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柔性太阳电池极限弯曲半径测量方法
1
作者
高红鑫
赵寿根
+2 位作者
朱佳林
余亦豪
张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76-2781,共6页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量尤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大挠度屈曲理论的柔性太阳电池弯曲半径测试方法,并搭建自动化测试平台。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其结果与传统芯轴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利用大挠度屈曲法测得的极限弯曲半径与芯轴法的结果一致,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能够实现弯曲半径的连续可调测量,且自动化程度高。研究结果不仅为柔性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力学参数,也为未来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
极限弯曲半径
大挠度屈曲理论
芯轴法
弯曲半径测量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数据驱动的时延神经网络动载荷识别方法
2
作者
王磊
张昊宇
+3 位作者
胡举喜
顾凯旋
王振宇
刘英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8-1697,共10页
载荷识别是指根据测量的结构响应重构结构载荷的问题,属于力学中的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神经网络的载荷识别方法,通过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数值算例验证表明,这一方法相比于一般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在时延神...
载荷识别是指根据测量的结构响应重构结构载荷的问题,属于力学中的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神经网络的载荷识别方法,通过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数值算例验证表明,这一方法相比于一般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在时延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池化的思想,并与普通的神经网络载荷识别方法相比较,证明了该方法在不同强度的噪声环境下均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基于上述载荷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传感器布局优化策略,相比于随机的传感器布局,优化后的传感器布局可以在考虑传感器安装间距的同时,将载荷识别误差降低90%以上,有效提高了载荷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荷识别
时延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反向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材料微区动态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从压痕硬度测量到仪器化压入测试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守明
朱远泉
+1 位作者
彭光健
张泰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37-3552,共16页
针对材料微区动态力学性能检测技术,阐述压痕硬度测量和仪器化压入测试的原理和机制,分析动态压入测试的潜在问题,介绍静态和动态压入载荷测量原理、压入应变率含义、撞击压入的动态特征和沉积热量影响.梳理动态压入技术的两条发展路径...
针对材料微区动态力学性能检测技术,阐述压痕硬度测量和仪器化压入测试的原理和机制,分析动态压入测试的潜在问题,介绍静态和动态压入载荷测量原理、压入应变率含义、撞击压入的动态特征和沉积热量影响.梳理动态压入技术的两条发展路径:基于击杆和落/摆锤等低速撞击、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撞击及微粒高速撞击等传统动态加载技术,发展宏观压痕硬度测量技术;基于纳米压入仪测量的动态校正、载荷直接测量和载荷间接测量等,发展动态纳米压入测试技术.仪器化压入测试分析方法对压入载荷-深度测量信噪比要求高,传统动态加载的测量技术不能满足要求,目前需要基于测量系统动力学模型,提高纳米压入技术的仪器动态特性和测量信噪比.未来发展动态仪器化压入测试技术,需关注仪器动力学相应设计理论、动态微力和位移测量原理技术和测量影响因素校准检验方法,重点在于提高压入仪器的动态测量信噪比、发展鲁棒的参数识别分析方法,并加强动态仪器压入基础问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化压入
动态压入
硬度
材料参数
力学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志男
杨振宇
卢子兴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1-95,共25页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广泛存在于生物材料和人造复合材料中,具有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变形能力强、比性能优异和结构可调控等优势,在过滤吸收、隔热减振、化学催化、组织工程、柔性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广泛存在于生物材料和人造复合材料中,具有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变形能力强、比性能优异和结构可调控等优势,在过滤吸收、隔热减振、化学催化、组织工程、柔性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均匀连续介质相比,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具有十分复杂的内部微观结构,因而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始终围绕着探索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力学响应之间的关系展开。针对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综述,主要包括微观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研究评述两个方面,总结了试验测试、本构关系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本构关系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太阳电池极限弯曲半径测量方法
1
作者
高红鑫
赵寿根
朱佳林
余亦豪
张振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电科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76-2781,共6页
文摘
随着空间太阳电池阵从刚性半刚性电池阵向高收纳比、轻量化和低成本的柔性电池阵发展,柔性太阳电池逐渐成为未来空间能源系统的关键元件。然而,柔性太阳电池在弯曲状态下需保持光电转换效率和结构完整性,因此,对其极限弯曲半径的精确测量尤为重要。提出一种基于大挠度屈曲理论的柔性太阳电池弯曲半径测试方法,并搭建自动化测试平台。为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将其结果与传统芯轴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利用大挠度屈曲法测得的极限弯曲半径与芯轴法的结果一致,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方法能够实现弯曲半径的连续可调测量,且自动化程度高。研究结果不仅为柔性太阳电池的结构设计提供了精确的力学参数,也为未来柔性电子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柔性太阳电池
