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鱼粉生产过程中蛋白质、油脂安全质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彭侃 罗其刚 +8 位作者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徐登辉 林秀秀 吴代武 徐加英 张宝彤 萧培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637-2648,共12页
为了分析鱼粉生产过程中蛋白质、油脂安全质量的变化,以山东省荣成市相邻的、蒸煮和烘干工艺参数不同的2家鱼粉厂(A、B厂)加工过程中物料为材料,对蛋白质腐败指标如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组胺含量、腐胺含量、尸胺含量、组氨酸含量... 为了分析鱼粉生产过程中蛋白质、油脂安全质量的变化,以山东省荣成市相邻的、蒸煮和烘干工艺参数不同的2家鱼粉厂(A、B厂)加工过程中物料为材料,对蛋白质腐败指标如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组胺含量、腐胺含量、尸胺含量、组氨酸含量、鸟氨酸含量、赖氨酸含量,油脂氧化指标如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值(POV)、酸价(AV)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从原料鱼到鱼粉的加工全过程中,A、B厂物料的AV、POV、MDA含量、TVBN含量、组胺含量、腐胺含量、尸胺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减幅分别在51.56%、26.25%以上。2)A、B厂蒸煮压榨工艺使物料中蛋白质腐败产物、油脂氧化产物含量显著下降(P<0.05),减幅分别在70.74%、26.5%以上。3)烘干工艺使物料中蛋白质腐败产物、油脂氧化产物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A厂4级烘干工艺(物料最高温度83℃)使物料中AV、POV、MDA含量、TVBN含量、腐胺含量、尸胺含量显著下降(P<0.05),减幅大于4.58%,B厂3级烘干工艺(物料最高温度114℃)使物料中AV、POV、MDA含量、TVBN含量、组胺含量、腐胺含量、尸胺含量显著下降(P<0.05),减幅大于4.73%。由此可见:1)从原料鱼到鱼粉的加工全过程使鱼粉中蛋白质腐败产物、油脂氧化产物含量显著下降。2)蒸煮压榨、烘干工艺能显著降低物料中蛋白质腐败产物、油脂氧化产物含量,是影响鱼粉产品安全质量的主要环节。鱼粉安全性品质受生产工艺的影响较大,在选择鱼粉产品时应该考虑生产工艺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粉 油脂氧化 蛋白质腐败 生物胺 蒸煮压榨 烘干 加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飞蓟素抑制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萧培珍 吉红 +5 位作者 张宝彤 叶元土 孙健 杨洲 李雪贤 田晶晶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01-1310,共10页
为探究水飞蓟素(Silymarin)对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理,体外培养草鱼肝细胞,在用400μmol/L油酸对其进行蓄脂诱导的同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飞蓟素处理24h,检测了肝细胞活力、脂质蓄积状况、抗氧化指标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 为探究水飞蓟素(Silymarin)对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的作用及其机理,体外培养草鱼肝细胞,在用400μmol/L油酸对其进行蓄脂诱导的同时,采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水飞蓟素处理24h,检测了肝细胞活力、脂质蓄积状况、抗氧化指标和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状况。结果显示,水飞蓟素质量浓度在75—125μg/m L对草鱼肝细胞活力无影响(P>0.05);与单独采用油酸进行蓄脂诱导的油酸组比较,水飞蓟素和油酸共同处理的水飞蓟素组中,随着水飞蓟素质量浓度的增加,肝细胞内的脂质含量逐渐降低,且水飞蓟素质量浓度在100—150μg/m L时的肝细胞脂质蓄积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油酸组相比,100μg/m L水飞蓟素处理组的脂质含量以时间依赖性的模式显著降低(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显著升高(P<0.05),脂肪酸合成酶和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的m 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研究表明,水飞蓟素能够抑制草鱼肝细胞脂质蓄积,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脂质合成基因的表达有关;同时,水飞蓟素可能通过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发挥保护肝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飞蓟素 脂质蓄积 肝细胞 草鱼 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不同鱼类间生理生化指标及组织学观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丽宏 叶元土 +3 位作者 李爱琴 张波 萧培珍 张宝彤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69,共4页
