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空探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红 姚智恺 付玉明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2020年第5期489-499,共11页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月球基地、载人登陆火星和火星基地等长时间、远距离的载人航天活动的关键技术之一。梳理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俄罗斯、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与组织在该领...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是月球基地、载人登陆火星和火星基地等长时间、远距离的载人航天活动的关键技术之一。梳理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理论与技术体系,综述了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俄罗斯、美国、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与组织在该领域从生物单元到系统集成研究,再到有人密闭实验的研究进展,以及微型水生生物系统的空间实验的尝试。提出了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发展路径,指出小型陆生生态系统的空间实验是将该项技术真正应用于太空所需的关键环节,分析了该项技术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地面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人工闭合生态系统 地基实验装置 地外长期生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实验系统气密性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胡大伟 付玉明 +2 位作者 杜小杰 张金晖 刘红 《载人航天》 CSCD 2016年第3期399-405,共7页
针对直接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系统有人密闭系统实验数据准确性的气密性或泄露率问题,以月宫一号大型地基实验系统为例,采用经典气体方程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影响其舱内气体动态的主要速率方程,并把泄露率作为其中的可... 针对直接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地基实验系统有人密闭系统实验数据准确性的气密性或泄露率问题,以月宫一号大型地基实验系统为例,采用经典气体方程和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影响其舱内气体动态的主要速率方程,并把泄露率作为其中的可调节参数,运用Matlab/Simulink中的S函数建立气体浓度对泄露率变化的瞬态响应特征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实验研究,分析了在假设的不同泄露率下,月宫一号系统内O_2和CO_2气体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经气密性检验实验测定,月宫一号系统的舱体实际泄漏率为0.043%·d^(-1),仿真实验表明在这样的泄漏率下月宫一号系统的气体浓度瞬态响应规律接近完全密闭系统的水平。运用随机过程控制理论与方法对105天有人实验期间的气体稳态响应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证实了在月宫一号有人密闭实验的过程中气体浓度是保持高度稳定的,说明月宫一号系统的气密性保证了系统有人密闭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为后续类似的地基实验系统的设计和构建奠定了基础,可为我国再生生保系统的设计与建造提供相关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泄露率 随机过程 建模与仿真 月宫一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产生和维持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心铭 胡大伟 +2 位作者 付玉明 张金晖 刘红 《深空探测学报》 2019年第1期31-36,共6页
空间站微生物严重滋生现象表明:在低剂量电离辐射(Low-Dose Ionizing Radiation,LDIR)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大大增加,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前期调查和具体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本研究首次提出LDIR能够使微生物群落中的物种产... 空间站微生物严重滋生现象表明:在低剂量电离辐射(Low-Dose Ionizing Radiation,LDIR)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大大增加,其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在前期调查和具体实验观测的基础上,本研究首次提出LDIR能够使微生物群落中的物种产生不同程度的生长延迟效应,从而减小了物种之间的竞争排斥,诱导并维持了微生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本研究基于经典的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将生长延迟时间环节引入其中,得到LDIR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进行大规模的计算机仿真实验,获得LDIR下微生物多样性产生和维持的动力学机制,得到结果可为认识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微生物群落的演替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电离辐射 竞争排斥 生长延迟 延迟Lotka-Volterra竞争模型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源及培养方式对反硝化生物阴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婷 冯雍 +1 位作者 谢倍珍 刘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489-3498,共10页
本研究考察了种源及培养方式对反硝化生物电化学系统(BES)的影响,分别以河流底泥,活性污泥和反硝化菌剂等为种源构建直接启动式BES(DS-BES),发现以不同种源构建的DS-BES均可利用电极电子实现硝酸盐还原,但硝态氮去除能力仅为11.9~25.2mg... 本研究考察了种源及培养方式对反硝化生物电化学系统(BES)的影响,分别以河流底泥,活性污泥和反硝化菌剂等为种源构建直接启动式BES(DS-BES),发现以不同种源构建的DS-BES均可利用电极电子实现硝酸盐还原,但硝态氮去除能力仅为11.9~25.2mg/(m^(2)·d),其中以河流底泥为种源的DS-BES具有相对较高的性能.以河流底泥和厌氧池污泥为种源构建极性反转培养式BES(PR-BES),发现其硝态氮去除能力可达227.4和160.6mg/(m^(2)·d),远高于DS-BES.16S rDNA测序分析发现,种源并未显著影响BES电极表面附着的优势微生物种类,Afipia和Aquamicrobium在DS-BES和PR-BES内均被富集并成为优势微生物.生物量分析发现PR-BES电极表面的DNA含量远高于DS-BES,说明极性反转培养方式可能主要通过提高电极表面的微生物附着量从而提高BES的硝态氮去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化学系统 反硝化 种源 极性反转培养 阿菲波菌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密闭隔离环境对乘员身体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贾绍燕 郝梓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23-26,I0018,共5页
