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地区野生禾本科观赏草资源调查及繁殖特性研究 被引量:28
1
作者 武菊英 滕文军 +1 位作者 袁小环 杨学军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6,共7页
调查了北京地区野生禾本科观赏草资源的种类、分布和观赏特性,提出了它们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围;在培养箱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2种具有较大观赏潜力的草种——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和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 调查了北京地区野生禾本科观赏草资源的种类、分布和观赏特性,提出了它们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范围;在培养箱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2种具有较大观赏潜力的草种——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和大油芒(Spodiopogon sibiricus Trin.)种子发芽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研究冬前和春季分根种植对二者成活率的影响;并在盆栽条件下研究育苗基质对狼尾草和野古草(Arundinella anomalaStend)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北京地区适宜做观赏草的野生草种有13种,分属9个属,其中仅求米草(Oplismenus undulatifolius(Arduino)Beauv.)为一年生,其余均为多年生;20℃(白天)/15℃(夜晚)最适宜狼尾草和大油芒种子发芽,发芽率在90%以上;狼尾草和大油芒春季分根成活率达100%,冬前分根移栽覆土条件下,前者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且地栽植株的株高、分蘖和花序数明显高于盆栽条件;育苗基质对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纯壤土基质中,植株低矮,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低;添加草炭可明显提高幼苗的株高、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壤土∶草炭(1∶1)是狼尾草和野古草育苗经济有效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草 野生资源 发芽 分根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蒸散规律与适宜灌溉量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袁小环 滕文军 +1 位作者 杨学军 武菊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为了掌握多年生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水分需求,2006年采用蒸散量反馈式灌溉方法,利用小型蒸渗仪研究了4种观赏草野古草、细茎针茅、宽叶拂子茅、蓝羊茅的蒸散规律。6^-10月间,除10月外,4种观赏草间的蒸散量存在显著差异;除蓝羊茅外,同一... 为了掌握多年生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水分需求,2006年采用蒸散量反馈式灌溉方法,利用小型蒸渗仪研究了4种观赏草野古草、细茎针茅、宽叶拂子茅、蓝羊茅的蒸散规律。6^-10月间,除10月外,4种观赏草间的蒸散量存在显著差异;除蓝羊茅外,同一种观赏草不同月份间蒸散量差异显著,野古草、细茎针茅、宽叶拂子茅、蓝羊茅6^-10月的总蒸散量分别为812.84,642.26,524.02,333.49 mm。暖季型观赏草野古草和宽叶拂子茅9月蒸散量最高,冷季型观赏草细茎针茅和蓝羊茅7月蒸散量最高。根据2006年的实际降雨量,野古草和细茎针茅7^-10月均需灌溉,宽叶拂子茅和蓝羊茅9、10月需灌溉,适宜灌溉总量分别为440.80,268.45,267.09,108.02 mm。利用Penman-Monteith蒸散量经验模型计算各月的潜在蒸散量ET0,得出野古草、细茎针茅、宽叶拂子茅、蓝羊茅6^-10月的作物系数分别为0.63-2.15、0.64-1.84、0.38-1.46、0.56-0.77。根据实测蒸发皿的蒸发量计算出野古草、细茎针茅、宽叶拂子茅、蓝羊茅6^-10月的需水系数分别为1.02-3.40、0.94-2.47、0.61-2.31、0.89-0.98。对估算灌溉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草 蒸散 作物系数 需水系数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雀麦对北京山区石灰性褐土水土保持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磊 朴顺姬 +1 位作者 孙铁军 武菊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北京山区石灰性褐土草地雀麦播种后第2a,研究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种植1a后,4月份返青,7月份地表覆盖度可达85%以上,8月份植株密度最大,地上、地下生物量为2322.6kg/hm2和5623.0kg/... 北京山区石灰性褐土草地雀麦播种后第2a,研究了其主要生物学特性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雀麦种植1a后,4月份返青,7月份地表覆盖度可达85%以上,8月份植株密度最大,地上、地下生物量为2322.6kg/hm2和5623.0kg/hm2,且0—10cm地下生物量是草地雀麦地下水土保持功能发挥的主要部分。北京地区石灰性褐土土壤侵蚀的主要形式是坡面地表径流流失,降雨与植物生物学特性是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影响因素,且不同因素作用大小表现为:地表径流量>降雨量>降雨强度>坡度>植被盖度>植被高度>植株密度。草地雀麦种植第2a,可以明显改善石灰性褐土土壤物理性质,减小土壤容重2.4%~9.8%,降低土壤紧实度,提高土壤入渗率,坡地地表年径流损失量与土壤侵蚀模数仅为13.5mm和105.2t/(km2.a),保水固土能力达到65.4%和98.1%,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雀麦 石灰性褐土 水土保持 灰色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炭对北京郊区砂土持水力和氮淋溶特性影响的土柱模拟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王燕 庞卓 +4 位作者 贾月 王庆海 刘文菊 谢祖彬 郑瑞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820-1828,共9页
