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7
1
作者
李坚将
刘辉
+3 位作者
陈狄
李晶
王超
金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292-329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两...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健康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只进行1次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56.25%),显效9例(28.12%),有效3例(9.38%),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8例(25.00%),显效12例(37.50%),有效5例(15.62%),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2%。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和Ig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血清IFN-γ水平明显上升,IL-4和IgE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疗法通过提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纠正患者Thl、Th2淋巴细胞的平衡失调;降低IgE水平,达到减少细胞递质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的目的 ,从而实现对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穴
背俞
刺络拔罐
机体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坚将
李东
刘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41-1343,共3页
目的探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30例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甲...
目的探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30例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56.67%),有效11例(36.66%),无效2例(6.67%);对照组痊愈6例(20.00%),有效16例(53.33%),无效8例(26.67%),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甲襞微循环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管袢数目、血液流态积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甲襞微血管清晰度、袢周瘀血、袢周渗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针罐疗法通过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从而实现对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疗效,是临床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步针罐疗法
椎间盘移位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47
1
作者
李坚将
刘辉
陈狄
李晶
王超
金辉
机构
北京
积水潭
医院
社区
医学
科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黄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3292-3294,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择正常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治疗组32例采用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口服西替利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变化。健康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只进行1次免疫指标的检测。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56.25%),显效9例(28.12%),有效3例(9.38%),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痊愈8例(25.00%),显效12例(37.50%),有效5例(15.62%),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78.12%。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与健康组比较,患者血清IFN-γ水平明显降低,IL-4和Ig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血清IFN-γ水平明显上升,IL-4和IgE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三项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疗法通过提高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4水平,纠正患者Thl、Th2淋巴细胞的平衡失调;降低IgE水平,达到减少细胞递质释放、降低血管通透性的目的 ,从而实现对慢性荨麻疹的有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穴
背俞
刺络拔罐
机体免疫
Keywords
Chronic urticaria
Point
back shu
Needling and cupping
Body immunization
分类号
R758.2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李坚将
李东
刘辉
机构
北京
积水潭
医院
社区
医学
科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黄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科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41-1343,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60例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组30例采用三步针罐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甲襞微循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17例(56.67%),有效11例(36.66%),无效2例(6.67%);对照组痊愈6例(20.00%),有效16例(53.33%),无效8例(26.67%),两组患者的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甲襞微循环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管袢数目、血液流态积分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甲襞微血管清晰度、袢周瘀血、袢周渗出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步针罐疗法通过显著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从而实现对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良好疗效,是临床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三步针罐疗法
椎间盘移位
微循环
Keywords
Three-step acupuncture cupping therapy
Intervertebral disk displacement
Microcirculation
分类号
R681.533.1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针刺背俞穴加刺络拔罐治疗慢性荨麻疹及对其血清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和免疫球蛋白E的影响研究
李坚将
刘辉
陈狄
李晶
王超
金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三步针罐疗法治疗急性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李坚将
李东
刘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