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临界RP-3航空煤油喷嘴内部流动与相变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肖靖源 林宇震 +2 位作者 刘桂桂 薛鑫 惠鑫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2-200,共9页
为了探究超临界RP-3在喷嘴内的流动与相变特性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喷嘴内部收缩通道模拟试验件,对超临界RP-3在喷嘴内的压力分布进行测量,并采用基于一维等熵假设的计算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首次获得了超临界航空煤油RP-3在喷嘴收缩... 为了探究超临界RP-3在喷嘴内的流动与相变特性规律,采用自主设计的喷嘴内部收缩通道模拟试验件,对超临界RP-3在喷嘴内的压力分布进行测量,并采用基于一维等熵假设的计算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试验首次获得了超临界航空煤油RP-3在喷嘴收缩通道内的沿程静压分布随喷射压力、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与模型对比,发现未发生相变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拟合精度较高,可以较好地预测RP-3在喷嘴内的流动参数,喷嘴内的静压分布也趋于一致;发生冷凝相变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产生误差较大,喷射参数对于静压分布存在着较大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了超临界RP-3航空煤油在喷嘴内的流动与相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嘴通道 超临界喷射 RP-3 相变 压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叶片热障涂层工艺稳定性提升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滕晓丹 彭徽 +2 位作者 李刘合 郭洪波 宫声凯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5,52,共7页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是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涂层的先进制备技术。EB-PVD的工艺稳定性对于叶片涂层质量及批产一致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对高性能热障涂层的应用需求,研制出了EB-PVD自动蒸发沉积技术和叶片多...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EB-PVD)是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涂层的先进制备技术。EB-PVD的工艺稳定性对于叶片涂层质量及批产一致性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我国先进航空发动机对高性能热障涂层的应用需求,研制出了EB-PVD自动蒸发沉积技术和叶片多自由度涂层沉积技术。工艺验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自动蒸发沉积技术可使涂层过程靶材消耗均匀稳定,涂层质量良好;双坩埚结构配置可进一步满足新一代超高温双层结构热障涂层工艺需求。所研制的多自由度沉积技术有助于提升叶片涂层厚度均匀性,改善缘板涂层质量,实现涂层厚度和微观组织的精确调控。利用上述工艺制备的涂层试片抗燃气热冲击性能优异,模拟叶片缘板位置涂层寿命与模拟叶身位置涂层寿命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 热障涂层 工艺稳定性 微观组织 厚度均匀性 燃气热冲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_(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高温环境损伤原位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晨 郑瑞晓 +3 位作者 李露 马浩林 赵培航 马朝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9-622,共14页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辐照等优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核反应堆包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纤维、界面、基体等复杂的多尺度结构,其服役环境... 连续SiC纤维增强SiC(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耐高温、耐辐照等优点,在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和核反应堆包壳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SiC_(f)/SiC复合材料具有纤维、界面、基体等复杂的多尺度结构,其服役环境苛刻、损伤失效过程复杂,深刻理解与准确分析其在近服役环境下损伤失效模式对于材料和构件的可靠服役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事后分析”方法无法获取材料在复杂服役环境下的损伤失效过程数据,因此迫切需要发展面向高温服役环境的复合材料原位表征测试技术。