为探讨生物炭对北京郊区砂土持水力和氮素淋溶特性的影响,通过分层采集不同深度(0~90 cm)北京郊区沙化地土壤(砂土),模拟田间容重和含水量填装土柱,将生物炭分别按照炭土质量比0%、0.5%、1%、2%和4%施入0~20 cm土层,依据常规施氮肥量(0.... 为探讨生物炭对北京郊区砂土持水力和氮素淋溶特性的影响,通过分层采集不同深度(0~90 cm)北京郊区沙化地土壤(砂土),模拟田间容重和含水量填装土柱,将生物炭分别按照炭土质量比0%、0.5%、1%、2%和4%施入0~20 cm土层,依据常规施氮肥量(0.56 t N·hm-2)和年平均降雨量(616.6 mm)施肥和滴灌,开展土柱淋溶试验。结果表明:在9次淋溶后,水和总氮的累积淋失量均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与不加炭处理相比最高分别减小41.3%和22.7%。添加生物炭增加了0~20 cm土层总氮含量,最高显著增加158%(P<0.05)。淋溶结束后加炭处理土柱土壤中的无机氮总量比不加炭处理高19.5%~91.9%。添加生物炭有利于减小可溶性有机碳的淋失,比不加炭处理最高减小22.8%。淋溶液pH值和电导率随生物炭添加量增加而增大。在9次淋溶过程中,生物炭添加量越大,0~20 cm土层土壤持水量越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总氮淋失量与淋溶液淋失体积显著正相关(r=0.978,P<0.01),而与淋溶液中的总氮浓度无正相关关系。生物炭主要通过提高京郊砂土的持水能力,减缓水和氮素向下淋溶的速度,从而减小水和氮素的淋溶损失,提高水肥利用率,降低污染地下水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沙化 砂土 氮淋溶 持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种竹子的叶表型变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冯云 张韫 +2 位作者 范少辉 刘广路 魏松坡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53,共7页
为了解不同竹种的叶表型变异特点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筛选出与抗寒性相关的叶表型性状,选取并测定分布在河南博爱和山东青岛的12种竹子的叶表型性状(长、宽、厚、长/宽、鲜质量、饱和鲜质量和干质量),进行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性状... 为了解不同竹种的叶表型变异特点及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筛选出与抗寒性相关的叶表型性状,选取并测定分布在河南博爱和山东青岛的12种竹子的叶表型性状(长、宽、厚、长/宽、鲜质量、饱和鲜质量和干质量),进行变异分析、主成分分析、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并解析性状间的异速生长关系。结果表明,由博爱引至青岛后(温度降低但降雨量增加),蓉城竹和筠竹的叶表型性状在两地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秆乌哺鸡竹等8个刚竹属竹种至少有1个叶表型性状显著减小(P<0.05);福建茶秆竹、狭叶青苦竹有多个叶表型性状显著增大(P<0.05)。所有竹种叶质量的变异系数>20%,且青岛竹种叶质量的变异系数大于博爱,主成分分析也表明叶质量基本可以反映叶表型性状的全部信息。所有竹种的叶厚与温度因子显著正相关,与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现出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特点。异速生长分析表明,12种竹子引至青岛后,叶厚与叶质量的生长速率增加,且叶质量的生长速率大于叶厚。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刚竹属竹种,福建茶秆竹与狭叶青苦竹对温度降低但降雨增加的青岛适应性更强,且叶质量是叶表型变异的主要因子,可作为竹类植物耐寒性的重要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子 叶片 表型性状 变异系数 叶质量 异速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蒸渗仪实测的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北京地区适用性评价 被引量:32
6
作者 袁小环 杨学军 +1 位作者 陈超 武菊英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04-110,共7页
参考作物蒸散发(ET0,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是计算植被耗水量、分析区域水分平衡、管理水资源的基本参数。由于区域间气象条件的差异,ET0模型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适用性。蒸渗仪实测是欧美地区评价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的经... 参考作物蒸散发(ET0,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是计算植被耗水量、分析区域水分平衡、管理水资源的基本参数。由于区域间气象条件的差异,ET0模型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适用性。蒸渗仪实测是欧美地区评价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的经典方法,而中国尚少研究,华北地区未见报道。2012年生长季(4-10月),应用自动称重式蒸渗仪实测高羊茅草坪蒸散评价了Penman-Monteith(FAO-56)、Hargreaves-Samani、Priestley-Taylor、Penman-van Bavel模型在北京地区的适用性。在2个蒸渗仪中建植冷季型高羊茅草坪,以获得ET0标准数据。试验地安装Dynamet气象站,自动测量并记录气象数据: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太阳总辐射和高度2m的风速,用于模型计算参考作物蒸散发。