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仿生各向异性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水凝胶智能响应驱动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严昊 唐萍 +2 位作者 李书宏 赵天艺 刘明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36-946,共11页
各向异性水凝胶在外界的响应刺激下可以具有不同的反应机制与驱动过程.本文综述了近期基于PNIPAM水凝胶智能响应驱动器的设计方法,总结了多种各向异性结构对驱动性能的影响,并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凝胶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 生物组织 各向异性 有序结构 智能响应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串/并联复合离子输运特性的仿生纳米通道的构筑与整流性能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丹 侯胜男 +1 位作者 刘友 范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9-1028,共10页
人工构筑了基于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的串/并联复合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其具有可调的离子整流性能.在这种两级分枝结构的1-2-2,1-2-3,1-3-2和1-3-3型氧化铝纳米通道中,若将每一个分枝节点等效为一个二极管,那么其一级分枝节点相当于串联的... 人工构筑了基于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的串/并联复合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其具有可调的离子整流性能.在这种两级分枝结构的1-2-2,1-2-3,1-3-2和1-3-3型氧化铝纳米通道中,若将每一个分枝节点等效为一个二极管,那么其一级分枝节点相当于串联的1个二极管,二级分枝节点相当于并联的多个二极管.因此1-2-2和1-2-3型纳米通道的电路图可等效为并联的2个二极管与第3个二极管相串联,1-3-2和1-3-3型纳米通道的电路图可等效为并联的3个二极管与第4个二极管相串联.但由于1-2-2和1-2-3型以及1-3-2和1-3-3型的二级分枝的结构和数目不同,可将这4种纳米通道等效为不同的串/并联复合特性的纳流体二极管体系,并且表现出依次增大的离子整流.即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内部一级分枝和二级分枝的结构或数目共同调控的表面电荷非对称性可以改变其离子整流性能.进一步地,具有代表性的1-2-2型分枝纳米通道的整流率随分枝通道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这表明分枝部分对整个串/并联复合纳流体二极管的整流特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比于以前的单个离子二极管体系,这种具有串/并联复合特性的多级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将为构筑更复杂的仿生纳流体二极管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级分枝氧化铝纳米通道 串/并联复合特性 纳流体二极管 离子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MXenes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李雷 程群峰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3-161,共9页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以其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多个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高性能MXenes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一维纤维、二维薄膜和三维块体)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力学性能仍远低于MXenes纳米材料的本征力学... 二维过渡金属碳/氮化物(MXenes)以其优异的力学和电学性能,在多个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高性能MXenes纳米复合材料(包括一维纤维、二维薄膜和三维块体)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力学性能仍远低于MXenes纳米材料的本征力学性能,这主要归因于MXenes纳米复合材料中存在的孔隙缺陷、MXenes纳米片取向度低以及界面相互作用弱等关键科学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讨论了MXenes纳米材料的本征力学性能,总结讨论了不同类型高性能MXenes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历程,并介绍了高性能MXenes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如何消除孔隙缺陷、提高MXenes纳米片的取向度以及增强界面相互作用。同时,介绍了高性能MXenes纳米复合材料在电热、热伪装、电磁屏蔽、传感以及储能等领域的应用。最后,梳理了高性能MXenes纳米复合材料存在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Xenes 纳米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功能应用 专题评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C的可穿戴传感器中柔性/可拉伸天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孙英 刘乃源 +1 位作者 余臻伟 周严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2-137,共16页
可穿戴传感器利用NFC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测量和读取人体的一些生理参数,在人体运动传感、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柔性/可拉伸天线是基于NFC的可穿戴传感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利用传统金属材料、柔性金属材料分别与柔性衬底结... 可穿戴传感器利用NFC功能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测量和读取人体的一些生理参数,在人体运动传感、生物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柔性/可拉伸天线是基于NFC的可穿戴传感器设计中的关键环节,利用传统金属材料、柔性金属材料分别与柔性衬底结合可以制备柔性/可拉伸NFC天线。从天线制备方法出发,分别讨论了利用传统金属材料的传统结构、2D结构、3D结构以及利用柔性金属材料中的导电纺织材料、镓基液态金属、导电纳米材料设计柔性/可拉伸NFC天线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可穿戴传感器中的具体应用和目前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对NFC可穿戴传感器的发展前景以及柔性/可拉伸NFC天线的研究热点提出了展望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C天线 可穿戴传感器 柔性/可拉伸性 柔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氧化还原法制备Co3O4/Ce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CO催化氧化反应结构优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金欣 冯锡岚 +3 位作者 刘大鹏 苏雨童 张政 张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2-660,共9页
