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任玉凯 杨瑞峰 +2 位作者 郭晨霞 张鹏 张新华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8-101,共4页
为提高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加载性能,该文在分析电动负载模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加载过程中存在的加载误差以及多余力矩问题,采用PID控制与舵机指令直接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对舵机负载模拟系统进... 为提高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加载性能,该文在分析电动负载模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针对加载过程中存在的加载误差以及多余力矩问题,采用PID控制与舵机指令直接前馈控制的复合控制方法对舵机负载模拟系统进行校正,实现电动负载模拟器的快速、高精度控制。最后对校正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具有较高的工程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负载模拟器 多余力矩 复合控制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复合材料机翼振动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恒烜 王莹 +1 位作者 李书 张新华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07-110,223,共5页
引入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型缩减方法,利用直接矩阵提取程序(direct matrix abstraction programming,简称DMAP)语言完成了动力学模型缩减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简称LQR)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开环响应与Nastran瞬... 引入一种新的动力学模型缩减方法,利用直接矩阵提取程序(direct matrix abstraction programming,简称DMAP)语言完成了动力学模型缩减和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简称LQR)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开环响应与Nastran瞬态响应结果对比验证了缩减模型的合理性、正确性。选取合理的权矩阵Q和R进行数值仿真,仿真结果显示使用压电智能材料作为控制器能够很好的抑制机翼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压电激励 振动特性 直接矩阵提取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温度和PZT协同控制的激光器频率锁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雷明 于怀勇 +3 位作者 方圆 向强 杨怿 张丽哲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5-61,共7页
本文针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器温度和PZT协同控制的频率跟踪锁定控制方案,综合利用激光器温度调谐所具有的大范围、PZT电压调谐的高精度高动态技术优势,实现光纤激光器中心频率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跟踪锁定。进行... 本文针对谐振式光纤陀螺应用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器温度和PZT协同控制的频率跟踪锁定控制方案,综合利用激光器温度调谐所具有的大范围、PZT电压调谐的高精度高动态技术优势,实现光纤激光器中心频率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跟踪锁定。进行了透射式谐振信号的数学仿真,对温度和PZT协同控制方案进行了硬件设计和算法仿真,重点分析了频率跟踪锁定方案中控制参数对锁定稳定性的影响情况。完成了激光器频率锁定系统的研制,实现了激光器中心频率对谐振腔谐振频率的高精度、长时间跟踪锁定,常温条件下1h频率跟踪锁定精度为4.8×10^-9,变温条件下5.5 h频率跟踪锁定精度低至9.74×10^-8。上述研究工作为谐振式光纤陀螺长期性能提升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谐振式光纤陀螺 频率锁定 温度调谐 PZT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余度管理算法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庞伊贺 张伟彬 +1 位作者 熊官送 王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8期85-89,共5页
为了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工程的实际需求和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架构和特点,设计一种同步算法和余度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基于三余度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开机同步和周期同步相结合的同步算法使飞行控制系统实现... 为了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针对工程的实际需求和三余度飞行控制计算机的架构和特点,设计一种同步算法和余度管理策略,提出一种基于三余度技术的系统设计方案。采用开机同步和周期同步相结合的同步算法使飞行控制系统实现三机同步,采用大数表决法和门限比较法相结合的表决算法对飞行控制系统输出的离散量和数字量进行监控和表决。为进一步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系统重构设计,保证飞控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最后通过仿真和模拟测试对所设计的余度管理策略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合理可行,不仅可以较好地完成余度管理任务,而且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提高飞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余度飞控计算机系统 余度管理 同步算法 表决算法 系统重构 同步功能 表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汽车图像分类算法与加速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佳美 张伟彬 熊官送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144,共5页