应用线性回归与均方根误差(RMSE)、一致性指数(d)2个指标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太阳总辐射与月蒸散之间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R2=0.95,p=2.72×10^-7),说明太阳辐射能量是驱动SPAC(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系统中水分从植被向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随着时间尺度减小,模型的估算准确度降低。由于模型的输入参数不同,在ET0计算中出现了不同方向的偏差。月尺度上,Priestley-Taylor模型低估,而Penman-Monteith、Hargreaves-Samani和Penman-van Bavel模型高估了蒸散。日尺度上,Hargreaves-Samani模型和Penman-van Bavel模型略微高估了日蒸散,比率分别为1.0167和1.0526;Penman-Monteith模型和Priestly-Taylor模型低估了日蒸散,比率分别为0.8204和0.7593。时尺度上,除了Priestly-Taylor模型全部得出最低的数值,其余模型在不同天气类型下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综合月、日、时3个时间尺度的评价结果,Penman-van Bavel是最准确的ET0计算公式,RMSE分别为0.63 mm/d(月)、1.43 mm/d(日)、0.087mm/h(时),d值分别为0.96(月)、0.89(日)、0.87(时)。Penman-Monteith模型的计算准确性比Penman-van Bavel模型略低,d值为0.73~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模型 辐射 气象 高羊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与其抗旱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42
7
作者 史晓霞 张国芳 +2 位作者 孟林 毛培春 刘自学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4-588,共5页
通过温室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从中国北方不同生境生长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鉴定出3个不同抗旱性群体(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不同抗旱级别的4份马蔺种质,进行其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证实马... 通过温室模拟干旱胁迫试验,从中国北方不同生境生长的15份野生马蔺种质材料鉴定出3个不同抗旱性群体(强抗旱、中度抗旱和弱抗旱),从中选择具代表性的不同抗旱级别的4份马蔺种质,进行其叶片组织解剖结构特征的观察和比较,以进一步证实马蔺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种质材料间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角质层厚度、气孔密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CTR值和SR值等结构参数指标均与马蔺种质材料抗旱性存在密切的关系。其中,强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大,气孔密度大,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发达,叶片组织紧密度大、疏松度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高;弱抗旱种质材料的叶片厚度、上下表皮细胞厚度和角质层厚度小,气孔密度小,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较薄,叶片组织紧密度小、疏松度大,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厚度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叶片组织结构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间种鸭茅和白三叶对园区小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0
8
作者 孟林 俞立恒 +1 位作者 毛培春 张国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32-136,共5页
研究了间种鸭茅Dactylis glomeratacv.Amb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cv.Haifa对苹果园区小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清耕区相比,间种鸭茅和白三叶均能有效改善园区地温和气温,提高园区空气相对湿度。特别是盛夏高温时,能有效降低园... 研究了间种鸭茅Dactylis glomeratacv.Amb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cv.Haifa对苹果园区小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清耕区相比,间种鸭茅和白三叶均能有效改善园区地温和气温,提高园区空气相对湿度。特别是盛夏高温时,能有效降低园区地温和气温;秋冬寒冷天气时,有保持土壤温度作用。还增加了园区草被地表覆盖,增强了土壤保水能力,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为果树生长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园区小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种 果园生草 白三叶 鸭茅 小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土壤总氮的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张雪莲 李晓娜 +3 位作者 武菊英 郑伟 黄倩 汤丛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06-910,共5页
