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发动机热防护超临界CO_(2)闭式循环方案设计
1
作者 李星剑 连华奇 +2 位作者 李育隆 徐思远 马旭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94,共7页
针对航空飞行器高速飞行时发动机热环境严峻、冷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防护、以超临界CO_(2)为工质的闭式布雷顿冷却循环方案。采用能量分析法构建布雷顿循环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简单循环、回热循环与间冷循环3... 针对航空飞行器高速飞行时发动机热环境严峻、冷源有限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热防护、以超临界CO_(2)为工质的闭式布雷顿冷却循环方案。采用能量分析法构建布雷顿循环的数学模型,对比分析了简单循环、回热循环与间冷循环3种循环结构的优劣,比较了高温部件冷却通道的串并联结构对循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循环能够提高系统热效率约4%,但热沉利用率降低50%;间冷循环能够降低系统热沉消耗8%,但会导致系统总质量增大;超临界CO_(2)简单循环是最符合发动机中间工质冷却循环工作需求的循环结构。对于简单循环而言,高温部件冷却通道并联结构的热效率比串联结构的高6%,但需要的碳氢燃料质量流量提高了2.7%,在碳氢燃料质量充足的条件下,并联结构的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防护 闭式布雷顿循环 超临界CO_(2) 循环结构 航空发动机 高超声速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种自适应循环发动机亚声速巡航节流性能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孟鑫 朱之丽 陈敏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共5页
推进系统亚声速巡航的燃油经济性是决定战斗机作战半径的主要指标。在巡航过程中会因减少发动机推力带来进气道溢流量增加,使推进系统燃油经济性降低。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如何利用自身变循环特征减小进气道溢流进而提高推进系统燃油经济... 推进系统亚声速巡航的燃油经济性是决定战斗机作战半径的主要指标。在巡航过程中会因减少发动机推力带来进气道溢流量增加,使推进系统燃油经济性降低。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如何利用自身变循环特征减小进气道溢流进而提高推进系统燃油经济性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研究了1种在亚声速巡航状态带可变风扇系统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利用自身变循环特征,实现等流量降低推力的方法。通过对可变几何机构组合调节的研究,获取了等流量节流方案,并分析了发动机在这一过程中的性能和匹配情况。结果表明:这种带可变风扇系统的自适应循环发动机能够在一定推力范围内实现等流量节流,减少进气道溢流量,提升推进系统在亚声速巡航状态的燃油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流性能 亚声速巡航 自适应循环发动机 燃油经济性 可变风扇系统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发动机叶片的相控阵超声换能器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立印 李洋 周正干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69-672,共4页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能够为发动机叶片表面裂纹的检测提供方法。设计并制作了满足检测要求的带有楔块的相控阵超声换能器,该换能器包含阵元和楔块,其中阵元为线阵,个数为32,中心频率为5MHz,阵元宽度为0.3mm,阵元间距为0.1mm;楔块与叶片... 相控阵超声检测技术能够为发动机叶片表面裂纹的检测提供方法。设计并制作了满足检测要求的带有楔块的相控阵超声换能器,该换能器包含阵元和楔块,其中阵元为线阵,个数为32,中心频率为5MHz,阵元宽度为0.3mm,阵元间距为0.1mm;楔块与叶片的表面完全耦合。采用有限元法对相控阵超声换能器和楔块的设计理论进行可行性验证。同时,构建相控阵超声检测系统,对叶片试样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带楔块的线阵换能器能实现对试样表面裂纹缺陷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相控阵超声检测 线阵换能器 有限元仿真 表面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预训练模型的中心分级燃烧室燃烧振荡 预报方法
4
作者 覃子宇 王欣尧 +1 位作者 韩啸 林宇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2-189,共8页
为促进实现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燃烧振荡预报,提出一种结合预训练和迁移学习的研究思路。在预训练阶段,开展短火焰筒和长火焰筒下两类火焰图像的对比学习以完成编码器的自监督预训练。在迁移阶段,除了对特征编码构建线性分类器的直接迁移... 为促进实现燃气轮机燃烧室中的燃烧振荡预报,提出一种结合预训练和迁移学习的研究思路。在预训练阶段,开展短火焰筒和长火焰筒下两类火焰图像的对比学习以完成编码器的自监督预训练。在迁移阶段,除了对特征编码构建线性分类器的直接迁移,本文还提出将工况参数作为先验条件的贝叶斯迁移学习。结果表明,在两种迁移学习方式下预训练模型相比传统监督学习模型具有4.6%左右的性能提升。同时基于贝叶斯推断的迁移学习相比直接迁移鲁棒性更好。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分层聚类,验证预训练模型能够提取火焰图像更为通用的热声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燃烧室 燃烧振荡 预训练模型 迁移学习 主成分分析 分层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坡限制域对脱体火焰宏观形状和燃烧振荡影响实验研究