对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和草鱼的各项理化指标及组织学的观察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鱼类的健康养殖和调控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罗非鱼的肥满度和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草鱼,肝指数和内脏指数罗非鱼显著低于草鱼;血清丙... 对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和草鱼的各项理化指标及组织学的观察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鱼类的健康养殖和调控技术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基础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罗非鱼的肥满度和肝水分含量显著高于草鱼,肝指数和内脏指数罗非鱼显著低于草鱼;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白蛋白、总胆红素、白球比、血糖和二胺氧化酶含量罗非鱼均显著高于草鱼,碱性磷酸酶和血脂4项均显著低于草鱼;肝和肠道冰冻组织切片:草鱼肝和肠道的健康状况相对较好。综上所述,2种鱼中草鱼的整体健康状况可能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罗非鱼 血清生化指标 组织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保肝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丽宏 吉红 +2 位作者 张宝彤 萧培珍 张波 《饲料博览》 2012年第11期41-45,共5页
中草药作为一种天然制剂,其保肝功能与低毒特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文章就目前中草药对动物保肝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关键词 中草药 保肝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氧化鱼油引起草鱼肠道结构损伤、通透性增加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7 位作者 蔡春芳 吴萍 黄雨薇 吴韬 林秀秀 罗其刚 张宝彤 萧培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4-813,共10页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组织结构及其通透性的影响,本实验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组织结构及其通透性的影响,本实验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经72d池塘网箱养殖后,实验结果显示:(1)氧化鱼油显著增加(P<0.05)草鱼血清和肠道MDA含量、增加肠道GSH含量(P<0.05),但随氧化产物含量上升GSH含量出现下降。(2)氧化鱼油会显著降低肠道内胆汁酸的含量(P<0.05)。(3)氧化鱼油会显著增加肠道绒毛中杯状细胞的数量(P<0.05),且随着氧化产物的增加,肠道微绒毛高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4)氧化鱼油会导致肠道紧密连接间隙增大,增加肠道通透性,使血清中D-乳酸及内毒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饲料中鱼油氧化产物损伤了草鱼肠道组织结构,尤其是肠道上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损伤严重,从而破坏了肠道黏膜的机械屏障功能,使肠道通透性显著增加,肠道细菌内毒素等发生转移。鱼油氧化产物会引起草鱼肠道氧化与抗氧化应激反应,干扰草鱼"肝-肠"正常胆汁酸循环,致使草鱼肠道胆汁酸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鱼油 肠道 结构 通透性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丙二醛对草鱼生长、肝胰脏及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8 位作者 蔡春芳 吴萍 黄雨薇 吴韬 林秀秀 罗其刚 张宝彤 萧培珍 周亚琴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9-792,共14页
为了探讨丙二醛(MDA)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4.82±1.49)g生长、肝胰脏及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对比MDA与其他油脂氧化产物的毒副作用,本试验以新鲜豆油、低氧化程度的鱼油为饲料脂肪源,制成豆油组(S组)、鱼油组(F... 为了探讨丙二醛(MDA)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74.82±1.49)g生长、肝胰脏及肠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初步对比MDA与其他油脂氧化产物的毒副作用,本试验以新鲜豆油、低氧化程度的鱼油为饲料脂肪源,制成豆油组(S组)、鱼油组(F组),并在豆油组中喷涂不同浓度的MDA,制成MDA水平为61.59(M1组)、123.92(M2组)、185.04(M3组)mg/kg的5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经72d池塘网箱养殖后,试验结果显示:(1)饲料中MDA及油脂其他氧化产物均可显著增加草鱼饲料系数(FCR)(P<0.05),显著降低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沉积率(PRR)(P<0.05),MDA还可显著降低草鱼脂肪沉积率(LRR)(P<0.05);(2)饲料中MDA及油脂其他氧化产物均可显著降低血清总胆汁酸(TBA)含量(P<0.05),并使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显著上升(P<0.05),饲料中MDA还可显著增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P<0.05),显著降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之比(HDL/LDL)、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A/G)比值(P<0.05);(3)饲料中MDA及油脂及其他氧化产物会显著增加肝胰脏脂肪(P<0.05),且MDA还会显著增加肝胰脏SOD含量(P<0.05),导致草鱼肝胰脏氧化应激;(4)饲料中MDA会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降低细胞核数量,使肝胰脏细胞有明显纤维化趋势;(5)饲料MDA及鱼油其他氧化产物均会引起草鱼肠道黏膜杯状细胞数量增加,损伤肠道微绒毛,并会损伤肠道紧密连接结构,增加肠道通透性,导致血清内毒素及D-乳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上述结果表明:(1)饲料MDA会引起草鱼鱼体应激,并通过干扰正常胆汁酸循环来干扰草鱼对脂肪的消化吸收,最终导致草鱼生长性能下降;(2)MDA会引起肝胰脏氧化应激,并可通过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内部结构来损伤草鱼肝胰脏,增加其发生脂肪性肝炎机率,而鱼油其他氧化产物则是通过影响线粒体膜结构改变线粒体形态来损伤肝胰脏;(3)饲料MDA及鱼油其他氧化产物均会损伤草鱼肠道绒毛和微绒毛来降低其消化吸收能力,还可损伤肠道紧密连接结构,增加肠道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脂肪代谢 