该研究从江苏、河南、山西、河北、吉林采集部分表层土壤,并在山西河北两地采集表下层土壤,经前处理后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光谱图,用传统开氏法测得其总氮,运用OPUS软件建立了土壤总氮和光谱图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初步探讨了模型的... 该研究从江苏、河南、山西、河北、吉林采集部分表层土壤,并在山西河北两地采集表下层土壤,经前处理后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得到光谱图,用传统开氏法测得其总氮,运用OPUS软件建立了土壤总氮和光谱图之间的数学模型,并初步探讨了模型的应用范围。结果表明:各地区表层土壤建立的模型良好,交叉检验的均方根误差均在0.01%以内,相关系数平均在0.85以上,并且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定量分析同一采样范围内表层和表下层的土壤总氮,定量分析的均方根误差基本在0.01%以内,相关系数在0.80左右;可能受土壤类型的影响,该模型在地区之间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各地区随机取出部分数据作为一个新的集合建立的综合模型良好,其交叉检验的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分别为0.010 2%和0.985 6,并且该模型能很好地预测各地区的土壤总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总氮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地锦属植物半致死低温及抗寒生理指标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学军 孙振元 +2 位作者 韩蕾 巨关升 彭镇华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7-150,共4页
Treated by freezing,1-year-old dormant branches of four Parthenocissus species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to determine the electro-conductivities.According to Logistic equation fitting,the semi-lethal low temperature... Treated by freezing,1-year-old dormant branches of four Parthenocissus species were used as test materials to determine the electro-conductivities.According to Logistic equation fitting,the semi-lethal low temperatures were calculat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semi-lethal low temperatures and freezing tolerance of the examined species were ranked as: 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16.63 ℃),P.tricuspidata(-10.78 ℃),P.laetecirens(-10.29 ℃),and P.henryana(-7.72 ℃).By comparing several physiological indexes including water saturation deficit,soluble sugar,soluble protein,MDA,and proline contents,it was found that after cold stressing for a whole winter the soluble sugar and proline contents were well correlated to semi-lethal low temperatures.So both of them could be used as the physiological indexes for cold tolerance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on of cold-resistant var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锦属 半致死低温 水分饱和亏 可溶性糖 可溶性蛋白 丙二醛 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水头亏缺灌溉下4种苔草耗水量及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学军 武菊英 +3 位作者 滕文军 袁小环 晁公平 温海峰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7-611,共5页
采用负水头灌溉盆栽装置对矮丛苔草(Carex humilis)、青绿苔草(C.leucochlora)、披针苔草(C.lanceolata)、涝峪苔草(C.giraldiana)进行亏缺灌溉处理30 d后,测定不同苔草耗水量、生物量、水分饱和亏缺、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 采用负水头灌溉盆栽装置对矮丛苔草(Carex humilis)、青绿苔草(C.leucochlora)、披针苔草(C.lanceolata)、涝峪苔草(C.giraldiana)进行亏缺灌溉处理30 d后,测定不同苔草耗水量、生物量、水分饱和亏缺、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等指标,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以期为园林灌溉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4种苔草在亏缺灌溉条件下耗水量、生物量均显著下降(P<0.05),水分饱和亏缺、叶片质膜透性、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均明显上升。其抗旱性大小顺序为披针叶苔草>矮丛苔草>涝峪苔草>青绿苔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水头灌溉 苔草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测草坪蒸散量评价P-M模型在北京地区适用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袁小环 滕文军 +2 位作者 张辉 武菊英 杨学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7-154,共8页