5
作者 宋恒 韩啸 +1 位作者 张弛 林宇震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6,共10页
燃烧振荡是贫油预混火焰中广泛存在的非定常过程,是燃烧室设计中必须避免的。其中,脱体火焰对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有优势,但其燃烧振荡往往更加严重。本文在中心分级燃烧器中,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斜坡限制域对脱体火焰燃烧振荡的被动控制效... 燃烧振荡是贫油预混火焰中广泛存在的非定常过程,是燃烧室设计中必须避免的。其中,脱体火焰对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有优势,但其燃烧振荡往往更加严重。本文在中心分级燃烧器中,通过实验方法研究了斜坡限制域对脱体火焰燃烧振荡的被动控制效果。本文通过单反相机和高速摄像获取了火焰平均结构和瞬态图像,并通过相平均图像和本征正交分解研究了火焰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当台阶高度为0 mm时,不同斜坡张角的斜坡限制域均能对燃烧振荡起到非常显著的抑制效果。而在30°斜坡张角的斜坡限制域中,随着台阶高度的增加,抑制效果变差,但振幅相较突扩限制域发生了明显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室 脱体火焰 燃烧振荡 被动控制 斜坡限制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模型与学习算法结合的贝叶斯网络自动建模 被引量:6
6
作者 沈琳 于劲松 +1 位作者 唐荻音 刘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486-1493,共8页
针对纯数据驱动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的准确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信号流图模型与K2学习算法的贝叶斯网络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信号流图模型能够描述信号之间传递与依赖关系的能力,结合K2学习算法在结构学习中... 针对纯数据驱动的贝叶斯网络结构学习算法的准确度和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多信号流图模型与K2学习算法的贝叶斯网络自动建模方法。该方法利用多信号流图模型能够描述信号之间传递与依赖关系的能力,结合K2学习算法在结构学习中的优势,实现了专家知识与数据驱动方法有效融合的贝叶斯网络结构自动学习算法。通过与常用网络结构学习算法的对比实验证明,该融合算法显著降低了结构学习对学习范围和训练数据规模的要求,具有更高的学习准确度和运算效率。采用真实系统实例阐述了该融合算法的应用过程,验证了算法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网络 结构学习 多信号流图 K2算法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油单滴在相对静止和强迫对流环境下的蒸发规律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方 刘睿 +3 位作者 张学智 李敏 姚捷 金捷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5-491,共7页
采用悬滴法对普通煤油和航空煤油两种液体燃料的单液滴在高温相对静止及强迫对流环境下的蒸发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70余组有效实验数据.在本文条件下,对流可促进燃料液滴的蒸发,且对流速度越大,液滴蒸发速率越大;对流环境下普通煤油... 采用悬滴法对普通煤油和航空煤油两种液体燃料的单液滴在高温相对静止及强迫对流环境下的蒸发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70余组有效实验数据.在本文条件下,对流可促进燃料液滴的蒸发,且对流速度越大,液滴蒸发速率越大;对流环境下普通煤油和航空煤油的蒸发规律存在差异,且同等条件下普通煤油的蒸发速率大于航空煤油.传统"折膜"理论蒸发模型与实验结果相比存在一定偏差;综合相对静止及对流环境的厚交换层蒸发规律研究,提出新的规律,并用实验结果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液滴蒸发 航空煤油 高温对流环境 雷诺数 蒸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覆层板成形极限图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耀 郎利辉 +2 位作者 孔德帅 张泉达 高铁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9-1154,共6页
提出一种创新的试验方法研究铝合金覆层板的成形极限图,即采用单拉试验获得成形极限图的左半区域,右半区域采用不同椭圆度的凹模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覆层板的成形极限应变,并且在成形极限图中引入方板对角拉伸试验数据,用于预测板材成形... 提出一种创新的试验方法研究铝合金覆层板的成形极限图,即采用单拉试验获得成形极限图的左半区域,右半区域采用不同椭圆度的凹模得到不同应力状态下覆层板的成形极限应变,并且在成形极限图中引入方板对角拉伸试验数据,用于预测板材成形过程中起皱缺陷的产生,使成形极限图的预测功能更加完善。同时,进一步研究不同覆板材料和厚度对铝合金目标板材成形极限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覆层板方式下,目标板材成形极限图中的极限临界区向上移动,并向右移动,成形极限增大,并且成形极限图中起皱区域面积减小,抗失稳能力提高。成形过程选择强度系数K较高、加工硬化指数n较大及适当厚度的覆板有助于成形板材成形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覆层板 厚度法向应力 成形极限图 椭圆胀形 方板对角拉伸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旋转数下光滑回转通道的换热特性 被引量:6
