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增材制造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各向异性及热处理调控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哲南 杨仕超 +4 位作者 张乐 杨未柱 曾延 张斌 鲍蕊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13,共13页
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拥有低裂纹敏感性和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是激光增材制造航空航天高温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当前激光增材制造GH4169面临各向异性显著、高温服役环境的影响机制不明确、疲劳性能数据不充分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 GH4169镍基高温合金拥有低裂纹敏感性和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是激光增材制造航空航天高温部件的理想材料之一。然而,当前激光增材制造GH4169面临各向异性显著、高温服役环境的影响机制不明确、疲劳性能数据不充分等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工程推广应用。热处理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金属后处理工艺,能有效调控金属材料的细微观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然而其对激光增材制造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调控规律和机理较为复杂,仍需更深入的研究。系统梳理了激光增材制造GH4169镍基高温合金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分析了材料独特的细微观结构和各向异性拉伸及疲劳性能,总结了热处理对材料细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当前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展望了研究方向,以期为激光增材制造镍基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高温结构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镍基高温合金 各向异性 疲劳性能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强化学习中策略表征研究简述
2
作者 陈真 吴卓屹 张霖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3-1769,共17页
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DRL的策略网络在泛化性、多任务适应性和样本效率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策略表征作为提升DRL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构建更高效、更泛化的策略表达形式,提... 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DRL)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功,但DRL的策略网络在泛化性、多任务适应性和样本效率等方面仍面临巨大挑战。策略表征作为提升DRL能力的重要研究方向,通过构建更高效、更泛化的策略表达形式,提升智能体对环境变化及新任务的适应能力。概述了策略表征领域的关键研究进展,介绍了从传统的基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策略到基于指针网络、序列生成模型、扩散模型、超网络、模块化设计以及专家混合模型以及基于序列化Token的跨模态策略等多样化策略架构,还从策略输入和中间表达的语义如何编码和优化等策略表征方法层面归纳分析前沿研究。总结并对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策略表征 深度强化学习 泛化能力 多任务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叶片造型的压气机流动稳定性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大坤 朱恒毅 +3 位作者 许登科 冀国锋 杨加寿 孙晓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819-1837,共19页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 压气机实际稳定裕度是否达到指标直接决定了发动机是否可以投入使用.目前的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中缺乏一种高效、准确的评估失稳边界的工具,导致在设计定型后依然存在实际稳定裕度不足的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发展快速可靠的压气机稳定性预测工具以供设计阶段使用.现代航空压气机叶片的气动设计朝着三维精细化方向发展,如何在设计阶段考虑叶片三维造型的变化对稳定性的影响愈发关键.传统的激盘/半激盘模型难以精细捕捉到三维叶片造型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而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计算资源的消耗在压气机设计阶段难以承受.为了在精细考虑叶片造型影响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为气动设计阶段提供稳定性评估工具,本团队首先在2013年提出了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通过分布式叶片力源项建模考虑复杂叶片造型的影响,通过系统特征值描述流动稳定性.继而针对不同的预测目标和应用条件,发展了3种简化模型:子午面模型、流线模型和径向展开模型.其中子午面模型能够准确刻画叶尖间隙、叶片掠和叶片加载方式等关键设计参数对流动稳定性的影响,为设计阶段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失稳边界预测工具;流线模型可以快速评估展向各条流线系统的流动稳定性,并定量地给出流动稳定性最为薄弱的区域,从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叶片扩稳设计;径向展开模型可以快速地预测离心压气机的流动失稳点,定量评估离心压气机流动稳定性.以上模型可以应用于压气机气动设计体系,为设计定型的压气机提供了可靠的稳定性评估方法,为压气机气动/稳定性一体化设计提供了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 三维叶片造型 稳定性预测 叶片力建模 压气机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时代多边平台竞争中的兼容策略研究
