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发射场的大型航天器运输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魏东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8-33,共6页
介绍了国外大型航天器运输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以大型火箭为代表的航天器在发射场运输的主要方式、基本形式、应用范围和使用特点,并对几种典型火箭的在发射场内运输方式进了比较和分析,对运输方式的确定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大型火... 介绍了国外大型航天器运输技术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以大型火箭为代表的航天器在发射场运输的主要方式、基本形式、应用范围和使用特点,并对几种典型火箭的在发射场内运输方式进了比较和分析,对运输方式的确定原则进行了阐述,最后对大型火箭运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场 大型航天器 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M的航天发射支持系统MRO技术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张燕 李木 严勇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101,110,共8页
针对航天发射支持系统MRO信息平台需求的迫切性和复杂性,通过比对现阶段各类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PDM系统的核心技术,提出了基于PDM的航天发射支持系统MRO中性SBOM模型,并在Teamcenter完成了MRO信息平台的建模与初步实践。该研究的... 针对航天发射支持系统MRO信息平台需求的迫切性和复杂性,通过比对现阶段各类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PDM系统的核心技术,提出了基于PDM的航天发射支持系统MRO中性SBOM模型,并在Teamcenter完成了MRO信息平台的建模与初步实践。该研究的内容与技术成果,对航天复杂产品的MRO信息平台及其它与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相关的工程信息化平台建设,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发射支持系统 MRO PDM SBO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劲松 张国栋 +2 位作者 王帅 葛立新 宋征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0,共9页
综合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燃气流地面排导需求及烧蚀风险分析,提出基于地面双面导流装置与高位挡流墙结合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利用火箭发射燃气动力学研究总结的燃气流膨胀特性以及导流型面设计方法,解决了地面低高度排... 综合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燃气流地面排导需求及烧蚀风险分析,提出基于地面双面导流装置与高位挡流墙结合的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利用火箭发射燃气动力学研究总结的燃气流膨胀特性以及导流型面设计方法,解决了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涉及的地面导流装置导流型面气动设计以及尺度控制两个关键问题。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方案设计与燃气流场瞬态仿真多轮叠代,实现了燃气流排导烧蚀范围合理控制,避免了燃气流低高度排导烧蚀反溅影响箭体。地面低高度排导技术采用专利支撑的喷水冷却防护方案实现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强烧蚀环境发射系统、发射设施综合防护。基于喷流缩比试验相似性控制方法研制了1∶10比例喷流缩比试验系统,通过喷流缩比试验验证确认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燃气流能够实现地面低高度安全、顺畅排导,同时与发射台、导流装置结构融合的阵列喷水方案能够行之有效解决高燃压中型运载火箭地面低高度排导强烧蚀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燃压运载火箭 地面排导 低高度排导 燃气流场 喷水防护 喷流缩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劲松 曾玲芳 +2 位作者 平仕良 范虹 崔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4-100,共7页
采用喷水降噪技术是控制大型火箭发射燃气流噪声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外喷水降噪技术调研及国内喷水降噪技术实践分析,提出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应结合发射技术形式,充分提高喷水与燃气的质量流量比例,同时采用分级组合、高位自动喷... 采用喷水降噪技术是控制大型火箭发射燃气流噪声的有效手段。基于国外喷水降噪技术调研及国内喷水降噪技术实践分析,提出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应结合发射技术形式,充分提高喷水与燃气的质量流量比例,同时采用分级组合、高位自动喷水方式,其效果取决于喷水降噪技术机理研究。喷水降噪技术机理理论研究已由依托工程化预示向数值预示领域推进,重点发展了有限体积法与有限元法结合的综合预示方法,目前主要在单喷管火箭自由喷流噪声数值预示方面取得进展。喷水降噪技术机理试验研究建立了子样比较丰富的喷流噪声小尺度试验模型,提出了各具特色的喷水降噪试验相似参数及其控制方法,逐步推进了加热空气介质的小尺度喷流试验、模拟推进剂介质的半模型喷流缩试验及全模型喷流缩试验,有效评估了大型火箭发射喷水降噪技术内在机理及降噪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降噪技术 喷流噪声 噪声预示 喷流缩比试验 喷流试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水平起竖与发射技术
5
作者 刘聪聪 荆慧强 +2 位作者 贾永涛 樊蕾 范虹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5,共9页
未来大量中低轨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对大中型运载火箭提出了快速测发的技术需求。地面发射支持系统针对CZ-8火箭需求,在传统运载型号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箭体整体水平组装及起竖对接技术、快速智能测发技术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 未来大量中低轨商业卫星的发射任务对大中型运载火箭提出了快速测发的技术需求。地面发射支持系统针对CZ-8火箭需求,在传统运载型号已有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箭体整体水平组装及起竖对接技术、快速智能测发技术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升火箭发射任务效率、简化发射场设施、降低发射成本。以箭体水平组装设备、整体转运起竖对接设备、智能供气系统为切入点,对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此外,还提出了吊具、支架车两种水平组装方案。对整体转运起竖对接精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起竖托架的刚度提升方法。介绍了智能供配气总体方案、智能减压阀技术、供配气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Z-8 快速测发技术 水平组装及起竖技术 智能供配气系统 智能减压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航天产品全生命周期BOM管理研究——以航天发射支持系统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郑怀芳 杨锋 +1 位作者 周璇 周业元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50,共9页