9
作者 邓宏武 程俊华 +1 位作者 陈豪 田淑青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1-706,共6页
通过提高回转通道内气体压力到500 kPa以上,显著扩展了实验参数范围.实验雷诺数Re和旋转数Ro范围分别为10000~70000和0~2.08,完全匹配了真实发动机的Re和Ro.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高旋转数下方截面光滑U型通道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高... 通过提高回转通道内气体压力到500 kPa以上,显著扩展了实验参数范围.实验雷诺数Re和旋转数Ro范围分别为10000~70000和0~2.08,完全匹配了真实发动机的Re和Ro.在此基础上实验研究了高旋转数下方截面光滑U型通道的换热特性.结果表明,在高旋转数下,旋转效应对通道进口和转弯段局部换热的影响比进口效应和弯道效应显著;第1通道后缘面换热随旋转数的增大而增强,而中下游前缘面在超过临界旋转数后换热增强;高旋转数下第2通道下游后缘面的换热强于前缘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叶片冷却 回转通道 对流换热 高旋转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涡轮叶片陶瓷铸型微细结构负压吸注充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强 鲁中良 +2 位作者 李振发 苗恺 李涤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7-152,160,共7页
为了提高在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空心涡轮叶片型芯、型壳一体化陶瓷铸型制造方法中陶瓷浆料对微细复杂结构的充型能力和铸型结构的完整性,提出了负压吸注凝胶注模工艺方法。以某型号空心涡轮叶片的冷却通道微孔为研究对象,利用细长管道... 为了提高在基于光固化成型技术的空心涡轮叶片型芯、型壳一体化陶瓷铸型制造方法中陶瓷浆料对微细复杂结构的充型能力和铸型结构的完整性,提出了负压吸注凝胶注模工艺方法。以某型号空心涡轮叶片的冷却通道微孔为研究对象,利用细长管道充型原理,分析了凝胶注模工艺制造陶瓷铸型的充型行为。采用仿真分析的方法,在不同进出口压力差下,对冷却通道微孔简化模型负压吸注的充型情况进行模拟仿真,得到合理的负压吸注进出口压力差参考值,通过负压吸注实验和工业微米X射线成相系统检测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分析了负压吸注工艺对陶瓷铸型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铝基陶瓷浆料固相体积分数为60%、负压吸注的进出口压力差为0.03 MPa时,可实现空心涡轮叶片冷却流道微孔结构的凝胶注模完整无缺陷充型,并且可以提高陶瓷铸型坯体的致密度和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固化成型技术 空心涡轮叶片 冷却微孔 负压吸注 陶瓷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Cp/Al复合材料增强体分布均匀性超声成像方法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广开 周正干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7-423,共7页
为提高SiCp/Al复合材料均匀性超声评价准确度,研究基于超声衰减及声速变化量的SiCp颗粒分布均匀性成像方法。制备不同SiCp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试样;采用水浸式超声波系统对试样进行超声衰减成像,分析超声衰减量与SiCp体积分数关系... 为提高SiCp/Al复合材料均匀性超声评价准确度,研究基于超声衰减及声速变化量的SiCp颗粒分布均匀性成像方法。制备不同SiCp体积分数的SiCp/Al复合材料试样;采用水浸式超声波系统对试样进行超声衰减成像,分析超声衰减量与SiCp体积分数关系;实验分析声速变化与SiCp体积分数的定量关系并对试样进行声速成像;采用金相法观测试样细观特征,分析不同SiCp体积分数下试样的材料均匀性变化,对比分析得出超声衰减和声速成像法的准确度和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衰减成像方法适用于SiCp颗粒分布定性分析,基于声速变化量成像方法可定量分析SiCp颗粒分布,在材料均匀性评价方面具有更高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航天 金属基复合材料 SiCp颗粒 材料均匀性 超声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轮冲压组合动力装置特点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捷 陈敏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2-35,共4页
为了兼顾安全性、经济性和作战效能的综合要求,将不同类型的发动机组合在一起工作是保证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宽广的飞行包线范围内高效率可靠工作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 装置特点 涡轮冲压 高超声速飞行器 作战效能 飞行包线 发动机组 安全性 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胀形的弯曲管材变形行为 被引量:2
13
作者 孔德帅 郎利辉 阮尚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95-1402,共8页