4
作者 张紫琼 王博文 +1 位作者 刘森 潘大鹏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28,共9页
在区块链时代,分布式应用(DApp)行业出现了爆发式成长。市场中出现的新型多边平台结构及区块链网络独特的完全开放环境,使得区块链时代的多边平台竞争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决策问题,其中兼容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聚焦于兼容策略动... 在区块链时代,分布式应用(DApp)行业出现了爆发式成长。市场中出现的新型多边平台结构及区块链网络独特的完全开放环境,使得区块链时代的多边平台竞争出现了更加复杂的决策问题,其中兼容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聚焦于兼容策略动态选择这一关键问题,以ETH和EOS为例,构建博弈论模型分析了区块链多边平台不同生命周期竞争中的兼容决策过程,讨论了市场规模、平台规模差距及市场竞争强度对平台利润的影响,选取两平台上运行的DApp“加密猫”和“区块链萌宠”作为案例进行了数值分析。本文研究结果对区块链多边平台竞争中的兼容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分布式应用 博弈论 行业生命周期 兼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滞测量的复杂网络分布式状态估计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滕达 徐雍 +2 位作者 鲍鸿 王卓 鲁仁全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41-850,共10页
研究一类存在一步随机时滞的复杂网络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采用伯努利随机变量刻画测量值的随机时滞情况.基于复杂网络模型和不可靠测量值,分别设计复杂网络的状态预测器和分布式状态估计器,基于杨氏不等式消除节点之间的耦合项,通过优... 研究一类存在一步随机时滞的复杂网络分布式状态估计问题,采用伯努利随机变量刻画测量值的随机时滞情况.基于复杂网络模型和不可靠测量值,分别设计复杂网络的状态预测器和分布式状态估计器,基于杨氏不等式消除节点之间的耦合项,通过优化杨氏不等式引进的参数,优化状态预测协方差.通过设计估计器增益,获得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同时结合预测误差协方差,获得状态估计误差协方差的迭代公式,并给出估计误差协方差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对由小车组成的耦合系统进行数值仿真,验证所设计估计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分布式状态估计 时滞测量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步攻击检测关键技术研究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谢国杰 张旭 +5 位作者 于洋 赵程遥 胡佳 王浩铭 蒋沐辰 胡程楠 《信息安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6-402,共7页
多步攻击检测技术通过分析告警日志数据,挖掘攻击场景,辅助实现高威胁攻击路径的早期发现,从而降低安全威胁风险,提高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分别介绍了多步攻击检测的3种关键技术:基于告警相似性、基于告警因果知识和基于模型的多步... 多步攻击检测技术通过分析告警日志数据,挖掘攻击场景,辅助实现高威胁攻击路径的早期发现,从而降低安全威胁风险,提高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分别介绍了多步攻击检测的3种关键技术:基于告警相似性、基于告警因果知识和基于模型的多步攻击检测技术.通过比较分析,剖析了3种技术的差异.同时,还探讨了多步攻击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与隐私计算、溯源图和因果推断等技术的融合.这些技术的融合将为网络安全提供新思路和方法,以应对不断复杂化的安全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步攻击检测 告警相似度 因果知识 隐私计算 溯源图 因果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明 郭玉奉 +1 位作者 杨景 杨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14-319,共6页
作为运动控制的基础,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的误差模型对其精度存在影响。以六自由度机器人为对象,基于DH矩阵法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分别从位置、姿态与位姿综合三个方面建立六种不同的误差模型并利用量子遗传算法分... 作为运动控制的基础,机器人运动学参数辨识的误差模型对其精度存在影响。以六自由度机器人为对象,基于DH矩阵法建立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分别从位置、姿态与位姿综合三个方面建立六种不同的误差模型并利用量子遗传算法分别进行辨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误差模型5拥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辨识稳定性,适合用于实际辨识实验。利用高精度相机测量机器人末端位姿,通过粒子群寻优算法求取机器人基坐标系与相机坐标系之间转换矩阵。基于视觉测量数据、量子遗传算法和粒子群算法,以误差模型5作为实际辨识模型分别进行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误差模型5的量子遗传算法辨识后的机器人末端综合位置误差的方差小,其值为0.1159mm2,曲线波动幅度小,且平均误差下降82.96%,有较高的辨识精度和辨识稳定性,可有效提升机器人末端的定位精度,为基于视觉的动态目标捕捉提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运动学 参数辨识 误差模型 量子遗传算法 粒子群算法 手眼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具身认知的外骨骼康复训练步态匹配方法