本文介绍了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数字图像相关、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声发射、电阻等原位监测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与局限性,重点讨论了以上各种原位监测方法及多种原位监测方法联用在SiC_(f)/SiC复合材料高温环境力学表征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总结了SiC_(f)/SiC复合材料高温环境原位监测技术存在的挑战,并对多种原位技术联用、太赫兹辐射等新型检测技术、复杂构件的损伤原位监测方法等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原位监测 数字图像相关 声发射 显微计算机断层扫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在线监测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高瑞杰 齐磊 +3 位作者 郭瑞琪 顾轶卓 王绍凯 李敏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146,共13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质量受树脂流动、固化反应、热应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控制难度大,工艺优化复杂,将各类传感器置于复合材料内部或外部进行在线监测能获得反映上述变化的材料及工艺特征参量,为工艺参数的调整、优化以及成型过...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成型质量受树脂流动、固化反应、热应力等诸多因素影响,控制难度大,工艺优化复杂,将各类传感器置于复合材料内部或外部进行在线监测能获得反映上述变化的材料及工艺特征参量,为工艺参数的调整、优化以及成型过程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综述了航空航天领域常用的成型工艺在线监测方法,包括光纤光栅法、碳纳米管传感器法、树脂压力在线监测法、薄膜压力传感器法、介电分析法等,可实现成型过程中温度、应变、压力、树脂流动前锋、树脂黏度及固化状态等信息的获取,进而实现成型缺陷消除和工艺优化;探讨了在线监测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结合方式,并指出了目前在线监测技术的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监测 工艺优化 数字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膜臭氧曝气强化传质工艺优化研究
5
作者 马云飞 张靖仪 +1 位作者 王建兵 张先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9,共9页
臭氧氧化技术存在气液传质效率低、臭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改进臭氧的曝气条件是强化臭氧传质效率的重要方法。进行了陶瓷膜臭氧曝气的试验研究,表征了陶瓷膜的微孔性与形态结构,探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臭氧传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 臭氧氧化技术存在气液传质效率低、臭氧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改进臭氧的曝气条件是强化臭氧传质效率的重要方法。进行了陶瓷膜臭氧曝气的试验研究,表征了陶瓷膜的微孔性与形态结构,探究了不同操作条件对臭氧传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传质系数随进气流量、气相臭氧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最佳条件:进气流量为0.4 L/min,气相臭氧质量浓度为28 mg/L。陶瓷膜表面疏水改性可以提升臭氧传质效率,臭氧溶解度及传质效率随膜孔径的减小而增大,随着曝气压力从0.1 MPa提高到0.5 MPa,臭氧传质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佳的曝气压力约为0.3 MPa,并基于杨氏方程分析了陶瓷膜加压曝气强化臭氧传质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工艺 陶瓷膜 曝气 传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钨粉体改性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材料γ射线屏蔽性能研究
6
作者 刘雨舜 魏筱霖 +1 位作者 刘奔奔 顾轶卓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4-31,共8页
核能会产生电离辐射,如X,γ射线,需采用屏蔽材料进行防护。传统的X射线和γ射线屏蔽材料存在重量大、易腐蚀、有毒和结构力学性能低等缺点,因此研制质轻、辐射性能优异、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复合材料是辐射防护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核能会产生电离辐射,如X,γ射线,需采用屏蔽材料进行防护。传统的X射线和γ射线屏蔽材料存在重量大、易腐蚀、有毒和结构力学性能低等缺点,因此研制质轻、辐射性能优异、结构/功能一体化的新型复合材料是辐射防护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根据各类含钨粉体的质量衰减系数理论计算值及密度,优选了氧化钨作为γ射线屏蔽填料,采用含钨粉体改性环氧树脂,并与玻璃纤维三维间隔连体织物复合形成具有夹层结构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考察了不同含量氧化钨对复合材料屏蔽60Co和137Csγ射线的能力及平压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钨粉对复合材料的辐射屏蔽性能有显著的提升,提升程度与理论计算值相近;相同屏蔽率下,复合材料重量明显低于铁的重量;此外氧化钨也提高了连体织物复合材料的平压强度和平压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氧化钨粉 三维间隔连体织物 Γ射线 辐射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管件高低温交变环境结构稳定性研究
7
作者 武海生 罗锦涛 +4 位作者 顾轶卓 孙天峰 刘佳 姚旗 黎昱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91,共5页
