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熔融渗硅工艺制备的SiC_(f)/SiC复合材料在水氧腐蚀环境中的氧化行为 被引量:1
1
作者 艾莹珺 赵春玲 +5 位作者 郎旭东 束小文 杨金华 刘虎 周怡然 焦健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8,共7页
采用熔融渗硅工艺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试样在水氧腐蚀环境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经800℃和1200℃水氧腐蚀400 h后,不含环境障涂层(environmental barrier coatings,EBC)的试样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为78.8%和74.9%,含EBC的试样... 采用熔融渗硅工艺制备SiC_(f)/SiC复合材料,研究试样在水氧腐蚀环境中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经800℃和1200℃水氧腐蚀400 h后,不含环境障涂层(environmental barrier coatings,EBC)的试样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为78.8%和74.9%,含EBC的试样弯曲强度保留率分别为95.9%和93.0%。EBC的存在能够有效地阻碍材料与水氧腐蚀介质大面积直接接触,避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降低。800℃时BN界面层氧化是导致SiC_(f)/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1200℃不含EBC试样经水氧腐蚀400 h后界面层部分消失,纤维与基体之间出现空洞,失去保护纤维的作用,同时部分界面层将纤维与基体粘连起来。BN界面层氧化、SiC纤维与基体氧化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_(f)/SiC复合材料 环境障涂层 弯曲强度 耐水氧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MWPE/乙烯基酯2.5D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动态压缩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孙颖 王国军 +2 位作者 张典堂 陈利 张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42,共5页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态测试系统和岛津材料试验机,对材料厚度方向的压缩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三种高应变率(360,710s-1和1120s-1)和准静态下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压缩强度和冲击吸能,通过冲击破坏形貌探讨材料的动态压缩...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动态测试系统和岛津材料试验机,对材料厚度方向的压缩性能进行实验研究,得到了三种高应变率(360,710s-1和1120s-1)和准静态下的压缩应力-应变关系,压缩强度和冲击吸能,通过冲击破坏形貌探讨材料的动态压缩破坏模式和吸能机理。结果表明:UHMWPE/乙烯基酯2.5D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厚度方向的压缩性能是与应变率相关的,其屈服应力、屈服应力下应变和压缩模量对应变率都是敏感的,同时,表现出明显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动态压缩下材料的破坏开始于经纱在试样表面的弯曲处,并沿着厚度方向发生剪切断裂;纤维束与树脂的分离和纤维束的剪切破坏是主要的破坏模式,组分材料的弹性吸能和纤维束的剪切断裂吸能是材料的主要吸能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MWPE/乙烯基酯 2.5D角联锁机织复合材料 动态压缩 能量吸收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级复合材料层板的定域相变控制与增韧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明 安学锋 +1 位作者 刘立朋 益小苏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09年第6期13-18,共6页
航空飞行器要求损伤容限设计,因此要求其复合材料具有高的韧性。与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整体增韧树脂基体或插层改性所进行的研究不同,主要介绍了在"离位"增韧的概念下,以时间-温度-转变(Time-Temperature-Transition,TTT)图... 航空飞行器要求损伤容限设计,因此要求其复合材料具有高的韧性。与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整体增韧树脂基体或插层改性所进行的研究不同,主要介绍了在"离位"增韧的概念下,以时间-温度-转变(Time-Temperature-Transition,TTT)图为手段开展的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定域相结构控制和增韧研究进展,给出了典型"离位"增韧复合材料的层板的层间相结构和韧性性能,证明了"离位"增韧可普适地将各种树脂基体的航空级复合材料层板层间定域的相形貌调控为相反转、双连续的相结构,从而达到大幅提高复合材料韧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压板 层间增韧 相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发动机用SiC/SiC复合材料典型元件设计及性能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虎 束小文 +4 位作者 洪智亮 杨金华 郭洪宝 孙世杰 焦健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8-15,共8页
SiC/SiC复合材料具有轻质、耐高温、高强度等优点,已在国外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大量应用并取得积极效果。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积木式”评价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件级评价是连接材料级测试和部件级考核的桥梁纽带,对促进材料在... SiC/SiC复合材料具有轻质、耐高温、高强度等优点,已在国外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上大量应用并取得积极效果。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积木式”评价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元件级评价是连接材料级测试和部件级考核的桥梁纽带,对促进材料在部件上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梳理了航空发动机热端部件中几种典型的SiC/SiC复合材料元件,包括开孔、“C”形、“T”形、筒形及翼形元件等,综述了针对不同类型元件所开展的评价试验及测试方法,包括力学性能测试、服役环境性能评价等,阐述了结构特征、材料性质等因素对元件损伤行为和失效机制的影响,最后提出我国在完善航空发动机用SiC/SiC复合材料元件研究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C/SIC复合材料 典型元件 “积木式”验证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压板低速冲击和准静态压痕损伤等效性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闫丽 安学锋 +2 位作者 蔡建丽 张代军 益小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75,共5页
