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控制能力建模及应用研究
1
作者 伊鑫 胡海峰 贺元军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7,106,共6页
为在方案论证初期设计输入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能力分析,基于常规大气层内飞行器控制能力分析方法,针对返回式火箭对该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学建模和对原分析方法拓展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返回式运载火箭的... 为在方案论证初期设计输入数据有限的条件下,快速有效地进行控制能力分析,基于常规大气层内飞行器控制能力分析方法,针对返回式火箭对该方法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动力学建模和对原分析方法拓展改进,探索出一套适合返回式运载火箭的控制能力分析方法,并在有限控制能力的前提下,对允许飞行工况的约束条件进行初步明确,为返回式火箭飞行控制系统的详细设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回式火箭 控制能力分析 配平方程 飞行工况约束 动力学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QFP器件焊点质量控制与可靠性
2
作者 张威 刘坤鹏 +4 位作者 向刚 张沄瑄 于沐瀛 王尚 田艳红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共10页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器件长期贮存可靠性问题,文中围绕焊点工艺参数优化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fac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演变规律展开系统性研究.通过光镜检测、力学性能测试与扫描电... 针对航空航天领域PQFP(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封装器件长期贮存可靠性问题,文中围绕焊点工艺参数优化及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nterfacial intermetallic compounds,IMCs)演变规律展开系统性研究.通过光镜检测、力学性能测试与扫描电镜分析,揭示了焊缝高度与钎料量对焊点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钎料量增加使润湿高度提升(0.050~0.099 3 mm^(3)为理论最佳范围),而焊缝高度增大则削弱润湿效果,0.12 mm钢网与0.05 mm焊缝高度组合可实现桥联率最低、抗拉强度最优的焊接质量.通过高温加速老化试验发现,Cu焊盘侧IMC由Cu_(6)Sn_(5)/Cu3Sn构成且呈扇贝状向平直状演变,Ni阻挡层使引脚侧(Cu,Ni)_(6)Sn_(5)层厚度降低.基于Fick扩散定律建立的IMC生长动力学模型表明,双侧IMC层厚符合抛物线生长规律,活化能分别为20.67 kJ/mol(Cu侧)和52.79 kJ/mol(Ni侧).以IMC临界厚度3.5μm为失效判据,推算出器件焊点在23℃贮存寿命可达27.5年,研究成果为航天电子装备的长寿命可靠性设计与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QFP器件 钎料量 焊缝高度 金属间化合物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印制电路板汽相回流焊工艺的传热机理与等效建模仿真研究
3
作者 苏煜 许庆 +3 位作者 金梓谦 孟瑛泽 亓婷 张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6,共7页
针对航天领域中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成使用的汽相回流焊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汽相回流炉内的流体状态、明确传热机理、优化焊接参数以及揭示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针对汽相回流焊工艺过程仿真的数值模... 针对航天领域中电子器件与电路板集成使用的汽相回流焊工艺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揭示汽相回流炉内的流体状态、明确传热机理、优化焊接参数以及揭示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分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出一种针对汽相回流焊工艺过程仿真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汽相回流炉的整体模型,分析了回流炉中流体的运动状态以及与电路板之间的传热机理.随后建立单层蒸汽层的等效仿真模型,将温度计算结果作为其边界条件,通过设置压强差控制温升速率,对带有电路板的等效模型进行计算,预测焊接电路板的温度变化.将设计试验与仿真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效模型对电路板的温度分布模拟是准确的,对优化参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相回流焊 数值模拟 传热机理 等效模型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端到端轻量化星图识别算法研究
4
作者 伊国胜 杨翰文 +3 位作者 司文杰 李冰 王彦博 韩春晓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7-259,共13页
星敏感器在航天任务中通过对恒星进行识别以实现姿态测量,而星图识别算法作为其核心部分决定着星敏感器姿态定位的性能.针对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星图识别算法难以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限制计算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 星敏感器在航天任务中通过对恒星进行识别以实现姿态测量,而星图识别算法作为其核心部分决定着星敏感器姿态定位的性能.针对现有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星图识别算法难以在保证识别准确率的同时限制计算成本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端到端轻量化网络MobileCiT的星图识别算法,用于直接识别星敏感器中的含噪声星图.MobileCiT在卷积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深度可分离卷积和改进前置倒残差结构以实现星图识别算法的轻量化,同时引入注意力机制以重点关注星点位置信息.