针对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管件高低温交变环境下截面变形、分层问题,基于纤维混杂思路,在其大角度差铺层之间增设单层超薄(0.02 mm)无碱玻璃纤维平纹布,仿真分析表明,该玻璃纤维平纹布的加入,有效缓解了碳纤维大角度铺层之间的热膨胀失... 针对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管件高低温交变环境下截面变形、分层问题,基于纤维混杂思路,在其大角度差铺层之间增设单层超薄(0.02 mm)无碱玻璃纤维平纹布,仿真分析表明,该玻璃纤维平纹布的加入,有效缓解了碳纤维大角度铺层之间的热膨胀失配,降低了层间应力。高低温交变试验结果印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经过液氮温度(-196℃)至+150℃共六个高低温交变循环后,层间设置玻璃纤维平纹布的管件试件截面结构保持完整,几何尺寸未发生变化。单向板弯曲对比试验表明,超薄玻璃纤维平纹布的加入不仅起到了层间增韧效果,且对结构的弯曲性能无明显影响,这得益于超薄玻璃纤维平纹布的低模量与极小的厚度占比(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模量碳纤维复合材料 高低温交变环境 结构稳定性 层间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快速熔炼TC25G-TiAl4822梯度成分合金凝固组织演变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洋 冉先喆 +4 位作者 苏磊 孔德智博 程序 李卓 刘栋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4,共10页
未来高推重比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新型高性能轻质高温压气机整体叶盘需求迫切。激光增材制造TC25GTiAl4822双金属梯度结构材料作为轻质高压压气机整体叶盘备选的一种重要材料体系,其梯度过渡层合金的成分选择和凝固组织研究对指导相... 未来高推重比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新型高性能轻质高温压气机整体叶盘需求迫切。激光增材制造TC25GTiAl4822双金属梯度结构材料作为轻质高压压气机整体叶盘备选的一种重要材料体系,其梯度过渡层合金的成分选择和凝固组织研究对指导相关构件结构性能设计具有关键影响。为理解(1-x)TC25G-xTiAl4822梯度成分合金随粉末原料中TiAl4822预合金粉末含量变化而出现的凝固组织演变行为,利用激光快速熔炼技术制备了两种单一原料(TC25G和TiAl4822)成分合金锭和9种混合原料成分合金锭,并采用光镜、扫描电镜、XRD和透射电镜等材料表征设备和硬度测量装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原料中TiAl4822合金粉末含量的增加,合金凝固晶粒特征变化为树枝晶→等轴晶→树枝晶。合金室温显微组织发生如下的转变:α_(p)+α_(s)+β+α_(2)→α_(p)+α_(s)+α_(2)+β/B2→α+α_(2)+β/B2→α_(2)+B2→γ+γ/α_(2)+B2→γ+γ/α_(2);由于不同成分合金中的相类型和含量变化,合金维氏硬度值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粉末比例为50%~70%时具有极大突变,硬度由620HV降到450HV。上述相关研究结果为双金属过渡层合金的成分选择需避开中间比例粉末含量范围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炼技术 梯度成分合金 凝固组织 相演变 硬度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自清洁涂层在车载镜头表面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廖依敏 陈汉霖 +1 位作者 王方方 张虎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6,共11页
自清洁涂层作为一种创新的表面处理技术,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应用价值,这些涂层不仅具备基础的自清洁功能,还融合了其他多种附加功能,如抗菌、防雾、抗紫外线等,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重点探讨了2种主要的功能化自清... 自清洁涂层作为一种创新的表面处理技术,近年来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其独特的应用价值,这些涂层不仅具备基础的自清洁功能,还融合了其他多种附加功能,如抗菌、防雾、抗紫外线等,从而极大地拓展了其应用范围。重点探讨了2种主要的功能化自清洁涂层:光催化型和超疏水型,并分析了它们在车载镜头表面的应用潜力。光催化型自清洁涂层主要利用TiO_(2)的光催化效应,通过掺杂和改性手段提高其可见光吸收能力,从而在光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和污染物,实现自清洁效果。然而,这类涂层的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改性物质与TiO_(2)的比例、涂层厚度与层数等,因此需要精细调控以优化其自清洁效率和稳定性。超疏水型自清洁涂层则主要依赖于涂层表面的微纳结构,通过形成空气垫、减小水与涂层表面的接触面积,使水滴无法停留并轻易滚落,从而带走表面的灰尘和污染物。然而,这种微纳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受损,导致涂层的自清洁效果迅速下降。因此,提高超疏水涂层的耐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此外,针对车载镜头的特殊需求,如高温、高湿、强光照等恶劣环境,功能化自清洁涂层还需要具备优异的耐候性和化学稳定性。未来,随着材料科学和制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化自清洁涂层有望在车载镜头领域实现更广泛的应用,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加环保、节能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镜头 自清洁涂层 光催化 超疏水 功能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型重力卫星质心定标算法
10
作者 黄志勇 李姗姗 +5 位作者 蔡林 李桢 黄令勇 肖云 李世忠 周泽兵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079-2091,共13页
