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枯草肽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贾子凡 陈宝江 +5 位作者 韩雯笑 范慧敏 王珏 王宏 刘亚娟 陈赛娟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044-305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肽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7周龄的大午褐蛋鸡作为试验对象,共64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蛋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和Ⅲ组蛋鸡分别饲... 本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肽对产蛋后期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免疫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取77周龄的大午褐蛋鸡作为试验对象,共64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蛋鸡。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和Ⅲ组蛋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和300 mg/kg枯草肽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56 d。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产蛋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产蛋率呈二次变化(P<0.05);试验Ⅰ、Ⅲ组平均蛋重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且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平均蛋重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各试验组料蛋比较对照组呈现降低趋势(P=0.058)。2)试验第28天,各试验组蛋黄重量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61);试验第56天,试验Ⅲ组蛋壳强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蛋壳强度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各试验组蛋黄颜色较对照组有升高的趋势(P=0.090)。3)在血清中,试验Ⅰ、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以及试验Ⅱ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血清IgM含量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呈二次变化(P<0.05)。4)在回肠中,各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以及试验Ⅲ组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且二者均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试验Ⅱ、Ⅲ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其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变化(P<0.05)。5)在血清中,试验Ⅱ、Ⅲ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试验Ⅰ、Ⅱ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且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SOD活性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GSH-Px活性呈二次变化(P<0.05);在空肠中,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上升(P<0.05),试验Ⅲ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三者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均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在回肠中,试验Ⅱ组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其随着枯草肽添加量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饲粮中添加枯草肽可提高产蛋后期蛋鸡的产蛋性能、免疫性能和抗氧化能力,并改善蛋壳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产蛋后期蛋鸡饲粮中推荐添加100 mg/kg枯草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肽 产蛋后期 蛋鸡 生产性能 蛋品质 免疫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净山小口白甲鱼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正雄 樊均德 +3 位作者 许勤智 梅杰 陈靖 赵明江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0期5096-5098,共3页
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Wu)]是分布于沅江水系、珠江水系、闽江水系等长江以南水系的小型经济鱼类。对梵净山小口白甲鱼的生物学习性、人工养殖与主要营养需求进行了研究,为该鱼的保护和规模化养殖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小口白甲鱼[Onychostoma lini(Wu)] 人工养殖 梵净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任津莹 陈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9-82,共4页
试验旨在从农田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对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益生菌。采集农田土壤样本,对样本进行初筛、复筛获得12株菌株。对分离菌株分别进行抑菌能力、产酶能力及安全性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菌株中的N-3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 试验旨在从农田土壤中筛选分离得到对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益生菌。采集农田土壤样本,对样本进行初筛、复筛获得12株菌株。对分离菌株分别进行抑菌能力、产酶能力及安全性测试。结果显示,测试菌株中的N-3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具有良好的产蛋白酶、淀粉酶功能,而且无溶血现象,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贝莱斯芽孢杆菌。研究表明,试验成功从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贝莱斯芽孢杆菌,且该菌株抑菌、产酶性能良好,在生物饲料领域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筛选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营养生物学及配合饲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永娟 霍雅文 +3 位作者 杜瑜 王宏 周文豪 曾虹 《饲料研究》 CAS 2016年第23期39-44,共6页