此外,由于实拍星图的成本高,噪声不可控,采用基于小孔成像的坐标映射模型以生成含噪声的仿真星图训练集与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MobileCiT对含不同噪声星图的识别准确率为99.850%,高于现有的基于轻量化网络MobileNet和MobileViT的星图识别算法,对位置噪声、星等噪声、假星和缺失星均具有良好的鲁棒性,能够在无需背景去噪、连通域检测、星点质心提取等预处理操作的情况下实现高精度的星图识别.MobileCiT在提升识别精度的同时具有较低的计算成本,计算量仅为基于MobileViT网络算法的1/3.在此基础上,将MobileCiT与基于子图同构的星图识别算法和基于模式识别的星图识别算法进行对比.在相同的视场范围与噪声条件下,MobileCiT依旧表现出了更高的识别准确率与更强的鲁棒性,这进一步验证了MobileCiT相对于传统星图识别算法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图识别 注意力机制 轻量化 星图仿真 卷积神经网络 噪声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推力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控制力重构技术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冯昊 李新明 潘豪 《载人航天》 CSCD 2012年第6期75-79,共5页
发动机故障是运载火箭系统级单点故障,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以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为背景,针对飞行过程中发动机组中部分模块存在可测故障时,分析了控制力重构的原理,然后进行了控制力重构冗余算法的研究,并进行了算法的仿真验证。结果... 发动机故障是运载火箭系统级单点故障,为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以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为背景,针对飞行过程中发动机组中部分模块存在可测故障时,分析了控制力重构的原理,然后进行了控制力重构冗余算法的研究,并进行了算法的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实现运载火箭控制力冗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力重构 冗余算法 发动机 可测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载火箭垂直回收着陆段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赵海斌 潘豪 +2 位作者 王聪 伊鑫 胡海峰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6-81,共6页
子级垂直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制导、导航与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GNC)技术。瞄准未来的组合体回收模式,结合现阶段发动机、着陆支架等环节的性能和特点,全面分析了返回过程中最关键的垂直着陆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和约... 子级垂直回收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制导、导航与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and Control,GNC)技术。瞄准未来的组合体回收模式,结合现阶段发动机、着陆支架等环节的性能和特点,全面分析了返回过程中最关键的垂直着陆段对控制系统的需求和约束条件,研究了一种针对垂直着陆段的GNC技术,包含高精度导航算法、适应大推重比运载器快速下降模式着陆的凸优化在线轨迹规划与制导算法、适应大静不稳和晃动极零结构的参数优化设计以及基于自抗扰的高精度姿态控制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技术可以满足设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垂直返回 制导、导航与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多约束起飞漂移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宇 王辉 +2 位作者 黄聪 李学锋 刘敏劼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0,共4页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为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现役火箭,5m直径芯级捆绑4个3.35m助推器,起飞质量达到869t,火箭竖立在活动发射平台上时,传统火箭使用的芯级4点支撑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改为助推器12点支撑方式。火箭周围存在液氧服务... 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为中国目前推力最大的现役火箭,5m直径芯级捆绑4个3.35m助推器,起飞质量达到869t,火箭竖立在活动发射平台上时,传统火箭使用的芯级4点支撑方式已不能满足要求,改为助推器12点支撑方式。火箭周围存在液氧服务塔、液氢服务塔、支撑点等多项空间约束,并且增加了对滚动角偏差的要求,对起飞漂移控制要求更加苛刻。采用了起飞多约束抗漂移技术,实现了火箭起飞段安全出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运载火箭 起飞漂移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集成在航天运输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宋征宇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5-374,共10页
