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治政府视野下行政决策的要件——基于北京市交通限行措施的考量 被引量:1
1
作者 金国坤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北京市继续实施交通限行措施是否合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下,依法行政意味着政府作出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不仅形式要合法,而且内容要合理,程序要正当。从实质合法性角度予以分析,新一轮交通限行措施合法... 北京市继续实施交通限行措施是否合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论。在法治政府建设语境下,依法行政意味着政府作出涉及公民切身利益的重大行政决策,不仅形式要合法,而且内容要合理,程序要正当。从实质合法性角度予以分析,新一轮交通限行措施合法性基础欠缺,法治政府建设面临着新的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政府 交通限行措施 决策 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四区县农民部分法律权益实现情况调研报告
2
作者 李秀梅 乜琪 赵秦岭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5,共4页
根据调查所掌握的基本情况,本调研报告针对进一步实现和维护农民法律权益提出五项建议。选择农民最需要、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法律知识和观念作为宣传重点,以法制宣传、集中培训、现场教育等为主要形式,搞好普法工作,真正让法律... 根据调查所掌握的基本情况,本调研报告针对进一步实现和维护农民法律权益提出五项建议。选择农民最需要、与农民生产生活联系最密切的法律知识和观念作为宣传重点,以法制宣传、集中培训、现场教育等为主要形式,搞好普法工作,真正让法律进乡(村)。依法进行调解,充分发挥调解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推行《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推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保证老有所养。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组织,确立和保障农民的自治权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法 调解 自治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城市改造所依据之规章的宪法学分析——以公共利益目的为视角
3
作者 牟效波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2,共5页
以宪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为视角,分析2004年以来北京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所依据的规章,表明在《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意见》出台之前,北京市的城市房屋拆迁许可条件并不必然要求每一个强制性拆迁项目都出于公共利益目的;在... 以宪法中的公共利益条款为视角,分析2004年以来北京市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所依据的规章,表明在《北京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意见》出台之前,北京市的城市房屋拆迁许可条件并不必然要求每一个强制性拆迁项目都出于公共利益目的;在没有清楚界定"公共利益"的情况下,这些操作性更强的许可条件就自然成为房屋征收程序中的具体指引,因而宪法中的"公共利益"要求在现实中很可能被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改造 房屋征收 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领导干部的法律理念与法治意识 被引量:9
4
作者 鄂振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6,共4页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领导干部的法律理念与法治意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决定着社会转型的成与败。所以,领导干部摒弃封建特权的人治思想,树立正确的法律理念,培养法治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法律理念 法治意识 权力本位 权利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依法行政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金国坤 姜岩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2-55,共4页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决定精神 ,本文探讨了依法行政的内涵和要求 ,提出了实现依法行政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对如何正确理解依法行政、如何适用行政法律规范、行政程序法在依法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结合行政管理和执法实... 根据国务院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决定精神 ,本文探讨了依法行政的内涵和要求 ,提出了实现依法行政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对如何正确理解依法行政、如何适用行政法律规范、行政程序法在依法行政中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结合行政管理和执法实际 ,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行政 行政法律规范 行政程序法 适用 根据 行政管理 执法 内部 外部条件 国务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执法权限争议协调机制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金国坤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26,共3页
对各职能部门执法权限争议的协调,是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重要行政职能。现行行政协调实践主要是个案协调,随领导者权威和意志而定。法治政府要求行政协调应当由法定的协调机构依法定的原则和程序进行,充分体现行政协调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 行政执法 权限争议 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法权与行政权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鄂振辉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62,共5页
执法权与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权力,它们既有共性与部分的重合,又有各自的特点 与运作范围,它们运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否,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 深化,执法体制与行政体制的... 执法权与行政权是国家权力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种权力,它们既有共性与部分的重合,又有各自的特点 与运作范围,它们运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与否,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渐 深化,执法体制与行政体制的改革已势在必行,有必要首先在理论上廓清两者的界限,对两种权力的性质、特点 及其概念的使用进行系统分析,为执法体制、行政体制的改革作好充分的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法 执行 行政 执法权 行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与责任政府的保障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秀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60-63,共4页