采用简单的自发氧化还原法合成了Co3O4/Ce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反应参数对其催化CO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Ce摩尔比、pH值、反... 采用简单的自发氧化还原法合成了Co3O4/CeO2纳米复合材料,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并探究了反应参数对其催化CO氧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Ce摩尔比、pH值、反应温度和煅烧温度均显著影响Co3O4/CeO2纳米复合材料的催化性能;性能最优的样品用于催化CO氧化反应在140℃时即可实现100%的转化率,并且在循环测试中其催化活性保持不变,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氧化三钴 二氧化铈 自发氧化还原法 一氧化碳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复合纤维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媛媛 程群峰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7,共9页
石墨烯具有优越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石墨烯纳米片组装成石墨烯纤维,将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应用到先进的宏观材料中,石墨烯纤维可用于组装柔性电极、导电织物等智能器件。不同的制备方法赋予石墨烯纤维不同的功能化性能,比如高温石... 石墨烯具有优越的力学、电学、热学等性能。石墨烯纳米片组装成石墨烯纤维,将石墨烯优异的性能应用到先进的宏观材料中,石墨烯纤维可用于组装柔性电极、导电织物等智能器件。不同的制备方法赋予石墨烯纤维不同的功能化性能,比如高温石墨化处理会大大减少纤维的缺陷,从而获得很高的力学性能;通过掺杂不同元素,可以使石墨烯纤维具有非常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通过界面协同作用增强石墨烯片层间的界面强度,使石墨烯纤维在提高力学性能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导电性;限域水热法制备,可以通过控制玻璃毛细管的形状来获得不同宏观形状的石墨烯纤维。综述了石墨烯纤维研究的最新进展,主要关注不同的制备方法以及后处理过程对石墨烯纤维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以及功能化应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纳米复合纤维 仿生构筑方法 力学性能 电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鲍鱼壳石墨烯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被引量:3
7
作者 彭景淞 程群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3,共13页
石墨烯具有力学性能高、电导率优异等特点,然而单层石墨烯纳米片在组装成为宏观纳米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层团聚、界面作用弱、无规取向等问题,导致宏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性能远低于单片石墨烯。因此,如何将微观石墨烯纳米片... 石墨烯具有力学性能高、电导率优异等特点,然而单层石墨烯纳米片在组装成为宏观纳米复合材料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层团聚、界面作用弱、无规取向等问题,导致宏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性能远低于单片石墨烯。因此,如何将微观石墨烯纳米片层的高性能在宏观纳米复合材料中体现出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专论结合目前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简要讨论了受天然鲍鱼壳的“砖-泥”结构的启发,仿生构筑高性能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本课题组在仿鲍鱼壳石墨烯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领域近年来的工作进行介绍,包括石墨烯纤维、薄膜和块材等多种宏观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系统总结构筑仿鲍鱼壳结构和反鲍鱼壳结构两种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石墨烯在组装过程中的科学问题。同时,详细阐述了仿鲍鱼壳石墨烯多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增强增韧机制和功能化策略,分析了今后研究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壳 仿生 石墨烯 多功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液体输运制备取向聚合物薄膜:面向性能增强的发光二极管
8
作者 孟利利 陈琳琳 +2 位作者 张小亮 解令海 刘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0-1267,共8页
提出了一种由锥形纤维阵列引导的定向液体输运的简单策略,实现了对聚二芳基芴(PODPF)的有序排列.通过热退火处理(∼240℃),PODPF由无定形相转变为β相态,制备的PODPF薄膜具有一定的取向性并且结晶尺寸更大.在去浸润过程中,锥形纤维阵列... 提出了一种由锥形纤维阵列引导的定向液体输运的简单策略,实现了对聚二芳基芴(PODPF)的有序排列.通过热退火处理(∼240℃),PODPF由无定形相转变为β相态,制备的PODPF薄膜具有一定的取向性并且结晶尺寸更大.在去浸润过程中,锥形纤维阵列能够精确控制三相接触线的后退,从而使得共轭高分子在产生的定向应力作用下定向排列.基于此制备了聚合物发光二极管(PLEDs)器件,与由旋涂膜制备的器件相比具有更高的电流效率(1.53 cd/A)和更稳定的电致发光.表明利用锥形纤维阵列可以制备高性能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纤维 共轭高分子 取向性有机薄膜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