文章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四项一体化设计方法。制导与弹道的一体化设计,采用联立法实现用统一的架构解决复杂约束下飞行器自主动态轨迹规划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架构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并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后续的重点是进一步提... 文章从信息集成的角度提出四项一体化设计方法。制导与弹道的一体化设计,采用联立法实现用统一的架构解决复杂约束下飞行器自主动态轨迹规划问题。结果表明这种架构能够灵活处理各种约束条件并具有很高的控制精度,后续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自检测BIT与地面测试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基于高速测量总线的窃听技术、基于模型和数据驱动的自动判读技术以及系统在回路的综合测试技术,实现快速发射和减少技术保障人员的目标,并已逐步开始应用。控制与测量系统的一体化设计,通过平台化的设计方案实现功能模块的集成、重用和重组,降低开发成本,避免重复投资。模型驱动的软硬件一体化设计,通过构建软硬件协同设计平台,实现算法、软件、硬件的并行设计和综合仿真,为系统方案的选择提供定量分析工具。上述信息集成技术为基础理论研究、系统实现和设计方法学等提供新的思路,提升控制系统的自主性和适应性,拓展控制系统的作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并能有效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运输 控制系统 轨迹规划 测发控系统 设计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翼鸭舵式双旋弹的制导控制算法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衍儒 肖练刚 +1 位作者 周华 曹莹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4,共5页
从降低制导武器成本和体积的角度出发,在GPS接收机和x轴陀螺仪等少量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双旋弹的抛物线飞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调整固定翼鸭舵控制力矢量方向进行弹道修正的制导算法。此种制导方式并不需要精确的弹体姿态信息,通过GPS接... 从降低制导武器成本和体积的角度出发,在GPS接收机和x轴陀螺仪等少量信息的基础上,根据双旋弹的抛物线飞行特性,提出一种基于调整固定翼鸭舵控制力矢量方向进行弹道修正的制导算法。此种制导方式并不需要精确的弹体姿态信息,通过GPS接收机数据估算弹体的当前姿态,并通过弹体的静稳定裕度保证飞行稳定性,实现落点偏差的有效修正。最后在分析姿态信息采集算法的误差范围的基础上,对制导控制算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控制技术 固定翼鸭舵 双旋弹 制导控制 姿态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脉宽调制式舵机的滚转导弹自动驾驶仪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世鹏 林德福 +2 位作者 祁载康 路宇龙 姚怀瑾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612-1618,共7页
滚转导弹广泛采用脉宽调制(PWM)模式控制继电式操纵机构,因此研究PWM模式在滚转导弹控制中的应用。给出了两回路驾驶仪设计增益与弹体振荡频率、阻尼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低频PWM所带来的控制耦合效应特性,讨论了耦合大小与弹体时间常数... 滚转导弹广泛采用脉宽调制(PWM)模式控制继电式操纵机构,因此研究PWM模式在滚转导弹控制中的应用。给出了两回路驾驶仪设计增益与弹体振荡频率、阻尼之间的关系;重点分析低频PWM所带来的控制耦合效应特性,讨论了耦合大小与弹体时间常数、自旋频率之间的等量关系。通过频谱分析,得到通道耦合干扰的频谱特性。制导与控制指令经PWM后频谱保持不变,但引入了与自旋频率、调制频率和弹体振荡频率相关的高频干扰。为消除控制耦合的影响,根据以上结论,提出这类导弹自动驾驶仪频带设计的一般准则,对这类导弹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有参考意义。数学仿真和半实物仿真结果表明,合理设计自旋频率、调制频率和驾驶仪频率,可以有效抑制控制耦合,提高制导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滚转导弹 脉宽调制 控制耦合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喷管推力矢量控制弹性弹体的建模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董小萌 刘晓东 王建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50-656,681,共8页
弹性弹体的建模研究是摆动喷管推力矢量技术应用于我国未来防空导弹上面临的首要任务。以俯仰通道为例,对弹性弹体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和力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单喷管模型以及弹性振动模型的分析。基于某些可行性的假设条件,... 弹性弹体的建模研究是摆动喷管推力矢量技术应用于我国未来防空导弹上面临的首要任务。以俯仰通道为例,对弹性弹体在飞行过程中受到的力和力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包括单喷管模型以及弹性振动模型的分析。基于某些可行性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弹性弹体俯仰通道的小扰动线性化方程组,并进一步给出了弹性弹体俯仰运动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根据等效性原则,同时给出了一个降阶的、可面向弹性振动主动控制的状态空间模型。最后,在选取的飞行特征点附近,通过对某型防空导弹的幅频特性仿真,验证了该弹体存在的弹性振动对其运动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喷管 推力矢量 防空导弹 弹性振动 建模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控制系统设计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永骥 杨业 吴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120-2123,共4页