随着制造业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复杂弯曲异形充液成形管件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好地研究弯曲异形复杂管件在充液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进行可靠的工艺设计。本文通过结合薄膜理论和塑性变形理论对弯曲管件在自由胀形状态下的应力应变进... 随着制造业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复杂弯曲异形充液成形管件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好地研究弯曲异形复杂管件在充液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进行可靠的工艺设计。本文通过结合薄膜理论和塑性变形理论对弯曲管件在自由胀形状态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理论解析,并通过有限元(FE)分析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FE分析结果与理论模型基本吻合。同时分析了管材在绕弯过程的硬化行为,并探索了在不同的弯曲硬化状态下弯曲管材在自由胀形过程下的破裂位置的规律,并且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FE分析结果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成形 弯曲 变形行为 硬化 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电网络的四边固支板多阶共振抑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琳 李俊 易凯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83-1993,共11页
利用四边固支板横向自由振动的精确解作为模态坐标,在模态空间求解了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基于对压电网络板在模拟单点激励下谐响应行为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控制其各阶共振的压电网络电路元件最优电学参数.电感电阻并... 利用四边固支板横向自由振动的精确解作为模态坐标,在模态空间求解了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方程.基于对压电网络板在模拟单点激励下谐响应行为的计算分析,得到了控制其各阶共振的压电网络电路元件最优电学参数.电感电阻并联型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与四边简支压电网络板不同,其具有多个局部最优电学参数.通过分析这些最优参数对其他阶共振的影响,发现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具有多阶共振抑制效果,与电阻相比,该效果对电感更加敏感.电感电阻并联型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可以实现比电阻型四边固支压电网络板更好的单模态振动抑制效果,但同时其多模态振动抑制效果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边固支板 压电陶瓷 电路网络 振动抑制 最优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预测算法稳定性实时评估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劲松 刘浩 +1 位作者 张平 万九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208-1212,共5页
针对现有故障预测算法性能评估指标受实际剩余使用寿命约束的问题,从稳定性角度提出一种评估算法性能的方法.通过研究对象系统健康退化过程,在对象系统实际剩余使用寿命未知情况下,利用可以实时获得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值和已消耗寿命值... 针对现有故障预测算法性能评估指标受实际剩余使用寿命约束的问题,从稳定性角度提出一种评估算法性能的方法.通过研究对象系统健康退化过程,在对象系统实际剩余使用寿命未知情况下,利用可以实时获得的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值和已消耗寿命值,通过计算虚构寿命值的变异系数指标来客观评估故障预测算法的性能.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合机电作动器故障演化模型仿真生成数据对递归最小二乘和粒子滤波两种故障预测算法的稳定性进行了实时评价.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运用已有指标、在获知剩余使用寿命理想值前提下得出的评估结果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实时 评估 剩余使用寿命 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显式函数和神经网络的喷气燃料混合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全宏 刘振涛 +1 位作者 张弛 林宇震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1-397,共7页
针对喷气燃料复杂的理化性质,采取显式函数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策略,以氢碳比、黏度和蒸馏曲线等作为目标性质,发展了喷气燃料代用组分的构建方法,对混合燃料的理化性质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并将此混合模型应用于煤基喷气燃料的代用... 针对喷气燃料复杂的理化性质,采取显式函数和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的策略,以氢碳比、黏度和蒸馏曲线等作为目标性质,发展了喷气燃料代用组分的构建方法,对混合燃料的理化性质具有很好的预测精度.并将此混合模型应用于煤基喷气燃料的代用组分构建,所获得的代用组分模型与真实燃料之间的理化性质差异符合模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燃料 代用组分 显式函数 神经网络 混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材小圆角柔性成形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郎利辉 王耀 +2 位作者 张泉达 孙志莹 张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324-2330,共7页
