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
2
1
作者
萧演清
白洪铭
+4 位作者
郑佳
李中原
李晓光
郝爱民
高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1327,共17页
作为典型的医工交叉应用,基于虚拟现实(VR)的运动康复技术研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梳理总结,首先分析了VR技术改善运动神经功能的3个出发点:一是利用VR优化运动想象效果,二是虚拟环境可提供重复...
作为典型的医工交叉应用,基于虚拟现实(VR)的运动康复技术研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梳理总结,首先分析了VR技术改善运动神经功能的3个出发点:一是利用VR优化运动想象效果,二是虚拟环境可提供重复性任务训练,三是虚拟学习任务向现实世界中的迁移.随后,总结了设计虚拟康复环境时所需考虑的3个核心要素:运动的可视化呈现、即时的行为反馈机制和丰富的上下文信息.接着,回顾了虚拟现实在脑卒中及脊髓损伤等神经损伤康复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展示了VR康复技术的临床潜力和初步成效.最后,归纳总结了虚拟现实在神经康复应用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深入理解VR中各种感官信息在产生神经过程中的关键影响机制,是充分发掘VR技术应用潜力的关键所在.综述旨在为虚拟现实在神经运动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神经康复
运动想象
运动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病毒示踪技术观察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的纤维联系
2
作者
刘法东
段红梅
+4 位作者
郝鹏
赵文
高钰丹
杨朝阳
李晓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39,共7页
目的:通过伪狂犬病毒(PRV)逆行示踪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DRG)之间神经元的联系,寻找两侧DRG神经元交互支配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18只正常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单侧PRV组、双侧PRV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组(n=6).单...
目的:通过伪狂犬病毒(PRV)逆行示踪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DRG)之间神经元的联系,寻找两侧DRG神经元交互支配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18只正常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单侧PRV组、双侧PRV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组(n=6).单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双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同时2μl滴度为1×10^10的PRV-mRuby注射到右侧坐骨神经上;CTB组将2μl浓度为1μg/μl的CTB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5d后观察病毒标记结果.结果:单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右侧DRG也观察到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但数量明显少于左侧(P<0.01).双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和PRV-mRuby标记的神经元,且有部分神经元被PRV-EGFP和PRV-mRuby同时标记.CTB组大鼠L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CTB标记,DRG中枢突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此外,L2脊髓中背根神经节中枢突的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单侧PRV组大鼠L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腰骶髓后连合核(DCN)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L2腰骶髓后连合核也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结论:Wistar大鼠的左右侧DRG神经元之间存在交互支配的现象,两侧DRG神经元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突触联系,而是通过后连合核等中间神经元跨突触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逆行示踪技术
背根神经节
突触联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脊髓损伤恒河猴下肢残留跨步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璨
魏瑞晗
+4 位作者
赵文
季润
饶家声
杨朝阳
李晓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8-653,共6页
目的观察评估脊髓损伤后恒河猴的下肢残留跨步能力。方法成年雌性恒河猴4只,胸椎T7-9右半侧切除脊髓组织1 cm。分别在脊髓损伤前、脊髓损伤后6周和12周,采用VICON系统进行双下肢步态测试,获取动物在跑步机上连续跨步中的双下肢步态周期...
目的观察评估脊髓损伤后恒河猴的下肢残留跨步能力。方法成年雌性恒河猴4只,胸椎T7-9右半侧切除脊髓组织1 cm。分别在脊髓损伤前、脊髓损伤后6周和12周,采用VICON系统进行双下肢步态测试,获取动物在跑步机上连续跨步中的双下肢步态周期时长,步长、步高、膝/踝关节角度幅值以及联动参数比值,并量化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恒河猴双下肢的协调性破坏,右下肢明显拖拽;左下肢步态周期时长显著增加(P<0.001),膝/踝关节角度屈曲/伸展的幅值均显著增大(P<0.001)。联动参数比值在脊髓损伤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下肢步态周期时长与步长(r=0.838,P=0.001)、步高(r=0.726,P=0.007)和踝关节角度变化幅值(r=0.766,P=0.004)均相关,踝关节角度变化幅值与步长呈正相关(r=0.627,P=0.029)。结论脊髓损伤后恒河猴健侧肢体步态模式发生改变。健侧下肢代偿性调整运动策略,以适应患侧下肢功能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脊髓半侧损伤
步态分析
残留跨步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
2
1
作者
萧演清
白洪铭
郑佳
李中原
李晓光
郝爱民
高阳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
重点
实验室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材料与神经再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
大学
北京
儿童医院心脏中心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
医学
中心儿科
医学
部
出处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1-1327,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C3604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L2324214)。
文摘