近年来,很多航天产品设计单位部署了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rment,PDM)系统,而制造单位则大多部署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制造执行(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MES)等系统,由于双方单位系统的... 近年来,很多航天产品设计单位部署了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rment,PDM)系统,而制造单位则大多部署了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制造执行(ManufacturingExecutionSystem,MES)等系统,由于双方单位系统的不一致,造成了产品难以实现从设计端到制造端研制全生命周期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BOM)数据的管控与跟踪。文章结合航天发射支持系统研制模式,深入研究产品设计、制造各阶段BOM关联和映射关系,并基于统一平台实现全生命周期BOM的转换、关联与应用,提升设计与制造的协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发射支持系统 全生命周期 物料清单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强 邹建萍 +2 位作者 李敏 付军峰 马超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22,共5页
论述了"一平台多负载"、"一负载多平台"、"多负载多平台"、"外形与民用设备通用"等发射装置通用化方式以及实现发射装置通用化对武器系统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外发射装置通用化情况,对不同发射... 论述了"一平台多负载"、"一负载多平台"、"多负载多平台"、"外形与民用设备通用"等发射装置通用化方式以及实现发射装置通用化对武器系统性能的影响;介绍了国外发射装置通用化情况,对不同发射装置通用化方式进行了分析;以大型导弹实现铁路、公路、地下井、潜艇发射为背景,基于"一负载多平台",提出改进的发射装置通用化方式,论证大型导弹发射装置通用化技术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发射装置 通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运载火箭铁路运输侧翻吸能系统技术研究
8
作者 邵健帅 姚曙光 +1 位作者 梁平路 孔令香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72,92,共9页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 对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过程中出现侧翻异常工况下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在调研、分析多种减振吸能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缓冲气囊和蜂窝金属组合的侧翻吸能系统技术方案。采用Hypermesh和LS-DYNA软件进行侧翻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案可将火箭侧翻跌落的加速度由27g降为8.91g,发射筒与车厢的接触碰撞力由382.59kN降为无接触,可明显提高固体运载火箭在铁路运输侧翻等异常工况下的生存能力,为后续固体运载火箭专用铁路车的设计提供重要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运载火箭 侧翻过程 减振吸能系统 仿真分析 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方法研究钢纤维增强混凝土劈裂破坏的损伤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涛 任会兰 +2 位作者 宁建国 宋水舟 檀日晶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1-231,共11页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 研究钢纤维混凝土劈裂破坏的细观损伤机制,对在役钢纤维混凝土结构的健康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通道声发射系统,采集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试件(钢纤维含量分别为15和45 kg/m 3)劈裂破坏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k-means聚类算法,对混凝土和钢纤维混凝土的损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抑制了混凝土中裂纹扩展,有效地改善了混凝土的峰后韧性;声发射计数和能量参数变化特征反映了钢纤维混凝土试件宏观变形、破坏的细观损伤演化过程。最后,识别出了钢纤维混凝土中砂浆基体开裂和钢纤维拉拔的两种损伤机制。与砂浆基体开裂相比,钢纤维拉拔产生的声发射信号具有计数高、幅值高、能量强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增强混凝土(SFRC) 声发射技术 主成分分析(PCA) K-MEANS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倾斜零长发射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胜三 顾银芳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45,共5页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VPT)建立了飞行器零长发射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详细论述了飞行器发射系统的组成、模型简化和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发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取了飞行器发射阶段的姿态参数和发射车的稳定性,验证...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VPT)建立了飞行器零长发射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详细论述了飞行器发射系统的组成、模型简化和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工况下的发射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获取了飞行器发射阶段的姿态参数和发射车的稳定性,验证了飞行器零长发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倾斜零长发射 虚拟样机技术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射平台性能评价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强 李敏 +2 位作者 卢卫建 赵明岗 付军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7,共4页
