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滞测量的复杂网络分布式状态估计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滕达 徐雍 +2 位作者 鲍鸿 王卓 鲁仁全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50,共10页
研究一类存在一步随机时滞的复杂网络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采用伯努利随机变量刻画测量值的随机时滞情况.基于复杂网络模型和不可靠测量值,分别设计复杂网络的状态预测器和分布式状态估计器,基于杨氏不等式消除节点之间的耦合项,通过优... 研究一类存在一步随机时滞的复杂网络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采用伯努利随机变量刻画测量值的随机时滞情况.基于复杂网络模型和不可靠测量值,分别设计复杂网络的状态预测器和分布式状态估计器,基于杨氏不等式消除节点之间的耦合项,通过优化杨氏不等式引进的参数,优化状态预测协方差.通过设计估计器增益,获得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同时结合预测误差协方差,获得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的迭代公式,并给出估计误差协方差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对由小车组成的耦合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所设计估计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分布式状态估计 时滞测量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镁合金体内降解行为与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洋 张璇 +6 位作者 卢佳 何东磊 宿振宇 牛伟 于镇洋 孙荣禄 李岩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37-152,共16页
医用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独特的可降解性,是人体非重要承力部位的理想植入材料,但是过快的降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探索更加适合镁合金的植入部位并通过表面改性技术使其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过程达到同步... 医用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独特的可降解性,是人体非重要承力部位的理想植入材料,但是过快的降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探索更加适合镁合金的植入部位并通过表面改性技术使其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过程达到同步是突破临床应用瓶颈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了体内不同植入环境中镁合金的腐蚀降解机理,利用适当的表面改性技术从涂层成分设计与组织优化角度对医用镁合金的降解行为进行了调控。本文分析了腐蚀介质种类、成分、浓度、流动状态等生理环境对医用镁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机制,总结了医用镁合金在骨科、心血管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植入环境中降解行为的差异,综述了金属涂层、无机非金属涂层、有机高分子涂层、生物功能涂层、复合涂层调控医用镁合金降解行为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基于人体特定植入部位开发生物功能性涂层的研究思路,为促进镁合金植入器械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金属 可降解镁合金 降解行为 表面改性 耐蚀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超高速旋转盘腔流动与换热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熙 刘剑宇 全永凯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148,共11页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带周向环罩的微型超高速旋转盘腔的流动与换热规律,盘腔的半径为4mm,转速为2×10^(5)~1×10^(6)r/min。结果表明:超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并没有给微型旋转盘腔带来与常规盘腔不同的流动结构,但是超强... 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带周向环罩的微型超高速旋转盘腔的流动与换热规律,盘腔的半径为4mm,转速为2×10^(5)~1×10^(6)r/min。结果表明:超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并没有给微型旋转盘腔带来与常规盘腔不同的流动结构,但是超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引起的粘性耗散效应导致旋转盘高半径处发生换热恶化现象,周向环罩的存在则进一步加剧了该现象。在高旋转雷诺数和低转盘过余温度工况下,强离心力及其衍生浮升力引起的粘性耗散效应更加显著,而周向环罩的影响相对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旋转盘腔 流动与换热 离心力 离心浮升力 粘性耗散 换热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E4的火星地表环境视景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陈绪宁 郑建英 +3 位作者 胡勇 池碧茹 陈巍 胡庆雷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7-84,共8页
火星地表环境可视化仿真对于火星探测方案的演示以及验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火星地表数字环境建模的需求,根据真实火星场景数据,基于虚幻引擎4(UE4)数字仿真软件,设计并构建了火星地表环境的三维视景模型.设计的仿真模型不仅... 火星地表环境可视化仿真对于火星探测方案的演示以及验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火星地表数字环境建模的需求,根据真实火星场景数据,基于虚幻引擎4(UE4)数字仿真软件,设计并构建了火星地表环境的三维视景模型.设计的仿真模型不仅包含沙坡、沙坑、山丘等多种地形,还加入了光照、沙尘等条件,使得模型更为贴近真实火星环境,满足视觉效果以及真实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地表环境 视景仿真 UE4 地形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短时序特征融合的资源负载预测模型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艺霏 于雷 +2 位作者 滕飞 宋佳玉 袁玥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08-1515,共8页
