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常炳庆 郭轶先 +3 位作者 赵弘 兰晓曦 苏力 孙婉玲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8期776-779,792,共5页
目的研究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科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9例接受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中高危... 目的研究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科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9例接受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分析年龄因素(年龄≥65岁/<65岁)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入组患者接受了81个周期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的方案治疗,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5岁)8例,接受了26周期治疗。老年患者在改变疾病自然病程反应、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及血液学改善-红细胞反应(HI-erythroid, HI-E)疗效均显著低于年龄<65岁患者(P分别为0.024、0.045、0.024)。其他的疗效、治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及Ⅲ-Ⅳ/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结论老年中高危MDS患者应用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剂量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患者 中高危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基化药物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中的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常炳庆 孙婉玲 《中国药物警戒》 2018年第9期560-563,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风险。MDS患者自然病程及预后的异质性很大,必须根据患者的预后分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去甲基化...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一组异质性髓系克隆性疾病,具有较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转化风险。MDS患者自然病程及预后的异质性很大,必须根据患者的预后分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去甲基化药物是高危MDS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总结归纳了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去甲基化药物的研究进展,期望对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危 去甲基化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贾宇娜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9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应用常规药物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 目的探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100例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三联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应用常规药物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2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4.00%;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三联免疫抑制剂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并结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身体的恢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免疫抑制剂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