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西站员工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宗岩 金龙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9-73,共5页
为了解北京西站职工对工作报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满意度,促进管理层与企业员工全方位的沟通与了解,进行了工作满意度专项调查。调查内容共涉及9个方面39个项目,对80名车站不同岗位的职工发放了调查问卷,并采用工... 为了解北京西站职工对工作报酬、工作压力、工作环境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满意度,促进管理层与企业员工全方位的沟通与了解,进行了工作满意度专项调查。调查内容共涉及9个方面39个项目,对80名车站不同岗位的职工发放了调查问卷,并采用工作要素总和评分法进行归纳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对车站工作提出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西站 工作满意度 员工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铁路客运站大客流预警及应对方案设计——以北京西站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唐金金 赵勇 林园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7,共5页
铁路客运站作为旅客集散地,出入站客流量会因为节假日、大规模列车晚点或停运等突发事件出现大规模聚集。当车站出现高密度客流时,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极易出现踩踏等事故。为应对车站大客流情况,首先制定了黄、橙、红三级预... 铁路客运站作为旅客集散地,出入站客流量会因为节假日、大规模列车晚点或停运等突发事件出现大规模聚集。当车站出现高密度客流时,若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极易出现踩踏等事故。为应对车站大客流情况,首先制定了黄、橙、红三级预警机制。其中黄、橙预警用于应对车站高密度客流情况,而红色等级预警则用于应对短时间内车站需迅速疏散客流的紧急情形和大量客流长时间无法乘车离开的情形。最后重点研究了基于不同等级预警的应对方案。所提出的大型客运站大客流预警与应对方案实际应用于北京西站,经过多次春运和暑运检测,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 大客流 预警机制 应急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站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陈洪亮 孙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2-37,共6页
为解决北京西站现有运营管理模式中由于业务流程冗杂、作业地点分散、各系统信息不共享带来的管理问题,通过分析生产管控、安全卡控、设备管理和应急指挥等北京西站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发展现状,从业务层、应用层、服务层和数据层等方面,... 为解决北京西站现有运营管理模式中由于业务流程冗杂、作业地点分散、各系统信息不共享带来的管理问题,通过分析生产管控、安全卡控、设备管理和应急指挥等北京西站安全生产调度指挥发展现状,从业务层、应用层、服务层和数据层等方面,设计北京西站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方案,从生产管控模块、安全卡控模块、设备管理模块和应急指挥模块等方面,提出北京西站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信息系统业务功能模块,从而统筹生产管理,提速信息传递,优化作业流程,保障北京西站运输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站 北京西站 安全生产 调度指挥 信息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北京西站超大客流预测分析
4
作者 金龙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5-68,共4页
北京西站自开通运营以来,春运期间的旅客发送量逐年上升。依据历年春运、暑运的客流量,对2008年北京西站在春运、暑运及十一黄金周的客流进行预测,初步掌握的测算结果可以为车站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输方案提供依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北京西站自开通运营以来,春运期间的旅客发送量逐年上升。依据历年春运、暑运的客流量,对2008年北京西站在春运、暑运及十一黄金周的客流进行预测,初步掌握的测算结果可以为车站有针对性地制定运输方案提供依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季节模型对车站的日常客流和超大客流进行预测分析,预测误差分析则采用平均绝对偏差、平均平方误差、平均预测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4种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客流 客流预测 春运 暑运 北京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站创新发展实践及启示
5
作者 李海涛 《中国铁路》 2018年第12期37-42,共6页
随着科技发展铁路运输服务不断创新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立足实践经验,阐述北京西站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其效果,总结提出加强铁路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水平,是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深... 随着科技发展铁路运输服务不断创新并取得一系列成果。立足实践经验,阐述北京西站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其效果,总结提出加强铁路科技创新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精细化、标准化水平,是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深入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结合铁路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从建立综合信息平台、加强设备管理和人才培养、强化对外合作以及建立旅客信息反馈平台等方面提出铁路客站发展相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北京西站 技术创新 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铁路客运站技术作业仿真建模
6
作者 武帅 谢尹政 +1 位作者 鲁工圆 胡鹤馨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108,共9页