大口黑鲈养殖技术的突破和提升及养殖模式的转变,促使其经济效益提高,养殖产业不断稳定发展。目前关于大口黑鲈营养生物学的研究相对缺乏,在我国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使用尚未普及。长期以来,养殖大口黑鲈都是用直接投喂冰鲜鱼的方... 大口黑鲈养殖技术的突破和提升及养殖模式的转变,促使其经济效益提高,养殖产业不断稳定发展。目前关于大口黑鲈营养生物学的研究相对缺乏,在我国专用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使用尚未普及。长期以来,养殖大口黑鲈都是用直接投喂冰鲜鱼的方式,严重制约养殖业的发展。攻克大口黑鲈人工配合饲料研难关,开发合适的大口黑鲈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一直以来是水产营养研究与饲料企业生产的难题之一。试验主要就国内外有关大口黑鲈营养生物学与配合饲料的相关研究做简要综述,为高效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营养 配合饲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董胜胜 陈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49,共4页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目标产物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酿酒酵母的形态简单、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一种出发菌株在生物产物的合成中应用。文章综述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技术及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推... 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迅速,使用微生物发酵技术获得目标产物已在生产中广泛应用。酿酒酵母的形态简单、安全性较高,可作为一种出发菌株在生物产物的合成中应用。文章综述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技术及酿酒酵母高密度发酵技术的研究进展,为推广高密度发酵技术、解决生产过程实际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酿酒酵母 高密度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质量的控制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宏 《吉林畜牧兽医》 2007年第11期31-33,共3页
蛋壳质量是蛋鸡饲养者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它决定鸡蛋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优质的蛋壳不仅能卖个好价钱,消费者愿意买,而且大大减少了鸡蛋的破损。蛋壳异常包括:强度下降,破损率高;颜色不正常,出现灰暗、发白、斑点、螺纹等;蛋... 蛋壳质量是蛋鸡饲养者所关注的重要指标,它决定鸡蛋的商品价值和经济价值。优质的蛋壳不仅能卖个好价钱,消费者愿意买,而且大大减少了鸡蛋的破损。蛋壳异常包括:强度下降,破损率高;颜色不正常,出现灰暗、发白、斑点、螺纹等;蛋形异常,大小不合适等等。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有遗传、营养、疾病和管理,单纯考虑钙、磷、维生素D的影响是很片面的。下面简述蛋壳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愿与同行学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壳质量 控制技术 经济价值 商品价值 维生素D 影响因素 破损率 饲养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源生物饲料产业发展报告
7
作者 李慧 王宏 陈少康 《饲料博览》 2014年第12期56-58,共3页
当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养殖品种更新慢,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饲料原料品质和价格波动大,饲用添加剂市场混乱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畜牧业的整体养殖水平,而大规模的疾病问题时有暴发,人们对畜牧产品的安全性持有怀疑态度... 当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养殖品种更新慢,技术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饲料原料品质和价格波动大,饲用添加剂市场混乱等.这些问题制约着畜牧业的整体养殖水平,而大规模的疾病问题时有暴发,人们对畜牧产品的安全性持有怀疑态度.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需要畜牧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共同努力,多层次地提高畜牧业的综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产业 养殖水平 生物 母源 饲用添加剂 畜牧业 品种更新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蛋鸡饲料中使用植酸酶的技术要点
8
作者 王宏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5年第6期42-42,共1页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除了表现在降低磷的利用率之外,还表现在:①与一些阳离子,如Ca2+、Mg2+、Zn2+、Cu2+、Mn2+、Fe2+螯合,形成不溶性植酸盐;②植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与饲料中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和脂肪等阳离子基团结合,使其... 植酸的抗营养作用除了表现在降低磷的利用率之外,还表现在:①与一些阳离子,如Ca2+、Mg2+、Zn2+、Cu2+、Mn2+、Fe2+螯合,形成不溶性植酸盐;②植酸分子中的磷酸基团与饲料中的蛋白质、游离氨基酸、淀粉和脂肪等阳离子基团结合,使其溶解性降低;③植酸还可以与体内消化酶结合,如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使这些酶的酶活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 蛋鸡 饲料添加剂 使用技术 植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酵母水溶物具有促进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及修复过氧化氢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杰 王卓君 +4 位作者 石瑶瑶 叶元土 蔡春芳 吴萍 陈鹏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9-166,共8页
