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宽调速交流伺服系统的模糊控制
1
作者 黄君 王凯 周元钧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3-587,共5页
针对航空宽调速交流伺服系统存在着高的功率密度、低转动惯量,系统必须采用高速、低惯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特殊特点,依据模糊控制理论在宽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此系统适用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变量的变区间模糊化方法,解决了... 针对航空宽调速交流伺服系统存在着高的功率密度、低转动惯量,系统必须采用高速、低惯量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特殊特点,依据模糊控制理论在宽调速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此系统适用的模糊控制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变量的变区间模糊化方法,解决了在该系统的控制中不仅需要保证全调速范围有好的快速性和低的超调量,还要克服因电机非正弦磁场、齿槽效应与功率电路换流产生扰动等问题。经仿真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伺服系统 永磁同步电动机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航空电源变换的新型混合整流电路功率控制 被引量:10
2
作者 白龙 孙楚 +1 位作者 王娜 周元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06-1116,共11页
该文针对一种适用于航空电源变换的新型混合整流电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最优功率控制方法。该电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和二极管整流器的并联结构,有效地抑制了网侧电流谐波,其中PWM整流部分能够承... 该文针对一种适用于航空电源变换的新型混合整流电路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最优功率控制方法。该电路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整流器和二极管整流器的并联结构,有效地抑制了网侧电流谐波,其中PWM整流部分能够承担部分比例可控的有功功率,使整流电路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提出了具有双电流闭环结构的新型功率控制方法,解决了混合整流电路中功率如何分配的问题,得到了最优分配点,使PWM整流部分承担的视在功率最小。同时研究了该电路中滤波电感和电流谐波的关系,提出的基于电流控制的功率因数补偿方法,保证了有滤波电感情况下电网侧的高功率因数。论文通过仿真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正确性、不同滤波电感参数对电流谐波的影响,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功率分配和能量回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电源 混合整流器 单控型 最优功率分配 功率因数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的容错性能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元钧 刘宇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8-102,共5页
航空双通道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由双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与两套功率电路组成,在一个通道故障时能够实现容错工作模式,以提高系统的任务可靠性。论文研究了该电动机容错工作模式下静态和动态特性、允许工作电流和转矩,通过仿真分析了伺服系... 航空双通道永磁同步伺服系统由双绕组永磁同步电动机与两套功率电路组成,在一个通道故障时能够实现容错工作模式,以提高系统的任务可靠性。论文研究了该电动机容错工作模式下静态和动态特性、允许工作电流和转矩,通过仿真分析了伺服系统在容错模式下电机功率损耗与控制性能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动机 容错工作 双通道交流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通道无刷直流电动机容错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董慧芬 周元钧 沈颂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89-94,共6页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飞机舵机的双通道无刷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在任意1个通道故障时,可以采用单通道工作的容错运行模式,提高飞机舵机的任务可靠性。讨论了该电动机的电磁时间常数、机电时间常数和频率响应特性,给出了机械特性试验曲线和... 研究了一种应用于飞机舵机的双通道无刷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在任意1个通道故障时,可以采用单通道工作的容错运行模式,提高飞机舵机的任务可靠性。讨论了该电动机的电磁时间常数、机电时间常数和频率响应特性,给出了机械特性试验曲线和频率响应试验结果:分析了容错运行状态下电磁转矩和功率损耗的关系,由于电动机功率损耗的限制,在容错运行状态下电动机输出的电磁转矩降低。飞机舵机为要求快速调节的位置伺服系统,电磁转矩的降低直接影响到电动机的动态性能;仿真分析了功率损耗对系统容错运行动态性能的影响,并给出了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分析结果是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作动系统 无刷直流电动机 动态性能 功率损耗 容错运行 频率响应 任务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比较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杨勇 鞠勇 +1 位作者 陆家榆 雷银照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1-75,共5页
根据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几何结构的特点,在考虑正、负极导线起晕场强不同和正、负离子不同迁移率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特点。结果表明:相对于极间距和极导线对... 根据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几何结构的特点,在考虑正、负极导线起晕场强不同和正、负离子不同迁移率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500kV直流输电线路的电磁环境特点。结果表明:相对于极间距和极导线对地最小高度分别相同的水平排列线路,负极导线在下的垂直排列线路的地面合成电场强度、空间电荷密度和离子流密度的最大值较大,无线电干扰电平和可听噪声水平较低;而正极导线在下的垂直排列线路的地面合成电场强度、空间电荷密度和离子流密度的最大值较小,但其无线电干扰电平和可听噪声水平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 合成电场强度 无线电干扰 可听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地面合成电场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47
6
作者 杨勇 陆家榆 雷银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3-18,共6页
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在我国已用于实际工程,有必要研究有效方法计算该类线路的合成电场,以满足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需求。根据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几何结构的特点,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地... 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在我国已用于实际工程,有必要研究有效方法计算该类线路的合成电场,以满足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需求。根据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几何结构的特点,在Deutsch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计算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地面合成电场的方法。该方法还适用于极导线水平排列直流线路。通过试验和计算结果对比,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使用该法对极导线垂直和水平排列±500kV直流线路的地面合成电场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极导线高度和极间距分别相同的情况下,权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下的最大地面合成电场比极导线水平排列直流线路的略大,但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的地面合成电场横向衰减较快;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的走廊宽度约为极导线水平排列线路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架空线路 极导线垂直排列直流线路 合成电场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地面合成电场的计算方法 被引量:42