为了增强铁路客运站对车站技术作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提升对未来时段作业态势的感知应对能力和作业可视化水平,解决车站技术作业仿真建模逻辑发散性高的问题,研究设计了数字孪生车站的整体技术机制,采用离散事件仿真的方式对客运站... 为了增强铁路客运站对车站技术作业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能力,提升对未来时段作业态势的感知应对能力和作业可视化水平,解决车站技术作业仿真建模逻辑发散性高的问题,研究设计了数字孪生车站的整体技术机制,采用离散事件仿真的方式对客运站技术作业动态仿真建模关键技术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普适性较强的数字孪生车站技术作业仿真建模方法。通过对实体车站的实例开发,验证了该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实现任意时刻对车站作业计划进行模拟推演,4 h阶段计划运行时间均值为0.1 min,有效性实验误差区间为[0,5%],生成的最优进路、计划调整、调机动态等反馈信息供车站决策部署,以保证接发车作业的顺利进行,节省技术作业中因不配合而产生的冗余作业时间,提升车站作业的流畅性和抗干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运站 技术作业 数字孪生 离散事件仿真 仿真推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区铁路客运量增长的规律和趋势以及解决客运能力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甸士 《铁道运输与经济》 1985年第7期45-47,共3页
一、北京市区铁路客运量的增长规律和客运设备能力的紧张情况1、近20年来客运量增长的数量和幅度北京市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区内有八条铁路干线,二条支线,80个客运营业站和26个旅客乘降所... 一、北京市区铁路客运量的增长规律和客运设备能力的紧张情况1、近20年来客运量增长的数量和幅度北京市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铁路交通枢纽。区内有八条铁路干线,二条支线,80个客运营业站和26个旅客乘降所。北京市的铁路客运量和全国一样逐年增加的。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更是迅猛增长。1984年已达3877万人,比1980年的2762万人增加1115万人。年均增加279万人。区内的北京、永定门、西直门等三个站的客运量1984年已达2521万人(占全市总运量的65%),比1980年的1702万人(占全市总运量的61.6%)增加819万人,年均增加194万人。若按乘车人数(发送旅客加上中转换乘和铁路职工乘车人数)比较,这三个站1984年为3669万人,比1980年的2538万人增加1131万人,年均增加269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干线 客运能力 北京市区 铁路职工 总运量 客车厂 增长规律 永定门 文化中心 客货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流波动场景下的动车组运用计划调整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何筱雍 王莹 +1 位作者 李涵 曹伟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72-3081,共10页
为了适应旅客客流的动态变化,列车运行图的调整越来越频繁,相应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为了使动车组运用计划在列车运行图切换时能够高效高质量地调整,针对客流波动场景下的动车组运用计划调整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多... 为了适应旅客客流的动态变化,列车运行图的调整越来越频繁,相应的动车组运用计划也需要随之进行调整。为了使动车组运用计划在列车运行图切换时能够高效高质量地调整,针对客流波动场景下的动车组运用计划调整问题进行研究,构建了一个多日的动车组运用接续网络刻画动车组担当运行线、检修、接续等状态和基本约束,从而将可行动车组交路的生成转化为接续网上的路径搜索问题。在此基础上,以取消加开车次数量最少、偏离原计划程度最小、动车组运用成本最小和偏离期望库存数量最少为目标,考虑动车组接续以及检修等约束条件,建立了基于路径的动车组运用计划调整模型。针对模型的分治结构特征,设计了拉格朗日松弛算法,将原问题分解为多个独立动车组运用的时空最短路径子问题,并通过求解拉格朗日对偶子问题得到路径集合。基于迭代过程中生成的路径集合,采用求解器求解原模型,得到问题的上界解。最后,以多个区域内的部分高速铁路网络日常图与周末图的实际运营数据为背景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算法均能在65 s内得出结果,且Gap均在0.64%以下,所得到的方案在求解质量和求解效率方面均优于人工调整的方案。通过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可以快速生成动车组调整计划,有效提高动车组的运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动车组运用计划调整 短期计划 时空接续网络 拉格朗日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峰 胡纪清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4,共4页
通过分析200 km/h及以上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的对策:加强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掌握、运行过程的监控及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随着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营,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仍然面临... 通过分析200 km/h及以上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的对策:加强动车组运用计划的掌握、运行过程的监控及调度指挥信息系统建设。随着客运专线、高速铁路的相继开通运营,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仍然面临很多新的课题,使动车组调度指挥工作能够沿着集成化和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运输组织 调度指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列车运行图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丁小松 孙崴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5-36,共2页
在对沈阳铁路局现行列车运行图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铁路运输能力和运量角度 ,论述了现行列车运行图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规范技术条件和技术标准、合理调整列车结构、推出适销对路的运输产品等项具体改进措施。
关键词 列车运行图 运输能力 行车组织 列车 铁路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列车客运安全评价及风险管控 被引量:9
11
作者 邬春兰 宋雨欣 李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150-157,共8页