胆汁酸 线粒体 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丙二醛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姚仕彬 叶元土 +4 位作者 蔡春芳 张宝彤 萧培珍 陈科全 彭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652-2663,共12页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4.94、9.89μmol/L)的丙二醛(MDA)及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观察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不同浓度(50、100、200 mg/L)、不同作用时间(3、6、9、12 h)下MDA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形态及相关酶活力的变化,以研究...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4.94、9.89μmol/L)的丙二醛(MDA)及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观察酵母培养物水溶物不同浓度(50、100、200 mg/L)、不同作用时间(3、6、9、12 h)下MDA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形态及相关酶活力的变化,以研究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MDA损伤的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培养液中添加4.94或9.89μmol/L MDA均显著抑制了离体草鱼肠道黏膜细胞生长(P<0.05),致使贴壁细胞减少、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胞内酶漏出及细胞抗氧化酶活力降低。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9 h后可显著地促进细胞生长及提高细胞总蛋白含量(P<0.05),改善细胞生长状态,其中以添加1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4.94μmol/L MDA损伤细胞的保护效果较好,其细胞生长状态能达到正常组水平。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酵母培养物水溶物能一定程度地降低培养液中MDA浓度,同时能降低MDA导致的细胞内酶漏出,提高MDA损伤的细胞抗氧化能力。由结果可知,对于4.94、9.89μmol/L MDA对草鱼肠道黏膜细胞产生的损伤,培养液中添加50、100、2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12 h内对细胞均有保护作用,其中以添加100 mg/L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对4.94μmol/L MDA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最佳,使细胞生长状态接近正常组水平。酵母培养物水溶物可能通过增强细胞抗氧化能力途径起到对草鱼离体肠道黏膜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黏膜细胞 酵母培养物 丙二醛 细胞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喂氧化鱼油后黄颡鱼胃肠道黏膜黑色素细胞分化和黑色素合成途径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叶元土 吴萍 +9 位作者 蔡春芳 吴代武 罗琪刚 何杰 高敏敏 周露阳 王梦影 汪冰 张宝彤 萧培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7,共11页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实验对象,灌喂氧化鱼油、鱼油7d后,提取胃肠道黏膜总RNA,采用RNA-seq测序并做转录组分析,分析了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基因、黑素体运动的3个蛋白基因、α黑素细胞刺激激... 以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实验对象,灌喂氧化鱼油、鱼油7d后,提取胃肠道黏膜总RNA,采用RNA-seq测序并做转录组分析,分析了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关键酶(酪氨酸酶)及其相关蛋白基因、黑素体运动的3个蛋白基因、α黑素细胞刺激激素途径和WNT/β-catenin、EDN3和EDNRB、KIT及其配体KITL3个信号通路的主要蛋白基因的差异表达活性。结果显示,黄颡鱼胃肠道黏膜中存在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黑色素合成及其调控途径的代谢网络,通过绘制代谢网络得到了关键性酶或蛋白质的基因信息。在灌喂氧化鱼油后,控制黑色素合成途径主要基因的表达活性显著下调,可能导致黑色素合成量的不足;α-MSH激素途径主要基因差异表达上调,具备促进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调控基础;而调控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的3个信号通路主要基因也有差异表达。因此,黄颡鱼受灌喂氧化鱼油的影响,黑色素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受到较大影响,会影响到鱼体成熟的黑色素细胞的数量,同时,黑色素的生物合成量不足将导致引起黄颡鱼体色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 黑素体 黑色素细胞 胃肠道黏膜 黄颡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损伤对草鱼胆固醇代谢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黄雨薇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刘汉超 陈科全 张宝彤 萧培珍 彭侃 徐登辉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7-503,共7页
