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5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航天器配电变换器测试性设计及其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维罡 沈颂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47-1752,共6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航空航天器配电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进而指出了对配电系统进行测试性设计的实际工程意义。结合航空静止变流器为例详细论述了此类配电变换器装置的性能、组成结构和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可控性设计以较低成本实现航... 文章首先介绍了航空航天器配电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进而指出了对配电系统进行测试性设计的实际工程意义。结合航空静止变流器为例详细论述了此类配电变换器装置的性能、组成结构和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测试可控性设计以较低成本实现航空静止变流器的板级电路故障诊断方案,给出了系统故障诊断逻辑判断流程。最后搭建了航空静止变流器的仿真模型,通过详细分析变流器系统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性 航空静止变流器 测试可控性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航天仪表中的图形、图像和符号化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黄俊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88-793,共6页
从图像、图形和符号化测量的角度对航空航天仪表进行了概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智能航空航天仪表的一种设计思想,以解决困扰航空航天仪表板总体设计数十年的难题:要求仪表显示的参数越来越多、驾驶员负担越来越重的问题.
关键词 符号 飞行仪表 航天器仪表 图形测量 图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形化测量及其在航空航天仪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黄俊钦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14-319,共6页
本文提出图形化测量,它比符号化测量内容更广、能说明的问题更多。首先,以作者多年来在航空航天仪表中的一些研究结果,说明图形化测量的诸多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能说明的问题丰富、深入,并能给出更高层次的结果。其次,给出从测... 本文提出图形化测量,它比符号化测量内容更广、能说明的问题更多。首先,以作者多年来在航空航天仪表中的一些研究结果,说明图形化测量的诸多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它能说明的问题丰富、深入,并能给出更高层次的结果。其次,给出从测量信号到图形的多种变换方法,特别是作者多年采用的方法。最后,指出计算机图形学的迅速发展和大量图形软件的开发给图形化测量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化测量 航空仪表 航天仪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源系统 FMEA 自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沈颂华 李瑛 康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05-809,共5页
以飞机电源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在系统设计阶段,利用系统动态性能仿真模型自动进行定量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将系统中各个元器件可能的故障模式计入系统的动态模型中,并进行系统仿真,再将系统故障状态下的仿真结果与其正常... 以飞机电源系统为例提出了一种在系统设计阶段,利用系统动态性能仿真模型自动进行定量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的方法.该方法将系统中各个元器件可能的故障模式计入系统的动态模型中,并进行系统仿真,再将系统故障状态下的仿真结果与其正常状态下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以量化判定每种故障影响的严重程度,从而实现故障模式影响分析的自动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 仿真 自动化 故障模式 航空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国防特色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吕金虎 王磊 +3 位作者 刘克新 王薇 刘德元 蒋茁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4-1660,共7页
自动化是将人类从繁重危险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近代科技发展的贡献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网络智能时代如何培养具备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 自动化是将人类从繁重危险的体力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并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对近代科技发展的贡献无处不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网络智能时代如何培养具备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新一代高质量创新型人才是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北航自动化专业始建于1954年飞机设备系,数代自动化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初心使命,培育出一大批自动化专业的杰出人才,有力支撑了我国国防重大工程领军领导人才的队伍建设。新时代新征程,北航自动化人提出了思政与培养、艺术与专业、理论与实践“三协同”的育人理念;经过三届班子接续干,形成了具有鲜明国防特色的“养德润人、融艺启人、创新育人”的控制学科本研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开拓了我国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专业 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 国防特色 创新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FMEA与模糊综合评价
6
作者 张瑞鑫 李洋洋 +1 位作者 马逸超 李运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4-179,共6页