研究以3种酵母水溶物为实验材料,探究饲料酵母对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和过氧化氢(H_(2)O_(2))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实验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草鱼原代肝细胞,以200μmol/L H_(2)O_(2)处理细胞1 h建立氧化应... 研究以3种酵母水溶物为实验材料,探究饲料酵母对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和过氧化氢(H_(2)O_(2))诱导草鱼原代肝细胞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实验使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草鱼原代肝细胞,以200μmol/L H_(2)O_(2)处理细胞1 h建立氧化应激模型;分别选取质量浓度为25、50、100、200、400 mg/L的饲料酵母水溶物处理细胞,比较3种饲料酵母水溶物对原代肝细胞的促生长效果;分别使用3种饲料酵母的最佳促生长质量浓度处理模型细胞,分析饲料酵母水溶物对H_(2)O_(2)诱导的氧化损伤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3种饲料酵母水溶物均能促进原代肝细胞增殖,酵母培养物YC-A、YC-B、酵母细胞壁多糖YCP的最佳促生长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100 mg/L,在该质量浓度下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01)。相比于H_(2)O_(2)模型组,3个饲料酵母水溶物组细胞活力和MMP极显著提高(P<0.001),培养液中LDH活性极显著降低(P<0.001),细胞凋亡率和胞内ROS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线粒体肿胀、嵴扭曲或消失,细胞内出现大量空泡,而3个饲料酵母水溶物处理组观察到线粒体肿胀情况得以改善。转录组结果提示,YCP可能通过增加细胞内Ⅰ相和Ⅱ相代谢酶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而YC对细胞的保护可能是通过调控细胞内铁稳态实现的。饲料酵母水溶物能够促进草鱼原代肝细胞生长,并对原代肝细胞H_(2)O_(2)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酵母 原代肝细胞 过氧化氢 氧化损伤 草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肽和枯草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铃慧 杨创锋 +5 位作者 梁翠玲 张思铖 林锶妮 王宏 江青艳 朱灿俊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6-209,共14页
【目的】旨在研究酵母肽和枯草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抗菌肽在仔猪养殖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生长试验选取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健康断奶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 【目的】旨在研究酵母肽和枯草肽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腹泻率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为抗菌肽在仔猪养殖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生长试验选取21日龄“杜×长×大”三元杂健康断奶仔猪20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0 mg/kg酵母肽、基础日粮+500 mg/kg酵母肽、基础日粮+300 mg/kg枯草肽和基础日粮+300 mg/kg酵母肽+300 mg/kg枯草肽,预饲期7 d,正式试验28 d。诱导腹泻试验选取28日龄“杜×长×大”三元杂健康断奶仔猪3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300 mg/kg酵母肽和基础日粮+500 mg/kg酵母肽,预饲期7 d,正式试验8 d,前3 d用未经氯化消毒井水拌料饲喂诱导腹泻,后5 d用氯化消毒井水拌料饲喂。【结果】(1)生长试验中日粮添加不同剂量酵母肽和枯草肽对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诱导腹泻试验中,酵母肽成剂量依赖性降低仔猪腹泻率;(2)添加500 mg/kg酵母肽显著提高仔猪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3)添加枯草肽300 mg/kg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和空肠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mRNA表达量(P<0.05)。(4)添加300 mg/kg酵母肽+300 mg/kg枯草肽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P<0.05),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P<0.05),同时显著升高Coverage指数(P<0.05),Simpson指数有升高的趋势(0.05<P<0.1)。【结论】饲料中添加500 mg/kg的酵母肽能够有效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抗氧化能力。单独添加300 mg/kg枯草肽或混合添加300 mg/kg酵母肽和300 mg/kg枯草肽可以增加肠道吸收和屏障功能,降低肠道炎症,改善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肽 枯草肽 断奶仔猪 腹泻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肽对肉兔生长性能以及脂多糖应激肉兔血清细胞因子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樊佳奇 韩雯笑 +5 位作者 范慧敏 陈宝江 王宏 郅永伟 崔秋佳 陈赛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308-5318,共11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肽对肉兔生长性能以及脂多糖(LPS)应激肉兔血清细胞因子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选取160只健康的35日龄断奶伊拉配套系肉兔,初始体重为(0.96±0.06)kg,随机分为4组(公母各占1/2),每...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肽对肉兔生长性能以及脂多糖(LPS)应激肉兔血清细胞因子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分2个阶段进行。第1阶段:选取160只健康的35日龄断奶伊拉配套系肉兔,初始体重为(0.96±0.06)kg,随机分为4组(公母各占1/2),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CON组)和LPS组饲喂基础饲粮,酵母肽组(YP组)和酵母肽缓解组(L-YP)饲喂添加100 mg/kg酵母肽的基础饲粮。第1阶段饲养试验共进行35 d,其中预试期7 d,正试期28 d。记录体重、采食量等数据并计算第1阶段试验期间肉兔的生长性能指标。第2阶段:于第1阶段结束时,LPS组和L-YP组试验兔大腿肌肉注射200μg/kg BW的LPS,CON组和YP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LPS或生理盐水注射4 h后采样,测定血清细胞因子含量以及肝脏抗氧化指标和抗氧化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酵母肽显著增加了肉兔的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降低了料重比(P<0.05),对平均日采食量、腹泻率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酵母肽显著降低了肉兔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活性氧(ROS)含量(P<0.05);LPS刺激显著增加了肉兔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8、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ROS含量(P<0.05);酵母肽和LPS在血清TNF-α、IL-6、IL-10和TGF-β含量上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在LPS刺激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酵母肽可以显著降低LPS应激肉兔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P<0.05)。