8
作者 高一聪 王悦瑾 +2 位作者 陈意磊 郑浩 谭建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57-1564,1582,共9页
针对康复训练步态的个性化适配问题,提出考虑具身认知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步态匹配方法.将身体体验和感官感受作为反馈引入下肢外骨骼步态评价中,构建考虑具身认知的康复训练步态适配评价指标.利用基于Z-number的模糊语言术语进行康复... 针对康复训练步态的个性化适配问题,提出考虑具身认知的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步态匹配方法.将身体体验和感官感受作为反馈引入下肢外骨骼步态评价中,构建考虑具身认知的康复训练步态适配评价指标.利用基于Z-number的模糊语言术语进行康复训练步态的模糊语言评价,通过模糊不确定性下的证据推理方法融合康复训练步态评价置信度,克服了传统方法无法处理非相互独立的康复训练步态评价自然语言术语的局限性,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快速迭代匹配合适的康复训练步态.通过实验,验证本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 具身认知 康复训练步态 Z-numb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与数智化运营下机场地勤车辆调度优化
9
作者 田琼 陈晓静 郭蕊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2,共8页
机场电动无人驾驶车辆应用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促进机场数智化建设。本文研究了与航班准点率及旅客行程体验密切相关的采用无人驾驶的摆渡车及行李车的机场电动地勤车辆调度问题。在满足航班服务时间窗,并允许车辆在航班服务过程中进行全... 机场电动无人驾驶车辆应用有助于减少碳排放,促进机场数智化建设。本文研究了与航班准点率及旅客行程体验密切相关的采用无人驾驶的摆渡车及行李车的机场电动地勤车辆调度问题。在满足航班服务时间窗,并允许车辆在航班服务过程中进行全额或部分充电的条件下,建立了以最小化机场车辆运营成本及航班服务时间为目标的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结合航班服务等待时间最小化机制,设计了以Gurobi航班服务时序轮转法为基础的TR_SWT贪心算法。在数值实验中,采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实际运营数据,通过灵敏度分析,指出了合理地控制行李车速度,有利于兼顾安全及运营收益,并基于小规模算例及实际算例测试了模型的合理性及方法的有效性,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在减少航班延迟服务方面具有优越性,可为机场地勤车辆调度的绿色与数智化运营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电动无人驾驶车辆 航班服务 车辆调度 混合整数线性规划模型 TR_SWT贪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虑及多源不确定性的贮箱结构多裂纹扩展分析
10
作者 王冲 王祥硕 +3 位作者 范浩然 邱志平 张文丰 刘涛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09-2222,共14页
针对火箭贮箱搅拌摩擦焊焊缝区域多裂纹萌生与扩展融合问题,基于有限元联合仿真技术与混合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虑及多源不确定性的贮箱结构多裂纹扩展融合分析方法.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贮箱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模拟贮箱底部... 针对火箭贮箱搅拌摩擦焊焊缝区域多裂纹萌生与扩展融合问题,基于有限元联合仿真技术与混合不确定性分析理论,提出了一种虑及多源不确定性的贮箱结构多裂纹扩展融合分析方法.通过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贮箱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并模拟贮箱底部焊缝区域共线多裂纹的扩展融合过程,系统分析了多裂纹动态演化行为及其应力强度因子变化规律,并揭示了多裂纹敏感参数对焊缝疲劳寿命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考虑多源不确定性对多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构建了随机-区间混合分析模型,其中材料参数的不确定性用随机变量表征,多裂纹尺寸参数的不确定性用区间变量进行表征,此时输入混合不确定性对于扩展寿命的影响可以通过响应的区间边界以及区间边界的随机特征进行描述.为进一步提高不确定性分析效率,通过训练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模型以代替耗时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实现了多源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共线多裂纹扩展寿命的高效预测.最终,通过贮箱焊接结构共线多裂纹融合扩展的工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摩擦焊 多裂纹扩展融合 多源不确定性 混合分析模型 BP 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
11