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由泵源、计量活门、压差稳定活门等组成,属于液压速度伺服系统。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存在故障隐蔽性强、交联关系复杂和故障诊断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燃调系统进行机制分析,明确各元件的故障机制,并采... 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由泵源、计量活门、压差稳定活门等组成,属于液压速度伺服系统。由于其工作环境恶劣、工况复杂,存在故障隐蔽性强、交联关系复杂和故障诊断难度大等问题。通过对燃调系统进行机制分析,明确各元件的故障机制,并采用故障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方法(FMEA),确定和识别系统中已知或潜在的故障。通过潜在故障分析,评估航空发动机故障发生概率,建立各部件的故障隶属度矩阵,并提出纠正措施与故障检测方法。通过模糊综合评价算法,实现定量的综合性分析与评价,从而保证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的高可靠性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燃油调节系统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材加工机械的单板缺陷检测和自动挖补技术研究
7
作者 郭乙宏 姚瑜 李运华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胶合板是多层单板经过粘接形成的木材产品,在建筑、家具和包装等行业广泛应用。提升单板质量和加工效率是胶合板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从旋切机生产的单板不可避免存在节疤、裂缝、孔洞等缺陷,因此需要单板挖补机进行修补。目前国内单... 胶合板是多层单板经过粘接形成的木材产品,在建筑、家具和包装等行业广泛应用。提升单板质量和加工效率是胶合板生产中的重要问题。由于从旋切机生产的单板不可避免存在节疤、裂缝、孔洞等缺陷,因此需要单板挖补机进行修补。目前国内单板挖补普遍依靠人工,工作过程包括挑选缺陷和冲孔机修补2个步骤。由于缺陷挑选和放置过程完全依靠操作员主观判断,缺乏明确的挖补标准和高效的工艺流程,因此挖补效果往往难以保证。从单板缺陷检测和挖补机构和机床2个方面,综述了单板缺陷自动挖补技术和单板挖补机数字孪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工机床 单板挖补 缺陷检测 深度学习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 被引量:14
8
作者 樊尚春 龙德帆 +6 位作者 庞宏冰 邢维巍 贾振宏 刘小明 苏波 胡继峰 黄理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9,共3页
提出了基于自动化测试技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原木检尺新方法,设计、研制了相应的自动化检尺系统。工控机控制高分辨率的工业CCD数字成像单元对一手原木端面成像,并把图像数据传输到工控机。基于目前施行的国家标准,结合待识别对象的特... 提出了基于自动化测试技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原木检尺新方法,设计、研制了相应的自动化检尺系统。工控机控制高分辨率的工业CCD数字成像单元对一手原木端面成像,并把图像数据传输到工控机。基于目前施行的国家标准,结合待识别对象的特点,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图像处理和识别软件。图像识别结果经必要的人工交互处理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计算,其结果存入专用数据库。数据库对自动化检尺过程与结果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测结果表明,自动化检尺系统的检尺方法符合国家标准,检尺结果稳定、可靠,检测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木材积 自动化 检测系统 图像处理 系统设计 系统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S机理的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大华 裘丽华 +1 位作者 王宗学 陈远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59-662,共4页
为提高国内民用机场供油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采用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实现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 .根据DCS的“分散控制 ,集中管理”的思想 ,系统在结构上划分为 3级 :现场设备级、直接控制级和监控管理级 .概... 为提高国内民用机场供油系统的自动化水平 ,采用DCS(DistributedControlSystem)的原理和方法设计并实现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 .根据DCS的“分散控制 ,集中管理”的思想 ,系统在结构上划分为 3级 :现场设备级、直接控制级和监控管理级 .概述了每一级的功能、硬件配置和软件的组成及开发 .本方案已被成功地应用于多个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的建设 .实际运行表明 ,系统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储油 自动化 加油系统 分布式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媒体技术在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大华 陈远富 +1 位作者 裘丽华 王宗学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5期216-218,共3页
采用SCADA系统开发平台为民用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开发的监控管理应用软件具有非常友好的多媒体人机界面。该文对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简要的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多媒体人机界面的设计思路。该文所论述的多媒体人机界面设计... 采用SCADA系统开发平台为民用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开发的监控管理应用软件具有非常友好的多媒体人机界面。该文对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简要的介绍,并着重介绍了多媒体人机界面的设计思路。该文所论述的多媒体人机界面设计方案被成功地应用于多个民用机场的供油自动化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机场 供油自动化系统 监视控制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RT智能仪表在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11
作者 张大华 裘丽华 +1 位作者 王宗学 陈远富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2期882-885,共4页