目的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标准测评8例乘员在长期密闭隔离前中后不同时间的体质变化,对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讨,从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利于密闭环境下人体的功能平衡。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q... 目的应用中医体质辨识标准测评8例乘员在长期密闭隔离前中后不同时间的体质变化,对长期密闭环境中人体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探讨,从而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利于密闭环境下人体的功能平衡。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对"月宫365"密闭实验中两组8例乘员,其中女4例,男4例;年龄24~31岁,在370 d舱内及舱外进行中医体质测评;舱内每两月测评1次,入舱时、出舱时及出舱后分别测评1次。结果 48份问卷中,平和质21例,平和质倾向偏颇质13例,偏颇质中阳虚质12例,阴虚质1例,气虚质1例;男乘员以平和质为主,有平和质倾向偏颇质变化;女乘员以阳虚质为主;平和质、阳虚质转化分值不同时期均有变化。结论乘员体质以平和质为主,短时间内整体体质变化不明显,但因为长期密闭隔离作用,乘员会出现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及气郁质四种体质短时间的变化,这些变化可以反映出乘员即时的身体状态所受环境、精神、营养、锻炼、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可为未来长期密闭隔离环境下维持乘员的体质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闭隔离环境 乘员 中医体质辨识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深空探测活动中的尿液处理回收技术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朱国荣 谢倍珍 刘红 《深空探测学报》 2018年第6期582-590,共9页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io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BLSS)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活动,实现长期载人空间飞行必需的关键技术,对于太空的探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BLSS系统内,航天员尿液废水的处理回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尿液...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Bioregenerative Life Support System,BLSS)是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活动,实现长期载人空间飞行必需的关键技术,对于太空的探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BLSS系统内,航天员尿液废水的处理回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尿液中所含有的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物质回收用于系统内植物生长所需营养液的配制,既可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也有助于实现系统内物质的循环利用进而提高BLSS的闭合度。尿液中所含的大量盐分会威胁植物生长,所以需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处理尿液废水并回收其中的水分和营养。为了探索适用于BLSS中的尿液处理回收技术,首先分析了几种面向空间站应用的尿液处理技术,如蒸馏技术等;然后基于回收营养物质的需求,分析了面向民用的、发展较为成熟的尿液处理回收技术,如离子交换吸附技术、氨气吹脱技术和鸟粪石沉淀技术,并讨论了这些尿液处理回收技术在BLSS中的应用前景。最后基于BLSS的实际需求,提出了有望用于BLSS中的尿液处理回收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 尿液 水分 营养物质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CO_(2)浓度、温湿度和光照变化对碰碰香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崔静娴 刘慧 刘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46-1655,共10页
碰碰香(Plectranthus hadiensis var.tomentosus)的芳香气味具有改善身心健康的作用,但其挥发物的释放易受到室内环境影响而降低效果。为探究碰碰香挥发物对常见室内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为其高效稳定地应用于构建舒适的亲生物环境提供科... 碰碰香(Plectranthus hadiensis var.tomentosus)的芳香气味具有改善身心健康的作用,但其挥发物的释放易受到室内环境影响而降低效果。为探究碰碰香挥发物对常见室内环境变化的响应,并为其高效稳定地应用于构建舒适的亲生物环境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混合正交设计,使用动态顶空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了碰碰香挥发物对温度、湿度、CO_(2)浓度及光照这4种常见室内环境因素的响应。结果表明:(1)在温度、湿度、CO_(2)浓度和光照4个环境因素中,CO_(2)浓度和温度对碰碰香植株挥发物释放量的影响较大,而湿度和光照的影响较弱。(2)正常光周期下培养的碰碰香,在夜晚无光照时,CO_(2)浓度500μmol·mol^(-1)、温度25℃和湿度60%的环境条件最适于碰碰香植株释放挥发物。此环境条件下碰碰香挥发物的释放总量为86.23μg·L^(-1)·kg^(-1),具有改善身心健康的活性成分含量为78.03μg·L^(-1)·kg^(-1)。综上所述,应用碰碰香构建室内亲生物环境,维持或改善人员身心健康时,应主要注意控制CO_(2)浓度和温度相关的环境条件,从而充分高效地发挥碰碰香的园艺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碰香 挥发性有机物 温度 相对湿度 二氧化碳浓度 光照条件 混合水平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