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雷达在湖北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楠 徐宝东 +3 位作者 张瑜 毛飞跃 祝波 田一平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2-149,共8页
介绍了激光雷达通过垂直扫描、水平扫描和车载走航等方法在湖北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实例。利用地基激光雷达并结合星载激光雷达监测一次沙尘传输过程,沙尘传输高度为500~4 000 m之间,且出现3次尘降,地面PM_(10)出现3次峰值。利用激光... 介绍了激光雷达通过垂直扫描、水平扫描和车载走航等方法在湖北大气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实例。利用地基激光雷达并结合星载激光雷达监测一次沙尘传输过程,沙尘传输高度为500~4 000 m之间,且出现3次尘降,地面PM_(10)出现3次峰值。利用激光雷达探测大气边界层高度,颗粒物浓度受边界层高度影响,当边界层高度降到500 m以下时,PM_(2.5)浓度达到120μg/m^3,边界层高度上升到1 500 m以上时,PM_(2.5)浓度降到30μg/m^3以下。利用激光雷达水平扫描技术,对襄阳市高新区污染物的影响进行溯源,监测得出颗粒物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地面扬尘。利用激光雷达车载走航监测技术,监测黄冈市颗粒物空间分布特征,在不同区域监测到2处污染扩散带,分别位于工业区与生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大气污染 环境监测 走航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的预报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楠 王剑 +9 位作者 操文祥 许可 杨诺 马占军 徐宝东 刘虹 丁青青 祝波 郑明明 田一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5-103,169,共10页
针对2016年1月18日湖北省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结合WRF-CMAQ模式、气团轨迹、MODIS真彩图、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监测资料,探讨客观订正环节中区域空气重污染过程的预报方法和基本流程。结果表明:采用WRF-CMAQ模式数值模拟未来3 d湖北省... 针对2016年1月18日湖北省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结合WRF-CMAQ模式、气团轨迹、MODIS真彩图、大气污染物和气象要素监测资料,探讨客观订正环节中区域空气重污染过程的预报方法和基本流程。结果表明:采用WRF-CMAQ模式数值模拟未来3 d湖北省首要污染物及其质量浓度和气象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化过程,预测未来24 h湖北将发生空气重污染过程,结果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布特征。气团轨迹和MODIS真彩图分析表明1月17日最严重的霾主要分布在河南和安徽大部地区;途径河南和安徽的气团在未来48 h自北向南往湖北中部和东部传输。根据WRF数值预报,在18日0时弱冷空气南下影响湖北,并带来2~3级偏北风,对大气污染物的输入和积累创造有利的条件,湖北中东部地区空气质量将迅速恶化;至08时后,大气扩散条件有所改善,湖北空气质量将自北向南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空气质量 重污染 预报 区域输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强沙尘暴天气对襄阳空气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赵飞 王成 +2 位作者 崔卫涛 张揆 梁悦锋 《绿色科技》 2022年第10期167-173,共7页
依托气象资料与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分析了由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向襄阳传输过程及各项监测因子变化的情况。利用分布于边界站和超级站的激光雷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尘由东北向传输进入襄阳;襄阳作为大气输入重要通道,通过分析、研... 依托气象资料与环境空气监测结果,分析了由一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向襄阳传输过程及各项监测因子变化的情况。利用分布于边界站和超级站的激光雷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尘由东北向传输进入襄阳;襄阳作为大气输入重要通道,通过分析、研究鄂豫边界站监测沙尘传输规律,可为污染预警预报提供技术支持;通过粒径和颗粒物成分分析扩散条件的好转有利于空气质量改善,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增雨可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沙尘影响;沙尘暴治理不是一国之事,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暴 传输 增雨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