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融合的理论与策略分析 |
陈萌
姚小玲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
2013 |
34
|
|
|
2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
彭付芝
|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2013 |
11
|
|
|
3
|
政治行为的道德合理性与有效性——基于柏拉图与马基雅维里思想的比较 |
谢惠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
4
|
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空间与前瞻 |
姚小玲
刘佳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5
|
《克罗茨纳赫笔记》:马克思早期政治批判的转折点 |
王代月
孙菲菲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6
|
论马克思工人阶级集体行动理论的内在逻辑及其当代发展 |
赵义良
刘佳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
7
|
马克思的劳动正义理论及现实价值研究 |
王代月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
8
|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国家是“虚幻的共同体”思想研究 |
王代月
毕铭玉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
9
|
青年马克思走向政治批判的“卢格因素”研究 |
王代月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10
|
马克思对自由主义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研究 |
王代月
|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
11
|
抽象具体关系视野中的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 |
王代月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
12
|
欧洲左翼党的可持续政治转向 |
王聪聪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13
|
简析“国家资本主义论”的理论误区 |
赵义良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4
|
西方伦理学视阈中的“马基雅维里问题”:逻辑结构与理论实质 |
谢惠媛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5
|
整体性维度下马克思超越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三重意蕴 |
赵义良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6
|
信仰的政治性——论马基雅维里对基督教的改造 |
谢惠媛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17
|
网络群体极化表现及其特征 |
袁慧
李锦珍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5
|
|
|
18
|
从共同体到虚幻的共同体:马克思国家观嬗变的原因探究 |
王代月
万林艳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
19
|
美德与规则——从道德训诫方式的转变看现代道德中心问题的转换 |
谢惠媛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
20
|
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下流动党员管理探析 |
李文爽
王久高
|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