作者 张益天 罗喜伶 王宇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5-1715,共11页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 针对散斑噪声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变化检测精度影响大、现有基于胶囊网络的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网络模型复杂度高、训练样本丢失大量原始图像信息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胶囊网络的自监督图像变化检测方法。生成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通过最大类间方差法和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获得高置信度的训练样本“伪标签”,为实现自监督学习奠定基础;构造基于两时相SAR图像和对数比值算子差异图的三通道训练样本,最大限度保留样本信息;设计轻量胶囊网络,通过单尺度卷积提取训练样本特征,采用单尺度胶囊网络挖掘特征之间的空间关系;设置对比实验和消融实验,在5个真实SAR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降低模型复杂度的条件下,提高了运行效率,获得了更强的鲁棒性特征,抑制了散斑噪声对变化检测效果的不利影响,提升了变化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检测 胶囊网络 最大类间方差法 模糊C均值聚类法 自监督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细抗干扰控制——从干扰不变性到适应可变性
12
作者 谢一嘉 李文硕 +2 位作者 朱玉凯 崔洋洋 郭雷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201-2210,共10页
抗干扰是控制科学和智能科学的基本主题之一.长期以来,干扰不变性被视为抗干扰控制方法的一个设计准则.然而,干扰不变性设计带来的控制代价易被忽视,且往往不满足执行机构和信息拓扑等系统软硬件限制.本文在干扰不变性准则的基础上,提... 抗干扰是控制科学和智能科学的基本主题之一.长期以来,干扰不变性被视为抗干扰控制方法的一个设计准则.然而,干扰不变性设计带来的控制代价易被忽视,且往往不满足执行机构和信息拓扑等系统软硬件限制.本文在干扰不变性准则的基础上,提出干扰适应可变性准则和设计思想.主要实现途径包括:干扰深耦合建模、干扰可抗/可用度量化、复合抗干扰控制、干扰主动和精细利用、基于抗扰能力量化的系统重构优化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系统进化设计、进化智能和智能系统工程的思想,从“任务目标−干扰因素−系统资源”一体化的角度提高动态适配性,实现闭环系统的行为进化和形态进化.干扰适应可变性准则突破了传统干扰不变性准则的藩篱,实现了从“抗干扰”到“识干扰”、“用干扰”的干扰精细控制理论跨越,为精细抗干扰控制理论和智能系统工程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研究视角和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抗干扰控制 复合抗干扰控制 干扰利用 干扰适应可变性准则 智能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飞机起落架安全销检测算法
13
作者 陈世嘉 叶剑元 +2 位作者 龚轩 曾康 倪鹏程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90-396,共7页
飞机起落架安全销是一种飞机安全保护装置,飞机起飞前应确保安全销拔出,以保障飞机飞行安全。传统的飞机起落架安全销检查方式是基于人工巡检,这种方式通常会因人为因素产生安全隐患,且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次将基于深度学习... 飞机起落架安全销是一种飞机安全保护装置,飞机起飞前应确保安全销拔出,以保障飞机飞行安全。传统的飞机起落架安全销检查方式是基于人工巡检,这种方式通常会因人为因素产生安全隐患,且效率低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次将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应用于飞机起落架安全销检测并从算法模型的轻量化和性能方面进行优化,以更好地在算力资源、存储资源及算法性能方面满足检测任务。基于工业级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YOLOv5进行改进,在模型轻量化方面,引入MobileNetV3作为主干网络用于特征提取,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模型的参数量与计算量;在算法性能方面,引入轻量级坐标注意力模块,帮助算法网络更准确地定位目标并提高目标检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5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飞机起落架安全销检测任务,与优化前相比,mAP提升了2.5%,F1评分增加了1.4%,参数量降低了50%,计算量下降了61%。该算法可为飞机起落架安全销自动检测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落架安全销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YOLOv5 坐标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干扰下谐波齿轮传动强抗扰控制
14
作者 夏鹏飞 李文硕 朱玉凯 《控制理论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37-1247,共11页
谐波齿轮传动系统能调节转速和扭矩,但因具有传动误差、挠性刚度、摩擦和迟滞等多源干扰,理想地将其等效为比例环节,难以在精密运动控制中达到期望精度.针对多源干扰下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精细角位置控制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将干扰观测器(... 谐波齿轮传动系统能调节转速和扭矩,但因具有传动误差、挠性刚度、摩擦和迟滞等多源干扰,理想地将其等效为比例环节,难以在精密运动控制中达到期望精度.针对多源干扰下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精细角位置控制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将干扰观测器(DO)和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相结合的强抗扰控制(EADC)策略,其中DO用于估计已知部分动态特性的迟滞干扰,ESO用于估计除迟滞之外的总扰动.通过“前馈+反馈”的复合控制结构,实现了对多源干扰的同时补偿和抑制,从而保证谐波齿轮传动系统精度.本文分析了DO和ESO的收敛性、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对比了摩擦前馈补偿控制、自抗扰控制、基于干扰观测器控制和EADC方法的跟随和抗扰性能,数值仿真结果表明,EADC优于其他3种控制,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波齿轮传动 多源干扰 干扰观测器 扩张状态观测器 迟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参数共享的深度强化学习双阶段分布式电源优化