[目的]有研究显示草鱼肠道健康与胆固醇代谢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本研究探讨草鱼肠道损伤对胆固醇合成代谢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池塘养殖条件下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在对肠道损伤进行外观形态、组织切片和血清指标评估的基础上,测... [目的]有研究显示草鱼肠道健康与胆固醇代谢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本研究探讨草鱼肠道损伤对胆固醇合成代谢通路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池塘养殖条件下的草鱼为研究对象,在对肠道损伤进行外观形态、组织切片和血清指标评估的基础上,测定了草鱼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汁酸(TBA)和总胆固醇(TC)含量,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定量检测肠道和肝胰脏组织的胆固醇、胆汁酸生物合成酶和调节控制酶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肠道损伤的草鱼血清HDL、LDL、TC和TB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肝胰脏和肠道组织的胆固醇、胆汁酸合成酶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P<0.01),与此同时,负调控胆汁酸合成的法尼醇X受体FXR和调控胆固醇逆转运途经的血浆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下调(P<0.01)。[结论]草鱼肠道损伤后,胆固醇、胆汁酸的重吸收可能遭到破坏,刺激了肝胰脏和肠道的胆固醇、胆汁酸生物合成强度,从而维持胆固醇在机体内的代谢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中肠损伤 胆汁酸 胆固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6 位作者 蔡春芳 黄雨薇 刘汉超 龚志 吴韬 张宝彤 萧培珍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873-1879,共7页
为了探讨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设计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的4种等氮饲料,并以平均体重为(15.5±1.4)g的草鱼为试验对象,在池塘网箱中进行6周的饲养试验。将240尾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 为了探讨饲料中豆粕含量对草鱼肝胰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设计豆粕含量分别为0(对照组)、20%、40%和60%的4种等氮饲料,并以平均体重为(15.5±1.4)g的草鱼为试验对象,在池塘网箱中进行6周的饲养试验。将240尾草鱼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试验结束后检测草鱼血清中肝胰脏功能指标、肝胰脏指数和肝胰脏脂肪含量,观察肝胰脏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血清球蛋白、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和胆固醇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以60%组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饲料中豆粕含量的增加,肝胰脏脂肪含量和肝胰脏指数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最高值都出现在60%组,且与其他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电镜观察发现60%组部分肝胰脏细胞核呈异常形态,细胞面积增大。在10 000μm2视野内,各组肝胰脏细胞核数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以60%组的数量最少。肝胰脏细胞核面积以60%组最大,但与除40%组外的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脏细胞核体积与细胞体积的比值各组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最小值出现在40%组,60%组次之。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60%的豆粕后会引起草鱼血脂、肝胰脏脂肪含量升高,并可能引起草鱼肝胰脏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豆粕 肝胰脏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晶晶 萧培珍 +2 位作者 吉红 陈昊杰 周继术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2-27,共6页
为探究生产一线所使用的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对两种草鱼育成期商品饲料(CY1和CY2)及该饲料饲喂草鱼的肝胰脏、腹腔脂肪组织、肾脏、肠道、脾脏、肌肉、鳃、眼、脑9种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 为探究生产一线所使用的实用饲料对养殖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对两种草鱼育成期商品饲料(CY1和CY2)及该饲料饲喂草鱼的肝胰脏、腹腔脂肪组织、肾脏、肠道、脾脏、肌肉、鳃、眼、脑9种组织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CY1和CY2饲料亚油酸(LA)含量分别为35.13%和35.07%,亚麻酸(LNA)含量分别为4.93%和9.01%,花生四烯酸(ARA)含量分别为1.10%和10.88%,n-3高不饱和脂肪酸(HUFA)含量分别为2.12%和0.80%。饲料与组织脂肪酸组成相关性分析显示,腹腔脂肪组织和肠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系数最高,脑组织最低。