为了研究北京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0)特征以及Penman-Monteith(P-M)模型的适用性,2012-2014年生长季,应用蒸渗仪实测了冷季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暖季型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和乡土草... 为了研究北京地区的参考作物蒸散(reference evapotranspiration,ET0)特征以及Penman-Monteith(P-M)模型的适用性,2012-2014年生长季,应用蒸渗仪实测了冷季型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暖季型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和乡土草种青绿苔草(Carex leucochlora)3种草坪的蒸散,应用自动气象站监测了试验地的太阳辐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参数,通过P-M模型计算获得了ET0。将同期的P-M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不同天气以及不同尺度下的比较分析,应用线性回归斜率与决定系数(R2)以及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与一致性指数(d)等统计参数进行了一致性评价。结果表明,P-M模型计算ET0与实测值在日、周、月尺度上均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北京地区ET0高峰出现于5月,蒸散速率分别为4.18±0.27(P-M模型)、4.43±0.98(高羊茅)、3.96±0.23(青绿苔草)、3.53±0.25 mm/d(野牛草),10月最低。P-M模型计算的ET0与太阳辐射、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均呈极显著的线性关系,其中ET0与太阳辐射回归的R2最高,达到0.885。天气影响P-M模型的准确性,P-M模型计算ET0与草坪实测值的比值随着太阳辐射的降低(从晴天到雨天)而升高。P-M模型高估了阴雨天下的ET0。P-M模型计算ET0与实测值的RMSE和d值均随评价尺度减小而增大。实测ET0在3种草坪间差异显著,高羊茅>青绿苔草>野牛草。P-M模型计算ET0与高羊茅实测值的一致性最高,具有接近1.0的回归方程斜率(0.99~1.03)、最小的均方根误差(0.62~1.05 mm/d)和最高的一致性指数(0.89~0.90)。P-M模型在北京地区有较好的适用性,但在阴雨天气及春季低温情况下会高估ET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 草坪 模型 蒸渗仪 高羊茅 青绿苔草 野牛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篱及过滤带防治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3
作者 张雪莲 赵永志 +5 位作者 廖洪 李晓娜 张国芳 文方芳 刘自飞 张梦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3期677-691,共15页
坡耕地极易发生土壤侵蚀,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制约了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坡面构建植物篱或过滤带可通过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增强土壤入渗、拦截径流和泥沙、过滤氮磷及污染物,是预防坡耕地水土流失、保护... 坡耕地极易发生土壤侵蚀,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及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制约了丘陵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坡面构建植物篱或过滤带可通过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增强土壤入渗、拦截径流和泥沙、过滤氮磷及污染物,是预防坡耕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手段。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不同植物篱和过滤带对径流、泥沙、氮、磷,以及污染物的阻控效果,分析了该技术阻控效果的影响因素,并深刻阐述了植物篱对水土流失的阻控机理,最后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建议,以期为植物篱或过滤带技术的理论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为丘陵地区耕地可持续利用、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篱 过滤带 水土流失 面源污染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Cd Zn对长穗偃麦草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积累能力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田小霞 孟林 +1 位作者 毛培春 高洪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83-1490,共8页
以长穗偃麦草为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长穗偃麦草的生物量、保护酶(SOD和P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的影响,及长穗偃麦草对Cd、Zn的积累能力。结果表明,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下,长穗偃麦草生... 以长穗偃麦草为材料,采用土培试验方法,研究了重金属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长穗偃麦草的生物量、保护酶(SOD和POD)、丙二醛(MDA)、脯氨酸(Pro)的影响,及长穗偃麦草对Cd、Zn的积累能力。结果表明,Cd、Zn单一及复合污染下,长穗偃麦草生物量随Cd和Zn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与对照存在显著差异(P<0.05);Cd和Zn单一污染下,随着Cd、Zn浓度的升高,SOD、POD、MDA、Pro含量增加;Cd和Zn复合污染下,随处理质量浓度的增加,SOD呈下降趋势,POD和MDA呈增加趋势。Cd10Zn200处理下Pro含量减少,随Cd和Zn质量浓度的增加,其他复合处理下的Pro含量增加;植株根部的Cd和Zn积累量均大于地上部的积累量。综合实验结果,可初步判断长穗偃麦草能积累和忍受一定量的Cd、Zn,Cd和Zn复合污染对上述各指标的毒害效应大于同水平单元素污染的效应。长穗偃麦草根茎发达,生物量大,在生长过程中可通过生物量带走部分重金属Cd、Zn,因此长穗偃麦草具有修复重金属Cd和Zn污染土壤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重金属 土壤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狼尾草属观赏植物在北京地区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武菊英 滕文军 +1 位作者 袁小环 杨学军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61-666,共6页