根据发射平台使用性能的特点,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射平台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发射平台性能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建立发射平台总体方案的效能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多属性效用理论相结合,对3种类型发射平台的总效能进... 根据发射平台使用性能的特点,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射平台递阶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发射平台性能指标评价体系;应用多属性效用理论建立发射平台总体方案的效能评价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与多属性效用理论相结合,对3种类型发射平台的总效能进行了评价对比。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能为发射平台选优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平台 性能评价 层次分析法 多属性效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体系混装电池组热特性研究及风冷散热结构优化
12
作者 陈峥 胡竞元 +3 位作者 赵志刚 申江卫 夏雪磊 魏福星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463-3475,共13页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为突破单一材料体系的限制,提出了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混用的双体系电池组设计方案,并已实现实车应用。为确保双体系电池组的热安全性,本工作研究了由18650三元锂电池与磷... 锂离子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存在性能方面的问题,为突破单一材料体系的限制,提出了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混用的双体系电池组设计方案,并已实现实车应用。为确保双体系电池组的热安全性,本工作研究了由18650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组成的双体系电池组的热特性。首先,建立了双体系电池组的三维电化学-热耦合模型,设计了Z形、U形和T形3种风冷散热结构,通过实验分析了两种锂离子电池产热差异并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精确性。对比不同位置的电池在自然风冷和强制风冷下的散热效果,优化了电池布局。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双体系电池组布局能有效降低电池组的最大温差,说明了该优化布局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双体系电池组温度均匀性。当进口风速为8 m/s时,U形结构相较于Z形结构在最高温度、平均温度和最大温差上分别降低7.68%、6.86%和21.2%。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U形结构的组内间距对散热的影响。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表明,在1.5~4.5 mm内,组内间距对温度的影响较小,风冷结构和进口风速对散热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双体系电池组 风冷热管理系统 数值模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典型低温连接器箭地接口解锁部位防结冰研究
13
作者 张振华 李文翰 +2 位作者 贺建华 常新 王宇亮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59,共5页
低温连接器作为运载火箭箭地接口关键设备,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及排气,射前脱落或者零秒脱落。受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长时间加注后箭地接口的低温表面更易结霜、结冰,阻碍分离机构动作,增加了连接器脱落阻力,历史任务中... 低温连接器作为运载火箭箭地接口关键设备,用于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及排气,射前脱落或者零秒脱落。受海南发射场高温高湿环境影响,长时间加注后箭地接口的低温表面更易结霜、结冰,阻碍分离机构动作,增加了连接器脱落阻力,历史任务中曾出现影响发射流程的质量问题。针对箭上接口提出改进方案,通过热设计优化减少或避免箭地接口解锁部位结冰,降低解锁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连接器 箭上接口 运载火箭 脱落 结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hr-Coulomb和Drucker-Prager模型的黄土剪切特性研究
14
作者 游庆龙 熊秘 +5 位作者 陈世业 黄之懿 黄文旭 赵胜前 程明 蒋勇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38-143,共6页
为探究路基黄土的剪切特征,获取Mohr-Coulomb(M-C)模型参数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Ducker-Prager(D-P)模型参数β和d,控制压实度为94%,含水率ω为9.5%、11.5%、13.5%、15.5%、19.5%,利用GDS(Geotechnical digital systems,GDS)静三轴仪在... 为探究路基黄土的剪切特征,获取Mohr-Coulomb(M-C)模型参数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Ducker-Prager(D-P)模型参数β和d,控制压实度为94%,含水率ω为9.5%、11.5%、13.5%、15.5%、19.5%,利用GDS(Geotechnical digital systems,GDS)静三轴仪在100、200、300 kPa围压下开展重塑黄土不固结不排水三轴剪切试验,并进行有限元模拟,分析模型在表征黄土剪切特性时的误差。研究结果表明:当ω为9.5%时,100 kPa和200 kPa围压下土样应力应变曲线出现“软化”现象,当ω在11.5%~19.5%之间时,所有围压下土样应力应变均出现“硬化”现象。土的内摩擦角φ和黏聚力c,β和d均随含水率增大而减小,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当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时,黏聚力c和d会迅速减小。有限元模拟对比M-C和D-P模型,发现M-C模型能更好地反映黄土的剪切特性。最终得到了M-C和D-P模型的力学参数,并给出拟合公式,可预测压实度为94%、含水率在9.5%~19.5%范围内土样的模型参数,为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路基 三轴试验 剪切特性 MOHR-COULOMB Ducker-Prag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应变率效应的高海情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登 邵健帅 +2 位作者 励明君 严松 姜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2-321,共10页