为提升高铁列车系统安全性、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在分析高铁列车安全事故的基础上,利用事故树分析得到高铁列车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结合云模型的模糊处理方法,将专家对各列车评价指标的定性自然评价语言转化为对应的模糊... 为提升高铁列车系统安全性、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在分析高铁列车安全事故的基础上,利用事故树分析得到高铁列车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并转化为贝叶斯网络;结合云模型的模糊处理方法,将专家对各列车评价指标的定性自然评价语言转化为对应的模糊数;并对传统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模型进行改进,综合考虑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得到最优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据此对高铁列车安全进行评价;基于梯形模糊数和Buckley方法标定网络节点的相对先验概率,并通过Netica软件计算事故发生时各节点的相对后验概率。对比前后数据得出京沪高速铁路北京南-济南西区段列车主要安全风险为火灾爆炸,分析得到其主要潜在风险源并提出管控措施,可实现对高铁列车的安全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列车 安全评价 管控 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 贝叶斯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UI下的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评价系统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雨欣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134-137,共4页
为保障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提高高速铁路客运的安全监管水平,应用图形化用户界面(GUI)构建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评价系统。首先从4个层面建立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使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并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主... 为保障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提高高速铁路客运的安全监管水平,应用图形化用户界面(GUI)构建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评价系统。首先从4个层面建立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使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并用专家打分法确定主观权重;最后,基于GUI设计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评价系统。结果显示:评价系统综合考虑了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可以直观地显示多个车站的安全状况并进行分级比较;对高速铁路客运站安全的监督管理起到辅助决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客运站 图形化用户界面(GUI) 安全评价 系统设计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跨层能耗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
13
作者 李丽娟 赵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5-381,共7页
采用跨层优化法,定量描述了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能耗问题.首先用概率模型分析了CSMA机制下节点的传输能耗,并提出了路径累积能耗路由策略;通过建立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说明所提出的路由策略在尽可能延长网络寿命的情况下,可使网络... 采用跨层优化法,定量描述了网络层和数据链路层的能耗问题.首先用概率模型分析了CSMA机制下节点的传输能耗,并提出了路径累积能耗路由策略;通过建立最优化模型及其求解算法,说明所提出的路由策略在尽可能延长网络寿命的情况下,可使网络整体能耗最低;求解该最优化模型可以获得网络中各节点的传输总能耗,进而得到网络中随数据传输量增加而首先失效的节点;最后通过一个简单的网络算例说明了跨层能耗优化模型及求解算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能耗 跨层分析 多跳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晨 谢文广 +2 位作者 罗阳帆 刘敬辉 焦志恒 《中国铁路》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根据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现状,从基础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投入激励5个方面构建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包含14项2级评价指标和37项3级评价指标;应用构建的铁路安全双重预防... 根据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现状,从基础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投入激励5个方面构建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包含14项2级评价指标和37项3级评价指标;应用构建的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体系,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价,验证体系的合理性;针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实现铁路安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闭环管理,有效落实各层级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能力,推进铁路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安全 双重预防机制 评价体系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体制改革新形势 改进铁路客运工作组织
15
作者 高玉福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65,共3页
