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A97铝锂合金的化学铣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于娟 冯朝辉 +1 位作者 李惠曲 陈高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85,共4页
通过高频疲劳试验、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经过3种不同化铣槽液处理的2A97铝锂合金薄板表面粗糙度、疲劳性能和合金的微观组织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硫化钠或三乙醇胺的槽液相比,同时添加硫化钠和三乙醇胺... 通过高频疲劳试验、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经过3种不同化铣槽液处理的2A97铝锂合金薄板表面粗糙度、疲劳性能和合金的微观组织缺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添加硫化钠或三乙醇胺的槽液相比,同时添加硫化钠和三乙醇胺的化铣槽液化学铣切性能更佳,化铣后的材料表面平整,微观缺陷数量较少,尺寸较小,表面粗糙度达到Ra≤1.6μm,疲劳寿命可达到3.71×10^(5)N。硫化钠和三乙醇胺的加入能有效缓解合金的局部腐蚀,使铝合金表面与化铣槽液腐蚀更加均匀,形成的微观缺陷数量更少,尺寸更小,因此,能获得更好的表面粗糙度结果和更优的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97铝锂合金 化学铣切 表面粗糙度 疲劳性能 微观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左强 洪润洲 +1 位作者 周永江 杨守杰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33-36,共4页
详细阐述了近年来原位合成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应用较广的固液反应法、气液反应法、固固反应法,并对每种反应法所包含的具体制备方法的起源、概念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对其优、缺点也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铝基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对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陈高红 肖鉴 +1 位作者 杨浩东 于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7,共10页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以获得高耐蚀性的封闭阳极氧化膜层。方法用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法对阳极氧化铝合金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对封闭前后的氧化膜进行微观形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试评价阳极氧化膜层表面的润湿性能,通过浸泡实验、电化学阻抗谱对阳极氧化膜的耐蚀性进行研究,并与传统沸水封闭工艺进行比较。结果经LDH预处理后,膜层表面被一层致密的LDH覆盖,多孔结构和孔洞缺陷均消失。涂覆溶胶凝胶后,膜层表面均匀平整,无明显缺陷。与沸水封闭相比,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的氧化膜具有更平整均匀的表面和更低的粗糙度,接触角为92.3°,具有疏水性。在3.5%(质量分数)NaCl溶液中浸泡15 d后,膜层的低频阻抗值仍可达到6.79×10^(6)Ω·cm^(2),与传统沸水封闭法相比,高出2个数量级。膜层具有良好的长期耐蚀性,其主要机理为LDH的铝合金氧化膜空隙和表面生长出双片层状的LiAl-LDH,表面膜层更致密,片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腐蚀溶液的入侵,同时使膜层表面存在更多的-OH基团,在溶胶凝胶封闭时提供了更多的反应位点,促进了溶胶凝胶涂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有效阻挡了外界溶液对基体的入侵,因此延缓了腐蚀。结论LDH预处理溶胶凝胶封闭工艺提高了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致密性和表面疏水性以及膜层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阳极氧化 溶胶凝胶法 封闭改性 LDH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锂合金热机械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吴秀亮 刘铭 +3 位作者 李国爱 汝继刚 陈军洲 陆政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2-89,共8页
综述了热机械处理对新型铝锂合金强韧化机制影响的研究,深入分析讨论了热机械处理对铝锂合金晶粒结构和沉淀相等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通过热机械处理改变主要沉淀相的析出顺序和析出行为,促进基体形成细小、弥散和均匀分布的以δ... 综述了热机械处理对新型铝锂合金强韧化机制影响的研究,深入分析讨论了热机械处理对铝锂合金晶粒结构和沉淀相等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的影响。通过热机械处理改变主要沉淀相的析出顺序和析出行为,促进基体形成细小、弥散和均匀分布的以δ',θ″/θ',T1,S″S'相为主的联合强化组织,抑制晶界沉淀相的析出和长大以及晶界无析出带的宽化,能够显著改善铝锂合金的强度和塑韧性匹配。经过固溶处理基体溶质原子和空位密度显著上升,淬火后形成这些缺陷过饱和固溶体为随后时效析出提供了动力。预变形和预时效促进了基体细小弥散的沉淀相δ'相或G.P.区均匀形核析出,在高温时效调节和稳定沉淀相尺寸和体积分数,获得T1、θ″/θ'和δ'相混合组织。新型和特殊热机械处理调控主要强化相δ',θ″/θ',T1相析出比例、尺寸和取向,细化晶粒和优化晶粒结构。最后指出应开发大规格轧制板材和热锻件的应力时效等新型热机械处理工艺,以满足大型航空飞机和重型运载火箭对轻质高性能铝锂合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热机械处理 时效 预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在Al-Cu合金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钟立伟 王健 +3 位作者 丁西西 冯朝辉 高文理 毛郭灵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鉴于Al-Cu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综述了国内外Sc及Sc与其他元素联合添加在Al-Cu合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添加Sc或联合添加Sc与其他元素后,Al-Cu合金晶粒大小、物相组成及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等的变化,分析讨论了在未来进行相关研究... 鉴于Al-Cu合金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综述了国内外Sc及Sc与其他元素联合添加在Al-Cu合金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包括添加Sc或联合添加Sc与其他元素后,Al-Cu合金晶粒大小、物相组成及分布、物理力学性能等的变化,分析讨论了在未来进行相关研究时的注意事项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U合金 SC θ′-Al_(2)Cu相 Al_(3)Sc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2纳米粒子对铝锂合金微弧氧化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娟 汪杰 +3 位作者 贺崇 史浩伯 刘建华 于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44,共9页
