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学: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视角
1
作者 周春明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3期66-67,共2页
一般来说,政治是人们围绕国家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国家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政治学看作是研究以国家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面对新... 一般来说,政治是人们围绕国家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国家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将政治学看作是研究以国家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面对新任务和新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学习和掌握一些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这对于做好领导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大有裨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学 领导干部 教育培训 公共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点”到“面”: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创新——基于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文君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9-95,共7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式。从政策试点角度构建的政策试点过程模型,主要包括试点酝酿、试点启动、试点推广、绩效评估与结果反馈五个主要环节,其适用范围为制度、体制和机...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建引领是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式。从政策试点角度构建的政策试点过程模型,主要包括试点酝酿、试点启动、试点推广、绩效评估与结果反馈五个主要环节,其适用范围为制度、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够通过若干“通达点”。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呈现街(乡)—机动治理、社(村)—机动治理、街(乡)—常驻治理和社(村)—常驻治理四种创新模式,其之所以能持续并通过政策试点上升为全局性的改革,秘诀就是“党建引领”,集中表现为持久的创新引领力、强大的组织动员力、有效的纪律约束力和及时的制度推动力,这四力是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核心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引领 基层治理创新 政策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王的秩序:荀子政治哲学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飞 蔡杨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114,共6页
荀子政治哲学建基于其早年学术积累和所处时代之思想、文化、政治、社会境况等因素对其宇宙观、价值观及其思想中各种概念、命题与问题意识的影响之上。按天人之分和性恶论的观念,荀子将建构政治理论的着眼点放于对现实中的人性、政治... 荀子政治哲学建基于其早年学术积累和所处时代之思想、文化、政治、社会境况等因素对其宇宙观、价值观及其思想中各种概念、命题与问题意识的影响之上。按天人之分和性恶论的观念,荀子将建构政治理论的着眼点放于对现实中的人性、政治起源与本质的探讨之上。为解决其预设的各种问题,荀子在重视礼治之价值的同时,继承各种思想资源和自身对现实社会情境的思考,致思于理想秩序的图景,构建出圣王政体。因荀子政治哲学诞生于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基础之上,此种社会与思想资源早已限制了荀子构建政治理论时的视野,致使其学说在未来实践或与其他思想碰撞后必然暴露出在其理论框架下无法解决的诸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天人之分 性恶说 隆礼 圣王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众参与: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的视角——基于北京市酒仙桥“投票拆迁”的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何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9-94,共6页
拆迁涉及到政府、拆迁户、开发商和拆迁公司等各方利益,是当前产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一个重要领域。北京市酒仙桥地区在危改拆迁中引入了投票,是基层政府面对复杂的各方利益纷争和冲突的政府管理目标,难以协调整合下的"无奈选择&q... 拆迁涉及到政府、拆迁户、开发商和拆迁公司等各方利益,是当前产生社会矛盾和不稳定的一个重要领域。北京市酒仙桥地区在危改拆迁中引入了投票,是基层政府面对复杂的各方利益纷争和冲突的政府管理目标,难以协调整合下的"无奈选择"。酒仙桥"投票拆迁"颇具创新精神;但也反映出公众在利益表达、参与决策以及政府在社会利益结构中如何准确定位,进行协调和整合等方面的问题。可以预见,各种形式的公众参与将持续增加,对以整合社会利益、增进公共利益为最终目标的政府提出了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迁 投票 利益表达 公众参与 利益整合 政府职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组织发展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占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3-46,共4页
目前有关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系统阐述民间组织与民主关系的论文较少。本文通过对民间组织的含义、特征的扼要分析,试图重点揭示民间组织以及以民间组织为核心构成的公民社会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之间的内... 目前有关民间组织和公民社会的研究成果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是系统阐述民间组织与民主关系的论文较少。本文通过对民间组织的含义、特征的扼要分析,试图重点揭示民间组织以及以民间组织为核心构成的公民社会与现代社会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能对我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以及培育公民社会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公民社会 现代社会 民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历史变迁——从委任制到选举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小钫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委任制与选举制是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建党伊始,它们就一道写入了党章,促进了干部事业的发展壮大。回顾其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两者的利弊得失,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进而为... 委任制与选举制是我国干部选拔任用的两种主要方式,建党伊始,它们就一道写入了党章,促进了干部事业的发展壮大。回顾其历史演变过程,分析两者的利弊得失,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新形势下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进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部选拔 委任制 选举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北京市第五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的情况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袁达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1-6,共6页