为了判明脂肪酸的组织沉积特征,对组织重要脂肪酸含量与饲料相应脂肪酸含量的比值进行散点分析,发现脂肪酸离散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U.FA、LA和LNA、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组织及饲料SFA、MUFA、HUFA比值大于1,LA、LNA比值小于1。不同组织器官相比较,腹腔脂肪组织的SFA、HUFA比值最低,MUFA、LA、LNA比值较高;相反,在脑组织中,HUFA比值较高,而LA、LNA比值最低。研究表明,两种商品饲料LNA的添加水平较低,LA的添加水平较高。鱼体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基本反映了饲料脂肪酸组成,但脂肪酸的组织沉积模式存在差异,分析可能与不同类型脂肪酸的利用与转化特点不同有关。建议生产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饲料油脂,以满足草鱼生长及维护健康状态的脂肪酸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实用饲料 组织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肝胰脏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科全 叶元土 +7 位作者 蔡春芳 吴萍 黄雨薇 吴韬 林秀秀 罗其刚 张宝彤 萧培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93-803,共11页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胰脏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 为了探讨饲料氧化鱼油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肝胰脏组织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研究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鱼油组(6F)、豆油组(6S)、2%氧化鱼油(4S2OF)、4%氧化鱼油(2S4OF)及6%氧化鱼油(6OF)5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在池塘网箱中养殖72d。结果显示:氧化鱼油显著增加草鱼血清ALB、GLB、MDA和GSH含量(P<0.05),显著降低肝胰脏GSH和SOD含量(P<0.05);氧化鱼油会显著增加草鱼肝胰脏指数及肝胰脏脂肪含量(P<0.05),且草鱼血清TG含量显著上升(P<0.05),HDL/LDL显著下降(P<0.05);氧化鱼油使血清及肝胰脏TC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TBA显著下降(P<0.05),肝胰脏TBA显著上升(P<0.05);氧化鱼油会引起草鱼脂肪肝,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并导致肝胰脏细胞纤维化和组织萎缩。结果表明:饲料添加氧化鱼油会引起草鱼氧化应激,并降低草鱼肝胰脏抗氧化能力;扰乱草鱼肝胰脏脂肪代谢,引起脂肪肝;影响胆汁酸肝肠循环,使胆汁酸在肝胰脏中堆积,并损伤肝胰脏细胞线粒体,最终增加草鱼肝胰脏脂肪性肝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代谢 胆汁酸 线粒体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养殖鱼类饲料油脂源的选择与使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吉红 萧培珍 田晶晶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0,共10页
文章就淡水养殖鱼类的饲料脂质需求、影响鱼类对油脂利用的因素以及适宜油脂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针对当前易出现的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饲料油脂氧化酸败及其副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养殖鱼类对饲料油脂利用的方法和途... 文章就淡水养殖鱼类的饲料脂质需求、影响鱼类对油脂利用的因素以及适宜油脂源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针对当前易出现的养殖鱼类脂肪肝发生、饲料油脂氧化酸败及其副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改善养殖鱼类对饲料油脂利用的方法和途径,以及饲料油脂质量控制要点,最后对未来淡水鱼类饲料油脂源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类 油脂 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MPT对草鱼生长性能、SOD活性及血清生化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宝彤 张波 +2 位作者 萧培珍 王丽宏 叶元土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8-31,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DMPT对草鱼生长性能、SOD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300尾健康的平均体重71.6±4.8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实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0、100、150...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DMPT对草鱼生长性能、SOD活性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300尾健康的平均体重71.6±4.8 g的草鱼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4个实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上添加50、100、150、200 mg/kg DMPT。整个试验期70 d。结果表明:各处理组均未见死亡。