15
作者 高放 姚浩天 +4 位作者 高庆 殷林飞 蔡运翔 金岩 潘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7493-7509,I0019,共18页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接入,在解决分布式电源出力优化调度等问题时,系统拓扑频繁变化,给配电网的稳定运行与经济调度带来挑战。现有方法多适用于固定拓扑的系统,依赖精确模型,计算耗时,难以实现在线控制。现行基... 随着风光等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分布式电源高比例接入,在解决分布式电源出力优化调度等问题时,系统拓扑频繁变化,给配电网的稳定运行与经济调度带来挑战。现有方法多适用于固定拓扑的系统,依赖精确模型,计算耗时,难以实现在线控制。现行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方法难以兼顾分布式训练和离散-连续混合动作空间。该文提出一种考虑参数共享的多智能体深度双阶段强化学习的分布式电源优化策略。首先,对整体问题纵向解耦,在第1阶段构建含分布式电源的动态配电网重构模型,利用混合整数二阶锥规划解得拓扑结果;然后,将配电网环境横向解耦为若干分区,在第2阶段以一天为周期,提出一种考虑参数共享的集中式训练-分布式执行框架,并融入优先经验回放机制的多智能体优先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将拓扑信息嵌入配电网环境中,通过潮流计算映射给智能体,以最小化网络有功损耗构建优化调度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所提算法考虑了配电网拓扑结构的变化,通过智能体间的策略与经验共享以及优先经验回放机制提高学习效率,降低训练难度,可以满足在线实时决策的效率要求,相比其他策略表现出更加优异的稳压减损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强化学习 参数共享 动态重构 拓扑变化 分布式电源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析的小程序代码与隐私声明一致性检测
16
作者 刘力沛 毛剑 +3 位作者 林其箫 吕雨松 李嘉维 刘建伟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5102-5117,共16页
小程序需要为用户提供隐私声明,告知要使用的隐私信息种类和目的.代码与隐私声明不一致的小程序可能会欺骗用户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现有一致性检测方法中,将二者转为预设的标签进行一致性判断的方法会损失信息导致漏报,而仅依靠代码分析... 小程序需要为用户提供隐私声明,告知要使用的隐私信息种类和目的.代码与隐私声明不一致的小程序可能会欺骗用户导致用户隐私泄露.现有一致性检测方法中,将二者转为预设的标签进行一致性判断的方法会损失信息导致漏报,而仅依靠代码分析的方法也难以应对混淆处理的小程序代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语义分析的小程序代码与隐私声明一致性检测方法,根据定制化污点分析结果提取代码行为,使用代码语言处理模型将敏感资源使用代码表示为自然语言,结合隐私声明中资源使用目的,人工检测与代码行为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表明,污点分析模块覆盖小程序接口的全部3种数据返回方式和4种常见数据流,较同类方法提升小程序敏感行为发现能力;在上万个小程序语义分析中,发现高频调用接口的部分行为存在隐私泄露风险,识别出真实环境中代码与隐私声明不一致的小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程序 代码与隐私声明一致性 污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许登科 董旭 +3 位作者 徐瑞泽 李佳 孙大坤 孙晓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9-576,共18页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是未来智能航空发动机的一项关键技术.基础研究需要回答3个关切:如何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如何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如何监测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本团队在压气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壁面阻抗边界扩稳方法和在线实... 压气机流动稳定性自适应控制是未来智能航空发动机的一项关键技术.基础研究需要回答3个关切:如何描述系统的稳定性?如何改变系统的稳定性?如何监测系统的稳定性?为此,本团队在压气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壁面阻抗边界扩稳方法和在线实时失速预警技术等3个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1)所发展的叶轮机流动稳定性通用理论既能包含流动非均匀性又能考虑叶片几何,计算高效,预测精度高,为压气机气动/稳定性一体化设计提供了可靠的评估工具.(2)所发展的基于壁面阻抗边界调控策略的SPS(stall precursor-suppressed)机匣处理和泡沫金属机匣处理在扩稳、降噪和保持系统气动性能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采用等价分布源方法建立了包含机匣处理影响的压气机失速起始预测模型,对SPS机匣处理和泡沫金属机匣处理关键结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使其具有明确的理论设计准则.实验结果证实,SPS机匣处理通过抑制失速先兆波的非线性演化达到扩稳的目的,在扩稳的同时可以保持压气机的压比和效率特性;泡沫金属机匣处理可以实现扩稳和降噪的双重效果,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3)所发展的基于气动声学原理的实时失速预警方法将压气机失速预警时间提高到秒量级以上,能够在线监测系统稳定性.综合上述理论预测方法、扩稳技术和实时失速预警技术,发展了闭环反馈自适应控制方法,为未来智能航空发动机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扩稳控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航空发动机 流动稳定性 机匣处理 泡沫金属 失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镁合金体内降解行为与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洋 张璇 +6 位作者 卢佳 何东磊 宿振宇 牛伟 于镇洋 孙荣禄 李岩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137-152,共16页