为改善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及力学性能,向电解液中添加TiO2纳米粒子后对2297铝锂合金进行了微弧氧化。利用SEM、XRD、EDS、辉光放电表征技术及电化学测试技术,分析了TiO2纳米粒子对微弧氧化膜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改善微弧氧化膜层的耐蚀性及力学性能,向电解液中添加TiO2纳米粒子后对2297铝锂合金进行了微弧氧化。利用SEM、XRD、EDS、辉光放电表征技术及电化学测试技术,分析了TiO2纳米粒子对微弧氧化膜结构、力学性能及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TiO2纳米粒子后,微弧氧化膜层变得平坦致密。随着TiO2纳米粒子添加量的提高,膜层表面放电通道的孔径逐渐减小,数量逐渐增多。TiO2纳米粒子会抑制熔融Al2O3与电解液中SiO32-的接触,所以膜层中Si元素的含量随TiO2纳米粒子添加量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原子数分数从初始的10.27%下降到了3.10%)。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TiO2纳米粒子的引入增加了膜层的致密度及平整度,所以膜层的硬度得到了提升(添加1 g/L TiO2纳米粒子后硬度提高了15%)。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当微弧氧化的其它条件相同时,TiO2纳米粒子的适量添加会提升膜层的耐蚀性,但过量添加时,由于膜层放电通道数量的增多等原因,其耐蚀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97铝锂合金 微弧氧化 TIO2纳米粒子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形变热处理对2A97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于娟 陆政 +4 位作者 鲁原 熊艳才 李国爱 冯朝辉 郝时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36,共7页
通过室温拉伸、晶间腐蚀、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方法,对中间形变热处理过程中进行不同压缩变形量处理的2A97铝锂合金厚板短横向室温拉伸性能、晶间腐蚀性能和合金的宏微观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压缩变... 通过室温拉伸、晶间腐蚀、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方法,对中间形变热处理过程中进行不同压缩变形量处理的2A97铝锂合金厚板短横向室温拉伸性能、晶间腐蚀性能和合金的宏微观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压缩变形量的增加,合金再结晶程度提高,强度和伸长率先增加后降低。压缩变形量为20%时,再结晶晶粒细小,晶粒内包含均匀弥散分布的δ′相,晶界处的δ′相断续分布,合金的拉伸性能最好,伸长率明显提高;压缩变形量为25%时,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最好。合金的拉伸性能和腐蚀性能是由晶粒形貌和析出相的数量及分布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97铝锂合金 中间形变热处理 拉伸性能 晶间腐蚀 宏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43镁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4
8
作者 何维维 陈军洲 +1 位作者 郝敏 戴圣龙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74,共6页
在变形温度300-500℃、应变速率0.0005-0.5 s^(-1)下,采用Gleeble 3800型数控式热-力物理模拟试验机对WE43镁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真应变为0.6时的热加工图,并结合显微组织演变确定WE43镁合金的最佳热加... 在变形温度300-500℃、应变速率0.0005-0.5 s^(-1)下,采用Gleeble 3800型数控式热-力物理模拟试验机对WE43镁合金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建立了真应变为0.6时的热加工图,并结合显微组织演变确定WE43镁合金的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范围。结果表明:WE43镁合金的真应力随变形温度的降低或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峰值应力对应的真应变随应变速率的降低或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WE43镁合金最佳的热塑性加工区间为应变速率0.005-0.05 s^(-1)、变形温度410-500℃,此时合金的热变形软化机制主要为动态再结晶,晶粒尺寸较均匀,平均晶粒尺寸小于10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43镁合金 热压缩 热加工图 显微组织 动态再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8.8Zn-1.4Mg-0.5Cu-0.1Sc-0.1Er-0.1Zr合金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被引量:3
9
作者 邢清源 何维维 +1 位作者 王海龙 杨守杰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82,共8页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Al-8.8Zn-1.4Mg-0.5Cu-0.1Sc-0.1Er-0.1Zr合金在变形温度380~440℃,应变速率0.01~10s-1,变形量45%,60%条件下进行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构建了变形本构方程和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热加... 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Al-8.8Zn-1.4Mg-0.5Cu-0.1Sc-0.1Er-0.1Zr合金在变形温度380~440℃,应变速率0.01~10s-1,变形量45%,60%条件下进行等温压缩试验,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行为,构建了变形本构方程和基于动态材料模型的热加工图,确定了最佳热加工工艺参数区间,并对特征区的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合金的等温压缩过程具有等温流变特征、正应变速率和负温度敏感性;在试验范围内最佳的热加工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425~440℃、应变速率0.01~0.02s-1;合金的失稳区主要发生在大变形量、低变形温度、高应变速率条件,组织中位错塞积和绝热剪切带的出现是试验合金发生失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等温压缩 本构方程 热加工图 位错塞积 绝热剪切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拉伸变形对2A97铝锂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于娟 陆政 +1 位作者 李国爱 冯朝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6-551,共6页