为了满足GRACE型重力卫星加速度计的正常观测条件,加速度计检验质量中心距卫星质心的偏差不应超过100μm.然而,地面初始安装误差、卫星入轨后的应力释放和不对称的气瓶冷气消耗等多种因素会导致卫星质心发生变化.故解算卫星质心偏差并... 为了满足GRACE型重力卫星加速度计的正常观测条件,加速度计检验质量中心距卫星质心的偏差不应超过100μm.然而,地面初始安装误差、卫星入轨后的应力释放和不对称的气瓶冷气消耗等多种因素会导致卫星质心发生变化.故解算卫星质心偏差并利用质心调节器调节卫星质心是GRACE型重力卫星成功运行的保证.为此,本文以GRACE-FO为例,提出采用三种算法同时估计GRACE型重力卫星质心偏差.首先,基于GRACE-FO卫星质心定标姿态机动期间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加速度计测量的线加速度观测值解算卫星质心偏差序列.其次,根据卫星安置的气瓶存在冷气消耗不对称的情况,基于卡尔曼滤波估计卫星X方向质心偏差.最后,由于GRACE-FO卫星搭载了激光测距系统,能够在质心定标机动时观测到卫星姿态变化与质心和三面镜顶点偏差产生的TTL(Tilt-to-Length,角度-长度)耦合效应,可以间接解算Y/Z方向的质心偏差.基于以上三种算法估计的GRACE-FO卫星质心偏差序列实现了互相验证的效果,且与JPL、CSR的估计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表明本文采用的三种质心定标算法可应用于GRACE型重力卫星质心偏差估计.同时发现卫星Y方向质心偏差存在与β角(太阳矢量和轨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相关的周期性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CE GRACE-FO 重力卫星 定标 卫星质心 激光测距系统 Tilt-to-Lengt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选区熔化(SEBM)增材制造高温合金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1
作者 彭徽 陶申 +1 位作者 陈博 郭洪波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52-267,274,共17页
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以激光、电子束等高能束流为热源的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在制备复杂结构高温合金部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研... 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氧化、耐腐蚀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以激光、电子束等高能束流为热源的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AM)技术在制备复杂结构高温合金部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能缩短生产制造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而且能够细化合金组织,提高合金力学性能。但随着高温合金中铝、钛含量的增加,γ′相体积占比增大,合金高温力学性能提升的同时也造成其可焊性差,给增材制造该类高温合金带来挑战。与激光选区熔化(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技术相比,电子束选区熔化(selective electron beam melting,SEBM)技术可通过粉末床预热缓解合金凝固热应力,有利于降低增材制造时的热裂倾向。针对近年来国内外SEBM技术制备镍基高温合金、钴基高温合金等合金所涉及的工艺参数、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包括作者课题组新近的成果,并指出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电子束选区熔化 高温合金 裂纹敏感性 组织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掺杂对TiAl-Nb合金组织与耐热腐蚀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谢小青 李轩 +1 位作者 吕威 贾丽娜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5,共5页
采用真空电弧非自耗熔炼方法制备Ti45Al-8Nb-mY(m=0,0.1,0.3和0.6at%)合金,研究了Y掺杂对合金组织和耐高温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Y不会明显改变TiAl-Nb合金的主要相组成,但能够有效细化合金组织并抑制合金中孔洞等缺陷形... 采用真空电弧非自耗熔炼方法制备Ti45Al-8Nb-mY(m=0,0.1,0.3和0.6at%)合金,研究了Y掺杂对合金组织和耐高温热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微量Y不会明显改变TiAl-Nb合金的主要相组成,但能够有效细化合金组织并抑制合金中孔洞等缺陷形成。高温热腐蚀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微量Y能有效改善TiAl-Nb合金的耐热腐蚀性能,其中Y含量为0.3at%时合金腐蚀产物剥落最轻微且腐蚀产物层最为致密,其机制在于Y有效细化了合金α_(2)+γ片层组织、提高了γ相的含量,有利于提高Al_(2)O_(3)在热腐蚀产物中的含量并促进形成连续的保护性Al_(2)O_(3)中间层,抑制了O、S、Cl等腐蚀介质的内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b合金 Y掺杂 组织 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似原理的液压泵重量估算方法研究
13
作者 刘晓超 王振宇 +4 位作者 邱钟毅 齐鹏远 吴帅 尚耀星 焦宗夏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7-124,共8页
液压系统是机载机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对液压系统的装机重量有严格要求。液压元件的重量直接影响到了液压系统的整体装机重量,提前对重要液压元件进行重量估计是元件设计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原理的液压泵重... 液压系统是机载机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飞机对液压系统的装机重量有严格要求。液压元件的重量直接影响到了液压系统的整体装机重量,提前对重要液压元件进行重量估计是元件设计阶段必须考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似原理的液压泵重量估计方法,利用pv值作为液压泵重量估计的重要约束条件,将液压泵重量估计的几何参数的相似比转换为性能参数的相似比,从而直观的进行任意参数液压泵的重量估计。通过对大量液压泵重量参数的统计,拟合出液压泵重量与功率和流量的匹配关系,并设计制造了液压泵进行试验称重,结果表明,基于相似原理的液压泵重量估计误差可以控制在4.8%以内,为机载液压系统重量估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液压系统 相似原理 重量估计 PV值 数据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本征模匹配的光刻掩膜分析方法研究
