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氢化物热泵及其在载人航天生保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林贵平 余敏贤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7-183,共7页
介绍了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系统在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特别是出舱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着重从系统体积、重量、物质消耗、再生时间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比较了水升华器、相变储热、金属氢化... 介绍了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该系统在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特别是出舱航天服生命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可能性,着重从系统体积、重量、物质消耗、再生时间和技术成熟度等方面比较了水升华器、相变储热、金属氢化物热泵等几种冷源各自的优缺点,说明了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在载人航天生命保障系统中应用的巨大潜力和需要研究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氢化物热泵系统 载人航天 生命保障系统 储氢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驾驶舱显控系统工效学评价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银霞 袁修干 《人类工效学》 2007年第2期63-65,47,共4页
综述了国内外现有飞机驾驶舱显控系统的工效学评价技术,并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可为国内该领域的相关工作和工程部门的评价提供借鉴。
关键词 驾驶舱 工效学 显示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辨认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睿 庄达民 《人类工效学》 2004年第1期20-22,共3页
结合人的认知特性对目标辨认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客观评价目标辨认的实验结果及优化人机界面的设计。为此,设计了二维目标的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目标大小和反应时间的定量处理比较合理,目标形状对目标辨认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 结合人的认知特性对目标辨认进行分析和研究,有利于客观评价目标辨认的实验结果及优化人机界面的设计。为此,设计了二维目标的识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对目标大小和反应时间的定量处理比较合理,目标形状对目标辨认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近;在偏离中心视10°范围内,目标出现的位置和颜色对目标辨认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特性 目标辨认 评价方法 实验研究 人机工效 战斗机 驾驶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权重系数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周琳 李银霞 王黎静 《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研究目的是确定出民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各项工效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G1法,针对确定出的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按其对飞行员操作工效影响程度大小的原则,对聘请的15名有经验的飞行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 研究目的是确定出民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各项工效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G1法,针对确定出的驾驶舱显示系统工效学评价指标,按其对飞行员操作工效影响程度大小的原则,对聘请的15名有经验的飞行员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处理。计算出了民机驾驶舱显示系统各项工效学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G1法作为一种确定指标权重系数的主观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且可靠性高、误差小;确定出的指标权重系数可为航空工程部门的驾驶舱显示系统设计和评价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舱 工效学 显示器 权重系数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厢压力调节的动态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兴娟 朱琪 袁修干 《铁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29,共4页
是继铁道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科研项目 (合同 96 J0 3B- 2 )完成后的后续研究结果。针对高速列车车厢压力控制系统中的主要附件——压力调节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建立了压力调节器的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 ,并用 matlab语言对其进行了... 是继铁道部、航空工业总公司科研项目 (合同 96 J0 3B- 2 )完成后的后续研究结果。针对高速列车车厢压力控制系统中的主要附件——压力调节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 ,建立了压力调节器的动态仿真的数学模型 ,并用 matlab语言对其进行了动态仿真 ,仿真结果进一步表明 :采用压力调节器进行高速列车车厢压力的调节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压力调节器 动态仿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在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金杉 庄达民 张向阳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3年第3期193-197,共5页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 ,以往为保证建筑安全而制订的处方式消防规范对建筑设计的自由发挥带来许多有争议的限制 ,从 2 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 ,各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消防设计管理体制 ,推出了“性能化”设计体系。“性能化”设计体系的原... 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 ,以往为保证建筑安全而制订的处方式消防规范对建筑设计的自由发挥带来许多有争议的限制 ,从 2 0世纪 80年代末开始 ,各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审视消防设计管理体制 ,推出了“性能化”设计体系。“性能化”设计体系的原意为“表现性”设计 ,它不简单照搬以前消防设计的技术要求 ,而是依据每一栋新建筑的设计和火灾原理及疏散的具体情况来模拟火灾时建筑的防灾能力 ,消防设计也从各个系统分支向总体集成发展。在模拟火灾的过程中 ,火灾的烟气扩散模拟是最主要的一个分支 ,而烟气扩散模拟依赖计算流体力学来实现 ,因此 ,计算流体力学也成为“性能化设计”的主要工具之一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计算流体力学在建筑消防设计中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结合实际的工程实例论述了计算流体力学在现代建筑消防设计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建筑 消防 流体力学 计算 建筑设计 火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