对于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由于其网络延时具有随机、长时滞特性,使得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很差。本文基于离散的状态反馈网络化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模型的多步预测补偿方法,通过在执行器端设置消息缓冲的办法实现... 对于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控制系统,由于其网络延时具有随机、长时滞特性,使得控制系统稳定性和动态性能很差。本文基于离散的状态反馈网络化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对象模型的多步预测补偿方法,通过在执行器端设置消息缓冲的办法实现时滞补偿的策略。基于Socket技术,应用LabWindows/CVI,采用以上时滞补偿方法设计了基于Internet的液位过程控制系统。实时跟踪控制实验和抗外部扰动实验结果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时滞补偿策略有效可行,能够很好地提高网络控制系统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控制系统(NCS) 网络延时 时滞补偿 液位过程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变构型飞行器的强化学习位置姿态一体化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路坤锋 贾晨辉 +3 位作者 黄旭 刘晓东 柳嘉润 王昭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00-1110,共11页
针对变构型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构型发生改变导致其质心、气动力、转动惯量和气动力矩以及飞行器的抗扰能力等参数或特性发生变化,对飞行器飞行控制品质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变构型飞行器一体化位置姿态控制方... 针对变构型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由于构型发生改变导致其质心、气动力、转动惯量和气动力矩以及飞行器的抗扰能力等参数或特性发生变化,对飞行器飞行控制品质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变构型飞行器一体化位置姿态控制方法,通过孪生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TD3)强化学习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控制律,实现变构型飞行器的一体化位置姿态控制。算法通过数学仿真与飞行试验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与飞行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所设计的神经网络控制律能够实现变构型飞行器的一体化位置姿态控制,并对于外界干扰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变构型飞行器 位置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man滤波和LSTM网络在时序控制补偿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卢波 杨超 许琦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6-71,共6页
针对上面级火箭飞行时间长、时序控制精度高的使用要求,提出一种Kalman滤波和长短程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深度学习网络的上面级火箭时序控制补偿方法。对时序控制原理和误差来源进行分析,针对时序回采时间基准误差大的问题... 针对上面级火箭飞行时间长、时序控制精度高的使用要求,提出一种Kalman滤波和长短程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深度学习网络的上面级火箭时序控制补偿方法。对时序控制原理和误差来源进行分析,针对时序回采时间基准误差大的问题,采用Kalman滤波方法实现时序控制测量误差估计,输出测量误差估计值。同时,采用多层单路输入LSTM深度学习网络作为误差预测网络,将上面级火箭前1/2段测量时序的Kalman滤波估计输出序列作为LSTM网络的训练数据,预测后1/2段较大的飞行时序控制误差,实现时序控制的误差补偿。仿真结果表明,对10 h长时飞行上面级火箭随机100路时序控制结果进行误差补偿,可以将6.23 ms最大时序控制误差减少到2.92 ms范围内,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时序控制补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面级火箭 时序控制 KALMAN滤波 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7
15
作者 张远 黄旭 +2 位作者 路坤锋 白文艳 黄万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66-879,共14页
针对一类包含可变构型在内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难点,分析了工程应用需求,综述了几类典型的非线性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几类常见研究模型,总结了模型来源及特点;其次,以实际工程需求为出发点,分析了此类飞行器的... 针对一类包含可变构型在内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难点,分析了工程应用需求,综述了几类典型的非线性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首先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几类常见研究模型,总结了模型来源及特点;其次,以实际工程需求为出发点,分析了此类飞行器的控制难点及对于控制系统能力提出的需求;再者,总结了高超声速飞行器几种典型非线性控制及智能控制研究的基本情况和进展,并给出了各类控制方案的框架;最后,面向未来任务形式多样化、环境复杂化的飞行器控制,讨论了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高超声速变外形飞行器 非线性控制 容错控制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执行器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辛 魏炳翌 闻新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6,共8页
