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木材积自动化检测系统 被引量:14
1
作者 樊尚春 龙德帆 +6 位作者 庞宏冰 邢维巍 贾振宏 刘小明 苏波 胡继峰 黄理宇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29,共3页
提出了基于自动化测试技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原木检尺新方法,设计、研制了相应的自动化检尺系统。工控机控制高分辨率的工业CCD数字成像单元对一手原木端面成像,并把图像数据传输到工控机。基于目前施行的国家标准,结合待识别对象的特... 提出了基于自动化测试技术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原木检尺新方法,设计、研制了相应的自动化检尺系统。工控机控制高分辨率的工业CCD数字成像单元对一手原木端面成像,并把图像数据传输到工控机。基于目前施行的国家标准,结合待识别对象的特点,设计、开发了相应的图像处理和识别软件。图像识别结果经必要的人工交互处理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计算,其结果存入专用数据库。数据库对自动化检尺过程与结果进行管理和监督。实测结果表明,自动化检尺系统的检尺方法符合国家标准,检尺结果稳定、可靠,检测误差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木材积 自动化 检测系统 图像处理 系统设计 系统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的实践和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程鹏 邱红专 +1 位作者 王艳东 孙丹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S1期196-199,共4页
该文介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体系的建设和实施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体系的内涵、编排以及如何建设自主式和研究型实验等问题作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 自主式实验 研究型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大学生入学教育新探 被引量:15
3
作者 董卓宁 孟宪博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4-96,共3页
入学教育是根据大学新生特点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之一,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网络、数字载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入... 入学教育是根据大学新生特点开展的素质教育活动之一,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网络、数字载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技术给大学生入学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努力探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学生乐于接受且实效性强的入学教育新途径和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入学教育 新媒体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孙丹 程鹏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5年第7期39-40,共2页
针对目前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特点,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研制开发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具有进行验证式实验和自主式实验两种功能.系统可以运行在实验中心的局域网或校园网中,对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发挥学生的... 针对目前自动控制原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特点,作者依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研制开发了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该平台具有进行验证式实验和自主式实验两种功能.系统可以运行在实验中心的局域网或校园网中,对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改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实验平台 验证式实验 自主式实验 自动控制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原理开放式实验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孙丹 程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S1期299-301,305,共4页
自控原理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初步实现了验证式实验和自主式实验两种实验模式。在自主式实验平台中,分别实现了经典控制理论实验、非线性系统实验、离散系统实验。在验证式实验平台中,主要包括典型环节实验、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实验、频率... 自控原理开放式实验教学平台初步实现了验证式实验和自主式实验两种实验模式。在自主式实验平台中,分别实现了经典控制理论实验、非线性系统实验、离散系统实验。在验证式实验平台中,主要包括典型环节实验、控制系统稳态误差实验、频率特性测试、主导极点对系统的影响、零点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控制系统的串联校正研究等实验内容,并可以实现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的在线比较,以验证理论及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实验教学平台采用WINDOWS2 0 0 0/XP操作系统以及PCI总线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 自主式实验 验证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大学新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及其诱导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德生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45-147,共3页