在非法占用公交车道违规车辆等领域的边缘计算与识别中,针对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物体分类算法模型算力需求大与边缘设备部署后有限资源的突出矛盾,如何设计边缘计算设备的加速单元以保证分类算法的精度与实时性具有重要意义。针... 在非法占用公交车道违规车辆等领域的边缘计算与识别中,针对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图像物体分类算法模型算力需求大与边缘设备部署后有限资源的突出矛盾,如何设计边缘计算设备的加速单元以保证分类算法的精度与实时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公交分类算法,该方法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上实现了公交车图像分类算法的加速。通过基于迁移学习方法对ResNet50预训练模型进行微调,采用嵌入式端的推理加速实现对模型的推理,并对FPGA加速方案进行推理部署实现。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硬件配置灵活、信息处理加速快的优点,这为实现神经网络在嵌入式平台的高效、高速应用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边缘计算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ResNet50模型 加速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敏感器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5
6
作者 刘垒 张路 +2 位作者 郑辛 余凯 葛升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2期529-533,共5页
对国外星敏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汇总比较了多种星敏感器的性能参数,特别介绍了CMOS APS器件的应用优势和APS星敏感器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星敏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星敏感器作为一种精确姿态测量装置,... 对国外星敏感器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汇总比较了多种星敏感器的性能参数,特别介绍了CMOS APS器件的应用优势和APS星敏感器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星敏感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认为星敏感器作为一种精确姿态测量装置,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敏感器 CCD CMOS A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全集成架构的光纤陀螺信号处理电路
7
作者 李搏 于晓之 +3 位作者 欧姮 陈思宇 李健壮 黄晓宗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6-600,共5页
随着光纤陀螺不断小型化,对信号处理电路的尺寸、功耗、精度、成本等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分立器件方案难以满足集成化光纤陀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全集成架构,具备前级调理及采集、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及存储、数... 随着光纤陀螺不断小型化,对信号处理电路的尺寸、功耗、精度、成本等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传统分立器件方案难以满足集成化光纤陀螺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光纤陀螺信号处理全集成架构,具备前级调理及采集、可编程数字信号处理及存储、数模转换及驱动、通讯等功能,支持信号斩波和第二回路控制功能。采用2.5D堆叠及系统级封装(SiP)技术实现高密度集成,尺寸仅为14.0mm×14.0mm,相较于同等性能分立器件方案,所提方案的印制电路板(PCB)整体尺寸缩小约20%,在30mm×30mm×30mm光纤陀螺中三温零偏稳定性≤0.18(°)/h(10s),具有集成度高、尺寸小、成本低等优点,为光纤陀螺小型化提供了有效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化光纤陀螺 全集成架构 2.5D堆叠 零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镁合金ME20M的表面粗糙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胤 薛宇光 +4 位作者 宋永利 姜伟 于鲁萍 刘扬 桂艳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为研究高速铣削参数和铣削方式对镁合金表面质量的影响,应用均匀试验设计对MgMnRE系耐热变形镁合金ME20M进行高速铣削试验,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镁合金高速铣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vc为376.991 1m/min,fz为0.08 mm/z,ap为0.... 为研究高速铣削参数和铣削方式对镁合金表面质量的影响,应用均匀试验设计对MgMnRE系耐热变形镁合金ME20M进行高速铣削试验,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镁合金高速铣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当vc为376.991 1m/min,fz为0.08 mm/z,ap为0.3 mm,ae为0.1 mm,表面粗糙度稳定在0.8μm以内;相同切削参数下,顺铣、逆铣的表面粗糙度变化趋势一致,逆铣的表面粗糙度值较小;在高切削速度、大每齿进给量、较大的切削深度条件下,顺铣与逆铣方式形成的表面形貌均出现了规律的犁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高速铣削 表面粗糙度 均匀试验设计 顺铣逆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作战需求探索性仿真实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严宗睿 巫银花 +1 位作者 陈勇 董建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88-1894,共7页
