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柔性超薄传输线设计
1
作者 夏可欣 陈康龙 +1 位作者 韩路路 阮存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60-263,共4页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人工设计的金属-介质传输线结构,具有对表面电磁场的强束缚性,可以用于实现小型高频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透明超薄SSPP传输线结构,SSPP周期单元结构参数可以调控传输线的色散特性来增强对电磁场的束缚能...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人工设计的金属-介质传输线结构,具有对表面电磁场的强束缚性,可以用于实现小型高频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柔性透明超薄SSPP传输线结构,SSPP周期单元结构参数可以调控传输线的色散特性来增强对电磁场的束缚能力。通过设计凹槽深度等步进变化的双导体三级过渡结构,共面波导和SSPP周期单元结构通过平滑过渡,实现SSPP波和TEM波之间高效匹配。仿真结果表明,该结构反射系数在2.6GHz~10.5GHz频段内低于-11dB,尤其在4GHz~7GHz均优于-15dB,-3dB工作带宽为11.3GHz。本文提出的结构揭示了人工表面等离激元传输线在实现高频通信系统小型化、灵活性和集成度能力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 场约束性 超薄传输线结构 柔性材料基底 色散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bry-Pérot腔的太赫兹频域光谱物质检测研究
2
作者 武煜博 陈康龙 阮存军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78-181,共4页
传统的气体检测方法主要有非光学检测法与光学法。非光学检测法发展相对成熟却具有使用寿命有限与时间漂移等问题,光学法主要通过对气体物质的介电常数或吸收谱进行测量来实现气体的分类检测,然而,由于光路长度或气体量的限制,光学法在... 传统的气体检测方法主要有非光学检测法与光学法。非光学检测法发展相对成熟却具有使用寿命有限与时间漂移等问题,光学法主要通过对气体物质的介电常数或吸收谱进行测量来实现气体的分类检测,然而,由于光路长度或气体量的限制,光学法在许多环境下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本文设计了一种通过太赫兹频域光谱系统(THz-FDS),基于Fabry-Pérot腔的气体检测装置。通过调节腔体长度使腔体的中心谐振频率与气体的特征吸收峰耦合,可有效增强气体的吸收峰。使用这一方法,我们成功得到了水蒸气560GHz吸收峰的增强效果,并探究了湿度与模数对系统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的实验中我们将实验对象扩展至固体,得到了L-酪氨酸的吸收峰增强效果。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物质适用性与检测识别能力,可在如有毒有害气体、温室气体、爆炸物的检测等领域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频域光谱系统 Fabry-Pérot腔 光学气体检测法 透射式系统 吸收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7000片上系统的多通道移相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媛 赵岩 +1 位作者 胡岸勇 苗俊刚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29,共4页
针对相控阵成像系统中由于接收单元通道数目增多带来的移相控制结构复杂的问题,以片上系统芯片Zynq-7000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多通道移相控制器。在Zynq-7000的处理系统部分移植linux操作系统,通过以太网实现移相控制器与上位机的通信,完成... 针对相控阵成像系统中由于接收单元通道数目增多带来的移相控制结构复杂的问题,以片上系统芯片Zynq-7000为平台设计了一种多通道移相控制器。在Zynq-7000的处理系统部分移植linux操作系统,通过以太网实现移相控制器与上位机的通信,完成相位数据和系统相关配置信息的传输;在可编程逻辑部分设计电压控制模块,完成对子阵单元16路移相器通道工作电压的配置输出和同步相位调节,实现成像系统对一定近场区域范围的波束合成与波束扫描。该方案简化了接口设计和整体硬件结构,具有小型化、低功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近场波束形成 扫描控制 ZYNQ-7000 移相器 片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动毫米波三维成像技术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孙雪蕾 胡岸勇 +1 位作者 诸葛晓栋 苗俊刚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37-545,585,共10页
在简述当前被动毫米波二维成像技术已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被动三维成像技术的原理、优势及难点.对理想均匀球面阵列的被动三维成像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着重对由成像遮挡问题引起的成像效果恶化进行了仿真评估.最后... 在简述当前被动毫米波二维成像技术已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介绍了被动三维成像技术的原理、优势及难点.对理想均匀球面阵列的被动三维成像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着重对由成像遮挡问题引起的成像效果恶化进行了仿真评估.最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非合作式人体安检的“门”型通道成像阵列,并对其能够实现的被动三维成像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门”型通道成像阵列理论能够实现波长级的被动三维成像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 毫米波 三维成像 人体安检 干涉式辐射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