北京市村民自治已取得很大成就 ,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程序建设、村务公开、管理体制等方面 ,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民主程序、完善... 北京市村民自治已取得很大成就 ,但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程序建设、村务公开、管理体制等方面 ,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民主程序、完善村务公开、理顺管理体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民主程序 理顺 村务公开 村民委员会 完善 换届选举 管理体制 对策建议 村级组织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反腐败制度建设视角看韩国的行政复议制度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占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7-50,共4页
行政复议制度是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以反腐败制度建设为视角,通过对韩国的行政复议从很不完善到成熟的制度建设过程的扼要描述,揭示了理念、法律地位、独立、公正、客观和权威性是构成韩国行政复议制度走向成熟的一组关键要素,... 行政复议制度是反腐败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以反腐败制度建设为视角,通过对韩国的行政复议从很不完善到成熟的制度建设过程的扼要描述,揭示了理念、法律地位、独立、公正、客观和权威性是构成韩国行政复议制度走向成熟的一组关键要素,有资质的民间人士参加行政复议机构是韩国行政复议制度的一大创新,进而揭示了韩国成熟的行政复议制度对其他行政机关反腐败制度建设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反腐败 制度建设 行政审判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科级公务员量化考核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美雷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75,共5页
量化考核是公务员考核的一个难点,也是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考核工作需认真面对并要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重点。本文对近些年北京市公务员管理部门和部分行政机关开展的科级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实践做了一个初步的经验性总结,并试图在理论... 量化考核是公务员考核的一个难点,也是目前我国基层政府公务员考核工作需认真面对并要切实加以解决的一个重点。本文对近些年北京市公务员管理部门和部分行政机关开展的科级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实践做了一个初步的经验性总结,并试图在理论上对目前北京市公务员量化考核的不足和下一步应该改进的政策建议加以分析和说明,旨在推进北京市公务员量化考核的实践,进一步完善北京市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科级公务员 量化考核 政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西方非选举型政治代表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小钫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9-55,共7页
由于缺少正式的选举程序,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非选举型政治代表曾被视为非民主政治代表,但这一观点遭到了强有力的驳斥:强调政治代表是否民主不能仅仅以代表产生的程序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考虑代表过程及代表结果。非选举型政治代表具有... 由于缺少正式的选举程序,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非选举型政治代表曾被视为非民主政治代表,但这一观点遭到了强有力的驳斥:强调政治代表是否民主不能仅仅以代表产生的程序作为唯一标准,还应该考虑代表过程及代表结果。非选举型政治代表具有一定的政治价值,它可以唤醒被代表者的参与意识,促进那些被正式代表忽略的群体利益,进而可以有效地增强政治过程的包容性,提升公共政策的回应性,重塑传统式的授权-问责的政治代表关系,弥补选举型民主政治代表的不足。因此,面对政治代表观的实践发展,亟需构建一套超越选举中心论的政治代表制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选举型政治代表 自我授权型代表 公民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文明视角下的资产阶级民主
11
作者 马占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13,共6页
本文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资产阶级民主,以洛克为主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为出发点, 揭示资产阶级民主理论基础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设计所做的理性 思考。其目的是试图为我... 本文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视角审视资产阶级民主,以洛克为主的“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论为出发点, 揭示资产阶级民主理论基础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设计所做的理性 思考。其目的是试图为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从资产阶级政治文明中汲取可资借鉴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权神授 天赋人权 社会契约 资产阶级民主 政治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的八个关系
12
作者 袁达毅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7-33,共7页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主制度中的实体和程序的关系,民主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民主与民意的关系,民主与民生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效率的关系,民主、竞争与...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民主制度中的实体和程序的关系,民主与公民素质的关系,民主与民意的关系,民主与民生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效率的关系,民主、竞争与稳定的关系,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的关系,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人民民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政治 公民素质 “政治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变中的渐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社会模式的演化
13
作者 刘智峰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30,共4页
中国传统的政治社会模式是国家单向主导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尽管这一模式在整体格局上没有根本的变化,但它已经在向国家与社会的互动方向演化。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的新的治国理念,推动了这一演化进程。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政治社会模式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人:多维视阈下的研究命题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春虹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5-108,共4页