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评价了狼尾草‘紫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Ziguang’)、绒毛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Forssk.)Chiov.)、羽绒狼尾草(Pennisetum villosum R.Br.ex Fresen)、狼尾草‘小兔子’... 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评价了狼尾草‘紫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L.)Spreng‘Ziguang’)、绒毛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Forssk.)Chiov.)、羽绒狼尾草(Pennisetum villosum R.Br.ex Fresen)、狼尾草‘小兔子’(Pennisetum alopecuroides Desv.ex Ham‘Little Bunny’)和东方狼尾草(Pennisetum orientale Willd.ex Rich.)的田间生长状况、越冬存活率、根系生物量分布和繁殖特性。结果表明,这5种植物在北京地区气候条件下,能正常发芽、生长、抽穗、开花和结实。其中狼尾草‘紫光’、绒毛狼尾草植株高大,分蘖旺盛,盛花期花序高度达135CH和156cm,植株茎数达156和217个/株,地上生物量达608.7和535.3g/株,根系密集分布空间在距地表10~40cm,距茎秆0~30cm。狼尾草‘小兔子’和东方狼尾草株型矮小,株高为40cm,植株茎数分别为162和108个/株,地上生物量分别为124.2和39.8g/株,根系密集分布空间为距地表10~30cm,距茎秆15~30cm。羽绒狼尾草的茎秆半匍匐生长,分蘖能力强,盛花期花序高为79cm,植株茎数为389个/株,地上生物量高达619.9g/株,根系密集区为距地表0~30am,距茎秆0~30cm。狼尾草‘紫光’、狼尾草‘小兔子’和东方狼尾草在北京地区能安全越冬,成活率为100%,羽绒狼尾草和绒毛狼尾草在自然条件下不能越冬,成活率为0。5种狼尾草都可以播种和分株的方式扩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赏草 狼尾草 生长特性 越冬性 根系分布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间草地放养对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及肉、蛋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毛培春 孟林 +2 位作者 郭强 田小霞 高婷婷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为研究林间种草放养北京油鸡对其屠宰性能及肉、蛋品质的影响,在5年生的板栗园建立菊苣和紫花苜蓿(1∶1)混播人工草地,并划区轮换放养北京油鸡,测定其屠宰性能、胸肌和腿肌的营养成分及蛋品质。结果显示,与清耕放养(林下光板地)比较... 为研究林间种草放养北京油鸡对其屠宰性能及肉、蛋品质的影响,在5年生的板栗园建立菊苣和紫花苜蓿(1∶1)混播人工草地,并划区轮换放养北京油鸡,测定其屠宰性能、胸肌和腿肌的营养成分及蛋品质。结果显示,与清耕放养(林下光板地)比较,混播草地划区轮换放养的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均提高,其中腿肌质量、胸肌质量、腹脂质量分别显著增加22.25%、15.33%、108.71%,腿肌率、胸肌率、腹脂率分别提高19.23%、12.00%、100.00%;腿肌粗灰分、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23.42%、20.89%,胸肌钙含量显著增加29.99%,而胸肌粗脂肪、粗灰分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5.69%、33.02%;蛋黄胆固醇含量显著下降14.58%。在减少15%精料日补饲量的情况下,放养至8~17周龄和18~25周龄时,与清耕放养比较,混播草地划区轮换放养组料重比分别显著下降17.65%、15.94%。可见,林间种草放养北京油鸡能够提高屠宰性能和肉、蛋品质,提高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播草地 放养 北京油鸡 屠宰性能 营养成分 蛋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草坪对土壤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晓娜 武菊英 +3 位作者 徐彪 郑伟 张雪莲 王晋兴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5-249,共5页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再生水(Reclaimed Water)灌溉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早熟禾(Poapratensi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结缕草(Zoysia japonic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麦冬(Radix liriopes)6种草坪草对土...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再生水(Reclaimed Water)灌溉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早熟禾(Poapratensis)、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结缕草(Zoysia japonica)、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麦冬(Radix liriopes)6种草坪草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再生水灌溉能增加土壤养分,但根据养分在土壤中迁移的难易程度及不同草坪的根系分布特征,再生水灌溉输入的养分在土壤剖面分布不同;(2)再生水灌溉后的土壤虽然碱化度处在5%~10%弱碱化范围,但与自来水灌溉相比,其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有扩大的趋势;(3)在6种供试草坪草中,再生水灌溉后黑麦草和结缕草土壤质量最好,可见黑麦草和结缕草比较适宜进行再生水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非常规水灌溉 碱化度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薹草属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评价 被引量:13