大学新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他们在力图摆脱矛盾的困扰、获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过程中 ,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发展趋向。正确研究、认识这些特点和发展规律 ,实施及时的教育和诱导 ,对广大学生的... 大学新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矛盾。他们在力图摆脱矛盾的困扰、获得自我意识的重新统一过程中 ,呈现出不同的变化发展趋向。正确研究、认识这些特点和发展规律 ,实施及时的教育和诱导 ,对广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新生 自我意识 特点 趋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数字化环境的开发 被引量:1
7
作者 吴子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5年第S1期213-215,共3页
一个基于SPEC0 6 1A单片机的USB和RS2 32串行口数据采集 信号发生器和自动控制高自由度的实验环境。将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开发环境与控制系统仿真程序、多种虚拟仪器整合一体,配合使用凌阳6 1单片机制作的高速通讯的10位多通道USB数据采... 一个基于SPEC0 6 1A单片机的USB和RS2 32串行口数据采集 信号发生器和自动控制高自由度的实验环境。将设计性实验内容的开发环境与控制系统仿真程序、多种虚拟仪器整合一体,配合使用凌阳6 1单片机制作的高速通讯的10位多通道USB数据采集器和多通道信号发生器,采用网络实验室共享技术,组成完备的、扩展性高、自由度更高的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原理 实验系统 仿真 USB 虚拟仪器 网络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导航模块控制系统设计
8
作者 张超 王少萍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8-51,共4页
为了适应复杂环境下的探测,设计了具有自动导航功能的模块。管理计算机可以根据对探测区域内某点发生的情况进行即时反应,远程动态调度自主导航模块的位置,实现临近域的详细探测,并将探测信息无线通讯给管理计算机。此外,还设计了自动... 为了适应复杂环境下的探测,设计了具有自动导航功能的模块。管理计算机可以根据对探测区域内某点发生的情况进行即时反应,远程动态调度自主导航模块的位置,实现临近域的详细探测,并将探测信息无线通讯给管理计算机。此外,还设计了自动导航模块的软件、硬件和无线通信,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自动导航模块的功能,整个运行过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该模块具有功能扩展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导航模块 软硬件设计 控制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系统多态故障树的自动建造 被引量:1
9
作者 陶军 王占林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207-209,共3页
本文通过一个二次调节扭矩加载系统多态树自动建造的实例 ,阐述了在对建树过程进行规范化描述的基础上 ,液压系统多态故障树的自动建造方法。采用此方法 ,可直接利用已有部件模型库 ,按指定顶事件状态自动生成故障树 ,在复杂的液压系统... 本文通过一个二次调节扭矩加载系统多态树自动建造的实例 ,阐述了在对建树过程进行规范化描述的基础上 ,液压系统多态故障树的自动建造方法。采用此方法 ,可直接利用已有部件模型库 ,按指定顶事件状态自动生成故障树 ,在复杂的液压系统建树过程中 ,可节约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对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应用有较大促进作用。此种方法也可用于一般控制系统故障树的自动建造 ,具有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描述 多态故障树 故障树自动建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比不变性的镜头畸变参数标定方法 被引量:53
10
作者 贺俊吉 张广军 杨宪铭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97-599,共3页
在分析目前的畸变参数标定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简单快速的镜头畸变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了透视投影中的交比不变性质 ,在畸变模型为一阶径向畸变的情况下 ,只需要空间共线的 4个点的图像坐标和其交... 在分析目前的畸变参数标定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简单快速的镜头畸变参数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了透视投影中的交比不变性质 ,在畸变模型为一阶径向畸变的情况下 ,只需要空间共线的 4个点的图像坐标和其交比 ,建立一元二次方程即可标定畸变参数。该方法的特点是算法简单 ,易于实施 ,需要已知条件少。对此标定方法进行了数字仿真实验和真实图像校正实验 ,证明该方法标定精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头畸变 交比 变参数 径向畸变 正实 不变性 图像校正 共线 证明 坐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邸彦强 李伯虎 +1 位作者 柴旭东 王鹏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1-908,共8页
针对面向多学科虚拟样机开发的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建立了其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提出了该平台解决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问题中的4项关键技术,包括:①面向模型的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②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组件技术的建... 针对面向多学科虚拟样机开发的协同建模与仿真平台,建立了其系统体系结构和技术体系结构。提出了该平台解决多学科虚拟样机协同建模与仿真问题中的4项关键技术,包括:①面向模型的多领域协同仿真技术;②基于系统工程理论和组件技术的建模技术;③网格技术和微软自动化技术;④采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和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的集成技术。给出了一种符合并行工程思想的基于该平台的虚拟样机开发过程模型。最后,简要介绍了该平台在船舶领域的一个应用范例,以及在航天、船舶和卫星等领域的初步实践,表明该平台能有效支持虚拟样机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虚拟样机 协同仿真 仿真平台 网格技术 集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发展——为纪念中国系统仿真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而作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行仁 文传源 +5 位作者 李伯虎 王正中 吕崇德 彭晓源 肖田元 吴云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683-6688,共6页