装备作战需求分析是一个蕴含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军事问题,能够辅助有关部门从大量新型装备研制计划中决策选取最为迫切和实用的型号进行立项和生产。探索性战术仿真实验是探索性分析方法和作战实验技术在战术层次的综合实践与应用,... 装备作战需求分析是一个蕴含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复杂军事问题,能够辅助有关部门从大量新型装备研制计划中决策选取最为迫切和实用的型号进行立项和生产。探索性战术仿真实验是探索性分析方法和作战实验技术在战术层次的综合实践与应用,能够针对装备论证中的各类问题进行较为全面、灵敏的研究。通过对探索性仿真实验方法相关成果总结和装备论证领域应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装备作战需求分析的战术层次探索性仿真方法及其具体实施过程步骤,并给出了方法在某型反潜飞机作战需求分析中的运用实例,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分析 装备论证 作战需求分析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陀螺仪温度试验与建模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徐丽娜 邓正隆 +2 位作者 张广莹 诸一江 吕锡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3,共5页
本文阐述了陀螺仪温度试验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用该系统进行了某型陀螺仪的温度速率与位置试验,并在试验基础上建立了陀螺仪静态温度模型。
关键词 陀螺漂移 温度试验 系统辨识 陀螺仪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自适应Kalman滤波算法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田科 刘辉 +1 位作者 王亮 于仕财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针对组合导航系统中Kalman滤波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以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为背景,提出小波变换技术对量测噪声方差阵进行直接调控的滤波算法。介绍Kalman滤波原理,根据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都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检测量测噪声的变... 针对组合导航系统中Kalman滤波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不足,以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为背景,提出小波变换技术对量测噪声方差阵进行直接调控的滤波算法。介绍Kalman滤波原理,根据小波变换在时域和频域都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检测量测噪声的变化,实时调整自适应因子,间接改变Kalman滤波器的当前观测和过去信息的比例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噪声干扰有较强的自适应性,能有效抑制滤波发散,提高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导航 小波变换 噪声检测 自适应Kalman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对制导系统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多 林德福 +1 位作者 徐兴华 祁载康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96-1603,共8页
针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隔离度寄生回路问题,分析了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产生的原因,建立了考虑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的制导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稳定性判据和无量纲化法研究了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共同作用对制导系统稳... 针对相控阵雷达导引头的隔离度寄生回路问题,分析了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产生的原因,建立了考虑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的制导系统动力学模型,基于线性时不变系统稳定性判据和无量纲化法研究了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共同作用对制导系统稳定工作域的影响。利用无量纲伴随函数法研究了天线罩误差斜率和导引头隔离度不同叠加情况对脱靶量收敛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一研究天线罩或导引头隔离度所得结论对导弹制导系统设计缺乏实际指导意义,制导系统稳定工作区域受到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共同作用的影响,二者的叠加情况不同,对制导系统的稳定工作区域和脱靶量收敛的影响不同。正反馈叠加将严重影响脱靶量收敛和制导系统稳定性,应尽量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 天线罩和导引头隔离度 稳定域 脱靶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CSEL激光器抗干扰温度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天 张雨霖 +2 位作者 缪存孝 刘建丰 薛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9-118,共10页