概述了HART协议智能仪表的产生过程及技术特征,并以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实际应用为例介绍了其在DCS中的一种使用方式,其中使用的设备管理方案AMS(Asset Management Solutions)软件是当今工厂底层信息管理的一个雏形,代表了未来的... 概述了HART协议智能仪表的产生过程及技术特征,并以机场供油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实际应用为例介绍了其在DCS中的一种使用方式,其中使用的设备管理方案AMS(Asset Management Solutions)软件是当今工厂底层信息管理的一个雏形,代表了未来的DCS或FCS中工厂底层信息管理的一种设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仪表 HART AMS 机场供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电推进电机多层波浪形拓扑及散热设计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金全 林华鹏 郭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6-1818,共13页
针对航空电推进电机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的航空电推进电机高效散热设计方法。航空电推进电机采用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建立电机等效热网络模型,确定等效热阻、对流换热系数等重要参数,完成电机温度精确计算,并通过... 针对航空电推进电机的散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的航空电推进电机高效散热设计方法。航空电推进电机采用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建立电机等效热网络模型,确定等效热阻、对流换热系数等重要参数,完成电机温度精确计算,并通过CFD仿真验证所建立电机等效热网络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此为基础,对比分析传统散热翅和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对电机功率密度的影响。基于多层波浪形散热拓扑的等效热网络模型,采用遗传学习粒子群优化(GL-PSO)算法,完成航空电推进电机高效散热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原始方案,优化方案的机壳质量减轻15.1%,整个电机的功率密度提升0.06 kW/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推进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 散热结构 热网络模型 电机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领域嵌入式测控系统自动生成平台
13
作者 袁海文 弭寒光 李晓光 《航空制造技术》 2009年第8期58-61,共4页
基于ARM-Linux的试验平台能够满足航电测控中绝大部分要求,并可以按照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软硬件功能的裁剪,增强了平台的适应性,同时也体现了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定制性与特定功能的自由选择相结合的新型设计思想。
关键词 嵌入式测控系统 生成平台 航空领域 嵌入式系统 试验平台 设计思想 软硬件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O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激光诱导电弧放电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尉德杰 朱立颖 +5 位作者 武建文 刘业楠 王志浩 王思展 聂翔宇 杜嘉余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7,共7页
基于太阳电池阵空间电弧放电理论,对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太阳电池阵电弧放电机理进行分析,采用空间放电模拟试验系统,试验研究了低地球轨道(LEO)等离子体环境下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太阳电池阵电弧放电的功率密度阈值及其放电特性。试验结果表... 基于太阳电池阵空间电弧放电理论,对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太阳电池阵电弧放电机理进行分析,采用空间放电模拟试验系统,试验研究了低地球轨道(LEO)等离子体环境下纳秒脉冲激光诱导太阳电池阵电弧放电的功率密度阈值及其放电特性。试验结果表明:LEO等离子体环境下激光诱导太阳电池阵电弧放电的功率密度阈值约为1.08×10^(8)W/cm^(2),与无激光诱导相比,放电持续时间增加了20%,且每施加1次纳秒脉冲激光诱导电弧放电概率约为60%。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太阳电池阵损伤效应可得:纳秒脉冲激光诱导电弧放电破坏绝缘层最严重,容易造成太阳电池阵中部分PN结短路失效,其损坏程度远远大于空间环境太阳电池串间电弧放电烧蚀损坏效应和盖玻片表面热应力损伤造成的PN结断路失效。此结论可为航天器太阳电池阵放电试验的措施及试验参数选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地球轨道航天器 太阳电池阵 纳秒脉冲激光 电弧放电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电气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助情况与学科动态
15
作者 关永刚 李虹 +1 位作者 邹亮 丁晓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7-234,共8页
基于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给出了电气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介绍了2020年电气学科在重大研究计划、双清论坛和“十四五”规划等几项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给出了电气学科资助研究方向的具... 基于对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给出了电气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资助情况。介绍了2020年电气学科在重大研究计划、双清论坛和“十四五”规划等几项重要工作的开展情况。给出了电气学科资助研究方向的具体调整情况。对电气领域专家学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方面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资助 学科动态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技术研究
16
作者 任雪峰 龚光红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2期296-299,共4页