通过对低速冲击试验和准静态压痕试验进行对比,获得了冲击能量(准静态压痕力)与层压板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的三组对应关系。分析表明,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均可作为损伤参数来建立低速冲击和准静态压痕损伤的等效性。... 通过对低速冲击试验和准静态压痕试验进行对比,获得了冲击能量(准静态压痕力)与层压板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的三组对应关系。分析表明,损伤面积、损伤宽度和凹坑深度均可作为损伤参数来建立低速冲击和准静态压痕损伤的等效性。当冲击能量或准静态压痕力达到一定值后,三组对应关系曲线上出现拐点,两类试验的拐点相差很小,且两类试验的变化趋势相同,初步说明了用准静态压痕试验替代低速冲击试验是可行的,同时在较低冲击能量(拐点值之前)下准静态压痕力近似等于相对应的冲击能量下冲击过程的最大接触力。对两类试验过程进行分析,准静态压痕试验的初始分层载荷较冲击试验稍低,但两类试验过程中载荷的变化趋势相同,进一步说明了低速冲击试验和准静态压痕试验损伤的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层压板 低速冲击 准静态压痕 损伤面积 损伤宽度 凹坑深度 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埋光纤光栅的复合材料层压板拉伸应变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周玉敬 宋昊 +2 位作者 刘刚 王文娟 李雪芹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61,65,共5页
利用内埋在复合材料层间的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监测复合材料层压板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并与复合材料层压板试样表面粘贴的应变片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同时研究了光纤光栅的埋植位置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 利用内埋在复合材料层间的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传感器监测复合材料层压板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并与复合材料层压板试样表面粘贴的应变片测得数据进行对比,同时研究了光纤光栅的埋植位置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探索了FBG传感器在复合材料应变监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内埋于复合材料层间的FBG传感器可以有效反映复合材料层压板在受到拉伸载荷过程中的应变变化,对比FBG传感器与应变片测得的实验结果,二者所测得的应变变化趋势吻合良好,而且埋植光纤光栅对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拉伸强度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栅 复合材料层压板 拉伸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用耐高温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7
作者 包建文 陈祥宝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3,共13页
综述耐高温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及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封端剂封端的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其中主要是降冰片烯和4-苯乙炔基苯酐封端聚酰亚胺,长期使用温度涵盖280~450℃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体系。... 综述耐高温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及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多种封端剂封端的热固性聚酰亚胺树脂,其中主要是降冰片烯和4-苯乙炔基苯酐封端聚酰亚胺,长期使用温度涵盖280~450℃的聚酰亚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体系。低成本、高韧性和有机无机杂化聚酰亚胺树脂基复合材料将是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热固性聚酰亚胺 碳纤维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地区T700/5288炭纤维复合材料自然老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代军 唐邦铭 +1 位作者 包建文 刘刚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33,56,共4页
针对南海地域的自然环境,将T700/5288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放置于海南省万宁市,经过自然老化3年后,研究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与热性能等。研究表明,由于热氧老化与光氧老化的存在,复合材料表层环氧树脂出现了化学降解,表面纤维发... 针对南海地域的自然环境,将T700/5288炭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放置于海南省万宁市,经过自然老化3年后,研究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与热性能等。研究表明,由于热氧老化与光氧老化的存在,复合材料表层环氧树脂出现了化学降解,表面纤维发生裸露,起毛等现象,老化试样纵向压缩强度降低19%,横向压缩强度降低14%,其他表征力学性能基本不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了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老化 复合材料 环氧树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典型空天环境下动态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被引量:12
9
作者 高禹 王钊 +3 位作者 陆春 包建文 宋恩鹏 董尚利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06-112,共7页
随着飞行器结构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量的迅速增加,其应用范围从非主承力构件逐渐扩展到主承力构件,复合材料结构中的疲劳、低速冲击和高速撞击等动态力学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典型空天环境因素与... 随着飞行器结构中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用量的迅速增加,其应用范围从非主承力构件逐渐扩展到主承力构件,复合材料结构中的疲劳、低速冲击和高速撞击等动态力学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典型空天环境因素与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交互作用,重点探讨了其在疲劳、低速冲击和高速撞击载荷作用下的行为,简述了环境损伤与动态载荷耦合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期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空天飞行器上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基复合材料 环境损伤 动态力学行为 断裂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苎麻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湿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旭 尹鹏 +3 位作者 咸贵军 刘燕峰 刘青曼 益小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8-65,共8页
