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校园园林植物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周晓果 王道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2-44,共3页
在对北航北海学院校园园林植物调查、鉴定的基础上,对所有的园林植物进行确认、分类,校内现有园林植物109种,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85种、单子叶植物21种;并对各种园林植物的种植方式进行总结。最后,根据园林植物的种植情况,分别... 在对北航北海学院校园园林植物调查、鉴定的基础上,对所有的园林植物进行确认、分类,校内现有园林植物109种,其中裸子植物3种、双子叶植物85种、单子叶植物21种;并对各种园林植物的种植方式进行总结。最后,根据园林植物的种植情况,分别对校门门前区、教学科研区、生活区、校园道路及环校绿化带的园林植物的种植、配置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植物名录 植物配置 校园植物 植物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校园植物资源Web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2
作者 周晓果 王道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403-9404,共2页
利用ASP+ACCESS技术对校园所有人工种植的园林植物和保存下来的乡土树种进行收集、整理、整合,建设了北航北海学院校园植物数据库系统。从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用户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等方面描述了该系统的实... 利用ASP+ACCESS技术对校园所有人工种植的园林植物和保存下来的乡土树种进行收集、整理、整合,建设了北航北海学院校园植物数据库系统。从该系统的设计思想、用户管理、数据库的设计和实现、数据质量的控制方法等方面描述了该系统的实现过程,最后结合校园现状,总结出校园植物资源数据库对园林植物学系列课程的教学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航北海学院 校园植物资源 植物数据库 WEB ASP ACCE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经济区农业生态环境态势分析
3
作者 王道波 周晓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2-134,共3页
北部湾经济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源的增多与污染量的加大;作物空间布局不合理;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经济和... 北部湾经济区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出现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源的增多与污染量的加大;作物空间布局不合理;水资源短缺,干旱加剧。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3个方面。并提出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的对策:全面实施绿色工程,加速林业尤其是水源林和防护林的建设;科教兴农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规划与区域生态规划;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建立并推广品牌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农业生态环境: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海市老街建筑对气候环境的适应性探讨
4
作者 曾丽群 朱鹏飞 《山西建筑》 2014年第2期22-23,共2页
在分析广西北海市老街建筑的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其所处的气候等自然条件,对老街的选址、建筑通风、排水和细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分析了其合理性,以期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骑楼建筑 适应性分析 老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木薯主产区丛枝菌根真菌孢子多样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苏凤秀 罗晓莹 庄雪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083-15086,共4页
[目的]研究广西木薯主产区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种类、分布及其多样性。[方法]以尾叶桉和甘蔗地为对照样地,以广西北海、南宁、梧州等23个木薯产区采集的样品为试验样地,利用湿筛倾析法和蔗糖离心法对总共25个样地的AMF孢子组成及多样性... [目的]研究广西木薯主产区丛枝菌根真菌(AMF)的种类、分布及其多样性。[方法]以尾叶桉和甘蔗地为对照样地,以广西北海、南宁、梧州等23个木薯产区采集的样品为试验样地,利用湿筛倾析法和蔗糖离心法对总共25个样地的AMF孢子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从25个样地中共分离、鉴定出19种AMF孢子,隶属于球囊霉属(Glomus)、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巨孢囊霉属(Gigaspora)、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和内养囊霉属(Entrophospora)。其中,球囊霉属和无梗囊霉属是广西木薯地AMF孢子的优势类群。木薯地土壤孢子平均密度为4 891个/100 g干土。Margalef指数(d)为0.76±0.01,Shannon-Wiener指数(H)为1.29±0.01,Simpson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E)分别是0.63和0.67。[结论]该研究为广西区木薯AMF资源多样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AMF孢子 多样性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桉树种植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道波 莫小琳 周晓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7期9358-9359,9409,共3页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种植模式,即林牧模式、林草(绿肥)模式、林木混交模式、林农模式;从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对各种桉树植模式进行比较;根据广西各地具体情况,明确不同地区优先采用的种植模式;最后对优化模式与目前广西各地采... 介绍了我国桉树主要种植模式,即林牧模式、林草(绿肥)模式、林木混交模式、林农模式;从经济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对各种桉树植模式进行比较;根据广西各地具体情况,明确不同地区优先采用的种植模式;最后对优化模式与目前广西各地采用的模式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种植模式 广西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种丛枝菌根对木薯华南5号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罗晓莹 苏凤秀 +1 位作者 霍伟东 姚久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4550-14551,15103,共3页
[目的]研究菌根菌接种剂对木薯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大田试验法,对2种菌根菌的不同接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Glo-mus intraradices菌种对木薯有较强和较稳定的侵染力,但对木薯生长贡献不大;Glomus manihotis菌种对木薯早期生长效果较... [目的]研究菌根菌接种剂对木薯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大田试验法,对2种菌根菌的不同接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Glo-mus intraradices菌种对木薯有较强和较稳定的侵染力,但对木薯生长贡献不大;Glomus manihotis菌种对木薯早期生长效果较好;双接种菌根真菌Glomus intraradices和Glomus manihotis能有效推迟木薯的落叶期,对木薯产量有较好的作用。[结论]混合接种对木薯生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根内球囊霉 木薯球囊霉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历史文化名人”与传统文化传承——以德州新建“董子读书台文化公园”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建华 李宁 张光兴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当前,各地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争夺"历史文化名人",建造园林景观,实质是看重"历史文化名人"背后的经济价值,而"历史文化名人"本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内涵却被淡化.以德州"董子读书台&qu... 当前,各地以弘扬"传统文化"的名义争夺"历史文化名人",建造园林景观,实质是看重"历史文化名人"背后的经济价值,而"历史文化名人"本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内涵却被淡化.以德州"董子读书台"为例,认真分析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与"历史文化名人"的传承关系,还"历史文化名人"的文化尊严,突出现代园林景观的文化品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建园林景观 历史文化名人之争 传统文化 董子读书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植物信息系统在园林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晓果 王道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期38-38,45,共2页
在简要介绍了北航北海学院校园植物信息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该信息系统在园林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即主要体现在内容丰富与形象生动、交互功能强与使用方便、全面提高园林植物学教学质量等方面,以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提高园林植... 在简要介绍了北航北海学院校园植物信息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该信息系统在园林植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即主要体现在内容丰富与形象生动、交互功能强与使用方便、全面提高园林植物学教学质量等方面,以期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提高园林植物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植物信息系统 WEBGIS 园林植物学 教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道村古建筑研究与保护 被引量:1
10
作者 邹欣均 李丹 +1 位作者 谢周翔 朱鹏飞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7期143-144,共2页
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的广西钟山县龙道村,它不仅是当地人曾经生活过的场所,更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具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可研究价值极高。村中不仅整体地保留了清中晚时期的居民建筑风格和村落环境,并且村落总... 作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的广西钟山县龙道村,它不仅是当地人曾经生活过的场所,更是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物质承载者,具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可研究价值极高。村中不仅整体地保留了清中晚时期的居民建筑风格和村落环境,并且村落总体风貌保存较完善,形态较完整。但由于原村民的陆续迁出及保护意识相对落后,该村已成为"空心村",村落的保护、修缮工作难以实施,大批古建筑历史文化遗产正渐渐从我们眼前消失。因为该村落特色有着难以还原性的特征,亟待进行拯救性保护措施!本文将对龙道村进行专项研究,分析该村的环境特征、整体风貌特征、历史文化特征等,找到现存问题,尽可能地对龙道村的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提出建议和方案,达到对该村古建筑进行拯救性保护研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道村 古建筑 价值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