针对带有局部小圆角特征的试件,提出一种2道次大圆角变小圆角的柔性成形方法。根据试件贴模过程中与模具相切位置的不同,首先分析第2道次成形过程中2种贴模方式的优劣,给出影响凸凹小圆角贴模过程的流料方式及直壁区的应力状态,并通过... 针对带有局部小圆角特征的试件,提出一种2道次大圆角变小圆角的柔性成形方法。根据试件贴模过程中与模具相切位置的不同,首先分析第2道次成形过程中2种贴模方式的优劣,给出影响凸凹小圆角贴模过程的流料方式及直壁区的应力状态,并通过理论分析给出第1道次成形合适的凸凹圆角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贴模方式2更有利于小圆角的成形,是凸凹小圆角的较好成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材 局部特征 凸凹小圆角 贴模方式 柔性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气机盘腔径向引流减涡器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翔 白阳 何建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7,共11页
径向引流减涡器通常位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腔中,通过抑制气流周向速度的发展从而降低空气系统引气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对于提升发动机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压气机盘腔径向引流减涡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常用的减涡... 径向引流减涡器通常位于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盘腔中,通过抑制气流周向速度的发展从而降低空气系统引气过程中的压力损失,对于提升发动机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压气机盘腔径向引流减涡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常用的减涡器包括减涡管、去旋喷嘴、翅片和导流板等结构。其中,管式减涡器的研究和应用最多,其减阻效果较好,但存在着质量较大,且在高速旋转时易产生振动等问题;去旋喷嘴质量较轻,但也有着流量不稳定的现象;导流板同样有着安装和稳定上的问题。有学者尝试对减涡管和去旋喷嘴的结构进行改进,均取得了一定的优化效果。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还缺乏描述总压损失的理论模型,熵分析可以作为新的入手点研究总压损失机理。近期研究表明总压损失主要出现在转折位置,这一点与静压损失有所不同,也为减涡器的改进优化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盘腔 径向引流 压力损失 减涡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连式甩油盘非均匀流动特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叶宇隆 金捷 +2 位作者 刘睿 高翔 王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60-1568,共9页
针对甩油盘启动过程中的流动特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甩油盘内外两相流场流动特性,并结合高速摄影实验结果、理论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甩油盘的总出流量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幅度较大。在短时间内,甩油盘各孔流量差异巨大,... 针对甩油盘启动过程中的流动特性,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甩油盘内外两相流场流动特性,并结合高速摄影实验结果、理论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甩油盘的总出流量随时间发生明显变化,幅度较大。在短时间内,甩油盘各孔流量差异巨大,各孔对应的索泰尔平均直径(SMD)值相差不大,SMD主要取决于转速。各孔流量不同,雾化场分布不均匀,实验结果验证了这一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甩油盘 仿真模拟 高速摄影 索泰尔平均直径(SMD) 非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根失速先兆触发跨声速压气机失速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武文倩 胡加国 +1 位作者 潘天宇 李秋实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40-2347,共8页
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起始于叶根的新型压气机失速先兆,为了探索这种先兆的初始扰动特征及失速的动态发展机制,对该压气机开展全周非定常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在压气机进入失速的过程中,静子叶根区域首先形成堵塞区,验证了失速初始扰动... 实验中发现了一种起始于叶根的新型压气机失速先兆,为了探索这种先兆的初始扰动特征及失速的动态发展机制,对该压气机开展全周非定常数值研究。数值结果表明,在压气机进入失速的过程中,静子叶根区域首先形成堵塞区,验证了失速初始扰动起源于叶根区域。该扰动由六个轴对称分布、以45%转子转速旋转的堵塞团组成。随着失速程度的加深,静子叶根堵塞团在低叶高范围内合并为整圈的分离区,造成整个叶根区域流动的堵塞。叶根的堵塞导致气流从堵塞区上方绕行,加快了叶尖区域的流动速度,激波的增强导致叶顶泄漏涡破碎程度加剧,形成转子叶尖堵塞区并发展为旋转失速团,最终导致压气机失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声速压气机 高负荷 叶根失速先兆 旋转失速 失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