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 DMPT草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DMPT草鱼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的DMPT血清葡萄糖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添加100 mg/kg和150 mg/kg DMPT的各试验组草鱼血清、肝脏SOD活性显著提高。以上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00~150 mg/kg DMPT对草鱼具有促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PT 草鱼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脂肪和水飞蓟素对草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萧培珍 吉红 +2 位作者 张宝彤 叶元土 李森林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6-33,共8页
为了探究饲料脂肪和添加水飞蓟素对草鱼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脂肪水平为4%和8%(LL和HL),水飞蓟素浓度为0、100、200 mg/kg(SM0,SM100,SM200),配制6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360尾初重为(27.43±0.17)g的草... 为了探究饲料脂肪和添加水飞蓟素对草鱼鱼体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2×3双因素设计,脂肪水平为4%和8%(LL和HL),水飞蓟素浓度为0、100、200 mg/kg(SM0,SM100,SM200),配制6组等氮等能饲料,饲喂360尾初重为(27.43±0.17)g的草鱼12周,每组4个重复。结果显示,增加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了鱼体组织脂肪酸组成(P<0.05)。与LL组相比,HL组肌肉中18∶2n-6和20∶4n-6(ARA)的比例以及腹腔脂肪组织18∶2n-6和18∶3n-3比例分别增加了60.99%、22.72%、64.40%、161.29%,而HL组腹腔脂肪组织22∶6n-3(DHA)比例显著降低了26.76%,HL组肝胰脏中的18∶2n-6(ARA),20∶5n-3(EPA)和DHA的比例分别降低了44.68%、63.59%、49.63%和74.51%(P<0.05)。水飞蓟素添加对肌肉、腹腔脂肪和肝脏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相关性结果显示,肌肉和腹腔脂肪组织相关性(r=0.91,0.91)均显著高于肝胰脏(r=0.59)(P<0.05);与LL组相比,HL组的腹腔脂肪组织的相关性显著提高了10.34%(r=0.96和r=0.87);而HL组肝胰脏的相关性则显著降低了44.74%(r=0.42和r=0.76);水飞蓟素添加显著影响了肌肉和腹腔脂肪组织相关性,SM100组肌肉的相关性显著高于SM200组,增加了3.33%(r=0.93和r=0.90;P<0.05);在低脂肪水平时,SM100(r=0.91)和SM200(r=0.87)组的腹腔脂肪组织相关性显著高于SM0组(r=0.84)(P<0.05)。研究表明,增加饲料脂肪水平,导致各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不同组织在应对饲料脂肪水平以及脂肪酸利用和转化等适应或调节策略不同有关。在低脂肪水平下,添加水飞蓟素有利于提高腹腔脂肪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水飞蓟素对不同组织与饲料脂肪酸组成的相关性的影响存在组织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脂肪 水飞蓟素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赖氨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萧培珍 张波 +5 位作者 唐精 王丽宏 周一鸣 朱志强 张宝彤 罗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6-39,共4页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赖氨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630尾初始体重为(12.67±0.07)g健康湘云鲫,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63 d。对照组分别设高蛋白对照组(HP,粗蛋白质为...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赖氨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630尾初始体重为(12.67±0.07)g健康湘云鲫,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63 d。对照组分别设高蛋白对照组(HP,粗蛋白质为35%)和低蛋白对照组(LP,粗蛋白质为33%),不添加赖氨酸。试验组是在LP组的基础上,分别为添加0.25%包膜赖氨酸1(试验Ⅰ组)、0.27%包膜赖氨酸2(试验Ⅱ组)、0.47%包膜赖氨酸3(试验Ⅲ组)和0.24%晶体赖氨酸(试验Ⅳ组),使饲料中赖氨酸含量达到HP组水平。所用包膜或晶体赖氨酸有效含量分别是74.9%、68.9%、39.4%、77.6%。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成活率均达到100%。试验Ⅰ和Ⅳ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LP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与LP组相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但是,试验Ⅱ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仍然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而试验Ⅲ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HP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添加晶体赖氨酸和包膜赖氨酸1不能改善湘云鲫的生长性能,而添加包膜赖氨酸2或包膜赖氨酸3能够显著提高湘云鲫的生长性能,且添加包膜赖氨酸3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赖氨酸 包膜赖氨酸 湘云鲫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