作为典型的医工交叉应用,基于虚拟现实(VR)的运动康复技术研究近年来获得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对近年来相关研究工作的梳理总结,首先分析了VR技术改善运动神经功能的3个出发点:一是利用VR优化运动想象效果,二是虚拟环境可提供重复性任务训练,三是虚拟学习任务向现实世界中的迁移.随后,总结了设计虚拟康复环境时所需考虑的3个核心要素:运动的可视化呈现、即时的行为反馈机制和丰富的上下文信息.接着,回顾了虚拟现实在脑卒中及脊髓损伤等神经损伤康复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展示了VR康复技术的临床潜力和初步成效.最后,归纳总结了虚拟现实在神经康复应用中面临的核心问题:深入理解VR中各种感官信息在产生神经过程中的关键影响机制,是充分发掘VR技术应用潜力的关键所在.综述旨在为虚拟现实在神经运动康复领域的临床应用与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参考.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神经康复
运动想象
运动可视化
Keywords
virtual reality
neurorehabilitation
motor imagery
motor visualization
分类号
TP391.4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病毒示踪技术观察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的纤维联系
2
作者
刘法东
段红梅
郝鹏
赵文
高钰丹
杨朝阳
李晓光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首都医科
大学
神经
生物
学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出处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3-23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30030,31971279,31670988,31771053,31650001,313201039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C1104001
+3 种基金
2017Y FC1104002)
北京市科技计划(Z181100001818007)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度科技计划重点项目(KZ201810025030)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30210465)。
文摘
目的:通过伪狂犬病毒(PRV)逆行示踪技术观察Wistar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DRG)之间神经元的联系,寻找两侧DRG神经元交互支配的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18只正常成年雌性Wistar大鼠,分为单侧PRV组、双侧PRV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CTB)组(n=6).单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双侧PRV组将2μl滴度为1×10^10的PRV-EGFP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同时2μl滴度为1×10^10的PRV-mRuby注射到右侧坐骨神经上;CTB组将2μl浓度为1μg/μl的CTB注射到左侧坐骨神经上.5d后观察病毒标记结果.结果:单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右侧DRG也观察到大量被PRV-EGFP标记的神经元,但数量明显少于左侧(P<0.01).双侧PRV组在左侧DRG可见大量被PRV-EGFP和PRV-mRuby标记的神经元,且有部分神经元被PRV-EGFP和PRV-mRuby同时标记.CTB组大鼠L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CTB标记,DRG中枢突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此外,L2脊髓中背根神经节中枢突的大量纤维终末被CTB标记.单侧PRV组大鼠L4脊髓前角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腰骶髓后连合核(DCN)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L2腰骶髓后连合核也有大量神经元被PRV-EGFP标记.结论:Wistar大鼠的左右侧DRG神经元之间存在交互支配的现象,两侧DRG神经元之间并没有直接的突触联系,而是通过后连合核等中间神经元跨突触联系.
关键词
伪狂犬病毒
逆行示踪技术
背根神经节
突触联系
大鼠
Keywords
pseudorabies virus
retrograde tracer technique
dorsal root ganglion
synaptic connections
rat
分类号
Q42 [生物学—神经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脊髓损伤恒河猴下肢残留跨步能力的评估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璨
魏瑞晗
赵文
季润
饶家声
杨朝阳
李晓光
机构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生物
医学工程
高精尖创新中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仪器科学与光电
工程
学院
测控与信息技术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材料与神经再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
大学
基础
医学
院
神经
生物
学系
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人体
生物
力学
实验室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8-65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1900980,No.31970970,No.3173003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7YFC1104002,No.2017YFC1104001)
+1 种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No.2018M640046)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7194286)。
文摘
目的观察评估脊髓损伤后恒河猴的下肢残留跨步能力。方法成年雌性恒河猴4只,胸椎T7-9右半侧切除脊髓组织1 cm。分别在脊髓损伤前、脊髓损伤后6周和12周,采用VICON系统进行双下肢步态测试,获取动物在跑步机上连续跨步中的双下肢步态周期时长,步长、步高、膝/踝关节角度幅值以及联动参数比值,并量化分析。结果脊髓损伤后,恒河猴双下肢的协调性破坏,右下肢明显拖拽;左下肢步态周期时长显著增加(P<0.001),膝/踝关节角度屈曲/伸展的幅值均显著增大(P<0.001)。联动参数比值在脊髓损伤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下肢步态周期时长与步长(r=0.838,P=0.001)、步高(r=0.726,P=0.007)和踝关节角度变化幅值(r=0.766,P=0.004)均相关,踝关节角度变化幅值与步长呈正相关(r=0.627,P=0.029)。结论脊髓损伤后恒河猴健侧肢体步态模式发生改变。健侧下肢代偿性调整运动策略,以适应患侧下肢功能的缺失。
关键词
恒河猴
脊髓半侧损伤
步态分析
残留跨步能力
Keywords
Rhesus monkeys
spinal cord hemisection
gait analysis
residual stepping ability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虚拟现实技术在神经运动康复中的应用综述
萧演清
白洪铭
郑佳
李中原
李晓光
郝爱民
高阳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病毒示踪技术观察大鼠两侧背根神经节的纤维联系
刘法东
段红梅
郝鹏
赵文
高钰丹
杨朝阳
李晓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脊髓损伤恒河猴下肢残留跨步能力的评估
赵璨
魏瑞晗
赵文
季润
饶家声
杨朝阳
李晓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