极限弯曲半径
大挠度屈曲理论
芯轴法
弯曲半径测量平台
Keywords
flexible solar cells
critical bending radius
large deflection buckling theory
mandrel method
bending radius measurement platform
分类号
V41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TB121 [理学—工程力学]
O353.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据驱动的时延神经网络动载荷识别方法
2
作者
王磊
张昊宇
胡举喜
顾凯旋
王振宇
刘英良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上海交通
大学
船舶海洋与建筑
工程
学院
航空
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试验部
中国船舶及海洋
工程
设计研究院
出处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88-1697,共10页
基金
国防基础科研计划项目(JCKY2019205A006)。
文摘
载荷识别是指根据测量的结构响应重构结构载荷的问题,属于力学中的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神经网络的载荷识别方法,通过实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数值算例验证表明,这一方法相比于一般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具有更高的识别精度;在时延神经网络的基础上,引入了统计池化的思想,并与普通的神经网络载荷识别方法相比较,证明了该方法在不同强度的噪声环境下均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基于上述载荷识别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传感器布局优化策略,相比于随机的传感器布局,优化后的传感器布局可以在考虑传感器安装间距的同时,将载荷识别误差降低90%以上,有效提高了载荷识别精度。
关键词
载荷识别
时延神经网络
粒子群优化
反向题
Keywords
load identification
time-delay neural network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nverse problem
分类号
O327 [理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TB123 [理学—工程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材料微区动态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从压痕硬度测量到仪器化压入测试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守明
朱远泉
彭光健
张泰华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航空
科学与
工程
学院
浙江工业
大学
机械
工程
学院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37-3552,共1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202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072009和12172332)资助项目。
文摘
针对材料微区动态力学性能检测技术,阐述压痕硬度测量和仪器化压入测试的原理和机制,分析动态压入测试的潜在问题,介绍静态和动态压入载荷测量原理、压入应变率含义、撞击压入的动态特征和沉积热量影响.梳理动态压入技术的两条发展路径:基于击杆和落/摆锤等低速撞击、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撞击及微粒高速撞击等传统动态加载技术,发展宏观压痕硬度测量技术;基于纳米压入仪测量的动态校正、载荷直接测量和载荷间接测量等,发展动态纳米压入测试技术.仪器化压入测试分析方法对压入载荷-深度测量信噪比要求高,传统动态加载的测量技术不能满足要求,目前需要基于测量系统动力学模型,提高纳米压入技术的仪器动态特性和测量信噪比.未来发展动态仪器化压入测试技术,需关注仪器动力学相应设计理论、动态微力和位移测量原理技术和测量影响因素校准检验方法,重点在于提高压入仪器的动态测量信噪比、发展鲁棒的参数识别分析方法,并加强动态仪器压入基础问题研究.
关键词
仪器化压入
动态压入
硬度
材料参数
力学性能测试
Keywords
instrumented indentation
dynamic indentation
hardness
material parameters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ing
分类号
O348.3 [理学—固体力学]
TG115.5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志男
杨振宇
卢子兴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强度与结构完整性全国重点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宁波创新研究院先进飞行器与空天动力创新研究中心
出处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71-95,共2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72021、11972058)。
文摘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广泛存在于生物材料和人造复合材料中,具有密度低、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变形能力强、比性能优异和结构可调控等优势,在过滤吸收、隔热减振、化学催化、组织工程、柔性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传统的均匀连续介质相比,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具有十分复杂的内部微观结构,因而对其力学性能的研究始终围绕着探索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力学响应之间的关系展开。针对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综述,主要包括微观结构表征和力学性能研究评述两个方面,总结了试验测试、本构关系和数值模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本构关系
数值模型
Keywords
Random fiber networks
Mechanical properties
Microstructur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s
Numerical models
分类号
TB33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柔性太阳电池极限弯曲半径测量方法
高红鑫
赵寿根
朱佳林
余亦豪
张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数据驱动的时延神经网络动载荷识别方法
王磊
张昊宇
胡举喜
顾凯旋
王振宇
刘英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材料微区动态力学性能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从压痕硬度测量到仪器化压入测试
赵守明
朱远泉
彭光健
张泰华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随机纤维网络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李志男
杨振宇
卢子兴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