在新世纪,中国需要一个由现代行政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控制的责任政府。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既是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也是责任政府的现实保障。追究行政赔偿责任,有利于增强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政府行政的责任性,从而最终实现... 在新世纪,中国需要一个由现代行政法律制度加以规范和控制的责任政府。行政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既是责任政府的重要标志,也是责任政府的现实保障。追究行政赔偿责任,有利于增强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政府行政的责任性,从而最终实现行政法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赔偿制度 责任政府 中国 行政法律制度 依法行政 责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管理新格局的形成与行政主体理论的变迁 被引量:4
9
作者 金国坤 《江淮论坛》 CSSCI 2012年第1期94-100,共7页
强化社会管理是要求政府加大民生福利方面的投入,而不是包揽一切社会管理事务。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履行公益服务职能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正在形成。政府通过购买公益服务,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形成合作伙... 强化社会管理是要求政府加大民生福利方面的投入,而不是包揽一切社会管理事务。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管理主体共同履行公益服务职能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正在形成。政府通过购买公益服务,与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社会组织走上公共服务的前台引发了行政主体理论的变迁,社会行政组织成为行政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组织 行政主体 购买公益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执行权的概念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廷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8,共6页
行政执行权是行政执法权的下位概念,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把行政决定、命令和处罚变为现实法律关系的权力,它包括一般行政执行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执行权的外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于明确行政执行权的权力范... 行政执行权是行政执法权的下位概念,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职权和程序把行政决定、命令和处罚变为现实法律关系的权力,它包括一般行政执行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执行权的外延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分析,对于明确行政执行权的权力范围具有意义。行政执行权的形式属性主要包括法定性、不平等性、强制性和执行性;行政执行权的实质属性主要包括公共性、正当性和沟通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行权 行政权 形式属性 实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加入WTO对政府依法行政的新要求 被引量:1
11
作者 金国坤 《新视野》 CSSCI 2002年第5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WTO 政府 依法行政 中国 地方保护主义 透明度原则 司法审查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秀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4-88,共5页
近五年来,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为了促进北京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尽快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地方党政领导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 近五年来,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施了许多重大举措,但也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为了促进北京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本文提出了几点建议:尽快制定《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地方党政领导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执法力度;确立北京市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建设保护文化遗产的民间队伍;招聘年轻人进入事业单位,让他们安心地跟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学习;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对公民的开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文化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角把握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13
作者 金若山 《新视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7-106,共10页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一核心要义,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角深刻把握这一核心要义,能有效化解来自西方法治理论的质疑。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于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时代性和法律的团结性思想,是对西方...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一核心要义,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角深刻把握这一核心要义,能有效化解来自西方法治理论的质疑。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关于法律的阶级性、法律的时代性和法律的团结性思想,是对西方法治理论关于法律个人主义、法律普遍主义和法律自由主义思想的扬弃,奠定了“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的理论基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需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立场,着力构建面向西方、面向世界的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 西方法治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规范论视角下党的领导法规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若山 周悦丽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28,共11页
运用法规范理论分析,党的全面领导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共同构成了党的领导行为的整体。在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党的领导法规是党的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规范逻辑结构,其完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党的全面领导关系链中... 运用法规范理论分析,党的全面领导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共同构成了党的领导行为的整体。在党的全面领导视域下,党的领导法规是党的意志的最高表达形式,具有完整的规范逻辑结构,其完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样的逻辑。在党的全面领导关系链中,党的领导法规主要规范和保障作为党组织的领导行为,而不是作为非党组织的被领导者的行为,其要解决的是领导者应如何实施领导的问题,起着科学配置党的领导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法规 党的领导法规 党的全面领导 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党的领导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本权利的冲突与平衡——对言论自由界限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鄂振辉 王媛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63-67,共5页
