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阎峻
杨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95-49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77例行PCI的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140)运用替罗非班和四妙勇安汤,对照组(n=137)未使用替罗非班组和四妙勇...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77例行PCI的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140)运用替罗非班和四妙勇安汤,对照组(n=137)未使用替罗非班组和四妙勇安汤。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出血情况、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用替罗非班组达到TIMI3级血流的患者为91.43%;对照组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81.0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和四妙勇安汤治疗高危ST段抬高ACS是安全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替罗非班
四妙勇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痰瘀同病的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李玉波
于眉
+1 位作者
李君玲
吴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061-3064,3069,共5页
痰和瘀的中医理论研究颇多,现将痰和瘀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内环境理论相结合,重新认识痰瘀互结。痰瘀互结的临床症状诸多学者表述不一,主要有癥积包块、神志失常、疼痛、肌肤麻木、肢体偏废、痈疡等。基于理论研究发现,大部分症状都...
痰和瘀的中医理论研究颇多,现将痰和瘀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内环境理论相结合,重新认识痰瘀互结。痰瘀互结的临床症状诸多学者表述不一,主要有癥积包块、神志失常、疼痛、肌肤麻木、肢体偏废、痈疡等。基于理论研究发现,大部分症状都可以归纳为疼痛和麻木2个核心症状,并系统阐述了痰瘀同病的病因病机,以冠心病、抑郁症、阳痿3个临床常见疾病为例,探讨从痰瘀论治在具体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
瘀
理论内涵
临床特征
疼痛
麻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
14
1
作者
阎峻
杨敏
机构
北京航天
总
医院
心内科
北京航天总医院中医科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495-498,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77例行PCI的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n=140)运用替罗非班和四妙勇安汤,对照组(n=137)未使用替罗非班组和四妙勇安汤。观察2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出血情况、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用替罗非班组达到TIMI3级血流的患者为91.43%;对照组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81.02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均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在常规药物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和四妙勇安汤治疗高危ST段抬高ACS是安全且有效的。
关键词
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疗法
替罗非班
四妙勇安汤
Keywords
ST elevation aeutecoronary syndrome/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irofiban
Simiaoyongan decoction
分类号
R543.3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痰瘀同病的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
17
2
作者
李玉波
于眉
李君玲
吴朦
机构
中
国
中
医科
学院
中
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航天总医院中医科
首都
医科
大学
中
医药学院
出处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061-3064,306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603417)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类)培养专项计划项目(ZZ13-YQ-071)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YZ1874)。
文摘
痰和瘀的中医理论研究颇多,现将痰和瘀的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内环境理论相结合,重新认识痰瘀互结。痰瘀互结的临床症状诸多学者表述不一,主要有癥积包块、神志失常、疼痛、肌肤麻木、肢体偏废、痈疡等。基于理论研究发现,大部分症状都可以归纳为疼痛和麻木2个核心症状,并系统阐述了痰瘀同病的病因病机,以冠心病、抑郁症、阳痿3个临床常见疾病为例,探讨从痰瘀论治在具体疾病中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痰
瘀
理论内涵
临床特征
疼痛
麻木
临床应用
Keywords
Phlegm
Blood stasis
Theory
Clinical features
Pain
Numbness
Clinical application
分类号
R228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阎峻
杨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痰瘀同病的理论内涵及其临床应用
李玉波
于眉
李君玲
吴朦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