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调控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间的U型非线性关系探析
1
作者 谭小芬 宋佳馨 +1 位作者 徐慧伦 李源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0-102,共13页
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对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识别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实现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构建了含有银行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 货币政策的整体基调对于企业杠杆率水平和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准确识别货币政策调控对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实现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必要条件。本文构建了含有银行部门和非正规金融部门的局部均衡模型,探讨货币政策与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及其形成机制。进一步地,基于2010—2023年我国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模型中的主要推论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货币政策收紧一方面会通过银行信贷收缩直接影响企业的负债端规模,另一方面会通过替代性融资机制和净利润机制影响企业的负债端和权益端规模,最终使货币政策调控与企业杠杆率呈U型非线性关系,且这一关系在短期杠杆率、非国有企业、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表现更明显。本研究有助于理解货币政策调控与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为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替代性融资 企业净利润 企业杠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碳市场下发电企业碳成本传导率及动态特征 被引量:5
2
作者 魏亿钢 朱荣琦 谭泷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9,共10页
深化中国碳市场建设、促进发电企业碳排放成本向下游需求侧科学传导是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合理的碳成本传导率不仅能激发企业减排动力,还可以将碳排放成本通过提高电力价格的方式向消费端转嫁,引导其节约用... 深化中国碳市场建设、促进发电企业碳排放成本向下游需求侧科学传导是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政策着力点。合理的碳成本传导率不仅能激发企业减排动力,还可以将碳排放成本通过提高电力价格的方式向消费端转嫁,引导其节约用电,从而推动碳市场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减排效应。该研究基于发电企业经营行为的微观视角,将碳排放成本纳入企业的投资决策范畴,在充分考虑排放强度、风险偏好和采纳低碳技术意愿等异质性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Agent的碳成本传导评估模型。通过模拟发电企业在面对有限信息时的策略选择,探讨了2021—2030年中国碳市场下发电企业碳成本传导率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不同的市场机制设计和低碳技术对碳成本传导率的作用影响。研究发现:①发电企业碳成本传导率呈现“缓慢增长—快速上升—保持高位”的动态特征。②初始碳价、市场规制系数和拍卖比例等市场机制设计均对发电企业碳成本传导率产生正向作用。具体地,初始碳价的增长会在短期内推高碳成传导率,作用效果在中长期将逐渐减弱;市场规制系数对碳成本传导率的推动作用存在门槛效应;随着拍卖比例的提高,企业的排放成本将会增加,进而引起碳成本传导率升高。③低碳技术能够缓解碳排放约束下发电企业的经营成本压力,避免碳成本传导率过度上升。该研究不仅为发电企业碳成本传导问题的探究提供了理论支撑,还为健全中国碳市场的机制设计提供了实践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市场 发电企业 碳排放成本 传导率 低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发展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3
作者 李雯昕 范英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8,共12页
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于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高效增长至关重要。绿色金融政策旨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实现绿色转型,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该研究构建了关于绿色金融发展化解工业产能过剩的理论分... 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对于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高效增长至关重要。绿色金融政策旨在发展低碳经济和实现绿色转型,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该研究构建了关于绿色金融发展化解工业产能过剩的理论分析框架,以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测算各省份工业产能利用率,基于熵值法构建省级绿色金融评价指标,采用空间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绿色金融发展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绿色金融发展有助于显著提升区域工业产能利用率,对邻近地区的产能调节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并且随时间推移这种产能提升效应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②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效应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支持“波特假说”。③绿色金融对东部地区、环境规制水平更高的省份的产能提升效应更强。随着地理空间延伸,绿色金融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仅存在于半径约2000 km的地区,并在500~900 km左右达到峰值,空间溢出具有边界效应和地理衰减特征。因此,应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创新绿色金融工具,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推动区域间绿色技术创新合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链协同及技术外溢,提高环境规制水平;因地制宜制定区域化政策,强化跨区域协同,打破地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工业高效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推动工业长期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工业产能 利用率 空间溢出 空间衰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规划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衣博文 范英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35,共15页
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间歇性、波动性、以及不确定性远高于当前水平,电力供应体系的经济稳定运行遭遇巨大挑战.本研究将电力系统短期经济调度与长期产能扩张规划... 可再生能源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下的电力系统所面临的间歇性、波动性、以及不确定性远高于当前水平,电力供应体系的经济稳定运行遭遇巨大挑战.本研究将电力系统短期经济调度与长期产能扩张规划相结合,通过聚类和情景树技术引入可再生能源的不确定性,建立高时空分辨的电力系统随机优化模型,旨在揭示电力系统如何通过电源、电网、储能等措施的协同优化经济有效地接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在应对风、光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方面的主要措施是有显著差异的,电力系统需协同优化风、光、煤产业布局,强化跨区消纳和调峰能力,发挥电源、电网、储能的互补优势,同时避免技术锁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优化 不确定性 电力系统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