由于VCSEL具有低功耗、小体积、高调制频率和容易集成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磁探测领域之中。作为一种高精密的传感器,原子磁强计在测量磁场过程中由于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针对环境等干扰导致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问题,设... 由于VCSEL具有低功耗、小体积、高调制频率和容易集成等特征,被广泛应用于磁探测领域之中。作为一种高精密的传感器,原子磁强计在测量磁场过程中由于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导致测量精度下降。针对环境等干扰导致激光器的输出不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以抵抗环境温度变化的控制器。首先,通过带DSP内核的ADAU1401A芯片与DPSD方法实现了高分辨率温度解算;然后,通过系统辨识的方式建立温控数学模型;最后,应用干扰观测器与内模控制原理设计出抗扰动、低超调、鲁棒性的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在70℃温度下,存在干扰的控制精度为±0.003℃,常温下控制精度为±0.0015℃,为激光器稳定输出与高精度磁场测量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器 交流温控 干扰观测器 内模控制 数字相敏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组合导航系统故障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杰 陈安升 +2 位作者 陈帅 王琮 姚晓涵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91,共6页
为提高基于MEMS-SINS/GNSS/ODO/高度计的车载多源组合导航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了带故障检测模块的联邦卡尔曼滤波器。针对残差χ^2检测法对缓变故障的检测灵敏度低,而改进序贯概率比(Sequential Probabitity Ratio Test,SPRT)检测法在故... 为提高基于MEMS-SINS/GNSS/ODO/高度计的车载多源组合导航系统的可靠性,设计了带故障检测模块的联邦卡尔曼滤波器。针对残差χ^2检测法对缓变故障的检测灵敏度低,而改进序贯概率比(Sequential Probabitity Ratio Test,SPRT)检测法在故障结束后检测值需要长时间才能恢复到检测阈值以下以至于无法判断故障结束时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残差χ^2-改进SPRT联合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结合了两者的优点,根据系统故障综合决策规则进行故障判定,有效提高了故障检测的灵敏度和可信度。跑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残差χ^2-改进SPRT联合故障检测方法进行故障诊断,能够快速检测出缓变故障和突变故障,通过及时的故障隔离,使导航系统更加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增强了鲁棒性和可靠性,并保证了多源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组合导航系统 故障检测 联邦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靶量约束的捷联体制制导系统稳定域研究
15
作者 郑多 林德福 +1 位作者 徐兴华 祁载康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50-1256,共7页
针对导弹总体设计中捷联体制下合理选取制导系统隔离度指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脱靶量约束的制导系统稳定域确定方法.首先分析了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产生的原因,建立了含有隔离度寄生回路的比例导引制导系统模型;其次利用... 针对导弹总体设计中捷联体制下合理选取制导系统隔离度指标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脱靶量约束的制导系统稳定域确定方法.首先分析了捷联相控阵雷达导引头隔离度寄生回路产生的原因,建立了含有隔离度寄生回路的比例导引制导系统模型;其次利用劳斯判据和伴随法确定了脱靶量约束下的制导系统稳定域,分析了制导参数对脱靶量约束下的制导系统稳定域的影响,并求得脱靶量约束下制导系统稳定边界的解析表达式和近似解;最后通过伴随法对确定的脱靶量约束下的制导系统稳定域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脱靶量约束下确定的制导系统稳定域满足脱靶量约束条件,可以用于指导导弹总体指标分配以及制导系统工程师对制导参数的选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捷联体制 隔离度寄生回路 脱靶量约束 制导系统稳定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复合随动平台协调控制
16
作者 于占东 李广 +1 位作者 吕世良 唐江河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7-380,384,共5页
针对一类大型复合随动平台的协调控制问题,利用频率分离原理,对2个执行机构的跟踪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实现平台精确跟踪。根据复合随动平台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平台执行机构本身的约束条件,设计了特定的加权传函矩阵,通过H∞混合灵敏度方法,... 针对一类大型复合随动平台的协调控制问题,利用频率分离原理,对2个执行机构的跟踪任务进行合理分配,实现平台精确跟踪。根据复合随动平台系统的性能要求和平台执行机构本身的约束条件,设计了特定的加权传函矩阵,通过H∞混合灵敏度方法,求解系统的鲁棒控制器。采用平衡截断法对所设计的H∞控制器进行降阶处理,并讨论了降阶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频率分离的H∞混合灵敏度设计方法,可实现复合平台精确跟踪,并可以较好地解决复合随动平台的协调控制问题;平衡截断法可以有效地对控制器降阶,而对闭环控制效果带来的损失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随动平台 频率分离 协调控制 H∞混合灵敏度 控制器降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序列帧图像的无人机视觉着陆相对位姿测量方法