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了苎麻纤维织物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模压层合板在不同湿热环境下的水吸收与扩散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20℃,40℃和60℃三种温度下,相对湿度的上升使层合板瞬时吸湿速率增大很明显,而在50%相对湿度下... 通过模压工艺制备了苎麻纤维织物增强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研究了模压层合板在不同湿热环境下的水吸收与扩散及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在20℃,40℃和60℃三种温度下,相对湿度的上升使层合板瞬时吸湿速率增大很明显,而在50%相对湿度下,温度对层合板的饱和吸水率的影响不大。当吸湿份数在0.5以下时,层合板在50%的相对湿度和20℃,40℃和60℃三种温度下,水扩散系数分别为2.16×10-6cm2/s,2.94×10-6cm2/s和6.61×10-6cm2/s。层合板的力学性能随吸水率的增加而下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层合板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破坏了纤维和树脂的界面,同时进入纤维的空隙中,影响了复合材料中的应力传递,使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复合材料 水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挖补复合材料层合板的拉伸和压缩性能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婕 程小全 +1 位作者 胡仁伟 包建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8-183,190,共7页
随着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应用的不断扩大,其修理问题也日益凸出。挖补修理在层合板修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挖补后结构的拉伸和压缩性能恢复是表征修理质量极其重要的指标,因而对挖补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和压缩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 随着复合材料层合板结构应用的不断扩大,其修理问题也日益凸出。挖补修理在层合板修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挖补后结构的拉伸和压缩性能恢复是表征修理质量极其重要的指标,因而对挖补复合材料层合板拉伸和压缩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总结了挖补层合板拉伸和压缩性能的研究现状,对材料、工艺、构型及环境等参数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据此给出了挖补修理优选方案,可供复合材料结构挖补修理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层合板 挖补修理 拉伸性能 压缩性能 参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测试与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高禹 王绍权 +2 位作者 董尚利 王柏臣 包建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4-190,共7页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军事和民用工程领域。低速冲击作为一种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见的载荷状态,研究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近年来在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研究领域范围内常用的试验方法... 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车辆、船舶等军事和民用工程领域。低速冲击作为一种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常见的载荷状态,研究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对近年来在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研究领域范围内常用的试验方法、环境作用与材料性能对低速冲击性能的影响,以及对低速冲击性能分析研究手段进行了讨论。最后对未来复合材料低速冲击领域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测试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准静态压痕实验 被引量:3
13
作者 蔡建丽 余欢 +2 位作者 王云英 闫丽 安学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4-88,共5页
研究了两种芯材高度的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在准静态压痕力下的损伤过程与形式,通过控制压头位移得到位移与接触力的关系曲线以及不同位移下的损伤形貌,比较了两种芯材的损伤过程。结果表明:损伤过程为泡沫塌陷、泡沫芯材出现裂纹、夹... 研究了两种芯材高度的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在准静态压痕力下的损伤过程与形式,通过控制压头位移得到位移与接触力的关系曲线以及不同位移下的损伤形貌,比较了两种芯材的损伤过程。结果表明:损伤过程为泡沫塌陷、泡沫芯材出现裂纹、夹层板上蒙皮分层和芯材与下蒙皮脱粘;损伤形式为:厚芯材时裂纹与泡沫厚度方向成±45,°薄芯材时裂纹与泡沫厚度方向成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静态压痕 损伤过程 损伤形式 C扫描 泡沫夹层结构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苎麻纤维增强酚醛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燕峰 包建文 +1 位作者 李艳亮 益小苏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8-72,共5页
制备了基于Cycom6070酚醛树脂的单向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树脂、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将Cycom6070酚醛树脂在100℃固化1h,树脂的最低熔体黏度由0.1Pa.s变为3.6 Pa.s,适合预浸料的制备;由热失重曲线(TGA... 制备了基于Cycom6070酚醛树脂的单向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并研究了树脂、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表明:将Cycom6070酚醛树脂在100℃固化1h,树脂的最低熔体黏度由0.1Pa.s变为3.6 Pa.s,适合预浸料的制备;由热失重曲线(TGA)可知:当温度升到200℃时,苎麻纤维失重约为8%;当温度升至200℃以上时,失重非常明显。经过偶联处理的苎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MU-62%的力学性能,均优于没有经过表面处理的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U-62%的力学性能。电镜照片显示,纤维表面经过偶联处理后,很好地提高了复合材料中树脂和纤维界面的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纤维 复合材料 偶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固化M40J/EB99-1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包建文 徐松华 +1 位作者 李晔 陈祥宝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0J增强EB99-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结果表明,电子束固化M40J/EB99-1复合材料具有比热固化M40J/5228和M40/4211复合材料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热疲劳性能。