阐述了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的基本思想:根据仿真应用系统的需求,由计算机程序将已有的仿真资源自动组装成可以直接加入仿真系统参与仿真的应用程序。针对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的技术需求,提出了仿真应用模块的开发规范,设计了仿真应用程序... 阐述了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的基本思想:根据仿真应用系统的需求,由计算机程序将已有的仿真资源自动组装成可以直接加入仿真系统参与仿真的应用程序。针对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的技术需求,提出了仿真应用模块的开发规范,设计了仿真应用程序的基本架构,数据表示规范,模型接口规范以及界面设计规范。介绍了网络适配器的思想,提出了网络接口协议转换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AST_CGF系统中仿真应用自动化组装工具的实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应用 自动化组装 开发规范 网络适配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崔勇 宋一恒 +3 位作者 胡庆雷 李一民 郑建英 高晓辉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1,82,共6页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 针对智能车项目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硬件成本高、碰撞损耗大、场地占用大、学时有限等问题,采用CoppeliaSim、Matlab/Simulink和虚幻引擎构建具有高还原度与高自由度的智能车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与虚拟现实数字实验室,同时设计了智能车实验教学APP与配套实验课程。培养学生逐步掌握智能车的开发步骤与流程,采用引导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知识应用及综合实践能力。数字化智能车实验教学平台打破传统智能车项目受设备与场地的限制,打造了更加高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车 虚拟仿真 虚拟现实 实验教学 数字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鸟群自推进机制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
18
作者 段海滨 尤灵辰 +1 位作者 范彦铭 李明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60-971,共12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的运动相态转换问题,提出一种仿鸟群自推进粒子模型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首先,从鸟群运动行为中获得启发,通过设计速度保持项和势能梯度项构建仿鸟群运动模型,并设计相变控制项模拟巢穴对鸟群的吸引,以实现集群在不... 针对无人机集群的运动相态转换问题,提出一种仿鸟群自推进粒子模型的无人机集群相变控制方法.首先,从鸟群运动行为中获得启发,通过设计速度保持项和势能梯度项构建仿鸟群运动模型,并设计相变控制项模拟巢穴对鸟群的吸引,以实现集群在不同相态之间的转换.然后,讨论集群在设计的相变控制律作用下的运动相态,证明无人机集群能够实现两种稳定的运动相态并进行相互转换.最后,仿真验证了集群存在的两种稳定运动构型,所提出相变控制律能够实现两种集群运动相态的互相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相变控制 自组织 自推进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概念框架、关键技术与案例研究
19
作者 刘永奎 杨康 +11 位作者 脱奔奔 潘亚铎 王欣宇 王一涵 龚永乾 张霖 王力翚 林廷宇 訾斌 李元 游玮 徐旬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23-1752,共30页
为有效提升工业机器人价值及其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将数字孪生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探讨一种新的工业机器人概念——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阐述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构成和典型特征,并提出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体系架构。从... 为有效提升工业机器人价值及其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将数字孪生与工业机器人进行深度融合,探讨一种新的工业机器人概念——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阐述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概念、构成和典型特征,并提出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体系架构。从“设计-制造-运维-退役”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系统梳理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关键技术。通过案例研究验证所提概念框架的有效性。总结并探讨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工业机器人 数字孪生工业机器人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标准体系
20
作者 陶飞 马昕 +31 位作者 张辰源 易航 刘蔚然 魏宇鹏 邹孝付 王子同 任羿 陶岚 葛军 丁露 卓兰 韩丽 弓志强 谭永华 郄永军 周文 李建双 杨春霞 许鸿杰 蔺文杰 刘广 孙波 李海旭 阎德劲 李少伟 罗谦 王敬贤 罗英 尚政国 刘志新 易贤 张文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共19页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Digital Experiment,Testing,and Validation,D-ETV)是利用“数力”和“智力”更好地了解产品或系统基本属性和性能特征的方法,是实现高质高效研制运维的重要支撑手段。然而,在物理试验测试验证(Physical Experiment,T...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Digital Experiment,Testing,and Validation,D-ETV)是利用“数力”和“智力”更好地了解产品或系统基本属性和性能特征的方法,是实现高质高效研制运维的重要支撑手段。然而,在物理试验测试验证(Physical Experiment,Testing,and Validation,P-ETV)向D-ETV演化的过程中,因缺乏基础共性标准参考,导致不同人员对D-ETV的理解与认识存在差异;因缺乏关键技术标准参考,导致D-ETV实现难;因缺乏通用支撑、安全、行业应用等标准参考,导致D-ETV实施难。针对上述问题,首先从D-ETV有何用、如何用、何处用3个角度对D-ETV标准需求进行分析。在作者团队前期提出的D-ETV通用流程“D”模型及关键技术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并完善“析-定-建-测-评-融”D-ETV理论体系。面向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与相关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尝试探索建立一套D-ETV标准体系,包括基础共性、关键技术、通用支撑、安全和行业应用5类标准。期望相关工作为D-ETV理论研究、标准研制、行业应用提供参考,助力我国试验测试验证向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方向发展,进而为我国装备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试验测试验证 标准体系 数字试验 数字测试 数字验证 数字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