引言 “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以建模与仿真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根据研究目标,建立并运行系统模型,对研究对象(系统)进行认识与改造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技术。其中,模型(model)是对... 引言 “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是以建模与仿真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物理效应设备及仿真器为工具,根据研究目标,建立并运行系统模型,对研究对象(系统)进行认识与改造的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技术。其中,模型(model)是对实体、过程、系统、现象的数学、物理或逻辑的描述,仿真(Simulation)是模型随时间运行的手段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行系统 仿真技术 建模 学会 中国 物理效应 仿真理论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享内存机制微机实时网的数据传输实时性研究 被引量:37
13
作者 肖卫国 尔联洁 +1 位作者 谢廷毅 曾宁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717-1720,共4页
文章首先介绍了广播式内存及反射内存的特点、功用等,并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二者对不同操作系统的支持程度、所构成网络的实时性、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等。得出反射内存网卡在综合性能上优于广播式内存网卡,更适合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集成... 文章首先介绍了广播式内存及反射内存的特点、功用等,并在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二者对不同操作系统的支持程度、所构成网络的实时性、网络运行的稳定性等。得出反射内存网卡在综合性能上优于广播式内存网卡,更适合于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集成。最后通过某型号半实物仿真系统的集成及试验,验证了基于反射内存机制的半实物仿真系统的仿真实时性及仿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半实物仿真 广播内存 反射内存 网络 实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雷达装备模拟训练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朱元昌 邸彦强 +2 位作者 全厚德 樊世友 孙书鹰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633-2637,2674,共6页
针对当前模拟训练系统功能单一、型号专用、开发效率低、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PLSE(ProductLineSoftwareEngineering)理论的仿真平台概念、通用雷达装备全任务模拟训练系统概念和面向领域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外观模型、机理模... 针对当前模拟训练系统功能单一、型号专用、开发效率低、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提出了基于PLSE(ProductLineSoftwareEngineering)理论的仿真平台概念、通用雷达装备全任务模拟训练系统概念和面向领域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外观模型、机理模型、人机交互模型、训练评估模型和系统结构模型的模拟训练系统模型体系,基于此提出了模拟训练系统的四种典型模式。攻克了全任务模拟训练系统研发中的四项关键技术:①提出并实现了面向维修案例的故障建模、仿真和评估方法;②采用USB(UniversalSerialBus)技术建立了基于实装专用部件的人机交互设备通用设计方法;③应用分布仿真高层体系结构HLA/RTI解决了模拟训练系统中的紧耦合交互问题;④建立了基于组件技术的模型规范和软件体系结构,实现组合式的仿真应用构建模式。最后介绍了针对通用雷达装备领域构建的仿真平台和一种虚拟式全任务模拟训练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训练 雷达装备 仿真平台 故障仿真 人机交互 全任务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的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 被引量:29
15
作者 方一鸣 焦宗夏 +1 位作者 王文宾 邵彭真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100,共6页
针对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非线性特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非线性模型的等价变换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有效解决了由于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导... 针对轧机液压伺服位置系统存在非线性特性、参数不确定性以及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非线性模型的等价变换和选择合适的Lyapunov函数,有效解决了由于控制输入前具有不确定系数导致的所设计的控制量与自适应律互相嵌套的难题。把自适应反步法和滑模控制方法相结合,有效克服了系统非线性与参数不确定性的影响,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在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设计时,给出了不确定参数的自适应律,并对系统跟踪误差的收敛性进行了证明。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自适应反步滑模控制器能实现快速准确的跟踪,并且对参数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与PID控制器相比,系统跟踪误差小,响应速度快,跟踪性能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反步控制 轧机液压伺服系统 滑模控制 不确定系数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E系统校准技术研究 被引量:36