14
作者 刘佳 苏珉 徐群玉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74-3381,共8页
隐式模式匹配是分析波导结构电磁特性常用的数值方法。分析了现有隐式模式匹配方法在解决计算光刻问题上存在的局限性,以该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Krylov子空间理论的混合本征模重构以及显式模式匹配方法。修正了隐式模式匹配方法中采用... 隐式模式匹配是分析波导结构电磁特性常用的数值方法。分析了现有隐式模式匹配方法在解决计算光刻问题上存在的局限性,以该方法为基础,提出了基于Krylov子空间理论的混合本征模重构以及显式模式匹配方法。修正了隐式模式匹配方法中采用的非严格迭代策略导致的本征模精度不足问题,算法计算复杂度保持在O(N^(1.5))。采用典型波导及周期结构对所提算法的精度及效率进行了验证。通过对高复杂度光刻掩膜结构进行仿真,将计算结果与高频结构仿真器软件以及严格耦合波分析(rigorous coupled wave analysis,RCWA)算法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在分析高复杂度光刻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和效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电磁学 模式匹配 计算光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探测与红外隐身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文娇 李介博 +2 位作者 孙井永 魏亮亮 郭洪波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82,共17页
红外探测与隐身技术在现代军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飞行器等武器系统性能的提升,其固有红外信号显著增强,同时,基于光电效应的第三代红外探测器探测比率、灵敏度等性能大幅提升,红外隐身技术成为提高战场生存力和战斗力的必... 红外探测与隐身技术在现代军事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飞行器等武器系统性能的提升,其固有红外信号显著增强,同时,基于光电效应的第三代红外探测器探测比率、灵敏度等性能大幅提升,红外隐身技术成为提高战场生存力和战斗力的必要手段。本文从飞行器的红外辐射特征出发,分析了红外信号的分布和影响因素,归纳了以碲镉汞为代表的第三代红外探测材料的工作原理、探测性能和发展趋势,介绍了低红外发射率涂层在红外隐身领域的应用现状,综述了多元化的新兴材料的隐身机制和研究进展,并根据服役要求,展望了红外探测材料与红外隐身材料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第三代红外探测器 红外隐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频率响应特征和权重系数的自适应脑机接口技术 被引量:7
16
作者 那睿 胡纯 +2 位作者 郑德智 王帅 曹先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4-163,共10页
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响应个体差异性较大和不同电极通道采集脑电信号质量具有差别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频率响应特征和权重系数的自适应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4名被试者进行了3次SSVEP扫频实验,得到大脑枕区8个电极的SSVEP... 针对稳态视觉诱发电位(SSVEP)响应个体差异性较大和不同电极通道采集脑电信号质量具有差别的问题,提出了综合频率响应特征和权重系数的自适应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4名被试者进行了3次SSVEP扫频实验,得到大脑枕区8个电极的SSVEP幅频特性响应通频带;其次,根据电极通道的平均信噪比,求出各电极的权重系数,进而得到被试者的个体幅频特性响应通频带;最后,为避免使用低频闪烁引起的强烈视觉疲劳,选择个体幅频特性响应通频带的中频段(15~30 Hz)作为刺激频率进行脑机接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自适应稳态视觉诱发脑机接口在识别时间为3 s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平均为97.09%)和信息传输率(平均为100.26 bits/min),且有效减轻了视觉疲劳,研究结果为设计基于个体差异特点的脑机接口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稳态视觉诱发电位 个体差异 频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纳米材料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九龙 王双 杜晓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7210-17217,共8页