7
作者 杨勇 陆家榆 雷银照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6,共5页
我国计划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由于该类线路在世界上无工程应用先例,需要研究其地面合成电场的有效计算方法,以满足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需求。考虑极导线对地距离不同和极导线布置方案对每一极导线起晕电压的影响及正... 我国计划在实际工程中采用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由于该类线路在世界上无工程应用先例,需要研究其地面合成电场的有效计算方法,以满足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需求。考虑极导线对地距离不同和极导线布置方案对每一极导线起晕电压的影响及正负极导线起晕场强的差别等因素,提出一种计算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地面合成电场的方法。利用同塔双回直流模拟试验线段,对极导线按不同方案布置时的地面合成电场进行测试,并采用该文方法对地面合成电场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文方法计算极导线按不同方案布置时同塔双回直流线路的地面合成电场,其分布规律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地面最大合成电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高压直流线路 合成电场 计算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磁致伸缩铁磁材料磁记忆现象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21
8
作者 周俊华 雷银照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01-105,共5页
针对金属磁记忆无损检测原理,基于铁磁性的唯像理论,利用一个近似的分子场,得到了地磁场中受应力作用的铁磁杆件的有效场表达式;利用能量最小原理,得到了分子场参数表达式;根据所得的有效场表达式,解释了磁致伸缩为正的铁磁材料在应力... 针对金属磁记忆无损检测原理,基于铁磁性的唯像理论,利用一个近似的分子场,得到了地磁场中受应力作用的铁磁杆件的有效场表达式;利用能量最小原理,得到了分子场参数表达式;根据所得的有效场表达式,解释了磁致伸缩为正的铁磁材料在应力集中处漏磁场切向分量出现最大值、同时法向分量为零值的现象,并进行了仿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磁致伸缩铁磁材料 唯像理论 分子场 磁记忆检测 应力集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口电弧与喷口材料蒸气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20
9
作者 张俊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06-209,共4页
基于守恒方程组,建立了喷口电弧与PTFE蒸气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SF_6自能膨胀式断路器的开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断电流的大小对膨胀室内的压力有明显的影响,熄弧压力的建立是依靠PTFE蒸气和SF_6气体吸收了电弧的... 基于守恒方程组,建立了喷口电弧与PTFE蒸气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对SF_6自能膨胀式断路器的开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开断电流的大小对膨胀室内的压力有明显的影响,熄弧压力的建立是依靠PTFE蒸气和SF_6气体吸收了电弧的能量来完成的。进入膨胀室内的热气流与冷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冷气体向膨胀室的气流出口处运动,有利于弧后触头间的介质恢复过程。PTFE蒸气能加快膨胀室内冷热气流的混合,导致热气体的温度下降、温度升高的区域增大;使弧后喷口内气流场的温度下降速度减小,但由于气体密度上升较快,介质强度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自能膨胀式断路器 喷口电弧 喷口材料 介质强度 数学模型 灭弧室 蒸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绕组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与转矩特性 被引量:48
10
作者 周元钧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16,共5页
阐述一种用于全电飞机机电作动系统的双绕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定子上有双重绕组,由两套独立的功率电路驱动形成双通道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容错控制以提高可靠性。论文研究了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与转矩特性,并给出试验结果。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动机 机电作动器 容错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F_6自能膨胀式断路器开断大电流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俊民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9,17,共5页
在建立喷口电弧与喷口烧蚀蒸气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SF6自能膨胀式断路器开断大电流的过程,计算并分析介质恢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室内压力的建立与燃弧过程密切相关,第二个电流半波的燃弧过程,对压... 在建立喷口电弧与喷口烧蚀蒸气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基础上,应用有限元方法数值模拟了SF6自能膨胀式断路器开断大电流的过程,计算并分析介质恢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室内压力的建立与燃弧过程密切相关,第二个电流半波的燃弧过程,对压力的影响较第一个电弧电流半波的大,是压力建立的关键过程。电流过零后灭弧室气流特性主要为:由于膨胀室内气流的作用,喷口喉部内形成一滞止区,弧隙间的温度迅速下降,喷口下游气流逐渐发展成超音速流。介质强度恢复特性表现为迅速上升的过程,而后为缓慢上升的过程;开断电流减小,介质强度恢复的速度快,介质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动态数学模型 膨胀室 气流场 介质恢复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场边界条件的一种新推导方法
12
作者 吴静 雷银照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对由不同媒质所组成的电磁场场域 ,当分界面上场的散度源和旋度源不为零时 ,场量将在分界面两侧发生突变 ,通常使用的单一媒质区域中的斯托克斯公式不再适用这种情况 .推广了单一媒质中的斯托克斯公式 ,得到了适用于多媒质区域的多曲面... 对由不同媒质所组成的电磁场场域 ,当分界面上场的散度源和旋度源不为零时 ,场量将在分界面两侧发生突变 ,通常使用的单一媒质区域中的斯托克斯公式不再适用这种情况 .推广了单一媒质中的斯托克斯公式 ,得到了适用于多媒质区域的多曲面斯托克斯公式 .对于由不同媒质所组成的电磁场场域 ,利用所推广的多曲面斯托克斯公式 ,给出了电磁场边界条件的一种新的推导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推导方法 多曲面斯托克斯公式 多区域高斯公式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毫秒计的设计
13
作者 金巍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8-59,共2页
介绍了采用89C51单片机设计的数字毫秒计,它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精度高,可以应用于继电器等电器设备的动作时间测量,也可以应用于物理实验。
关键词 数字毫秒计 单片机 电磁电器 继电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