16
作者 高占宝 梁旭 李行善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5,共5页
由于ATE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致使确定一种通用的ATE校准方案十分困难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际 /国家标准可以参照。ATE系统校准从方法上可以分为离站校准和在站校准两大类 ,本文分析了传统离站校准方法的特点及缺陷 ,提出解决这些不... 由于ATE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致使确定一种通用的ATE校准方案十分困难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国际 /国家标准可以参照。ATE系统校准从方法上可以分为离站校准和在站校准两大类 ,本文分析了传统离站校准方法的特点及缺陷 ,提出解决这些不足应该采用在站校准的观点。并结合某型直升机飞控系统ATE校准实践 ,论述了将ATE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校准的优点 ,研究了这种在站校准的基本思路和需要解决的一些硬件及软件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ATE系统内部计量链向国家标准溯源的ATE系统校准方法 ,最后介绍了用该方法对某型直升机ATE系统进行校准的实施步骤及校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E系统 校准技术 国家标准 校准方法 系统校准 飞控系统 关键问题 基本思路 校准结果 实施步骤 直升机 多样性 复杂性 内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环境仿真与可视化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17
作者 吴迎年 张霖 +1 位作者 张利芳 张维存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6332-6338,共7页
电磁环境仿真与可视化研究在民用通信及电子战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在介绍了电磁环境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阐述了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分析了国内外电磁环境仿真与可视化的研究现状,包括仿真系统框架设计... 电磁环境仿真与可视化研究在民用通信及电子战领域的应用不断发展。在介绍了电磁环境基本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较为系统的阐述了电磁环境建模与仿真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分析了国内外电磁环境仿真与可视化的研究现状,包括仿真系统框架设计、复杂环境下电磁仿真的现状、并行计算在电磁仿真中的应用、电磁环境仿真相关软件以及电磁环境可视化研究情况等五个方面。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环境建模仿真 电磁环境可视化 电磁仿真软件 并行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仿真平台中的仿真组件技术及其实现 被引量:21
18
作者 燕雪峰 邸彦强 +2 位作者 战守义 王鹏 柴旭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3-460,共8页
在面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将仿真组件技术引入协同仿真平台的应用开发中,即由元素模型、组件模型和成员模型三种层次的仿真组件组成仿真系统,使用仿真组件提供的服务完成仿真任务,并详细介绍三种组件的概念、构成、开发和部署等关键技术... 在面向服务的理念指导下,将仿真组件技术引入协同仿真平台的应用开发中,即由元素模型、组件模型和成员模型三种层次的仿真组件组成仿真系统,使用仿真组件提供的服务完成仿真任务,并详细介绍三种组件的概念、构成、开发和部署等关键技术。开发应用时采用面向组件的建模工具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行为,根据静态结构自动生成三种组件的框架代码,用户加入功能实体后即完成了仿真的开发,运行时根据动态行为调度仿真组件进行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仿真 高层建模 仿真组件 高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广角物镜畸变的实时数字校正 被引量:14
19
作者 江洁 张广军 +1 位作者 周富强 郁道银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4-177,182,共5页
分析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进行畸变校正的理论 ,采用点阵样板校正的方法 ,对特殊的大视场广角物镜光学系统进行畸变的实时校正。通过计算机多项式拟合 ,得到该光学系统畸变的非线性变换关系 ,进而得到理想图像对应于畸变图像的空间位置及... 分析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进行畸变校正的理论 ,采用点阵样板校正的方法 ,对特殊的大视场广角物镜光学系统进行畸变的实时校正。通过计算机多项式拟合 ,得到该光学系统畸变的非线性变换关系 ,进而得到理想图像对应于畸变图像的空间位置及其偏移量 ,并以查找表的形式存于 EPROM中。利用实时数字逻辑电路 (FPGA) ,对畸变图像上的每个像素进行空间位置和灰度校正 ,最终得到无畸变的图像 ,完成畸变的实时校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视场广角物镜 畸变 实时数字校正 数字图像处理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动式力伺服的纵向操纵人感仿真系统 被引量:23
20
作者 卢颖 王勇亮 +1 位作者 王占林 梁建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505-507,共3页
依据飞机纵向操纵负载力的数学模型,采用电动式力伺服加载的方式设计了飞机纵向操纵人感仿真系统。仿真结果和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仿真精度高、快速性好等特点,能广泛地应用于飞行模拟器的操纵力负荷仿真系统中。
关键词 飞行模拟器 飞机 数学模型 电动式力伺服系统 纵向操纵 人感仿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