关键词 电子束固化 复合材料 石墨纤维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包建文 徐松华 +1 位作者 李晔 陈祥宝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56,共4页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 0 /EB99— 1预浸料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 0增强EB99— 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 ,并与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 用湿法缠绕工艺制备了M4 0 /EB99— 1预浸料 ,研究了电子束固化高模量石墨化碳纤维M4 0增强EB99— 1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常规力学性能、耐热疲劳性能和热物理性能 ,并与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等热固化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研究表明 ,除了剪切强度稍逊于热固化M4 0 / 5 2 2 8复合材料外 ,其它常规力学性能都优于热固化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复合材料 ,表现了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电子束固化M4 0 /EB99— 1复合材料经冷热交变循环后的性能明显优于热固化M4 0 / 5 2 2 8、M4 0 / 4 2 11复合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固化 高模量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热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W220/5284RTM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何先成 钟翔屿 +1 位作者 李晔 包建文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50,共6页
采用RTM工艺制备了四种不同纤维体积含量的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研究了温度、吸湿、频率、纤维体积分数和后固化等因素对该复合材料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150℃温度范围内,QW220/5284RTM复合材料的介电... 采用RTM工艺制备了四种不同纤维体积含量的石英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层板。研究了温度、吸湿、频率、纤维体积分数和后固化等因素对该复合材料体系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150℃温度范围内,QW220/5284RTM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纤维体积分数为53%时,该复合材料体系的饱和吸湿率较低,约为0.44%,吸水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室温下,7~18GHz频率范围内,该复合材料体系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频率改变没有表现出明显和规律的变化;该复合材料体系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随着纤维体积分数的提高而分别增大和减小;后固化使该复合材料体系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减小。QW220/5284RTM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且介电性能具有较好的耐环境特性,可用于飞机透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石英纤维 环氧树脂 介电性能 树脂传递模塑 飞机透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成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增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先成 钟翔屿 +1 位作者 包建文 李晔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9-134,共6页
总结了提高液态成型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韧性的三种方法,包括增韧树脂基体、层间增韧以及通过Z向增强来增韧。简要介绍了这三种方法各自的增韧机理、影响因素及优缺点。
关键词 先进复合材料 树脂传递模塑 真空辅助树脂注射 液态成型 环氧树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杂复合材料非对称铺层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艳亮 益小苏 +1 位作者 唐邦铭 安学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271-274,共4页
混杂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基体或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因选用了不同的材料,在性能上常有互补性。通过研究典型基体材料和典型增强材料组成的混杂复合材料,和混杂复合材料的非对称铺层特性,形成混杂复合材料非... 混杂复合材料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基体或增强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混杂复合材料因选用了不同的材料,在性能上常有互补性。通过研究典型基体材料和典型增强材料组成的混杂复合材料,和混杂复合材料的非对称铺层特性,形成混杂复合材料非对称铺层制件。在单一材料性能基础上,主要研究典型混杂复合材料的性能,混杂复合材料非对称铺层结构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杂复合材料 非对称铺层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成本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刘永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1,共4页
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出低成本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界面及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组织致密,颗粒分布均匀。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金刚石含量的增... 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出低成本金刚石/铝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界面及导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无压浸渗工艺制备的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组织致密,颗粒分布均匀。金刚石/铝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金刚石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热导率最高可达298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无压浸渗 金刚石 低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