17
作者 尚克军 魏永树 +2 位作者 扈光锋 徐策 明丽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461,共7页
卫星拒止条件下无人机与机场跑道的相对位姿信息的精确测量是无人机实现重复使用的关键。视觉相对位姿测量以其自主性、精度高的优势,为无人机自主着陆提供有效技术途径。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基于单帧图像提取的跑道视觉特征进行跑道相... 卫星拒止条件下无人机与机场跑道的相对位姿信息的精确测量是无人机实现重复使用的关键。视觉相对位姿测量以其自主性、精度高的优势,为无人机自主着陆提供有效技术途径。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基于单帧图像提取的跑道视觉特征进行跑道相对位姿测量时,精度及鲁棒性易受环境变化、成图质量等因素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帧图像的无人机自主着陆相对位姿测量方法。在单帧图像跑道关键特征提取的基础上,通过连续多帧图像建立序列历史帧与当前帧的单应关系,将序列历史帧图像提取结果映射到当前帧图像上,继而通过优化算法获得稳定准确的跑道特征,最终基于点线综合特征解算无人机相对机场跑道的位置与姿态。机载飞行数据离线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前向相对位置测量精度平均提升10%,且在1000~0 m阶段实现米级侧向和垂向相对位置的连续可靠测量,有效提升了无人机着陆相对位姿测量算法的鲁棒性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视觉着陆 序列帧 单应关系 相对位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无人系统自主定位与测速
18
作者 邓锐添 辜晓波 +2 位作者 邱泽扬 李泽宇 何伟 《导航定位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27,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人系统(US)的自主定位精度,探讨复杂环境下的无人系统自主定位与测速:提出一种基于双向时间标签交换机制的相对运动学参数估计方法,仅依靠自组网交换时间信息来实现系统节点非线性运动状态下的协同定位与测速;在此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升无人系统(US)的自主定位精度,探讨复杂环境下的无人系统自主定位与测速:提出一种基于双向时间标签交换机制的相对运动学参数估计方法,仅依靠自组网交换时间信息来实现系统节点非线性运动状态下的协同定位与测速;在此方法基础上,针对在复杂环境下易受遮挡或者电磁干扰等因素影响而导致部分测距链路不可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与卡尔曼滤波的鲁棒估计方法,在测距信息出现丢失的情况下,利用历史测距值重新构建欧氏距离矩阵(EDM),基于相对运动学参数估计方法实现US网络节点的持续协同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定位和测速精度较现有的单一卡尔曼滤波方法可分别提高58.56%与10.72%;在不同噪声水平与不同通信时间间隔下,所提定位估计方法相比有锚节点的协同定位方法,定位误差可下降6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系统 自组网 高斯过程回归 协同定位 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机神经自适应滑模位置跟踪控制
19
作者 谢宗武 刘子龙 刘宏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476-2478,共3页
针对系统部分非线性未知的直流电机的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策略,在这个控制策略里我们采用已有的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来消除非线性,且将神经网络的输出加入到控制器当中,仿真结果演示了变负载直流电... 针对系统部分非线性未知的直流电机的位置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神经网络滑模控制策略,在这个控制策略里我们采用已有的输入输出线性化方法来消除非线性,且将神经网络的输出加入到控制器当中,仿真结果演示了变负载直流电机的位置输出能够跟踪任意给定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电机 神经网络辨识 滑模 位置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系数自整定速度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宋哲 杨军 +2 位作者 陶涛 黄建 梅雪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5,共9页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伺服系统的抗转矩扰动性能,提出一种系数自整定的自适应速度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状态空间表示法,设计了PMSM负载转矩的降维状态观测器,实现了负载转矩的实时辨识与估计;然后,将转矩辨识值补偿到PMSM...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PMSM)速度伺服系统的抗转矩扰动性能,提出一种系数自整定的自适应速度补偿控制方法。首先,利用状态空间表示法,设计了PMSM负载转矩的降维状态观测器,实现了负载转矩的实时辨识与估计;然后,将转矩辨识值补偿到PMSM速度控制器的输出端,作为电流控制器的补偿输入,实现了自适应速度补偿,提高了系统的抗扰性。针对因转动惯量变化而影响负载转矩辨识的问题,分析了惯量的时变特性对转矩观测结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一种基于sigmoid函数的补偿系数自整定的控制方法。该方法根据PMSM的电磁转矩和观测器的转矩辨识值,利用自整定sigmoid函数在线实时调节补偿系数,实现了自适应速度补偿的参数自调整。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补偿系数自整定控制方法的速度恢复时间较快,相比常规固定补偿系数的控制方法,速度调节时间从120 ms减少到100 ms;该方法减小了因惯量偏离真实值而导致转矩辨识出现超调或偏差时,通过前馈补偿对速度控制造成的冲击和振荡,有效提高了PMSM伺服系统的速度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转矩辨识 速度补偿 系数自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