高准确率的资源负载预测能够为实时任务调度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但是,针对资源负载的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大多是通过提取时间序列的长时序依赖特性来进行短期或者长期预测,忽略了时间序列中的短时序依赖特性。为了更好地对资源... 高准确率的资源负载预测能够为实时任务调度提供依据,从而降低能源消耗。但是,针对资源负载的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大多是通过提取时间序列的长时序依赖特性来进行短期或者长期预测,忽略了时间序列中的短时序依赖特性。为了更好地对资源负载进行长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序特征融合的边缘计算资源负载预测模型。首先,利用格拉姆角场(GAF)将时间序列转变为图像格式数据,以便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来提取特征;然后,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空间特征和短期数据的特征,用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来提取时间序列的长时序依赖特征;最后,将所提取的长、短时序依赖特征通过双通道进行融合,从而实现长期资源负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在阿里云集群跟踪数据集CPU资源负载预测中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3.823,均方根误差(RMSE)为5.274,拟合度(R^(2))为0.8158,相较于单通道的CNN和LSTM模型、双通道CNN+LSTM和ConvLSTM+LSTM模型,以及资源负载预测模型LSTM-ED和XGBoost,所提模型的预测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负载预测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格拉姆角场 双通道 时间序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优化建筑结构声振特性的多重模态减缩策略 被引量:2
6
作者 黄行蓉 姚毅 张大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5-1023,共9页
建筑结构的声振特性是衡量建筑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开展建筑结构声振特性优化的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其看作声固耦合系统——固体域为混凝土材质的楼板和墙... 建筑结构的声振特性是衡量建筑舒适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直接影响建筑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开展建筑结构声振特性优化的设计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以建筑结构为研究对象,将其看作声固耦合系统——固体域为混凝土材质的楼板和墙壁板构成的长方体结构,结构内部腔体填满可压缩空气。引入分支模态发展了多重模态综合理论,建立了基于子结构固定界面模态、连接面分支模态和声学体自由子结构模态的减缩模型,极大地提升了声固耦合系统声振特性的分析效率;基于该减缩模型发展了一套建筑结构内部声压级优化方法,重点分析了建筑结构内部声压级与墙壁厚度、楼板-墙壁连接面上刚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以腔体内部平均声压级为优化指标给出了优化策略。本文所提出方法和分析结果可为建筑结构声振特性的分析和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模态 声固耦合 模态综合 固定界面模态 分支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预知性特殊事件下的短时交通状态预测 被引量:2
7
作者 冯小原 陈咨霖 +1 位作者 季楠 任毅龙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721-2730,共10页
精准的短时交通状态预测是实施有效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依据。而可预知性特殊事件(PSEs)短时间内在其举办地点周边产生异常的交通出行需求,又因为事件发生数量少、数据样本收集困难等不利因素,往往造成预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此,通过... 精准的短时交通状态预测是实施有效的交通管理与控制的重要依据。而可预知性特殊事件(PSEs)短时间内在其举办地点周边产生异常的交通出行需求,又因为事件发生数量少、数据样本收集困难等不利因素,往往造成预测精度难以保证。为此,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PSEs下短时交通演化特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K近邻(KNN)算法框架,提出一种短时交通状态的KNN(PSE-KNN)预测模型,并通过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实时超参数优化方法将其构建成自适应PSE-KNN(APSE-KNN)模型,最后以北京市演唱会场景为例对所提模型的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多步预测实验中,相对于其他7种对比预测模型,平均减少残差值12.43%、降低绝对值百分比误差29.90%。证明所提模型有优异的快速调整能力,其更适应于PSEs场景下短时交通状态预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交通状态预测 可预知性特殊事件 K近邻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KDO一方程模型计算高超声速横流转捩
8
作者 王浩 徐晶磊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2,I0002,共9页
高超声速横流转捩集湍流-激波作用、可压缩、横流、转捩等难题于一身,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RANS)的转捩建模是一项挑战。本文采用CKDO-tran计算高超声速横流转捩的经典标模—HIFiRE-5,分可压缩性效应、雷诺数效应和迎角效应进行评估,发... 高超声速横流转捩集湍流-激波作用、可压缩、横流、转捩等难题于一身,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RANS)的转捩建模是一项挑战。本文采用CKDO-tran计算高超声速横流转捩的经典标模—HIFiRE-5,分可压缩性效应、雷诺数效应和迎角效应进行评估,发现:不考虑可压缩效应的KDO-tran模型无法给出准确的预测,而不引入特定转捩机理,CKDO-tran仍然可以预测一系列雷诺数工况的高超声速横流转捩。迎角0°时,CKDO-tran可以较好地预测出双肺叶转捩图像,迎角为4°时,CKDO-tran产生的转捩线提前,但给出了与实验相似的转捩图像,具有进一步开发的潜力。对4°工况进行来流湍流度敏感性的研究发现,随着来流湍流度减小,CKDO-tran产生的转捩线逐渐后移,并且转捩图像与实验的相似性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通过对迎角效应进行的分析,推测出来流-激波相互作用的建模是消除迎角效应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捩模型 湍流模型 横流转捩 高超声速 可压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