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但是宪法与法律所保护的基本权利发生冲突也时有发生 ,这也是目前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为了达到基本权利的平衡 ,必须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出发 ,进行全... 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是现代民主与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但是宪法与法律所保护的基本权利发生冲突也时有发生 ,这也是目前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为了达到基本权利的平衡 ,必须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伦理、道德等诸多因素出发 ,进行全面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权利 现代民主 法治国家 宪法 言论自由 公民 冲突 经济 问题 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婚姻法的伦理性和传统性 被引量:5
16
作者 裴桦 王丽霞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7-79,共3页
婚姻法是身份法,有别于财产法,这是基于它的调整对象主要是亲属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相比,亲属身份关系是人伦关系,是自然的事实;而财产关系是法律关系,是人为的、创设的事实。人基于出生而最初与父母、继而与其他亲属形成亲属身份关系... 婚姻法是身份法,有别于财产法,这是基于它的调整对象主要是亲属身份关系。与财产关系相比,亲属身份关系是人伦关系,是自然的事实;而财产关系是法律关系,是人为的、创设的事实。人基于出生而最初与父母、继而与其他亲属形成亲属身份关系,他们之间便形成人伦秩序:辈分的确定、两性的禁忌、供养的义务等等,在没有法律规范的情形下,这一自然的人伦秩序即已存在,也是人类得以延续的自然过程,由此决定婚姻法具有伦理性和传统性。其伦理性表现在:婚姻法中的法律规范同时也是道德规范,两者有很大的重叠性;婚姻法在适用中应尊重婚姻道德和家庭伦理。其传统性则表现在:婚姻立法应尊重本民族传统习俗,是本国家的固有法;婚姻立法还应尊重婚姻家庭生活的事实状态,应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不应过于超前。婚姻法的伦理性和传统性对于婚姻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法 亲属身份关系 伦理性 传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建立经济法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新红 傅强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283-287,共5页
研究经济法诉讼问题不是为了构筑独立的经济法诉讼制度 ,更不是为了丰富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理论依据 ,而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司法救济宪法化、国际化、社会化特征的客观要求 ,探寻经济法上权利司法救济和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实施机... 研究经济法诉讼问题不是为了构筑独立的经济法诉讼制度 ,更不是为了丰富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理论依据 ,而是为了适应当今世界司法救济宪法化、国际化、社会化特征的客观要求 ,探寻经济法上权利司法救济和经济法纠纷司法解决的实施机制。作为社会化的产物 ,经济法诉讼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公益诉讼 ,但仍然包含了大量的私益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法诉讼制度 公益诉讼 司法救济制度 诉讼程序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行动要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吕廷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7,共5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法治目标。与"法律体系"相比,"法治体系"从"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这个基本认识出发,更加注重实践、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成为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理论和实践的主要法治目标。与"法律体系"相比,"法治体系"从"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这个基本认识出发,更加注重实践、更加关注法律文本变为现实法律关系,因而,行动要素成为法治体系的一个基础性制度分析理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行动要素包括: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每个行动要素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五个行动要素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行动要素 依法执政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内巡视的法治逻辑及其实践路径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悦丽 金若山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84,共8页
在党内巡视中遵循并彰显法治逻辑,意在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高质量推进巡视全覆盖。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巡视具有自身的法治逻辑,主要体现在:巡视权源于党内法规,具有授权和限权的双层结构;巡视程序是法治... 在党内巡视中遵循并彰显法治逻辑,意在贯彻落实中央要求,实事求是、依规依纪依法高质量推进巡视全覆盖。作为党内监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巡视具有自身的法治逻辑,主要体现在:巡视权源于党内法规,具有授权和限权的双层结构;巡视程序是法治运作的关键,具有独立性与参与性的双层结构;巡视思维遵循法治思维一般规律,具有规则思维与原则思维的双层结构。推动党内巡视高质量开展,应当主动把握巡视的法治逻辑,围绕巡视权优化巡视规范体系,通过强化巡视程序提升巡视工作效能,聚焦巡视思维建设巡视人才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巡视 法治逻辑 巡视权 巡视程序 巡视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全球化与“体面劳动”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秀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59,共4页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国际上关于“社会条款”和“体面劳动”的提议,或者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或者是出于保障现实中被忽视和侵害的劳动者权益的目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适...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之中。国际上关于“社会条款”和“体面劳动”的提议,或者是出于贸易保护的目的,或者是出于保障现实中被忽视和侵害的劳动者权益的目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为适应加入WTO后的新形势,为尽早在中国实现“体面劳动”,中国应该以国际劳工标准和“体面劳动”的内容要求为参照,完善劳动法律体系,建立起一套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面劳动” 经济全球化 劳动者权益 国际劳工标准 劳动法律体系 力量对比 劳资关系 社会条款 贸易保护 WTO后 内容要求 法律机制 不平衡 保障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