通过晶间腐蚀、剥落腐蚀、电化学阻抗谱(EIS)、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经过不同量预拉伸处理后的2A97铝锂合金板材腐蚀性能和合金的组织形貌变化进行研究表明,2A97铝锂合金的腐蚀敏感性与时效前的预拉伸变形密切相关。在双级时效工艺下,... 通过晶间腐蚀、剥落腐蚀、电化学阻抗谱(EIS)、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经过不同量预拉伸处理后的2A97铝锂合金板材腐蚀性能和合金的组织形貌变化进行研究表明,2A97铝锂合金的腐蚀敏感性与时效前的预拉伸变形密切相关。在双级时效工艺下,随预拉伸量增大,合金由明显的晶间腐蚀转为点蚀,且点蚀深度逐渐增大,合金耐剥蚀性能得到较大提高,剥落腐蚀等级由ED级转为EB级。人工时效前的预拉伸变形促进了T1相在晶内的析出,降低了合金晶间腐蚀和剥落腐蚀的敏感性,改善了合金的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97铝锂合金 预拉伸 晶间剥蚀 剥落腐蚀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形变热处理对铝锂合金短横向拉伸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于娟 李国爱 +2 位作者 冯朝辉 陈军洲 赵唯一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77-181,共5页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经过中间形变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T84状态铝锂合金厚板的短横向拉伸性能及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冷压变形...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背散射电子衍射技术(EBSD)、透射电镜(TEM)等手段对经过中间形变热处理工艺处理后的T84状态铝锂合金厚板的短横向拉伸性能及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随冷压变形量的增加,合金短横向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变化较小,延伸率先升高后降低。冷变形工艺提高了合金在随后热处理过程中的再结晶程度,降低了基体内粗大第二相的数量和尺寸,抑制了T_(1)相在晶界处的析出,晶粒形貌、粗大第二相和析出相共同影响了合金的短横向塑性。冷压变形量为20%时,合金的短横向屈服强度(R_(p0.2))为436 MPa、抗拉强度(R_(m))为543 MPa、延伸率为5.1%,具有最佳的强塑性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中间形变热处理 拉伸性能 再结晶 粗大第二相 T_(1)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拉伸处理对2A97薄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娟 陆政 +1 位作者 李国爱 冯朝辉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5,共5页
通过室温拉伸、腐蚀试验、TEM等手段,研究人工时效前预拉伸处理对2A97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时效工艺下,经3%的预拉伸变形后,2A97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其中抗拉强度提高了32 MPa,晶间腐蚀等级变为点... 通过室温拉伸、腐蚀试验、TEM等手段,研究人工时效前预拉伸处理对2A97铝锂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时效工艺下,经3%的预拉伸变形后,2A97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能都有较大提高,其中抗拉强度提高了32 MPa,晶间腐蚀等级变为点蚀等级;预拉伸处理促进了时效过程中T1相在晶内的均匀弥散析出,降低了δ'相的含量,抑制了晶界平衡相的析出,从而改善了合金的强度和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A97铝锂合金 预拉伸 析出相 拉伸性能 晶间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Y对TiB_(2)/Al-Zn-Mg-Cu-Zr微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马志锋 刘行 +4 位作者 黄景存 韩杨 王屿鑫 李萌 陈子勇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94-99,共6页
稀土Y对TiB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细化效果,可改善TiB2颗粒团簇造成的性能损伤,对提高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传统铸造及热挤压工艺制备3%(质量分数)TiB_(2)/Al–Zn–Mg–Cu–Zr–Y复合材料板材,通过扫描电子... 稀土Y对TiB2颗粒增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细化效果,可改善TiB2颗粒团簇造成的性能损伤,对提高复合材料综合力学性能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传统铸造及热挤压工艺制备3%(质量分数)TiB_(2)/Al–Zn–Mg–Cu–Zr–Y复合材料板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室温拉伸测试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Y含量对TiB2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Y元素的添加可以细化复合材料铸态组织,添加0.1%Y(质量分数)时,细化效果最好,T6态的综合性能最优,抗拉强度为729.85 MPa,延伸率高达8.06%。Y元素的加入使晶界处生成难溶相Al_(8)Cu_(4)Y(Zr),热挤压可使其破碎并起到一定强化效应,但过量的Al_(8)Cu_(4)Y(Zr)导致材料强度、塑性降低。TiB2颗粒增加了基体内位错密度,起到位错强化、载荷传递强化效应。GP II和η′是复合材料T6态中主要的纳米强化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工业 铝合金 复合材料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