医用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独特的可降解性,是人体非重要承力部位的理想植入材料,但是过快的降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探索更加适合镁合金的植入部位并通过表面改性技术使其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过程达到同步... 医用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以及独特的可降解性,是人体非重要承力部位的理想植入材料,但是过快的降解限制了其临床应用。探索更加适合镁合金的植入部位并通过表面改性技术使其降解速率与组织修复过程达到同步是突破临床应用瓶颈的关键。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研究了体内不同植入环境中镁合金的腐蚀降解机理,利用适当的表面改性技术从涂层成分设计与组织优化角度对医用镁合金的降解行为进行了调控。本文分析了腐蚀介质种类、成分、浓度、流动状态等生理环境对医用镁合金降解行为的影响机制,总结了医用镁合金在骨科、心血管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等植入环境中降解行为的差异,综述了金属涂层、无机非金属涂层、有机高分子涂层、生物功能涂层、复合涂层调控医用镁合金降解行为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基于人体特定植入部位开发生物功能性涂层的研究思路,为促进镁合金植入器械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用金属 可降解镁合金 降解行为 表面改性 耐蚀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铒掺杂g-C3N4催化剂的合成及其红光催化降解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徐启立 沈朝峰 +7 位作者 何昌春 史伟 张慧 尹宇洁 田静 张资越 陈娜 王鹏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313-2321,共9页
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研究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热点。本文以三聚氰氨为前驱体,采用甲醇回流法制备Er掺杂的g-C3N4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 DRS)、傅... 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研究已成为光催化领域热点。本文以三聚氰氨为前驱体,采用甲醇回流法制备Er掺杂的g-C3N4催化剂。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 DRS)、傅里叶红外光谱仪(IR)、荧光光谱(PL)、物理吸附(N 2-physisorption)及共聚焦显微镜(CLSM)等手段对Er/g-C3N4催化剂进行系统表征。结果表明,稀土金属Er高分散于g-C3N4上,促使氮化碳表面氮空穴的产生。Er掺杂优化了氮化碳的能带结构,增强了其对可见光的吸收,提升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此外还发现Er/g-C3N4具有较强的上转换能力。在660 nm红光LED照射下,对罗丹明B的水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发现Er/g-C3N4的降解速率是g-C3N4的2.0倍,且发现超氧自由基为该体系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3N4 铒掺杂 甲醇回流法 光催化 红光 上转换 降解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化铋基热电薄膜与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少雄 周曼 +4 位作者 任超杰 张博涵 祝薇 赵未昀 邓元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05-1017,1056,共14页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器件不断朝着高性能、微型化、低功耗、自供电的方向发展。在器件性能和集成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小空间的快速散热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热电薄膜器件是一种以热电薄膜材料为核心的半导体能源...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器件不断朝着高性能、微型化、低功耗、自供电的方向发展。在器件性能和集成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小空间的快速散热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热电薄膜器件是一种以热电薄膜材料为核心的半导体能源转换器件,具有全固态、无噪音、免维护、体积小等优点,在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快速散热和低功耗电子器件自供电等领域具有迫切的应用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Bi_(2)Te_(3)基热电材料是目前室温条件下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以Bi_(2)Te_(3)基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为核心,重点介绍了常用热电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方法,热电薄膜器件的结构设计、制备工艺以及界面优化手段,并对热电薄膜器件在热电发电和热电制冷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Te_(3) 薄膜 热电材料 热电器件 制备方法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