。且为防止手术区收缩变形,要求术后尽快镶上义颌,义颌经戴一段时间后多数仍需修改或重作。鉴于上述情况,作者用再制的方法,较为省时省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义颌修复 义颌再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