3)饲粮中添加酵母肽显著提高了肉兔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并显著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P<0.05);LPS刺激显著降低了肉兔肝脏中T-AOC和GSH-Px活性(P<0.05);酵母肽和LPS对肉兔肝脏中SOD活性和SOD的mRNA相对表达量有显著的交互效应(P<0.05)。在LPS刺激条件下,在LPS刺激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酵母肽可以显著提高LPS应激肉兔肝脏中SOD活性和SOD的mRNA相对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00 mg/kg酵母肽可以提高肉兔的生长性能,并通过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有效缓解LPS诱导的肉兔免疫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肽 肉兔 脂多糖 炎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酚棉籽粉替代部分鱼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秀峰 薛敏 +2 位作者 郭利亚 吴立新 郑银桦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7-124,共8页
本文旨在研究用脱酚棉籽粉(solvent-extracted cottonseed meal,SECM)替代部分鱼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日粮用脱酚棉籽粉等蛋白质替代基础日粮中0、25%和40%的鱼粉,25%和40%替代水平分别设2个... 本文旨在研究用脱酚棉籽粉(solvent-extracted cottonseed meal,SECM)替代部分鱼粉对西伯利亚鲟幼鱼生长性能、体成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日粮用脱酚棉籽粉等蛋白质替代基础日粮中0、25%和40%的鱼粉,25%和40%替代水平分别设2个氨基酸平衡组:血粉氨基酸平衡组(B)和晶体氨基酸平衡组(C)。5种日粮分别命名为SECM0、SECM25B、SECM25C、SECM40B和SECM40C。选用初重为(57.36±0.17)g的西伯利亚鲟幼鱼40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分别饲喂1种试验日粮,试验期8周。结果显示,SECM25C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SECM25B组(P<0.05)。SECM25C组的饲料系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SECM替代量的增加,摄食率也不断上升,其中SECM25C组、SECM40C组和SECM40B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ECM25B组和SECM40B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且蛋白质储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SECM25C组(P<0.05)。与血粉相比,晶体氨基酸可显著降低西伯利亚鲟内脏比和肝指数(P<0.05)。SECM25C组和SECM40C组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显著高于SECM25B组(P<0.05),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在理想蛋白质模式下,在西伯利亚鲟幼鱼日粮中添加脱酚棉籽粉可等蛋白质替代40%的鱼粉;此外,与血粉相比,西伯利亚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晶体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伯利亚鲟 氨基酸平衡 脱酚棉籽粉 鱼粉 晶体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子糖对花鲈生长、免疫抗应激及抵御嗜水气单胞菌攻毒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葛红云 王兰梅 +5 位作者 郑银桦 薛敏 赵维香 吴秀峰 胡亮 王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83-290,共8页
实验研究了棉子糖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抗应激能力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存活率的影响。基础饲料依据花鲈营养需求配制。实验设计5个处理,棉子糖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0、400、800和2000 mg/kg饲料,... 实验研究了棉子糖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抗应激能力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存活率的影响。基础饲料依据花鲈营养需求配制。实验设计5个处理,棉子糖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组)、200、400、800和2000 mg/kg饲料,分别命名为R0、R200、R400、R800和R2000。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初始体重3 g左右)。实验共持续16周,实验结束后称重并取血清样品用于测定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此外还分别进行了30s空气暴露应激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各实验组花鲈存活率和摄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R800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R400和R2000组(P<0.05)。R400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R800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R800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没有显著差异。各组间蛋白质沉积率、肝指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R200和R2000肥满度显著高于R400和R800组(P<0.05),R800组花鲈内脏比显著低于R400组(P<0.05)。各组间血清溶菌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没有差异(P>0.05)。30s空气暴露应激后血清葡萄糖和皮质醇也未显示差异,但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攻毒后对照组累计存活率为65%,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棉子糖在花鲈饲料里适宜添加量为80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棉子糖 非特异性免疫 抗应激 嗜水气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三聚氰胺对花鲈生长、生理机能及组织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海燕 郑银桦 +4 位作者 秦玉昌 薛敏 吴秀峰 食彪 郭利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97-1105,共9页