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过程是一个强非线性复杂系统级问题。在海上风浪环境下,运载火箭与框架式发射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适配器与导轨间的多次冲击载荷非线性、不连续,多次冲击速度不同,应对适配器模型的应变率效应进行评估。首先基于聚氨酯... 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过程是一个强非线性复杂系统级问题。在海上风浪环境下,运载火箭与框架式发射架之间发生相对运动,适配器与导轨间的多次冲击载荷非线性、不连续,多次冲击速度不同,应对适配器模型的应变率效应进行评估。首先基于聚氨酯泡沫试验数据,得到更为准确地改进唯象宏观模型。分别建立考虑适配器应变率效应和不考虑适配器应变率效应的海上发射系统动力学模型,对高海情下运载火箭海上发射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应变率效应对运载火箭海上发射过程中适配器与导轨接触载荷影响较大,对运载火箭海上发射滚转运动规律影响显著,将直接影响后续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安全性评估及限转装置设计。研究对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具有较高工程价值及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发射 发射动力学 应变率效应 火箭滚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特种车辆雷电间接效应防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京坡 毛子夏 +2 位作者 董志涛 苗艳红 王丽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96,共4页
雷电作为航天特种车辆全天候环境适应性的气候条件之一,有必要对其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雷电的频谱特性、能量等级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雷电间接效应对特种车辆的危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技术和措施。最后,结合某特种车辆模拟雷击试验... 雷电作为航天特种车辆全天候环境适应性的气候条件之一,有必要对其防护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对雷电的频谱特性、能量等级等进行了分析,梳理了雷电间接效应对特种车辆的危害,提出了具体的防护技术和措施。最后,结合某特种车辆模拟雷击试验测试结果,并对后续特种车辆雷电间接效应防护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特种车辆 雷电间接效应 雷电防护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火箭高密度发射的小型发射台快速检修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彦均 任晓伟 +2 位作者 冯超 徐铮 王华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6,117,共6页
小型固定式发射台作为重要的地面设备,在每次火箭发射后需开展不同程度的检修维护工作。在火箭高密度发射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检修方式由于周期长已无法满足火箭系统对其保障性的要求。为此,通过改进设计、优化流程等方式,极大地缩短发射... 小型固定式发射台作为重要的地面设备,在每次火箭发射后需开展不同程度的检修维护工作。在火箭高密度发射的新形势下,传统的检修方式由于周期长已无法满足火箭系统对其保障性的要求。为此,通过改进设计、优化流程等方式,极大地缩短发射台检修时间。在不降低设备可靠性前提下,提高发射台的保障性和维修性,发射台快速检修技术已投入使用,经历了多次发射任务的检验,可以满足高密度发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箭高密度发射 发射台 快速检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航天器公路运输车安全性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东 代东颖 张敬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98,共5页
为了提高大型航天器公路运输的安全性,通过分析影响航天器组合体运输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稳定性较差、容易侧向倾覆、运输平顺性差、可能发生爆炸等,提出了提高整车道路通过能力、减小冲击、降低振动,提高车辆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多... 为了提高大型航天器公路运输的安全性,通过分析影响航天器组合体运输安全性的主要因素,包括:稳定性较差、容易侧向倾覆、运输平顺性差、可能发生爆炸等,提出了提高整车道路通过能力、减小冲击、降低振动,提高车辆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多种方式提高对推进剂的防爆性能等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运输车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系统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李欣怡 何丽 +2 位作者 韦学中 武龙 孟艳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37-144,共8页
建立某典型导向式冷发射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从外部环境、制造偏差等角度梳理出影响发射过程的主要因素为风载荷、场坪坡度、介质温度以及运载火箭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的偏差。利用单因素扰动分析法提取出对运载火箭离架姿态影... 建立某典型导向式冷发射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从外部环境、制造偏差等角度梳理出影响发射过程的主要因素为风载荷、场坪坡度、介质温度以及运载火箭的质量、质心、转动惯量的偏差。利用单因素扰动分析法提取出对运载火箭离架姿态影响较为突出的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提取出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耦合分析,通过极差分析法将分析结果进行影响程度排序,辨识出影响运载火箭离架安全性指标的极限工况,为典型导向式冷发射的运载火箭发射安全性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发射 导向发射 发射安全性 正交试验设计 极差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波纹管在低温连接器密封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巴全坤 戴维奇 +2 位作者 王建秋 刘忠明 许学雷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44,共7页
低温连接器是箭地接口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液氢、液氧、液甲烷等超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排气,其可靠密封直接关系发射任务的成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金属波纹管的刚度、强度、疲劳寿命。开展仿真分析,获得金属波纹管在常温下的应... 低温连接器是箭地接口的关键设备,主要用于液氢、液氧、液甲烷等超低温推进剂的加注、泄出、排气,其可靠密封直接关系发射任务的成败。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金属波纹管的刚度、强度、疲劳寿命。开展仿真分析,获得金属波纹管在常温下的应力分布、接触状态、刚度与残余变形量,并分析了低温对波纹管应力及刚度的影响。开展刚度试验、寿命试验、整机性能试验,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仿真分析较好吻合,验证了金属波纹管在低温连接器密封补偿中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连接器 金属波纹管 密封 轴向刚度 残余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