18
作者 杨学军 武菊英 +1 位作者 滕文军 袁小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64-669,共6页
薹草属植物适合在城市园林中作为草坪地被植物应用,对恢复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为了解北京市野生薹草资源,为薹草属植物新种质选育奠定基础,从2006年春季至2008年春季在北京20个区域进行薹草属植物资源调查、收集及园林应... 薹草属植物适合在城市园林中作为草坪地被植物应用,对恢复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为了解北京市野生薹草资源,为薹草属植物新种质选育奠定基础,从2006年春季至2008年春季在北京20个区域进行薹草属植物资源调查、收集及园林应用评价。结果表明:薹草在北京地区分布较广,在山谷路旁、田边、山坡草地,疏林下、密林下和水边湿地不同生境类型均有分布,表现出耐荫、耐旱、耐瘠薄、耐水湿等适应性强的特点。共收集与保存了21种薹草属植物,并在田间小区观测其生长情况和物候期,通过抗逆性和质量性状综合评价,筛选出适于北京地区应用的3种草坪地被植物:青绿薹草、矮丛薹草、披针叶薹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薹草 种质资源 调查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禾草苗期抗旱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5
19
作者 孙铁军 苏日古嘎 +1 位作者 马万里 武菊英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42-49,共8页
采用盆栽断水方式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10种禾草苗期7种抗旱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禾草叶片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重度干旱胁迫时,草地雀麦、无芒雀麦、... 采用盆栽断水方式模拟土壤干旱胁迫,研究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10种禾草苗期7种抗旱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加,禾草叶片含水量及相对含水量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与可溶性糖含量升高,重度干旱胁迫时,草地雀麦、无芒雀麦、苇状羊茅、沙生冰草和草芦根冠比增加,其余草种均有所降低,重度干旱胁迫对禾草株高胁迫指数与干物质胁迫指数影响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10种禾草按苗期抗旱性大小分为3类,强抗旱性禾草有无芒雀麦、草地雀麦、苇状羊茅,中抗旱性禾草有沙生冰草、蓝茎冰草、长穗偃麦草、鸭茅,弱抗旱性禾草有紫羊茅、猫尾草、草芦;通过主成分分析进一步确定10种禾草苗期抗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无芒雀麦>苇状羊茅>草地雀麦>鸭茅>沙生冰草>长穗偃麦草>蓝茎冰草>草芦>猫尾草>紫羊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 苗期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孟林 肖阔 +1 位作者 赵茂林 张国芳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3-197,共5页
以成熟且具活力的马蔺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2,4-D、BA、NAA、K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构成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的组合方案,对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 以成熟且具活力的马蔺种子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与不同浓度比例的2,4-D、BA、NAA、KT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构成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等培养基的组合方案,对马蔺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开展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显著影响,MS+2,4-D 4mg·L-1+BA2mg·L-1、MS+2,4-D 4mg·L-1+BA5 mg·L-1和MS+2,4-D 2mg·L-1+KT1.5mg·L-1为最佳诱导培养基,诱导出愈率均在58%以上,显著高于其它培养基组合方案(p<0.05);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BA4mg·L-1和MS+BA1 mg·L-1+NAA0.15mg·L-1,绿苗分化率高达100%,生长势好,状态叶和分化芽丛质量好;适宜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BA2mg·L-1+NAA0.1mg·L-1、MS+BA1mg·L-1+NAA0.2mg·L-1;1/2MS为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1/2MS+IBA0.5mg·L-1、1/2MS+IBA0.5mg·L-1+NAA0.5mg·L-1两种组合也相对较好;试管苗不需炼苗可直接出瓶移栽于V田土∶V河沙=2∶1的土壤基质,成活率在95%以上。从而为马蔺提供了一套从"成熟种胚—诱导愈伤组织—绿苗分化—继代增殖—生根—试管苗移栽"等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最佳培养基和操作规程的组培快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蔺 组织培养 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