研究以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通过在花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进行56d的花鲈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三聚氰胺对花鲈的生长性能、生理机能、组织残留及肾脏组织学的影响。实验设计为5个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0、500、2... 研究以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为实验对象,通过在花鲈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进行56d的花鲈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三聚氰胺对花鲈的生长性能、生理机能、组织残留及肾脏组织学的影响。实验设计为5个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0、500、2000、5000及10000 mg/kg)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花鲈[初始体重(30.6±0.1)g]在半流水养殖系统中进行养殖,定期检测水质。实验结果表明:56d实验期内5个处理组花鲈的三聚氰胺日摄入量分别为0、8.26、32.38、80.34及148.83 mg/kg.w/d。三聚氰胺显著影响了花鲈的摄食与生长(P<0.05),最高剂量组(10000 mg/kg)花鲈的摄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末均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0、500及2000 mg/kg处理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三聚氰胺对花鲈的饲料系数及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结束时,各处理组全鱼的水分、粗灰分及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随着三聚氰胺添加量的升高,花鲈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逐渐升高,5000 mg/kg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花鲈的肝脏和肌肉中均检测到了三聚氰胺的残留,在三聚氰胺日摄入量为148.83 mg/kg.w/d时,肝脏三聚氰胺残留量达到57.9 mg/kg,肌肉中三聚氰胺的残留量在三聚氰胺日摄入量80.34 mg/kg.w/d和148.83 mg/kg.w/d处理组分别为47.63 mg/kg和73.17 mg/kg。5000和10000 mg/kg饲料组花鲈的肾脏受到严重损伤,但没有发现结晶样物质存在。三聚氰胺对花鲈56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为8.26 mg/kg.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 花鲈 生长 残留 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8
15
作者 黄文明 谭林 +3 位作者 王芬 康雷 李晓波 左福元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7-1325,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将75头17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YC; 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期(...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育肥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根据体重相近的原则,将75头17月龄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15头牛。对照组(C0组)饲喂基础饲粮,不添加YC; 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后期(第6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L100组)和150 g/d(L150组) YC,另外2个试验组分别在试验全期(第1~120天)基础饲粮中添加100(W100组)和150 g/d(W150组) YC。预试期14 d,正试期120 d。结果表明:1) W150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为1.02 kg/d,分别比C0、L150和W100组提高了10.8%、8.5%和12.1%(P<0.05),比L100组提高了7.4%(P>0.05); W150组肉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C0和W100组(P<0.05)。2) L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W100和W150组肉牛的背膘厚度显著高于C0组(P <0. 05); W100组肉牛的大理石纹等级为2.81,显著高于C0组(P<0.05)。3) L150组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显著低于C0和W150组(P <0.05),C0组背最长肌的蒸煮损失显著高于L150和W150组(P <0.05)。4) W150组背最长肌的油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亚麻酸比例显著低于W100组(P<0.05); C0组背最长肌的二十碳一烯酸比例显著高于L100组(P<0.05)。各组间背最长肌的各氨基酸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试验全期(第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提高肉牛生长性能和改善牛肉品质都有促进作用;试验后期(第61~120天)添加150 g/d YC对改善牛肉品质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育肥牛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生长性能、肝脏铜积累量、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兰梅 王嘉 +4 位作者 薛敏 赵维香 郑银桦 王秋艳 吴秀峰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5-402,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生长性能、肝脏铜积累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饲料设计适量(3.5 mg/kg)和高量(35 mg/kg)2个铜水平,3个维生素C添加水平(50、500和1 000 mg/kg),采用2×3交互设计,配制成6种...