政治人问题的研究是中国民主政治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逻辑前提和逻辑起点。当前学术界对政治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急切需要"发展"与"补充",因而对于当前政治人研究的若干意义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 政治人问题的研究是中国民主政治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逻辑前提和逻辑起点。当前学术界对政治人的研究并不是很多,急切需要"发展"与"补充",因而对于当前政治人研究的若干意义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人性的无限丰富性与政治人属性、人的政治属性解读与政治人界定、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与政治人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政治人塑造、中国政治发展与政治人命题等多维视阈和角度对政治人这一研究命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进而力图推进对政治人命题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人 政治人属性 政治人素质 政治人塑造 政治人命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基层民主
15
作者 周五一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7-12,共6页
本文对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体制、农村基层选举、农村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党组织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指出了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农村基层民... 本文对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基层组织体制、农村基层选举、农村经济组织的民主管理、党组织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描述和分析 ,指出了北京市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 选举 党组织 农村基层组织 社会主义改造 应当 民主管理 北京农业 农村经济组织 经验教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4
16
作者 靳连芳 梁妍慧 +6 位作者 陈志楣 檀雪菲 林泉 胡颂文 刘汉峰 李希 黄匡时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4-77,共4页
当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为了解相关情况,推进非公经济的党建工作,本课题组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在园区党工委的努力下,园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党... 当前随着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变得更加重要。为了解相关情况,推进非公经济的党建工作,本课题组对中关村科技园区石景山园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显示,在园区党工委的努力下,园内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党组织全面覆盖非公企业、党的活动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目标还比较远。课题组提出要从求真务实的原则出发,寻找党建与非公企业共赢的切入点,适时转变工作方式,促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工委 非公企业 党建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泉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49,共3页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我们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本文通过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影响它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有赖于我们对其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本文通过对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影响它的诸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的研究,初步探讨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主要包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物质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与社区党政组织、企事业组织、自治组织的关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社区社会发展与社区人的发展和谐统一的关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城市社区 民主政治建设 自治组织 事业组织 物质文明建设 规律性 人的发展 社会发展 和谐统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商民主视野下的人民政协制度建设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罡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8-62,共5页
以协商民主理论为参照,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已有制度的特点和应有制度之建设,从中可获得若干启发:即协商民主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理念相契合;协商民主所期望的实践成果在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中有具体体现;协... 以协商民主理论为参照,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框架中已有制度的特点和应有制度之建设,从中可获得若干启发:即协商民主所追求的价值理念与人民政协制度建设的理念相契合;协商民主所期望的实践成果在人民政协制度建设中有具体体现;协商民主所引发的广泛讨论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建设改革提供了民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人民政协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反腐败中的制度建设(下)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占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5-34,共10页
三、公民权益委员会 (一)监察使制度 建立一个倾听和处理民众对公权力造成的苦情民怨的制度平台是预防腐败的重要制度建设。在这样一个制度平台建设方面.韩国根据自己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国情以及历史文化,引进了监察使制度,建立... 三、公民权益委员会 (一)监察使制度 建立一个倾听和处理民众对公权力造成的苦情民怨的制度平台是预防腐败的重要制度建设。在这样一个制度平台建设方面.韩国根据自己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国情以及历史文化,引进了监察使制度,建立了具有韩国特色的监察使制度(the Ombudsman of Ko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建设 韩国 反腐败 制度平台 公民权益 预防腐败 历史文化 政治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国反腐败中的制度建设(上) 被引量:5
20
作者 马占稳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21,共7页
韩国反腐败制度建设涉及到宏观基本制度和中观具体制度的整个制度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反腐败机构自身建设和整个公共组织建设。在关照基本制度前提下,从反腐败的三个环节入手,以三个反腐败组织机构为对象,重点研究韩国反腐败中观具体制度... 韩国反腐败制度建设涉及到宏观基本制度和中观具体制度的整个制度体系的建设,涉及到反腐败机构自身建设和整个公共组织建设。在关照基本制度前提下,从反腐败的三个环节入手,以三个反腐败组织机构为对象,重点研究韩国反腐败中观具体制度建设,揭示了韩国沿着四条线索和一个目标中心而展开的反腐败制度建设的内在逻辑,描述了由此而创新的韩国公民参与反腐败的制度平台建设和通往制度平台的灵活多样的开放沟通渠道。这种立体网络式的反腐败制度建设最终把韩国的腐败遏制在了一个可控范围之内,为韩国通向达到的廉政、透明、公平、清洁的社会目标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国 反腐败 制度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