小卫星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灵活性高等优点,多颗小卫星协同工作完成太空探索任务已逐渐成为国际航天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作为执行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常见故障问题,设计了一... 小卫星具有成本低、体积小、灵活性高等优点,多颗小卫星协同工作完成太空探索任务已逐渐成为国际航天技术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针对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Pulsed Plasma Thruster,PPT)作为执行器的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常见故障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新型级联前馈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该系统采用自组织神经网络训练算法,结合训练误差与拓扑信息,优化神经网络结构,提高其泛化性能,进而应用神经网络模拟PPT的动力学特性开展故障诊断。仿真结果表明,该训练算法能优化网络结构,提升了故障诊断策略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卫星 姿态控制 神经网络 故障诊断 脉冲等离子体推进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滚仰式导引头斜置方案下的过顶奇异问题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金秋延 刘福祥 +2 位作者 王新春 刘晓 莫波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8-640,共13页
在末制导阶段,由于制导目标位于弹体纵轴附近,滚仰式结构的导引头易出现奇异性问题而难以精确跟踪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斜置方案的滚仰式导引头过顶奇异问题控制策略。在导引头稳定平台相对弹体斜置边界俯仰框架角的基础上,通过... 在末制导阶段,由于制导目标位于弹体纵轴附近,滚仰式结构的导引头易出现奇异性问题而难以精确跟踪目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斜置方案的滚仰式导引头过顶奇异问题控制策略。在导引头稳定平台相对弹体斜置边界俯仰框架角的基础上,通过控制弹体的滚转运动,保证导引头光轴始终避开过顶奇异区域,实现目标位于弹体纵轴附近和斜置导引头初始光轴附近两个过顶奇异区域的稳定跟踪。研究结果表明:所提策略相比于增设第三轴的方法,导引头体积小、质量轻;相比于分区域变参数控制策略,解决了静止和减速控制时过顶奇异区域内导引头对视线角速度跟踪失效的问题;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策略具有跟踪精确度高、有效抑制控制系统失稳、降低探测器失调角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置导引头 过顶奇异问题 滚仰式导引头 滚转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近空间飞行器容错控制方法研究
18
作者 路遥 王青 +1 位作者 梁小辉 董朝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56-1661,共6页
针对一类存在作动器概率性故障的分布式驱动近空间飞行器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蝙蝠算法的容错控制方法。首先,针对飞行器的小扰动线性化模型,设计虚拟控制器,使得系统能够较精确地跟踪给定的参考模型;然后,在考虑作动器概率... 针对一类存在作动器概率性故障的分布式驱动近空间飞行器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蝙蝠算法的容错控制方法。首先,针对飞行器的小扰动线性化模型,设计虚拟控制器,使得系统能够较精确地跟踪给定的参考模型;然后,在考虑作动器概率性故障的情况下,结合整数规划理论,将飞行器执行阵列控制指令的设计问题转化为一类包含整数约束的优化问题,并利用结合了莱维飞行机制的蝙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与未考虑容错策略的控制方法相比,所提出的容错控制方法在作动器出现概率性故障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且莱维飞行机制能够有效改善蝙蝠算法的搜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空间飞行器 容错控制 整数规划 蝙蝠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打磨试验台恒压打磨控制技术研究
19
作者 王文清 刘彬彬 +1 位作者 单光星 沈海阔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8-52,共5页
钢轨打磨列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铁路线路的常规养护维修技术装备,拥有为钢轨打磨列车的研发提供实验支撑的钢轨打磨试验台十分必要。打磨控制系统是整个钢轨打磨试验台的关键,为了对打磨压力进行精确控制,研究了钢轨打磨试验台的恒压打... 钢轨打磨列车已成为世界范围内铁路线路的常规养护维修技术装备,拥有为钢轨打磨列车的研发提供实验支撑的钢轨打磨试验台十分必要。打磨控制系统是整个钢轨打磨试验台的关键,为了对打磨压力进行精确控制,研究了钢轨打磨试验台的恒压打磨控制技术,设计了基于电气比例控制系统的打磨控制方案。根据系统组成,对元器件进行选型后,应用空气动力学相关知识建立了该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Simulink建立了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所采用控制方案具有优越性,为钢轨打磨试验台控制系统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打磨 电气比例控制系统 建模与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架构轻量化搜索的飞行器控制律自学习方法
20
作者 王昭磊 王露荻 +3 位作者 路坤锋 禹春梅 李晓敏 林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2-769,共8页
针对在运用Soft actor-critic(SAC)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复杂的飞行器控制律自学习过程中,超参数设定高度依赖于人工经验进而造成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架构轻量化搜索策略的飞行器控制律自学习方法。该方法在将神经网络架... 针对在运用Soft actor-critic(SAC)强化学习算法实现复杂的飞行器控制律自学习过程中,超参数设定高度依赖于人工经验进而造成设计难度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架构轻量化搜索策略的飞行器控制律自学习方法。该方法在将神经网络架构设计问题转化为图拓扑生成问题的基础上,结合LSTM循环神经网络的图拓扑生成算法、基于权重共享的深度强化学习参数轻量化训练与评估机制,以及基于策略梯度的图拓扑生成器参数学习算法,给出了一种面向深度强化学习的轻量化自动搜索框架,实现了SAC训练算法中神经网络架构超参数的自动优化,进而完成了控制律的自学习。以三维空间返回着陆控制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器 控制律自学习 自动机器学习 网络架构搜索 SAC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