针对铁路局直管站段的新体制要求,对当前铁路客运组织存在的不能满足季节性客运的需求、与高效快捷的旅行要求存在距离、与城市轨道交通缺乏系统整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贯彻跨越式发展理念、适应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要求、改革客运... 针对铁路局直管站段的新体制要求,对当前铁路客运组织存在的不能满足季节性客运的需求、与高效快捷的旅行要求存在距离、与城市轨道交通缺乏系统整合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贯彻跨越式发展理念、适应路局直管站段新体制要求、改革客运组织模式和强化与城市公交衔接等方面,对提高铁路客运组织工作效率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客运组织 客运服务 新体制 铁路客运 体制 工作组织 革新 城市轨道交通 发展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丰台站集约化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洪亮 刘海兵 孙博 《中国铁路》 2019年第6期47-51,共5页
随着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持续攀升,既有客站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建立集约化客站运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介绍铁路客站集约化管理研究现状,以新丰台站为例,从调度指挥、作业组织、旅客服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办公生活等方面,阐述客站集... 随着铁路旅客运输需求的持续攀升,既有客站管理模式有待改善,建立集约化客站运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介绍铁路客站集约化管理研究现状,以新丰台站为例,从调度指挥、作业组织、旅客服务、应急管理、管理制度、办公生活等方面,阐述客站集约化管理模式思路;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以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BIM等技术为依托,提出搭建辅助集约系统,辅助建设集约化车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客站 集约化 运营管理 管理模式 调度指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ODDT的FDES复合因果链层次化解耦方法
17
作者 朱春峰 刘琦 +1 位作者 李东坤 徐巍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3-79,共7页
针对复杂系统结构中模糊因果关系与不精确的信息相耦合所产生的状态爆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DDT的FDES复合因果链层次化解耦方法.该方法基于时间约束下复合因果链解耦的Petri网模型(TC-PPN),并以合并状态信息和时序信息为基础,通过构造... 针对复杂系统结构中模糊因果关系与不精确的信息相耦合所产生的状态爆炸问题,提出一种基于ODDT的FDES复合因果链层次化解耦方法.该方法基于时间约束下复合因果链解耦的Petri网模型(TC-PPN),并以合并状态信息和时序信息为基础,通过构造观测信息的时间约束图,以时间证据合并的方法分析离散事件在时间维度上的可观性,进而提出了FDES中复杂系统在时间维度上的模糊可观程度概念及测量方法.最后根据全局状态的时间信息计算其可观程度,构造出一种基于ODDT的FDES复合因果链层次化解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ES 不确定性 时间约束 因果链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抗毁防护指标研究
18
作者 高扬 王赟昌 +1 位作者 焦志恒 史展飞 《中国铁路》 2023年第3期38-44,共7页
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数据对于事故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列车发生事故时可能处在灾难环境中,因此开展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抗毁防护指标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的法规标准、设计思路、试验方法等进行梳理,深入分... 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数据对于事故调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列车发生事故时可能处在灾难环境中,因此开展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抗毁防护指标研究十分必要。通过对国内外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的法规标准、设计思路、试验方法等进行梳理,深入分析强冲击、穿刺、静态挤压、火烧、腐蚀浸泡、静压等指标的适用性,总结出各指标制定过程中需考虑的关键要素,并结合我国铁路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提出安防数据记录器具体的抗毁防护指标以及后续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安全 安防数据记录器 抗毁防护 抗毁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发展现状及建议
19
作者 张鹏 颉康 +2 位作者 焦志恒 蒲阳 强力虎 《中国铁路》 2023年第1期29-34,41,共7页
简要介绍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的由来与发展、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分析国外TELOC、Trainnet、REDBOX事件记录器的定义及功能特点。根据我国铁路列车设备情况,分析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等产... 简要介绍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的由来与发展、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规范,分析国外TELOC、Trainnet、REDBOX事件记录器的定义及功能特点。根据我国铁路列车设备情况,分析LKJ-2000型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机车远程监测与诊断系统(CMD)等产品装车情况,以及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相关产品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针对铁路事故调查的时效性、权威性、准确性及全面性等多方面的需求,结合铁路安防数据记录器开发应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抗毁防护性能指标标准、研究数据集成化设计方案、建立译码中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安全 铁路事故 事故调查 安防数据记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