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疏水旋转圆盘气膜层减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正云 张清福 +2 位作者 潘翀 刘彦鹏 蔡楚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2-59,共8页
在冯卡门旋流中,对均匀超疏水表面与网纹超疏水表面在雷诺数Re~O(105)量级上的减阻性能与表面气膜状态进行了实验观测。2种超疏水表面均使用物理喷涂法在有机玻璃板上喷涂纳米疏水颗粒制备。网纹超疏水表面制备时增加了丝网掩模的步骤,... 在冯卡门旋流中,对均匀超疏水表面与网纹超疏水表面在雷诺数Re~O(105)量级上的减阻性能与表面气膜状态进行了实验观测。2种超疏水表面均使用物理喷涂法在有机玻璃板上喷涂纳米疏水颗粒制备。网纹超疏水表面制备时增加了丝网掩模的步骤,因此其表面增加了毫米级网格纹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冯卡门旋流中的超疏水表面减阻而言,存在一个临界雷诺数Re_(c),当Re<Re_(c)时,超疏水表面具有稳定的减阻效果,减阻率高达30%;当Re>Re_(c)时,减阻效果随Re的增加快速丧失。相较均匀超疏水表面,网纹超疏水表面可以有效提高其表面附着的气膜层的动态稳定性。此外,可通过主动补气的方式有效恢复网纹超疏水表面气膜层,进而恢复减阻效果,这将为超疏水表面实现可持续的减阻提供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疏水表面 流动减阻 冯卡门旋流 气膜层 动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目立体视觉和神经网络标定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韩雨坤 潘翀 +1 位作者 王文涛 刘伟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4-51,共8页
针对三维表面形貌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是计算机多目立体视觉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但目前还存在相机个数受限、特征点匹配算法复杂与纵向测量精度不够等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目立体视觉和神经网络标定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其中包括:使用... 针对三维表面形貌的非接触式光学测量是计算机多目立体视觉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但目前还存在相机个数受限、特征点匹配算法复杂与纵向测量精度不够等难题。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目立体视觉和神经网络标定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其中包括:使用神经网络完成多目标定与三维重构,在表面投射激光点阵作为图像识别与匹配的特征点,应用蚁群粒子跟踪测速技术进行多相机间相同特征点的匹配。经实验测试,相较于传统基于小孔成像模型进行标定与基于核线约束或互相关算法进行匹配的立体视觉测量系统,所提出的方法可适配具有大光学畸变的场景,能有效提高测量的空间分辨率,深度方向的测量误差在1.0%~2.0%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立体视觉 表面形貌测量 特征点匹配 神经网络 粒子跟踪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涡流发生器影响下的湍流边界层流场与摩阻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奕 潘翀 +1 位作者 窦建宇 张淼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58,共11页
在中等雷诺数平板湍流边界层中,利用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与免标定双层热膜摩阻传感器,测量了单排楔形微型涡流发生器阵列下游的速度场与摩阻,以研究微型涡流发生器对湍流统计量和摩阻特性的影响。速度场测量结果表明:微型涡流发生器诱... 在中等雷诺数平板湍流边界层中,利用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与免标定双层热膜摩阻传感器,测量了单排楔形微型涡流发生器阵列下游的速度场与摩阻,以研究微型涡流发生器对湍流统计量和摩阻特性的影响。速度场测量结果表明:微型涡流发生器诱导下游湍流边界层内产生时均流向涡对和时均流向速度亏损区,导致流向脉动速度的展向预乘能谱出现第二外区峰值。速度场本征正交分解的结果表明:微型涡流发生器诱导产生的流动结构与湍流边界层内的大、超大尺度结构的能量贡献相当,并影响了近壁含能结构的空间分布。摩阻测量实验表明:具有较高高度、展向排列更密集的微型涡流发生器阵列的减摩阻率更高,减摩阻效果可持续至下游80倍自身特征高度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涡流发生器 湍流边界层 雷诺应力 流动控制 摩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