环氧树脂作为一类重要的基础材料,在复合材料、防腐涂料和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二维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环氧树脂/二维纳米材料复合材料不仅能改善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还可赋予材料优异... 环氧树脂作为一类重要的基础材料,在复合材料、防腐涂料和电子封装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二维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环氧树脂/二维纳米材料复合材料不仅能改善环氧树脂的力学性能,还可赋予材料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电绝缘性和阻燃性等。本文系统地梳理了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氮化硼、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迈克烯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等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二维纳米材料对环氧树脂的改性,并对环氧树脂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其他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二维纳米材料 复合材料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碲化铋基热电薄膜与器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少雄 周曼 +4 位作者 任超杰 张博涵 祝薇 赵未昀 邓元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05-1017,1056,共14页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器件不断朝着高性能、微型化、低功耗、自供电的方向发展。在器件性能和集成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小空间的快速散热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热电薄膜器件是一种以热电薄膜材料为核心的半导体能源...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快速进步,电子器件不断朝着高性能、微型化、低功耗、自供电的方向发展。在器件性能和集成度不断提高的同时,小空间的快速散热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热电薄膜器件是一种以热电薄膜材料为核心的半导体能源转换器件,具有全固态、无噪音、免维护、体积小等优点,在高热流密度电子元器件快速散热和低功耗电子器件自供电等领域具有迫切的应用需求和广阔的市场前景。Bi_(2)Te_(3)基热电材料是目前室温条件下性能最好的热电材料,以Bi_(2)Te_(3)基热电薄膜材料与器件为核心,重点介绍了常用热电薄膜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方法,热电薄膜器件的结构设计、制备工艺以及界面优化手段,并对热电薄膜器件在热电发电和热电制冷领域的应用做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_(2)Te_(3) 薄膜 热电材料 热电器件 制备方法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区激光熔化IN718合金室温及高温拉伸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仇昌越 何蓓 +1 位作者 陈昊秀 汤海波 《航空制造技术》 2020年第22期63-69,共7页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了IN718合金,对其凝固组织形成机制和热处理固态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IN718合金经热处理后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选区激光熔化IN718合金沉积态显微组织为沿沉积增高方向定向生长的树枝... 采用选区激光熔化技术制备了IN718合金,对其凝固组织形成机制和热处理固态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IN718合金经热处理后的室温和高温拉伸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选区激光熔化IN718合金沉积态显微组织为沿沉积增高方向定向生长的树枝晶,枝晶间分布着纳米级Laves相。经标准热处理后晶粒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大量γ′和γ′′相以及针状δ相弥散析出,Laves相含量减少,合金硬度较沉积态高约40%。经热处理后,合金垂直于沉积增高方向试样抗拉强度高于锻件,平行于沉积增高方向的试样塑性优于锻件,高温拉伸强度与锻件相当,室温及高温拉伸断裂机制均为微孔聚集型的穿晶韧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区激光熔化 IN718合金 显微组织 室温拉伸 高温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效应的激光测振仪校准理论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中翔 胡纯 +1 位作者 郑德智 樊尚春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2-1126,共5页
在动态测试与校准领域,激光测振技术已经成为动态测试与校准的重要手段,其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对激光测振仪的校准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激光测振仪的校准方法,设计以压电梁为敏感元件的测试系统,... 在动态测试与校准领域,激光测振技术已经成为动态测试与校准的重要手段,其性能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因此对激光测振仪的校准技术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激光测振仪的校准方法,设计以压电梁为敏感元件的测试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了压电梁的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使用ANSYS软件,施加不同的载荷约束,模拟激光测振仪的振动测量环境,仿真结果显示,压电梁的输出响应快、延迟小,无论是直流偏置还是交流激励,激励信号与仿真压电梁输出的位移信号的相对误差都小于1%,实现压电梁对测量光直接进行频率调制,能够对激光测振仪的动态性能进行标定,并提高校准效率和适用范围,为激光测振仪校准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振仪校准 调频光信号 压电效应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