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不同水平的铜和维生素C交互作用对花鲈生长性能、肝脏铜积累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饲料设计适量(3.5 mg/kg)和高量(35 mg/kg)2个铜水平,3个维生素C添加水平(50、500和1 000 mg/kg),采用2×3交互设计,配制成6种等氮、等能的饲料用于各试验组,各组分别为S50、S500、S1000、H50、H500和H100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试验周期为6周。结果表明:1)S500组花鲈的末重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S1000组(P<0.05);S500、H50组肥满度显著高于S50组(P<0.05)。2)高铜组的肝脏铜积累量显著高于适铜组(P<0.05);交互作用下,高铜组显著高于S1000组(P<0.05)。3)高铜组肝脏中C3含量显著低于适铜组(P<0.10),交互作用下,H50组显著低于S50组(P<0.10);S500组肝脏钠钾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最高,显著高于H1000组(P<0.10);S500组肝脏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最高,交互作用下,显著高于S50组(P<0.10);适铜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高铜组(P<0.10)。结果提示,花鲈饲料中添加3.5 mg/kg铜和500 mg/kg维生素C时,鱼体生长性能最好,肝脏的铜积累量较低,免疫功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维生素C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胺盐酸盐在大口黑鲈饲料中的应用及耐受性评价 被引量:4
17
作者 葛红云 丁建华 +6 位作者 张伟 薛敏 郑银桦 吴秀峰 赵维香 王秋艳 郭利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42-1149,共8页
实验结合营养学和毒理学的实验方法,对饲料中不同剂量半胱胺盐酸盐预混剂(Cysteamine Hydrochloride,CSH,含量27%)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器官组织学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研究其对大... 实验结合营养学和毒理学的实验方法,对饲料中不同剂量半胱胺盐酸盐预混剂(Cysteamine Hydrochloride,CSH,含量27%)对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生长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消化酶活性和器官组织学的影响进行了评估,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对CSH作为大口黑鲈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SH添加量为648 mg/kg组的鱼体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以及肠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料系数、存活率、肥满度、内脏比和肝指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淀粉酶活性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该组大口黑鲈肝脏和肠道显示轻微损伤。添加32400 mg/kg组,各项生长指标、存活率、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根据大口黑鲈生长、消化酶活性及组织切片结果确定受试物(含CSH27%)对大口黑鲈56d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24 mg/kg.w.d,折算CSH对大口黑鲈56dNOAEL为6.5 mg/kg.w.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半胱胺盐酸盐 耐受性 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的生长模型及其在营养需求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颖 薛敏 +3 位作者 任泽林 张虎 史良 郭旭东 《饲料工业》 2008年第10期20-23,共4页
以统计分析方法对鱼类的生长、营养需求进行研究并建立生长模型,可以得到更准确、更科学的数据。通过对鱼类生长模型的分析研究,不仅可以动态地了解鱼类的生长过程,预测鱼类的生长规律,而且在鱼类营养需求研究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关键词 生长模型 营养需求 鱼类 应用 统计分析方法 生长过程 生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工艺、投喂率、投喂频率对鲫鱼生长性能及消化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罗琳 丁建中 +3 位作者 薛敏 吴秀峰 刘海燕 任泽林 《渔业现代化》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研究相同配方成本下,不同加工工艺以及投喂策略对鲫鱼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采用配方相同的挤压熟化料和硬颗粒料饲养鲫鱼,投喂挤压熟化饲料相对于颗粒饲料,鲫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升高(P<0.05);增加投喂频率... 研究相同配方成本下,不同加工工艺以及投喂策略对鲫鱼生长和消化率的影响。采用配方相同的挤压熟化料和硬颗粒料饲养鲫鱼,投喂挤压熟化饲料相对于颗粒饲料,鲫鱼特定生长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转化效率显著升高(P<0.05);增加投喂频率可提高鲫鱼对颗粒饲料的利用效率,并促进生长,但对挤压熟化饲料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提高了饲料的蛋白和能量消化率。对于平均初重为(64.38±0.18)g的鲫鱼,投喂3.5%挤压熟化饲料,每天投喂6次可达到最大生长率,但2.0%投喂率,每天投喂6次的挤压熟化饲料组,饲料系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挤压熟化 投喂频率 投喂率 生长性能 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高质量发展之营养调控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林仕梅 陈拥军 +2 位作者 周文豪 薛洋 翟旭亮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17,共6页
大口黑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淡水养殖鱼类,养殖效益持续向好,但目前饲料配制技术依然存在诸多瓶颈,制约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文章结合我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就大口黑鲈养殖存在的问题、营养饲料不合理的危害以及肝脏和肠道健康修复的营... 大口黑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淡水养殖鱼类,养殖效益持续向好,但目前饲料配制技术依然存在诸多瓶颈,制约产业的绿色健康发展。文章结合我们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就大口黑鲈养殖存在的问题、营养饲料不合理的危害以及肝脏和肠道健康修复的营养学途径进行初步的阐述,以期为饲料的优化配制和健康养殖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营养调控 肝功能 肠道健康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